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是个女孩,一个小女孩。
没有见到月月之前,就听人老说起她,这个小女孩是个陌生的熟人呢。
月月聪颖,妈妈教她读了“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的诗句,她就爬地图上细究细查,问黄河究竟有没有九曲十八弯啊,怎么数都不够呢。月月撅着嘴不高兴,说古人作诗净胡编,我长大了一定从黄河这头走到那头,仔细数数黄河到底有多少曲多少弯。她妈妈听得目瞪口呆,不敢再教她“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月月跟着爸爸学会了下棋,其实也就是知道了象走田,马走日,小卒过河不回还,小小年纪的她居然敢在客人身边指点楚河汉界两军对弈。
前些日子,气温已经很高了,可是偏偏被场从容不迫的雨给压住了,五月天一下子变得像首活泼明朗的小诗,爽得不由分说。月月随着她老爸来我们这儿的那天,阳光明媚得居然有些恣意。
这个小女孩像株向日葵,圆圆的脸,短发,齐眉的刘海儿,很是安静。我们说话时,她依着她老爸一声不响,只是葵花般地转动着脸庞。
我问月月,你是不是你们班最漂亮的女生?
小姑娘忸怩半天羞羞地笑,说不能说是最漂亮的吧,反正班里没有比我还漂亮的。
朋友们凑一块儿说天说地,说东说西,可月月不爱说话。我奇怪着,哪有似她这般大小的女孩如此文静的呢?
大家驱车来到大唐碑林,用心灵和古人对话,走出他们聚集的石拱窑后心情竟然有些复杂。一群古人,背对着你时,它是年代久远沧桑厚重的历史,蓦一对面,他们一脸尘土,鬓白如霜……如今,好在他们聚集在这里,还能日上吟诗月下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是件大大的幸事。
我告诉月月,这里留存的也有写下“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诗句的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手迹。月月瞪着大眼睛,说那时的交通太不发达,李白只走了九曲就走不动了。
一群野鸽子就在头顶上扑棱棱地飞来飞去,不知忙碌些什么。没有了鸽子号,颇有些原生态的意境。甬道两侧是竹林,疏影横斜。在爬满青藤的石屋书房后,忽见一株与月季为邻的青梅。不知谁问这如青杏般的梅子能吃否?亭亭玉立的女解说员微微一笑说涩,这下可好,便使人直奔“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去了,我赶紧下意识地紧紧捂住了腮帮。
大家从青梅树下走过,月月突然松开我的手说阿姨等我,掉头就跑了。
我紧迫几步,见她又回到树下,努力踮起脚尖,伸手去捉那个离她最近、挂着一枚果子的树枝,一下一下地,小小女孩不够高,总是徒劳。我说,这园子里的花花草草都不可以动的。她停止了动作,不搭话,眼睛亮亮的,只是看我。实在是不忍拒绝一个孩子期待的目光,我帮她摘下了那颗青梅。她高兴地捧在手里,反反复复地看,像得到了一粒珍珠,说:阿姨说涩,她吃过吗?没吃过怎么知道涩呢?我要亲口尝尝,涩是啥滋味。真是个孩子啊。
九曲回廊被攀缘而上的藤萝罩得严严实实,此时,紫藤花早已败去,酷似连豆的果实风铃般摇曳,逗得人心痒痒的。同行的王兄辨得出不少花草树木,他告诉我那一树繁花的是蔷薇,与玫瑰月季一样,美得令人窒息。正陶醉着,月月冲我手中塞了个小豆角,一脸灿烂的笑。月月对藤萝的果实又来了兴趣,于是,我又被硬拉到藤萝架下,与她仔仔细细地搜索她发现的那个豆角王,听她不住念叨着:那个大大的豆角藏哪儿了?
有颗高高的老松树穿过天井院直指蓝天,她望着松树上的松塔惊喜不已。月月说:假如有只小松鼠捧着松塔跳来跳去该有多好!
这孩子心中有画,殊不知,一个人只有心里有画,眼里才有画啊!
月月突然说:现在要是宋朝就好了,那样我就是公主啊!
我立刻被她孩子气的想法逗得哈哈大笑,可不是嘛,人家姓赵,那赵匡胤是大宋的开国皇帝,百家姓排第一啊。半晌,我强忍住笑说:我的公主殿下,咱再往前走走?
此时此刻,小月月怕是沉浸在她的想象中,而我早已被园子里火红的石榴花、粉白色的月季、碧绿的睡莲、蹲在池塘边听见脚步声就扎进水里的大眼睛青蛙和诸多的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诱惑得心旌神摇,禁不住说:哎月月,我有个这样的后花园就好了。
月月说那就回到明朝吧。
我说为什么?
她说你可以考个功名做大官儿啊。我忘了她是个孩子,忍不住随口调侃道:头悬梁锥刺骨,多辛苦呀,你是前朝的公主,赏我个功名得了。
月月笑而不答,眼睛眯成了月牙,在我前面蹦蹦跳跳地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后来,她悄悄地告诉我说阿姨,我喜欢明朝的服装,衣袖大大的,真好看!
唐宋明三个朝代随着月月的几句话“嗖”地过去了。
月月像株向日葵,圆圆脸,短发,齐眉的刘海儿,很安静,很可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