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当年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报的谜底-大地震之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姜成田坚决阻止:“不行!我们是搞地震科学的,说话要有事实依据。”

    在余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人员忙于接听电话,而姜成田所做的事就是紧紧盯着“土地电”等几个土仪器。下午1点50分至2点,“土地电”连续发生6次大“突跳”,幅度之大,从未有过,相当于1.5伏电压!姜成田激动地喊起来:“快给县地震办打电话,通知大家:今天晚上要有大地震!”

    海城县地震办公室接电话的值班干部牛玉昌,一听吓得魂飞魄散。顾不上其他了,领着老婆第一时间逃离了海城市。海城大地震之后,这个人受了组织的处分。

    姜成田心想:仅靠口头没有证据,必须形成一份书面材料,上报给海城县地震办。这一天,在他工作日记中的另一个段落,是这么记载的:

    16时,我发出了书面预报,根据东南地电突跳的特点,提出:今晚7~8点钟,海城东南方向将发生大于5级地震,应该是破坏性的大地震。之后,我们每接到询问电话,都这样告诉说今晚7~8点钟有大地震,需要预防……

    书面材料写成后,姜成田让王力华送到海城县地震办。

    在笔者采访时,对于“大于5级地震”的说法,姜成田是这么解释的:“当时,我为什么没有说七级、八级呢?没有相应的数据进行衡量。”

    县“地震办”主任张明,接到地震站的书面报告,举棋不定:大于5级的地震预报,是破坏性的大地震,不向上级汇报肯定不行。可是报吧,就凭那几个人的文化素质,这个预报能让人相信吗?他迟迟下不了上报县委的决心。下午5点钟,姜成田不放心地打来电话提醒:“大地震来了,是不是得拉响警报啊?”

    张明没好气地说:“这事儿就不用你管了!”

    顶头上司不得意自己,姜成田已经习以为常,因此,他很快就“忘”了。心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地震的时候,“土地电”的“突跳”信号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此时,他萌生了一个足以让后人永远尊敬的念头:一直坚守在观测室里,观测“土地电”等仪器的变化。他在当天的工作日记上写道:

    捕捉大震当时的第一手资料,为了人类解决地震的危害,早日实现地震预报这一难关,就是死了也是光荣的。

    在姜成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对大家提出“不许回家”的要求后,三个同事均表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同意晚上不回家,和站长一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有一个同事有抵触情绪,可他不好意思一个人回家。

    傍晚6点钟,海城的天空呈现紫红色,随后变成黑色,十分恐怖!姜成田和站里的同事们去了一趟市区,在商店里买了食品,手电、蜡烛、火柴等物品,作好迎大震的准备。回来之后,姜成田和同事们分别给各自的家属打了电话。姜成田让二姨妹转告自己妻子闫淑梅:“晚上7点30分左右有大地震,所以,我和同事必须在站里值班。你们今晚谁也不许睡觉,提前找一个安全地方躲一躲!”

    谁也没有经历过大地震,闫淑梅对丈夫的话也持怀疑态度。她们采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门窗全打开——随时逃出去,不就是7点多钟吗?晚睡一会儿就是了。

    时间快接近晚上7点了,在海城县“革委会”的一个会议室里,头头们仍在开会反复研究:这个预报准确吗?如果通知发出去了,万一没有大地震,怎么向全体海城人民解释?

    按照当时政府的严格规定:只有当地县“革委会”和县委才有发布临震预报的权力。而当地的地震站是没有地震预报发布权的,否则,那就是政治上的大问题。可姜成田得知后,眼睛都红了,对自己的部下大吼起来:“不等了,我们自己打电话通知;再不下通知就晚了……出了事儿,我一个人负责!”

    既然大地震在海城县的东南方向,他命令同事以海城地震站的名义,先重点向海城县东南方向的14个公社,逐一打电话传去关于大地震预报的通知。

    然而,就在稍后,海城县“革委会”领导班子也终于拍板作出了决定,并立即付诸行动:一方面打电话通知各地基层单位,迅速组织疏散群众,一方面拉响了全县几处的战备警报。

    顿时,全县城的夜空中,警报声和电话铃声响成了一片,海城人争先恐后地从屋里逃了出来……

    预报的有几家?

    1975年2月4日晚上7点36分,海城县的夜空,先划过了一道刺眼的闪电——大地震的地光出现了,随后是一阵阵“隆隆”的巨响,紧跟着,海城县所有的房屋开始强烈摇晃起来。在7.3级的强烈地震中,整个海城地区很快变成了一个废墟的海洋。

    海城大地震发生了。由于提前接到地震预报,约有10万海城人躲过了这场生死劫。大地震带来的死亡人数仅为1300人。

    从那天晚上起,姜成田和他的同事们冒着生命危险,七天七夜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仔细观察“土地电”等各种仪器一系列的变化,从而,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实时监测大地震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金州、盘锦、营口等5个地震台(站、点),也为这次成功预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只是由于地理位置、技术实力强弱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在这出“大戏”中,海城地震站挑起了大梁,唱的是主角,而金州等站点虽然是配角,可在海城大地震成功预测中,他们的业绩,同样值得后人尊敬和借鉴。

    旅大(大连)地震台金州形变站,是“洋为中用”的典范。形变:“地形变化”的简称。李玉敏是金州形变站,也即今天金州地震台唯一尚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1973年7月,刚刚20岁的李玉敏成为金州形变站最年轻的观测员。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发生6.8级地震之后,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痛定思痛,按照国家“中长期地震预报”指定的地域范围,下令在那里的各市组建地震台。在这个背景下,1969年,旅大(大连)市筹备了市地震台,并按照所辖各县地质构造的特点不同,设立了相应的地震监测站,设备也因地而配备。金州的七里村,正处在地质构造的断裂带上,因此,金州形变站便在这里选定了站址,装备了从德国蔡司公司进口的先进设备—“NI—004水准仪”。从1971年起,李玉敏等5位观测员利用这种设备,跨金州断裂带,作地形变化的技术观测。1973年9月初,李玉敏等人发现,七里村的地表层面开始出现了异常变化,这种变化长达18个月。而“NI—004水准仪”的仪表上,所显示的最终数据为:从低到高,向西北方向倾斜。变化幅度达到4.3毫米。从图纸上看,曲线呈现了个“N”字形,即先是上升,然后下降,最后,反弹回升……他们反复讨论研究,破译了这个“4.3毫米”的重要数据:近期,在距离(直线距离)金州200公里的海城地区,将会发生一场破坏性地震。于是,在海城大地震发生之前,他们向辽宁省地震局发去了这个重要的信息。在海城大地震发生之前,省内各地震台站,也及时向辽宁省地震局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金州形变站的推测。因而,辽宁省地震局终于圈定了大地震的发生地,并于1975年2月初,从省内各区抽出一批专家,曾前往海城地区“会诊”。

    除了海城地震站和金州形变站,营口地震台的石棚峪地震站,也测出了海城大地震的准确时间。今年55周岁的普通平民吴春霞,不仅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也是为成功预报海城大地震的“群测群报”的优秀群众代表。1975年5月,她作为群众地震预报小组的先进人物和姜成田等人曾去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三次地震工作会议,并一起得到华国锋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70年,17岁的吴春霞被当地党组织认为是一个政治可靠、积极要求上进的女孩子,因此尚未初中毕业,组织挑选她成为营口市邮电局虎庄支局的“战备话务员”。当时的通信设备较为落后,虎庄公社下属29个生产大队,每一个生产大队只有一个分机的手摇电话,因而,虎庄支局建立了一个电话总机室。当时,全国正开展群众性的地震“群测群报”活动,作为通信的一个枢纽,1971年,石棚峪地震站便在虎庄支局建立了一个业余地震观测点,并在虎庄支局电话总机室安装了一台“土地电”。吴春霞是总机话务班班长,自然成了虎庄地震测报组组长,而这个职务成为她一生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与成千上万条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75年2月2日,吴春霞发现,“土地电”仪表上的“突跳”突然蹿升了上去,并冲过了“峰值”。而平时的“突跳”,一直是相对平稳的。对这一奇怪的现象,她心里一惊:这是怎么一回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