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洗涤心灵-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巨震感懷篇

    災後重生的地震藝術城

    西元一九三一年的二月三日,在紐西蘭北島中部的紐西蘭有一座城市,曾經發生過一場前所未有,高達芮氏7.9級的可怕大地震。

    這場大地震對紐西蘭人來說,毋寧是場可怕的夢靨,因為當年那場震災之後,緊接著又在市內引發了劇烈的城市大火,幾乎將城市的大部份建築物毀壞殆盡,城內的居民死傷枕藉,堪稱是紐西蘭史上最大的災害之一。

    在當時,紐西蘭人面臨的困難是多重的,因為當時正是世界性大蕭條的年代,因此來自國外的援助並不多,但是紐西蘭人並不因此而氣餒,反而下定決心要將這個慘遭震毀的不幸城市重建起來,不僅如此,還要將它建設成一座更美,更有特色的重生樂園。

    他們做到了嗎?位於今日的紐西蘭北島中部,這座內比爾市已經成為紐西蘭境內最有風格的美麗藝術之城,而它著名的「裝飾藝術ART DECO」建築風格,更曾經在地震後不久的四十年代成為流行世界各地的風行指標。

    在內比爾市的海濱建築樑柱上刻著這樣的一首地震輓歌:

    「雖然建築曾為荒塚,在無用的廢墟之中,人們卻尋獲建造另一座更堅固城池的渴望……」

    事實上,內比爾人做到了,不只建了座比震前更美的城市,而且因為地震的作用,還在海灣中多出了一片寬達四千公頃的新生地,果然在那兒建出了「更堅固的一座城池」。

    九月二十一日,集集的一場大地震,震碎了許多人原先擁有的美夢,也讓許多人的生活起了驚天動地的大變動,但是,在內比爾市重生的這個例子之中,我們看到了人類因希望而生,生活因希望而美的最好榜樣,也衷心希望在這場震災中受苦的朋友們,能夠早日重建自己的家園,也希望在我們這座島嶼上,看見那一座座新建起的堅固城池,再一次成為我們最美麗的家鄉。

    屹立不倒的國會大廈

    西元一九三一年,在紐西蘭曾經發過一場高達芮氏七點八級的大地震,毀壞的房屋無數,因此,位於紐西蘭北島最南端的首都威靈頓,便開始擔心起位於首都市中心的國會大樓來了。

    綽號「蜂巢」的紐西蘭國會大廈是一棟頗有歷史的石造建築,雖然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但是在震災過後,看在地震專家和建築技師的眼裡,這棟大廈因為石材的重量極重,卻是地牛翻身時最容易崩毀的危險建築,一旦再度出現強震,這座紐西蘭全國最重要的建築很可能會在幾秒內化作塵煙。

    但是,在我們今年四月造訪紐西蘭國會大廈時,接待人員卻非常自豪地介紹了一種結合工程學和力學的全新科技,而且據工程人員的估算,如今這棟經過防震處理的石造建築,可以在未來的百年內經得起任何的強震。

    這種防震的秘密武器叫做「震力阻隔系統」,是一種類似彈簧避震器的產品,裝在建築物的下方,可以在發生強震時讓建築物產生適度的搖擺,將震波分散,達成保護建築的功效。在那次訪問國會大廈之行中,解說人員還帶我們直入地下室,親眼目睹了這種神奇的避震器。

    在國會大廈的下方,工程人員一共裝了四百一十七個這樣的避震器,裝設的方式是將國會大廈的基座切開,挖出容納避震器的空間,再將它放進去,切開的基座間保持一道大約兩公分的空隙,支撐的力量則由避震器來負責,遇到強震的話,整棟建築物左右搖擺的幅度幾乎可達三十公分,理論上是可以阻住極大強震的。

    口說無憑,這樣的產品有沒有經過真正的地震考驗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一九九四年的時候,紐西蘭曾經發生過一次六級的地震,一家使用這種系統的醫院不只毫髮無傷,連架子上的東西也沒掉下來。而據研發出這種系統的羅賓遜博士Dr.Bill Robinson指出,在神戶大地震時,日本也有建築採用這種避震系統,在震災後,這些建築並沒有出現嚴重的結構問題。

    九月二十一日的大地震過後,百廢待興,出國取經的專家們比比皆是,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樣的防震系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引進看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