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本《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我关于20世纪文学发展综合思考的一次集汇。最近数年,我在北京大学的“批评家周末”上,开展关于中国百年文学的专题研讨,讨论的涉及面很广,也日渐深入,我也陆续写了一些文章,加上原先的,也积有若干,集中在一起,也颇有一本书的规模了。

    本书第三辑《中国文学的新时期》,全部收入了我于1988年出版的《文学的绿色革命》的内容--这是我对“文革”终结之后中国文学巨大变革所做的最集中的一次考察。该书印行多年,未曾再版,读者多有问索,苦于未能回报,此次全文移入本书,对于了解我的文学理路,可能有所裨益。好在这套丛书的最初构想是一套作者的“自选集”,我的这个举动也还不算越矩。

    本书所收文字,除上述外,大部分均是初次结集--我剔除了其他内容的文章,而把论题围绕在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历史脉络的思考和整理上。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论文结集”的一般化,使本书主题更为集中也更为突出;对于我,则俨然又是一本“新”着了,自有一份欢喜。

    至于严格意义的“自选”,则需待以时日,我目前尚不想做。回想十多年前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那一套《谢冕文学评论选》,那也是一本新的结集,其内容也与书名全然不同。此番又是如此--我对“选集”总是心怀忐忑,从不敢贸然为之。

    借此机会,我还要真诚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慷慨支持,以及本书责编的辛苦劳作--他们替我做了很多本应我亲自做的事。

    谢冕

    1997年1月12日于北京大学畅春园

    与世纪共命运--《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我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已经过去的20世纪。这个世纪给了我生命,也让我体验到生命的艰辛、痛苦以及再生的喜悦。20世纪与我的生命同在。20世纪无休止的“热战”加上冷战,吞噬了这个世界无数人的生命。当然,它也带给这个世界以新的科学和人文的光芒。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让人惊心动魄的世纪:中国终结了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开始了现代中国的漫长的行进。

    时序变迁,天下兴亡,帝国主义的形成及肆虐,无产阶级的革命及式微,以及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两极对峙,这些题目可能是太宏大了,不仅难于把握,而且更难于叙述。战争和动乱结束之后,20世纪留给普通人绵长的记忆和冥想,可能就是事关文化的承袭及其变迁、沿革这些话题了。这样的话题一般不会过时,甚至久而弥切。

    这本《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凝聚了我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演进的思考,写作的时间跨度贯穿了整个的新时期。这部书基本围绕两个主题来展开:对新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整体描述和反思;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变革的跟踪描写及总结。写这部书时,我正在北大中文系主持“批评家周末”,许多文字和言论,均形成于此时。

    “批评家周末”这个文学沙龙,从80年代的最后一年开始,一直坚持到20世纪的最后时光,随着我的退休而落幕。记得当年,我内心充满了悲凉,为当时的挫折,也为一时间“文化大革命”思维及其积习的卷土重来。于是便想在燕园一隅,找个僻静的角落,避开外面的喧嚣,纠集一众学生和朋友,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行进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当时的我,也是一种无奈之余的寄托。

    时间过得很快,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已是多年前的事了。幸而人们并未全然忘却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这本旧着。我怀着一种如对故人的心情,也怀着对于人们“未曾忘却”的感激的心情,写了以上这些话。

    谢冕

    2009年3月8日,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