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权势女人-不择手段,不计代价,才能稳坐江山——一代女皇武则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名后小档案:

    武则天(624—705年),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来成为大周帝王。并州文水,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文水东人。其父当过工部尚书,被封为应国公,母亲为杨氏。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被召进宫里当才人。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把王皇后废了,封则天做皇后,谥号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执政的时候执行了不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政策,让大唐的经济、文化很是发达,曾经出现盛世景象。

    无字天碑

    那是一块高有七米的大石碑。虽然武则天在生前没有说为什么要立此碑,然而按照后世人的猜想,一种是想她感觉自己的功绩伟大,无法用文字记述出来;一种是想她心里明白世人对自己一辈子的看法好坏难以定论,这样便索性立下了这块没有字的石碑,意思是全由后人来论说。然而也实在是这样,后来的人对于武则天的褒与贬也一直没有一定的说法。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却完全能够永载史册。

    则天出身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的部下行军司铠武士彟的家里传出一个新生儿的哭叫声。武士彟夫妻一看是女儿,便叹气道:“嗨,还是一个千金!”

    天天做梦都想要个儿子的武士彟夫妻看着晃动小腿哭叫的婴孩儿,就不住地摇头。

    这即为后来的武则天。此时是公元624年。

    武则天家祖上都是以种田为业,父亲武士彟卖木材发了财,才花钱捐了一个“鹰扬府队正”的微小军职。一次偶然的机遇认识了以后的大唐高祖皇帝李渊,武氏家族的命运自此改变了。武士彟没什么出身,总是因此而遭王公贵族们的嘲笑,所以心里很是窝火。那个朝代,有钱然而没有什么出身的家族,总是与没落贵族联姻,从此改变自己家的血统,这被看作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武士彟这个人很是聪明,当然也想到了这些。

    武士彟的原配夫人、文水乡下的相里氏于武德三年驾鹤西去,武士彟想自己大小已经是个官员,要再娶的话,就一定要娶个贵族家的女儿,只是他自己与达官贵人结识不多。唐高祖李渊明白了武士彟的想法,便亲自做媒给他续弦,让他和武则天的生身母亲杨氏结成了秦晋之好。

    杨氏的父亲杨达曾在隋朝的时候位居丞相之职,位高权重。以后杨达死了,此宗室宰相之家的地位也随之衰落下来了,杨氏和武士彟结合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多岁,但还是给他生下三个女儿,武则天是老二。

    武士彟由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农民生意人,跻身做高官,他那超人的野心以及倔强的性格,全部传与了武则天,武则天差不多承传了父亲所有的个性。

    武则天的血液当中有外祖父高等贵族的成分,然而那时候的门第是依父辈而讲的,武士彟仅仅是一介乡下富商。他身为开国的功臣,位居三品,爵封三等,那时候能够跻身于士族的行列;然而太宗贞观十二年修订的《氏族志》,依照传统的门第观念,却将武氏家族排除在了外边。所以,后来武则天一参政,立即修订族谱,把《氏族志》改作《姓氏录》,修改之后的《姓氏录》将武氏家族列作首等。

    于如此家庭环境里长大的武则天,家庭的门第观念让她饱受世俗的轻视和攻击,也更加刺激着武则天。

    武士彟在贞观元年十二月,当上了利州,也就是现在四川广元的都督。于是,武则天和兄弟姐妹们跟着父母来到了利州,那时候的她只有三岁多一点。

    武则天一家来到利州过了一段时间后,忽然听说天下闻名的相术大师袁天纲奉旨从成都到长安去见皇上要路过利州,武士彟就想此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早早准备了,等相术大师袁天纲一到便马上盛情相邀,请求袁天纲给他们一家都看看相。当然,那时候的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妻子能不能生下个男孩子。袁天纲仔细相看着杨氏的手与脸道:“夫人骨相不同一般,以后一定会有公子降生。”

    武士彟听了心里是多么兴奋啊,不住地向袁天纲道谢,好像男孩是袁天纲赐给他的一样。

    轮到袁天纲相看武则天。那时候的武则天由于年龄还小,所以穿着男孩的衣服,一副男孩的打扮。袁天纲细心端详着武则天清秀俊俏的长相,脸上慢慢现出了极为吃惊的表情,颤巍巍地道:“令郎龙睛凤颈,日角龙颜,真是富贵之极了。但是,只是个男孩儿,假如是个女孩儿,以后肯定能当皇帝。”

    一语石破天惊,看着袁天纲难以压制的惊叹神情,顿时将武士彟一家吓傻了。

    武士彟夫妻不相信一个女孩儿能当皇帝。然而野心勃勃的武士彟又认为,也许我的女儿可以开创历史先河?纵然不能当皇帝,可能够当上皇后这也说不定。

    武士彟想至此,自己又仔细相看着自己的女儿武则天。他好像真的看到了武则天长大以后那种仪态万千、令人销魂的模样。有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际萌发,禁不住对三岁的女儿说:“你要长成美丽绝代之人,以后一定将你送到宫里。”

    且给武则天改换了一个勾人的名字——媚娘。

    自此以后,武士彟心里牢记着相术大师袁天纲的话,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搁在了女儿武则天的身上,宝贝一样培育着她。

    但是,武士彟并没有能等到那个时候,在武媚娘刚满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贞观九年,他便在荆州都督任上病死了。

    武士彟死了以后,媚娘的幸福生活也随之完结。

    父亲前妻相里氏的两个儿子元庆、元爽与他们的叔伯兄弟惟良、怀运等对杨氏母女很是刻薄无礼,让寡母孤女在长安过了一段很不顺心的生活。

    此时的媚娘已经长成了十分美丽的少女。境遇的不好掩盖不了媚娘的容貌:身段纤细温柔,肌肤白得像凝脂一般,胸部丰满隆起,巧嘴像樱桃一样红润,鼻梁圆而巧,更勾人魂魄的是她那对细长的丹凤眼里不住地露出的醉人妩媚与柔情。

    皇帝终于听说了媚娘的容颜。

    贤惠的长孙皇后死了以后,李世民在抑郁当中需要寻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这样,便下诏媚娘进宫。

    杨氏接到圣旨是在贞观十一年十一月,身为母亲的她很是害怕和不安。她很了解宫里的情况。她明白,进入三千粉黛的后宫,一辈子能不能得到皇帝的宠幸是一个未知数,有多少宫女都将自己的青春埋葬在了后宫,至死也没有看见过真正的皇帝长得什么样子。

    母亲杨氏搂着只有十四岁的媚娘,哀哀地落泪。媚娘却神情如常地对母亲道:“母亲为什么如此伤心呢?如果可以见到皇帝,难道不是非常幸运的事吗?这也许正是女儿的福分。”

    如此,只有十四岁的武媚娘,怀着对宫廷神秘生活的向往,步入了皇宫。

    由于她是奉旨进的宫,因此一进宫,便马上由掖庭令赐予才人的职位。皇宫里的才人仅是侍寝宴的侍妾,可对于武则天而言,这便为她实现父亲临死前未了的夙愿架上了桥梯,武则天很明白这个桥梯。

    媚娘进宫以后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这一天,由宦官带领着,来到了甘露殿首次给皇帝侍寝,紧张得她心中咚咚直跳,内心却一阵欢喜:“终于有机会了!”

    皇帝看着灯光下这位比传说里更美艳的人:带着几分羞涩的同时,露出富有挑逗性的细长的丹凤眼;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身子,修长且纤细;嫩白的肌肤细腻、光滑,还有一种冰凉的感觉;她的浑身上下都有着说不出来的性感及魅力。皇帝迷醉了。

    便是在此次欢愉里,李世民给了武则天“武媚”的赐号。聪慧的武媚娘明白这是自己细心侍奉皇帝得来的。果然,次日一大早,通过掖庭令便送来了皇帝的赏赐。自此以后,武则天总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

    武媚娘的受宠,使别的宫女很是嫉妒与怨恨。然而此位好强的武媚娘,用自己超然的态度,对周围的一切不予理睬。却不知,一场大祸就要降临在她的头上。

    因为在这期间,总是白天能看见太白星。皇帝心里很是纳闷。赶紧将太史令李淳风秘密请来,让他解答这一怪异问题。李淳风说此次白天出现太白星是女主昌的预兆。皇帝突然想起那时候民间流传的一本《秘记》书,书上言说:大唐历经三代以后会有女皇武氏代主江山。他很快就想到了自己新近宠幸的才人武媚娘。

    皇帝自从听了李淳风的解释以后,就不敢再和武媚娘接近了。

    这样,武媚娘便等于失宠了。原来愤恨、嫉妒武媚娘的宫女们,便转而对她恶意嘲讽、辱骂,宦官们也流露出了嘲弄的神情。

    正当武媚娘不知道自己失宠的原因而苦闷的时候,她用钱疏通过的那位太监对她说了民间流传的那个秘密。这个秘密在她心头就像一道闪电划过,她突然回想起了父亲临死的时候对她反复叮咛的那个“伟大的预言”,她的心脏顿时“咚咚”狂跳起来……

    终于明白了失宠的原因。这样,武媚娘就日日都到特意给宫人办的内文学馆里读书写字,来避灾免祸,同时也打发失宠的无聊。

    武则天一日日等待着再见天日的机会,这一天终于等来了,突然皇帝传来了圣旨,召武才人充当侍女去侍候皇帝。

    此次充当侍女,仅可以立于屏风后面望见皇帝与群臣们谈论朝政,认识一下在后宫里很难见到的皇亲国戚和朝廷百官。

    侍候皇帝的时候,武则天总是感觉有人在长久地看着自己,她偷偷地往那个方向望去,那是李世民的九皇子晋王李治。两个人的视线有时对接了,又慌慌地避开。武媚娘察觉到晋王眼里流露出的赞赏、期望之情。一朵红霞禁不住飞上了她的脸颊。

    自此后,便总是见晋王来向他的父皇请安。这主要是因为武媚那淡雅超俗的美,把晋王给深深地吸引了。

    可当李治明白武才人曾经给父皇侍寝的时候,便觉得没戏了,一位这么美丽的人,他是没办法得到了。他心里的唯一安慰,只是在向父皇问候的时候,向梦中的美人偷偷地看上一眼。

    绝顶聪明的武媚娘当然明白了年少文弱的晋王的心思,她也喜欢着晋王的年轻和英俊,这正是美女爱少年的心思。在独处的时候,她就想,自己如果做了晋王的妃子……岂不完美?然而她也愈想愈害怕……但是后来,她毅然决心不顾杀头之罪,要向晋王李治吐露自己的情感。她也坚信是不会遭到李治拒绝的。

    唐太宗于贞观十七年四月七日,正式封晋王李治当储君。

    当天晚上,李世民亲携太子李治与长孙无忌等几位朝廷大臣,于甘露殿里给储君举办小型的筵宴。武媚娘与几位侍女侍候在一边。酒喝到一定的时候,太子李治悄然站起来,武媚娘看周围没有什么人,便也马上跟了过去,柔声细语贺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太子回身一看,烛光跳跃,一张美丽的容颜正多情地望着他。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武媚娘。他的身体一阵颤栗,一阵燥热。

    ……他贪婪地吸吮着她樱红的嘴唇。她那柔软的身躯、淡淡的幽香,让太子李治不顾了所有。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俩……

    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末,亲征高句丽失利以后,一场大病于贞观二十三年春天病情突然恶化。依照唐朝的制度,皇帝驾崩以后,只要是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宫女全部要被送往尼姑庵,削发为尼。武则天思想自己进宫十几年来还仅是位才人,遭尽了后宫寂寞和恐惧的磨难,年纪那么轻却要削发为尼,过着青灯梵钟相伴的生活,多么凄凉啊!这让她怎么受得了?

    没过多长时间,武媚娘和太子李治在共同侍候太宗的时候,便匆匆结合在一起了……

    李世民辞世埋葬在昭陵,武媚娘悄然向储君辞行,与宫女们一道被送往长安的感业寺,削发当了尼姑,为先帝守志,也完结了她的才人生活。

    感业寺里的日日夜夜,武媚娘才真正体悟到了世态人情,感觉出了人世社会,地位之重要。

    武媚娘将解放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新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身上。她坚信,此愿望必然能够变成现实,因为临来尼姑庵前那个夜晚,李治对她许了愿。

    李世民周年祭的那天,武则天风闻高宗皇帝李治将到感业寺来上香,很是惊喜,她抑制不住心跳自远偷望,高宗李治再次碰到了武媚娘那妩媚多情的眼神,一时间又旧情复燃。他追踪武媚娘的身影只身敲开了武媚娘的禅房。武媚娘早已激动得什么似的,唐高宗李治见到武媚娘苍白、憔悴、哀怨的容颜,心里一阵难过。武则天也压抑不了自己的感情,扑入唐高宗李治的怀里,泪水涟涟……

    高宗李治心想:武则天曾经是先皇的宠妾,假如直接将她弄到宫里,必然会遭致非议,不如先将她安排在皇后身边当一名侍女,随后再给她封个什么,如此,方掩人耳目。

    这样,唐高宗李治便来找皇后商议此事。此时的皇后王氏正为了对付当时正受宠的萧淑妃而犯愁,便很是痛快地同意把武媚娘接至皇后的宫里,使她以后对付萧淑妃。

    但是,二十八岁的武媚娘已经不是过去的武媚娘了,她这已是第二次进宫。她已经经过了多次的磨砺,真正成熟了。

    计登后位

    已经完全成熟的武媚娘将要在权力之争里大显身手了。

    武媚娘这次进宫以后,先是对王皇后卑躬屈膝,很是顺从,全力侍候,很快便得到皇后的喜欢和信任。同时,她收买了宦官,打探宫廷内外的情形,没有多长时间,后宫里的所有事情她就都知道了。

    武则天在永徽三年三月,给唐高宗李治生了一个皇子,取名叫弘,有了儿子,身为母亲的她就随着高贵起来,唐高宗李治也高兴得不得了,将武媚娘封做昭仪。是年七月,唐高宗李治将王皇后十岁的养子陈王李忠立作储君。王皇后达到目的了,然而她确实小觑了武媚娘这个人。

    武媚娘于后宫内全力活动,网罗收买人心,把所有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之人,皆想法拉拢到自己的一边,然后把他们安插于皇后和萧淑妃身边。这样,昭仪武媚娘便掌握了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所有动静,可以说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皇上很是信任武媚娘,这就让王皇后与萧淑妃都失了宠,武媚娘下一步的目标便是皇后的位置了。然而昭仪之上还隔着四夫人,一下子登上皇后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也不太合乎情理。但是她想:若先拔高一下自己的地位,再来取得皇后的位置,也就不是太困难了。武媚娘便温柔地对唐高宗说:“现在妾能不能向上升一级呢?”唐高宗也想着要给武媚娘提升一个级别,然而四夫人的位置还没有空缺,唐高宗一时露出为难的样子。武媚娘嫣然一笑,说:“皇上能不能在四妃之上,再建一个宸妃,赐予臣妾呢?”

    唐高宗听了豁然开朗,便大笑道:“爱妃真是太聪明了,待朕与丞相们商量商量便封你当宸妃!”

    没有想到的是,丞相韩瑗、来济等都坚决反对。因为丞相们的不同意,唐高宗只好将宸妃的问题放在一边了。

    武媚娘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恨得牙痒痒道:“早晚有一天,我会调理这帮老顽固。”

    当时的武媚娘心里很明白,要想当皇后,首先便要让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武媚娘便计划着废掉王皇后的步骤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王皇后虽然失宠且不会生育,然而唐高宗性情优柔缠绵,要想使他和王皇后断了这十多年的结发夫妻情谊,的确很不容易。但是武媚娘要登上皇后的位置,不这样便很难向前迈出一步。武媚娘便使出了一个嫁祸栽赃的冒险计策。十六年的宫廷生活已经完全泯灭了她原有的那种循规蹈矩的思维逻辑及行为准则。

    武媚娘坦率的性情和超人的聪慧,特别是她那丰腴而又富有弹性的身体更加博取了唐高宗的倾心与敬慕,此为她能打败萧淑妃,进而问鼎王皇后位置的最重要原因。武媚娘是以她非同一般的、高超的心机登上皇后宝座的。

    武则天在永徽五年春生下了一个长相与她非常相似的小公主,极是让人喜爱,特别是唐高宗,每次一下朝,就总是先要来看上几眼。

    这时候的王皇后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悲观和痛苦里,差不多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和将要面临的危险。王皇后辗转反侧,打算要和武媚娘和好如初。她想这样或许可以保住自己皇后的位置。刚好武媚娘又产下了一个女儿,很是惹人喜爱,王皇后便想借这个机会表示一下诚意。

    这日一大早,王皇后便专门来武媚娘的宫里相探。

    谁想武媚娘此刻却不在,她又一阵心灰。看着襁褓里漂亮可爱的小公主,王皇后觉得极为新奇,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样好看的小嘴儿、小鼻子的小人儿。可紧跟着便是一阵难以诉说的伤感袭上心头,她想,假如自己也能为高宗生下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儿,也不会走到现在的地步。王皇后想至此,禁不住泪流满面,连忙盖着脸跑了出去。

    武媚娘非常奇怪地看见王皇后打小公主房间里迎面跑出来,突然,她的心一沉,一下子又狂跳起来,这不正是陷害王皇后夺取后位的好时机吗?她全身一阵颤抖,嘴唇被咬得渗出血来。武媚娘一个人来到小公主躺着的地方……

    不一会儿,皇帝来看小公主了,武媚娘和平时一样迎接皇帝。然后,她走到小公主躺着的地方,去掀小公主的被子。但是她猛地一声尖叫,昏倒在地。唐高宗也大惊,慌忙上前,只见小公主已经断了气息。皇帝惶急地问周围都有哪些人曾经来过这里,就有人小小心心地回答说:“皇后刚打这里慌慌地跑出去。”

    唐高宗大怒,恼恨到了极点,高声大叫道:“她敢杀我的女儿!”

    此时的唐高宗对王皇后的感情已经完全破裂了。就此,便产生了让武媚娘取代王皇后的想法。

    武媚娘哭天嚎地,对唐高宗诉说这些年来自己受了多少委屈:“原来王皇后收容我都是为了要打倒萧淑妃,后来王皇后又逼着我报恩,我总是忍辱负重地服侍皇后,却遭到这样的不公。自从我生了皇子弘之后,王皇后就与萧淑妃联合起来对付我……”

    唐高宗李治越听越感到心碎,越听越感到气愤。

    面对这场自天而降的灾祸,王皇后真正被完全打懵了,她连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她有口难辩,茫然不知所措,她怎能料到武媚娘会亲手把自己那么可爱的孩子……

    高宗李治想,这样的女人怎么还能让她当皇后呢?可是废皇后的大事必须要得到朝廷大臣们的同意才行。那时候的朝廷大臣、国舅、太尉长孙无忌,都是极大的关隘。

    唐高宗与武媚娘由岐州风泉池休养回宫之后,武媚娘就求李治带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等十大车的礼物,去登门拜访长孙无忌。

    唐高宗李治把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都封为朝散大夫从五品的官职。长孙无忌心道:皇帝与武昭仪私下登门,后面必然有什么猫腻。皇帝果真道:“皇后没有生下儿子,武昭仪已经生下了皇子,何况皇后屡遭非议,朕想……”

    还没等皇帝将话说完,长孙无忌就极其巧妙地将话题给引开了。唐高宗李治与武媚娘只好无果而返。

    从三品官员卫尉卿许敬宗由于总是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的压制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此时就站出来拥护武昭仪。为了向武昭仪表达诚意,他直接到了长孙无忌的家里,当场提出要立武昭仪当皇后,希望太尉勿要从中作梗。公孙无忌对他一阵厉声斥责。

    武媚娘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明白朝廷里已经有人站在自己一边替自己说话了。她马上遣人向许敬宗赏赐了一大笔财物。

    武媚娘对长孙无忌的这种态度,很是恼火。她再一次深刻地感到自己不是贵族出身,根本也别想取得这些望族遗老的支持。如此,她便很快计划着跟长孙无忌集团进行决斗了。

    王皇后的家族首当其冲遭致了连番的打击。王皇后在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教唆下,暗地里召来巫女,沉迷在了巫术当中。此为后宫禁忌。武媚娘探知此消息,将计就计对皇帝高宗说了。高宗马上让太监到皇后宫中搜查,还从床底下搜出来两个桐木人,两个桐木人的身上分别写着“武媚”和“高宗”等字样,胸部和腹部还钉着大钉子。皇后和柳氏号啕大哭,自己虽然作巫,可没想到竟会出现这些自己从没干过的事。柳氏不住地叫喊:“这必然又是武昭仪的栽赃和陷害!”

    高宗想起过去皇后和萧淑妃联合起来辱骂武昭仪,皇后又杀害了可爱的小公主,这次又从皇后房里发现了诅咒昭仪和自己的桐木人,这一切坚定了他废后的决心。

    高宗于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颁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亲族全部流放到岭南。十九日,颁布了立后的诏书,三十二岁的武媚娘终于当上了皇后。

    听政垂帘

    虽然武媚娘心狠手辣,可是她也实在有着超人的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武媚娘在唐高宗上元元年,上意见书十二条,历史上叫作“建言十二事”。当中包含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广开言路等,具体是:

    一、劝农桑,薄赋徭;

    二、给复三辅地(免除京畿地区徭赋);

    三、息兵(停止对外用兵),以道德化育天下;

    四、禁止所有浮华巧伪的风习;

    五、减功费、省力役;

    六、广开言路;

    七、杜绝诬害忠良的谗言;

    八、王公以下都要学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丧三年;

    十、上元以前的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不再复核取消;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禄;

    十二、任事已久,才高位低的官员,越级提拔。

    此“十二事”几乎为一套颇为完善的治国方略,唐高宗李治看了以后极为赞赏,且立刻颁布了诏书号令在全国施行,也皆取得了下层官员及庶族地主阶级的响应。再后,武媚娘便开始进一步地扩大自己的势力,且一步步地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其实,在此过程当中,武媚娘于有意无意当中做着自己当皇帝的前期准备工作。

    唐高宗和元老重臣存在着一些矛盾,并且身体不好,总是无法临朝管理政事。武媚娘借此机会,慢慢地操纵朝廷的政务。唐高宗生性平和柔弱,如此一来,也便乐得清闲。

    首先,武媚娘要在朝廷大臣当中建立自己的威信。

    唐高宗刚要立武媚娘当皇后之时,长孙无忌等人极力阻止,武媚娘对这件事一直怀恨在心。长孙无忌还是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兄长,李世民驾崩之时委以重任,假如要立威便要由长孙无忌的集团起。武媚娘暗使许敬宗一班人,诬造罪名制造朋党案,之后再把长孙无忌牵扯进去。唐高宗李治不知就里,便下令将他流放到了外地,没过多长时间,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裁。长孙无忌集团别的人员也被逐步扫除,有的杀掉,有的流放。武媚娘终于把最大的障碍给解除了。

    但是,武媚娘的独断也慢慢招致了高宗李治的不满。西台侍郎上官仪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对武媚娘召术士入宫禳灾一事上书狠加指责。唐高宗李治也因逢事就一定会被武皇后所制而很是窝火和愤怒,于是便令上官仪代为草诏废掉武媚娘。武媚娘听信赶到,唐高宗李治只好改换了主意,且将责任都推给了上官仪。武媚娘大为恼怒,没过多长时间,便暗中指示许敬宗诬造上官仪与已废太子李忠图谋反叛的证据,且杀死了上官仪父子。将长孙无忌与上官仪解决以后,整个朝廷里差不多也便没人敢公然和武皇后对抗了。

    因为武皇后对政务的处理有章有法,不似高宗李治一样犹犹豫豫,再加之武皇后本人的政治韬略,让朝廷大小臣僚们极为敬服。虽然,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独断非常不满,然而国家的很多大事却又不能不凭借她。于是,武媚娘便一步一步地自幕后走到了前台,看来,还是她的才能决定了她今后的命运。再后来她竟然与唐高宗李治一起走上金銮殿,一起接受大臣们的朝拜,一起主持政务。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武皇后号天后,天下人皆称他们是“二圣”。自此以后,唐高宗的皇帝位便形同虚设,朝中的大权,都牢牢地掌握在了武媚娘的手中。

    长孙无忌等人起始反对武媚娘当皇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便是武媚娘没有很好的出身,武皇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为了把自己的威望提高上去,为了以后更好地执政,武皇后主持修改了《姓氏录》,来拔高武家的地位。中国古代自魏晋南北朝起始,慢慢形成了门第士族的政治,讲究门阀高低的不良习气充斥朝廷内外,此不良习气越来越严重,至大唐初年依旧没有停息。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也曾经组织修订过《氏族志》,当中也列入了不少官职极低的人的姓氏,然而武姓却没有在此间。武媚娘把长孙无忌赶出朝廷以后,在朝廷里的势力大大增强,她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让许敬宗等人编修新的《姓氏录》。许敬宗按武则天的意思用极快的速度就修好了新的《姓氏录》。修订好的新《姓氏录》把武姓列作首等,而别的姓氏却依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如此一来,原先的那些士族官僚不再拥有入仕当官的有利条件,也无法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那些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为没有什么门第而遭受耻辱了,从重修的《姓氏录》里再也看不见士族、贵族的特权了。

    武媚娘掌握着朝中的大权,然而唐高宗李治身体多病,太子随时都有可能出来掌握实权,因此武皇后不可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干,武皇后不惜用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代价。

    武则天生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李弘,二儿子叫李贤,三儿子叫李显(又叫李哲),四儿子叫李旦(又叫李轮)。早在公元656年,李忠太子被废黜,立武媚娘的大儿子李弘做皇太子。李弘这个人为人很是忠厚,也非常明白谦虚忍让的道理,也有相当的才能,唐高宗李治与大臣们对他也都非常满意。唐高宗身体不好,这样便想着禅位给大儿子李弘。然而,武则天却不愿失去好不容易才拥有的权力,再之李弘有他自己的主见,对于母后也并不顺从,这样,在上元二年,武媚娘便用毒药把自己年仅二十四岁的亲生子李弘给毒死了,然后又立二儿子李贤当太子。

    唐高宗李治又遭丧子之痛,身体状况更差了,便欲将帝位禅予武皇后。此种想法很大程度上直接刺激了武则天要当皇帝的欲望。此时,她已经准备要当皇帝了。然而,却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他们想:历朝历代哪有女人当皇帝的?这算哪门子事呢?——他们扭不过这个弯来,这样便只好将朝廷大政托付于太子。自从高宗委以李贤临国以后,李贤处理政务相当精干,朝臣们对他也极为赞赏,这便又刺痛了他的母后。这样,他的母后便阴使人诬告太子过于淫乐,并欲早早当皇帝,且于公元680年八月,废掉了李贤的太子身份,贬作庶人,复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

    一代女皇

    唐高宗于弘道元年驾崩,太子李显继位,是为中宗。然而依唐高宗遗诏,朝廷政务还要听从武后的意见。没过多长时间,媚娘用皇太后的名义临朝称制。纵然如此,也无法满足武媚娘对权力的欲望,她通过频繁地更换皇帝来操控朝廷的大权。武太后在一年以后,便将李显废掉,贬他去当庐陵王,同时,又立四儿子李旦当皇上,也就是睿宗。李显和李旦两人全是平庸的人,因此纵然当了皇帝,也只是母后的傀儡而已,什么地方都被母后制约着。

    武媚娘改换官名把东都洛阳改成神都,就是想自己当了皇帝以后作为都城。同一时间,把原本的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变作左、右丞相,门下省变作鸾台,侍中变作纳言,中书省变作凤阁,因此本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当然便换作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变了称谓:吏部变为天官,户部变为地官,礼部变为春官,兵部变为夏官,刑部变为秋官,工部变为冬官。御史台分作了左肃政与右肃政两台,由左台来负责对朝廷的监察,右台负责对地方郡县的纠察。武媚娘想通过对这些官职称谓的修改,来建立自己的威望,创立一套全新的秩序,并且在改革的新名称当中,不少皆具备女性的特点,显然是为自己以后当女皇做铺垫的。

    依我国历代的封建制度,后宫不能干涉政务,但是这个时候,武太后的权力那么大,在朝廷当中其实已经是皇帝了。于是,唐朝旧臣便纷纷起兵,以勤王为名向京城进兵,攻打“乱政”的武太后。当中声势最大的便是徐茂公的后代徐敬业。

    那时候徐敬业为柳州刺史,武媚娘曾把他贬出京城。他在扬州首先起兵发难,只用十几天的时间便召集了几十万的兵马,当时的大才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还特意写了《讨武檄》,遍布天下。宗室琅王李冲于博州、越王李贞于豫州也跟着起兵,共同讨伐武太后,个个正气凛然的样子。

    武太后亲率大军,亲自指挥、调集了三十万兵马迎战,遣李孝逸带兵平叛。

    宰相裴炎于平定叛乱中借机谏言武太后还政于睿宗,武太后大怒,立即就把他给处死了。过后,武太后把别的几个宰相也罢了官,任命韦方质、武承嗣、韦思谦当宰相。于以后的两个年头里,宰相屡屡更换,差不多已经无任何实际上的职权了。

    又过了没多长时间,便平息了叛乱。徐敬业、李冲和李贞等主要发难之人,有的死在战场上,有的被捕杀,没有一个能够幸免,武太后终于渡过了此次大的困难。接着,武太后又凭借此机会,大肆株连、捕杀李氏宗亲。

    她那冷酷果断的性格真正体现出来了。

    此时此刻,武太后差不多已经完全清除了自己当皇帝的障碍,为了更多地获得筹码,武太后又煞费心机地做了最后的准备,亦即改换年号,在舆论上造势。

    武则天在公元690年,凭借佛僧法明的话,大造舆论:“武后是弥勒佛转世,应代唐做天子。”

    又暗使自己的侄子武承嗣遣人给自己送了一块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头,说是从洛河水里挖出来的。

    再后,武后又让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向自己劝进,请求变换国号。全部这一切皆让武媚娘代唐称天子显得名正言顺。

    看到时机已经真正成熟了,武后便在公元690年的重阳节,也就是九月九日,于“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呼声里登上了天子的宝座。改元为天授,正式创建了自己的大周王朝,自称为“圣神皇帝”,将周文王姬昌尊作始祖文皇帝,将自己的父亲尊作孝明高皇帝,建武氏七庙,甚至还想将自己的侄子武承嗣立成储君,这真是把李姓的江山改为武姓了。但是遭到凤阁侍郎李昭德的强烈反对而后作罢。

    她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曌”,也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她把自己比作了日和月。

    武则天同时把睿宗李旦降成太子,皇太子李成器也降成了皇太孙。

    武则天也就是如此当上了中国历史上首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而此时的武皇帝也已经六十六岁了。

    武则天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她当皇帝期间,社会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这些全取决于武则天适时的政策与她上佳的政治才能。

    自北魏的时候开始实施的均田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土地政策,不仅对农民的安居乐业十分有帮助,也使国家的税收有了保证。然而,建立唐朝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豪门大户开始通过强制掠夺或者买卖的手段兼并农户的土地。如此一来,穷困的农户便丧失了土地,财产也很快典当净尽,差不多已没有了可以让他们定居的地方,唯有到处流浪,很是影响社会的安定,而国家的税收也丧失了保证。女皇武则天明令禁止对土地的兼并,对农户的利益加以保护,且让地方官对农业生产加强管理,对州县官辖区里“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便给予提升及奖励;假如有“为政苛暴,户口流移”的便要罢免官职,且还要予以惩处。

    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将以往把家世作标准的陋习摒弃了,明令不论资历的深和浅,门第的高和低,皆有资格作为人才被推荐到朝廷当官,毛遂自荐也行,通过考试看其才能进行录用。科举考试的制度是由隋朝的时候起始的,然而,对于这一制度的真正完善,却是在女皇武则天的时候,经过此路径,那些寒门出身的人能够依靠自身的才能而取得官位。武则天于天授元年“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又于长安二年,开武举,对军事人才进行选拔,一时群英荟萃。她先后起用的一些宰相,像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和张柬之等,以及边将像唐休、娄师德和郭元振等人,全可谓是一时的人杰。这群人对女皇武则天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对以后的唐玄宗时代也有所影响。《资治通鉴》写到此处之时也说: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看来,如此的评价也是颇为客观正确的。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吏,她也丝毫不留情面地予以罢黜,从而确保了政治上的相对清明。

    很长时间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总是对中原进行侵扰,特别是在气候状况不好时,历代的统治者对这类事都伤透了脑筋。秦代时就修筑了万里长城,目的即是对匈奴的掠夺给予防范和抵御。女皇武则天的时候,运用恩威并施的办法来处理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取得了极佳的成效。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总是南下掠夺,女皇武则天运用募兵、发奴、就地组织团兵等措施,解决了兵源的问题。以往抗击少数民族时,粮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边疆距离经济中心地区遥远,因此总是因为没有办法供应充足的粮食而遭致失利。对于此事,女皇武则天运用大兴屯田的办法,于边地设立屯田,这样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消除了战争的后顾之忧。武则天在长寿元年,借吐蕃内乱的机会,令武威军部管王孝杰进攻吐蕃,取得了长足的胜利,恢复与重建了于阗、疏勒、龟兹、碎叶四镇,巩固了西部的边防,天山南北地区纳入了唐帝国的统治范围当中。正因为此地区的交通得到了疏通,曾经中断的通向中亚细亚的商路重新获得了发展,进而促进了和这些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武则天还相当好地处理了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大胆地起用少数民族有能耐的将领,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武则天不仅倚重武功,也同样对于文治非常重视,她也亲自督导编撰重要的文集。她召集当时的大儒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等,在内禁殿撰《玄览》、《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正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各二十卷。武则天自身的文学修养也颇高,还写有《垂拱集》上百卷与《金轮集》十卷,如今已经失传了。《全唐诗》等书录有她写的五十八首诗,当中不少是庙堂祭奠之时的作品,也有记游抒情的诗篇,像《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武则天还自己制作了《大乐》,演奏需用九百舞工。并且,她还自己造了“照”、“地”等几十个文字。

    武媚娘一共执政四十六年,用皇后的身份干政二十四年,用皇太后的身份称制七年,当了十五载的皇帝。她这一辈子既有功也有过,然而总的而言是功比过大。有数据可以表明,在唐太宗死后三年,也即唐高宗永徽三年,全国的人口是三百八十万户,然而到了神龙元年,全国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六百一十五万户,比唐初时的人口增长了差不多一倍。因此来说,女皇武则天统治的时期,也是大唐极盛的时候,那时候不仅发展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还给以后的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极好的基础,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不能不说武则天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她的文治武功皆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她管理天下的魄力与气概也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学家本着“不没其实”之原则,给她撰写了唯有皇帝才能享有的本纪,对她的一生作出了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醉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盛矣!然犹泛延谠论,时礼正人,遵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还有些人评论道:“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

    武则天身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杰出的女性宋庆龄对她的评价恰如其分:“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是非功过,正像她为自己所立的那块“无字天碑”只能让历史来评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