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轶事-妙语连珠敦煌话(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语言,是一个民族或人群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语言,也是一个民族或人群发展壮大的最基本的条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或人群存在的象征。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敦煌先民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陇南白龙江畔、河西走廊移民到敦煌。他们不但带来厚重的秦陇语言,而且还通过思想的交流,通过对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对敦煌山川、生产及生活特征的不断认识,发展、创造着他们的语言,形成至今极有特色的敦煌话。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敦煌人通过自己创造、发展的警句妙语、歇后语,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对伦理道德、做人规范的总结和提高。

    (一)至今还活在敦煌人嘴上的文言词汇

    乍听敦煌人交流思想,交流生活的一些词汇,你会认为是地方语言词汇。但这些方言词汇一经细细辨认,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古汉语中的文言词汇至今还活在敦煌人的嘴上。

    1.乃

    敦煌人把“乃”常用为代词,你、他、她。例如,“乃是你的娃子”,即他是你的孩子。

    例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又例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又例如“乃是丫头”,即“她是丫头”。敦煌人也把“乃”用作指示代词“这”、“那”、“竟”。例如:“西云观在乃哒。”即“西云观在那个地方。”如果说“西云观在乃哒哒”,则表示西云观还在很远的地方。

    “我乃是骂他”,即“我那是骂他”。又例如:“我乃是害人吗?”即“我那样做是害人吗?”“乃还了得!”又例《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旋

    敦煌人把“旋”多用为副词“随即”、“不久”的意思。例如要求做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就说:“要旋票子”或“旋钱”。收割小麦,龙口夺食,及时收割就说:“旋黄旋割”。当代敦煌对此又说:“刘成旺摞麦草——旋□。”(把麦草捆子挑起来谓□)做一件近利的心情,就说“旋捏佛旋烧香”,“热蒸的包子旋卖”。例如《梦溪笔谈·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又例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五花”、“连钱”均为名贵的马的名字,它们奔跑时的热汗与落在马身上的雪融化一起,被寒风一吹,立即又结成了冰。又如李白诗:“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序》:“……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

    3.经佑

    敦煌妇女常说:“我还要回家经佑娃娃。”敦煌人也常说:“又要种庄稼,又要经佑牲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拾闲的时候。”这里的“经佑”,有治理、经营、照顾、帮助的意思。例如杜牧《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又例如曹丕文:“盖章经国之大业。”敦煌人把“经”和“佑”连成一词,使“经佑”一词既有经营之意,又有帮助、辅佐之意。两意相辅,愈为完整。

    4.犒劳

    新中国建国前,敦煌殷富之户在播种小麦、收割完毕或打庄盖房竣工之际,常杀羊备酒,招待亲朋、邻里、雇工或长工,以感谢他们用辛苦劳动帮助完成了农活或工程,就说:“今天犒劳大家。”现在每当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完成或一项工程完工之际,也仍沿袭过去古朴的说法和习俗。例如《左传·崤之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又例如苏洵文:“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5.招祸

    敦煌人在预见到此事不可行、此路不可走或此人不可交,否则将招致灾祸时,往往就说:“那要招祸呢!”对招致灾祸的人又骂为:“那是祸害!”例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又例如《淮南子·塞翁失马》:“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又例如《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6.呜呼

    敦煌人把“呜呼”用做动词,指死亡。人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此即威胁彼:“我要把你呜呼掉!”这种说法与成语“一命呜呼”异曲同工。例,柳宗元《捕蛇者说》:“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7.号

    敦煌人把放声哭说成“号”,把爱哭喊的娃娃称为“号神”。例如《诗经·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又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号不自禁。”

    在上世纪早年,敦煌把某人的商店也称为“号”。有一王姓人个子很高,他经营的点心铺也被敦煌人称为“大汉号”。

    8.抬举

    敦煌常说的“抬举”,有看得起、举用、起用、推举等意思。我们常说:“人家不抬举你,你有啥办法?”又说:“他不识抬举。”例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史记·屈原列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又例如诸葛亮《出师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后汉书·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敦煌人在“举”前加“抬”,即表达了拥护、爱护、惜才的豁达胸怀。

    9.名下

    敦煌人说的:“名下”,是对财物所有权的实际肯定。例如人们常说:“那50亩地在他名下。”例如《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10.走马

    在新中国建国以前,现代交通工具极少,敦煌人多以马、驴代步。那些行走稳健,奔跑如飞,专供人们骑乘的马,谓之“走马”。唐代诗人王维作的《陇西行》,为我们描绘了走马的形象:“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11.殁

    敦煌人把“殁”用作动词,是“死”的意思。某人死了,就说“殁了”。例如“我大昨天殁了。”《国语》:“管仲殁矣,多谗在侧。”

    12.服侍

    敦煌人把小辈在长辈身边做的孝敬举动称为“服侍”。如人常说:“我得赶快回家服侍我妈吃药。”例如《史记·鸿门宴》:“张良西向侍。”《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13.系

    敦煌人把扣子扣好把鞋带扎好,都说成是“系”(ji)。敦煌人在于什么事时常说:“鼻子擤尽,吃饱屙尽,脚尖子搬顺,裤子系紧,主意拿定。”我国古代就有“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

    14.先人

    敦煌人把祖辈、父辈都称为“先人”。例如人们常说:“今日清明,得去给先人上坟。”又说:“他是我们的先人。”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先人李信,秦时为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又例如《后汉书》:“其先三世为郡吏。”

    15.浑

    敦煌人说的“浑”,有全、遍、都、满的意思。例如人们常说:“我浑身不舒服。”“听他说,浑是他的理!”例如杜苟鹤《蚕妇》:“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刺芒。”又如李白诗句:“浑身装束皆绮罗。”

    16.禳

    敦煌人把避免病痛的迷信活动称为“禳言”。例如《史记·淳于》:“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

    17.低卑

    “卑”就是低、低下、卑微的意思。但敦煌人在表达此意思时,又在“卑”前加一个与“卑”意思相近的字“低”,使二者的字义重叠起来。有的敦煌人往往说:“在那些人眼中,我们这号人低卑得很。”例如《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8.凄惶

    敦煌人说“凄惶”一词,有为衣食愁苦、无助、居住不安定的意思。例如:“旧社会咱家的日子过的凄惶着呢。”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19.折攫

    敦煌人说“折攫”,是掠夺、毁坏的意思。例如“一圈羊都让那些贼折攫完了。”古汉语“折”有损失、挫折的意思。”“攫”是用爪抓取。例如《汉书》:“鸟攫其肉”。又例如《列子》:“因攫其金而去。”《史记》:“折辱秦吏卒。”《三国演义》:“绍军折其大半。”

    20.粜

    上世纪50年代前,敦煌农民将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卖谓之“粜”。例敦煌人说:“刚从市上粜粮回到家。”

    如唐代聂夷中的诗句:“二月卖新丝,五月祟新谷。”近几十年“粜粮”这个话已经很少听见了。

    21.魍魉

    “魍魉”是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上世纪50年代前后,老人骂小孩子往往说:“你这个魍魉鬼,把人害到几时呢?”例如《张衡赋》:“魑魅魍魉。”

    22.愁怅

    “怅”在古代汉语中是失望、失意的意思。敦煌人在表达这些意思时,又在“怅”字前置以“愁”字,组成“愁怅”一词,表达出困苦、苦难望不到尽头的更深的含意。敦煌人常说:“他家的日子过得愁怅着呢!”又说:“那娃娃不学好,把人愁怅得不知咋办?”例《史记·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23.孽障

    “孽”古代汉语中作名词用,为灾祸、罪恶的意思。

    “孽障”,为佛教用语,指妨碍修行的罪恶。敦煌人把“孽”也做名词用,看见人做坏事,即说:“那要造孽呢!”“你干那些坏事,难道不怕造孽吗?”敦煌人把“孽障”当形容词使用时,常用作可怜的意思,见某人困苦,即说:“那是个孽障鬼”。“那个娃娃没父母,孽障得很。”例如《孟子》:“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至今还活在敦煌人嘴上的古汉语文言词汇还有很多,此文仅举数则,或是我们平时对它们很少留意,或是我们学识浅薄,对它们不能辨识罢了。

    (二)敦煌人创造的伦理道德警句

    敦煌人创造的伦理道德警句,首先积敦煌沃野山川和人的灵气,积人们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中相互交往、认识、总结、升华而成。这些伦理道德警句对敦煌人的做人、待人接物、处事,常常有着行为准则、潜移默化教育的功效。这些伦理道德警句,陶冶敦煌人的性情,涵养敦煌人的气魄,砥砺敦煌人的人格,净化敦煌人的灵魂,使敦煌人体验到天地万物的哲理。这些伦理道德警句,代代培育着敦煌人的胸襟、情操和气节。它们成为敦煌人生活中的教科书。这些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精神文化,往往令人们如沐春风,远胜于生硬的说教。

    A.做人之道

    1.人抬人高。此句寓意人们在生活中的正确关系应该是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此句肯定,当你不存偏见,崇敬别人的真、善、美品质时,你肯定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当你为一己私利而恶意地贬低别人时,实际上也贬低了你自己。此句要求人们做一个公正、实事求是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