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权势女人-站得再高,心中一片清明——女中尧舜高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名后小档案:

    高氏(1032—1093年),小名滔滔,宋英宗赵曙的皇后,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父亲名高遵甫,官至北作坊使,母亲是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的同胞妹妹。英宗赵曙登基之后没多长时间,也册封高氏为皇后,谥号“宣仁圣烈”。她历经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哲宗登基之后她用太皇太后之身份垂帘听政。于个人品德方面,她约束本家、严守妇德,还朴实谦虚,被世人尊称“女中尧舜”。

    两小无猜 步步升级

    高氏的曾祖父为宋太宗赵光义时候凭借武功起家官封忠武军节度使的高琼。她的爷爷是高继勋,对朝廷也有功,官至节度使。她的父亲高遵甫是北作坊使,她母亲的外公是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曹彬,母亲的亲姐姐即为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曹皇后对于这个小外甥女极为疼爱,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将她接入宫中,带在身边。由于宋仁宗赵祯无子,也将三岁的侄子赵曙养至宫中。赵曙和高氏年龄相同,总是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一刻也不肯相离,好得就像一母同胞似的,宫里的人全习惯地把赵曙称作官家儿,把滔滔称作皇后女。

    宋仁宗和曹皇后也都对这两个孩子极为喜爱。宋仁宗每当看见他们俩在一起快乐地玩耍,便逗着赵曙道:“你长大之后娶滔滔做媳妇怎么样?”赵曙与高氏于宫里生活了五六年之后,又分别回到了各自的父母那里。眨眼十年过去了,仁宗想起他们小时候的样子,有一天就和曹皇后道:“我们老来却没有皇子,以前收养的十三(赵曙是濮安懿王赵允让之第十三子)和滔滔,全已经到了婚龄,孤为十三、卿为滔滔做主,使他们成两口儿吧!”

    就这样,由皇上、皇后做主,高氏于庆历七年初,嫁进了濮王府,被封作京兆郡君,宫里的人都把这件事赞赏为“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真是美好姻缘!夫妻俩情投意合,相亲相爱,感情比孩童的时候更进一层。

    第二年的四月,他们生了太子赵顼。之后的十几年当中,至英宗当皇帝的时候,他们已经有四个儿子:赵顼、赵颢、赵颜、赵颧,还有一个女儿。

    英宗于嘉祐八年四月初一登基,高氏于二十五日正式当了皇后。四年以后,太子赵顼当了神宗皇帝,她又被尊为皇太后。

    遵循朝规 女中尧舜

    不管是高氏在当皇后、皇太后,还是在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的时候,从始至终在对待个人名利以及高氏家族的地位上都极为谦虚,且对于宫里的礼仪和规矩都极为遵守。

    在高氏当皇后以前,她的弟弟高士林于宫里当内殿崇班已经好长时间了。虽然士林是武官,可是他却很是喜欢儒学,对于经史大量地阅读。也很是聪明智慧,做事有章有法。英宗觉得他很有才华,且是爱妻的弟弟,当皇帝之后屡屡对他要加以提拔,但高皇后每次都拦了下来,道:“士林能在宫里当官已经是很不错了,难道我们还要比先朝的皇后特殊吗?”

    在姐姐的阻拦下,弟弟一直未曾得到过皇帝的提拔。到高士林死了以后,宋英宗才将他追赠为德州刺史。

    有一年灯节,身为太后的高氏与她的外戚们一起登上宣德楼观赏彩灯,赵顼屡屡遣人向她提建议:“对外戚们此时应当推恩赏赐。怎么推恩赏赐,请太后定夺。”

    高太后随口答说:“哀家明白怎样处理。”

    次日,赵顼问她:“应当怎样办?”

    高氏道:“各赐一匹绢于年龄大的;乳糖狮子分给年龄小的,一人两个。”

    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赏赐的赏赐。高氏身为皇太后,对自己家族之人的赏赐竟这样微薄,这于宋朝后妃里是极其罕见的。

    赵顼当了皇帝之后,屡屡要给高家的人营设一处规模大的府邸,但是高氏一直不允,很长时间以后,方勉强同意赵顼赐给高家春门外的一块空地作宅基。依照规定,太后的家里营造新居全部的费用,全部可以由大农寺公款里领支,可是高太后却坚定地只使用自己日常生活中节俭下来的私房钱来建房子,根本不让去领取大农寺的一文钱。

    高遵裕是高氏之亲伯父,打英宗的时候开始就一直于西北边疆和西夏进行战斗,曾由于打了几次胜仗,被封为庆州的知州。神宗赵顼于元丰四年,令宦官李宪作统帅对西夏国发动了五路大进攻,此次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高遵裕带领一路人马对灵州进行攻打,但是在快要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候,高遵裕怕别人独享战功而下令暂时停止进攻,致使贻误了战机,反让敌人赢得了决开黄河大堤水淹宋军的时间,造成此次战争的全盘失败。他带领的八万七千将士,仅余一万三千人,其他诸路人马被水淹之后也狼狈不堪,损兵折将败了回来。高遵裕受到处分,被贬到郢州去当团练副使。

    到了高氏垂帘听政的时候,蔡确为了向高氏讨好,提议对高遵裕的官职进行恢复,高氏极为严肃地说:“遵裕在灵武之战中,因私心作祟,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致使百万生灵涂炭。先帝于深夜获悉战报,着急得再也无法躺在龙榻之上,只在下边踱步,直到天亮也不曾合一下眼,在精神上遭到了极大的刺激,致使最后病故。遵裕犯下了这样大的罪还没有将他处死,就够便宜他了。难道先帝刚刚驾崩未久,哀家就只顾私义而忘却天理?”

    吓得蔡确连连后退,再也不敢提一个字了。

    对待高家的其他亲戚,即便是自己的生身母亲,高氏也一样不会谈私恩。有一年,还是元宵节,举办观灯筵宴,高氏的母亲曹氏依照朝廷制度能够进宫参加,可高后说:“假如母亲来看灯,皇上一定会对她恭敬得不得了,如此便会由于哀家的原因逾犯典制,让哀家心里过意不去。”

    仅让人送几盏宫灯去给母亲,敬请她老人家于自己的家中看灯。从此之后,这便成了惯例,每年这个时候都请母亲在家里观灯。

    高氏的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当了许多年的小官,依据官制能够提升做观察使,然而高氏也总是谦让,力阻不允。最后经赵煦屡次请求,高氏才允许给他们提一级。但是之后于高氏全部垂帘的过程里,再也不曾提过。

    高氏对于她自身也同样很是谦虚和俭朴。有一次举人殿试,有关部门根据庄献明肃刘皇后天圣年间之章程,奉请赵煦与高氏一起到殿上对举人们进行考试,但高太后不同意这种做法。她说殿试系国家对于人才录用的至高规格,被考中的人便是皇上的学生,此为皇上之专权,谁人都没权和皇上同享。后来,大臣们又向高氏请求为她于文德殿举办册封太皇太后的大典,高氏也自谦道:“文德殿为皇上的正殿,哪能是哀家这等身份的人临御的?仅于一偏殿举行就行了。”

    对于文思院年年向皇上进贡的御用物件,不论大小,她也谨守规矩,从来不贪用一件。

    至于宫里的太监、宫娥,也被高后控制得严格至极,绝对不允许他们对政治进行干预。在她刚刚垂帘听政的时候,赵顼的乳母受人之托向高后为由于没有善行而被赶出宫去的宦官宋用臣等人说情,意欲重被任用。高氏对那位乳母严厉斥道:“你究竟想干什么?难道要为宋用臣等无善行的人讲情吗?你也要请求皇帝为你降诏干扰国家政治吗?你听仔细了,假如哀家发现你再有此想法,哀家便要砍你的头!”

    骇得乳母发抖,诺诺而退,灰溜溜地出宫去了。

    因为高氏具有了以上这些美德,因此使很多的人对她极为推崇,称她为“女中之尧舜”。

    高后于元祐八年九月因病辞世,活了六十一岁。第二年的二月,在永厚陵安葬。谥号“宣仁圣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