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古,江苏灌云人,画家,以花鸟名世,其画多有玄机,时人誉为画仙。
传说王小古曾得神仙点化。一日,小古牧牛伊山下,见一白发老翁倒地呻吟,小古问何故,老翁答:“不慎摔倒,恐是断了腿骨。”小古使尽力气,扶老翁上了牛背,送老翁还家。至老翁家,但见屋舍俨然如皇宫,四周尽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悠然其间。小古叹为观止。老翁笑道:“此处一切皆从我笔下出,信否?”小古茫然不解。老翁领小古入画室,如此这般一番点化,醍醐灌顶,因果彻悟。小古下跪拜师,老翁无语。良久,小古抬头,老翁已然不在,四周空茫。小古还家,作《文殊骑象图》,售于市,为盐城一富商购得。数日后,富商复来,又赠数倍金银。却原来,盐城遭台风,城乡房屋多毁,死伤无数。富商之屋竟片瓦无损,便感恩于文殊菩萨降福,钦佩小古作画之玄妙。小古声名大振,世人皆呼“小画仙”。
王小古十七岁那年,赴山东菏泽参加牡丹笔会。其时,名家云集,佳作纷呈。小古作了幅《月下牡丹图》。小古所画牡丹,色彩强烈,线条狂野,不拘牡丹之形,力写牡丹之神;但见月影如嫦娥舞袖,花容若贵妃醉酒。有一画家,恃才傲物,却无人捧场,对小古生了妒忌之心,遂作了幅画,扔于小古案上。画上一株杨树,树间一只蝉,树下竟是一屎壳螂。蝉,居高声远,画家自喻也;屎壳螂,臭不可闻,盖比小古矣。小古见之,一笑,挥毫作了幅《翠竹图》,图中新笋簇簇,笋间挺立几竿翠竹。画上题诗一首:小小竹笋三尺三,犹有高节向云天。风雨欲摧铮铮骨,更随风雨挺万千。画也酣畅,诗也豪放,真如初生牛犊不畏虎也,观者齐声称绝,骄矜者羞愧而去。
菏泽归来,王小古意气风发,整日临古习今,探索艺术创新之路。不久,日军侵华,家乡沦陷,小古便去了南方,谋求生路。
在上海,王小古遇见了好友顾楚年。顾亦是画家,其时在上海书画院供职,便留下小古,切磋技艺。衣食无忧,潜心作画,小古之画又是一番新天地,名扬江南。
一日,顾楚年让王小古作一幅樱花图,说一商界朋友欲出高价。小古欣然应允。旋即,另一友人来,告知小吉此画不可作,顾楚年此番乃受汪伪政府之托,画成或恐落入日本人之手。小古悚然,良久道:“我当慎重。”
1945年的一天,日本高级指挥官土肥原在司令部里仰天长叹:天皇已宣布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土肥原盯着墙上的那幅樱花图,考虑是否带走。蓦然间,发现那枝头樱花皆是篆字组成,连起来便是一首诗:纵横中原侵我家,屠城犹在恋樱花?中华儿女引弓弩,他年江花湮落花!土肥原大怒,上前欲毁画幅,却见樱花一朵接一朵往下飘落。数一数,刚好八朵!日本军队从芦沟桥事变至战败投降亦是八年!土肥原惶恐至极,惊叹:王小古真画仙也……土肥原一时神思光惚,站立不稳,栽倒在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