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美德:仁-菁华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左传》尝载古人之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言”为不朽之一,而立道德之言尤为可贵。言者,心之声也。道德之言,乃有德者之心声,故而尤其值得珍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历代不乏高贤大德,而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德体悟之语。本辑所选是古今道德箴言的菁华。这些箴言名句,是古今高贤大德人生经验的凝结,是他们纯洁、高尚心灵的流露。这些箴言名句,可以朗读,可以背诵,可以欣赏,可以怡情,可以励志,可以开慧,可以大心,可以成德。

    背诵部分

    民罔[1]常怀[2],怀于有仁。

    ——《尚书·商书》

    [1]罔:又作“无”,没有。

    [2]怀:归向、降顺。

    百姓并非固定会归向谁,只归向会施行仁政的人。这就提醒我们:民心所向,直指施行仁道者。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应该顺应天道民心,能够像尧舜一样施行仁政。

    子曰:“仁远乎哉?我[1]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1]我:也可作“我们”。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们刚刚有了求仁之心,这就意味着‘仁’已经出现在我们的心中了。”仁道不遥远,一念行仁,仁就已经出现了。这就提醒我们:只要自己想要行仁德,仁德就会到来。只要在观念上引发爱人的心就可成就仁道。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2]无怨,在家[3]无怨。”

    ——《论语·颜渊》

    [1]大祭:国祭。

    [2]在邦:指诸侯。

    [3]在家:指卿大夫。

    仲弓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出门与人相见如同接待贵宾一样尊重,役使百姓如同承办重大祭祀一样慎重。凡是自己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加于他人之身。治理邦国,不让百姓有所抱怨;治理大夫的封地,不使百姓有所抱怨。”这就提醒我们:能行恕道,即可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1],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1]夷狄:指远离中原的少数民族地区。

    樊迟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居家时谦恭有礼,办事时严肃认真,替人做事要忠诚。就是到了偏远落后的地区,这些为人之道也不可丢弃。”这就提醒我们:即使身处无人之境,君子之德也不可失,时时做到“不欺暗室”。

    子曰:“志士[1]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志士:指心怀天下,有圣贤之志的人。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为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义,宁肯牺牲生命以成全仁义。”这就提醒我们:一个人活着要有志向和信仰,并能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付出艰辛的努力。

    天地之大德曰生[1],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汉书·系辞传》

    [1]生:生养、化育。

    天地最大的恩德就是生养万物,圣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地位。用什么来保持其地位?就靠仁。用什么来汇聚人心?就是财。这就提醒我们:做一个领导者,要以仁德之心才能保有自己的位置。

    致[1]利除害,兼爱[2]无私,谓之仁。

    ——《汉书·公孙弘传》

    [1]致:求取,获得。

    [2]兼爱:泛爱大众,对人无私心。

    求利除害,兼爱无私,就叫仁。这就提醒我们:要做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事,摒弃为害众人、心存私利的行径,广而爱之。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1]也。

    ——《后汉书·卓茂传》

    [1]敬事:谨慎处事。

    人之所以比禽兽可贵,就是因为人有仁爱之心,知道互相谨慎处事啊!这就提醒我们:与人相处,贵在存仁心,相互尊重,恭敬而诚恳地对待其他人。

    以至[1]诚[2]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轼《道德》

    [1]至:最。

    [2]诚:守信。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法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知相合,以诚敬守信为人生追求的天道,以仁惠爱人为终身奉行的道德指引。这就告诉我们:做人或做事首先要讲诚信;其次对待他人要有善良、感恩的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1]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天地无所谓仁慈(天有施与之恩,地有化藏之德,不凭借仁慈的恩惠,而是顺应自然),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天地生养万物,看它们就像刍草扎的狗畜一般,不要求和希望它们有所回报);圣人也无所谓仁慈(圣人爱护、养育万民,也不凭借仁慈的恩惠,而是效法天地,所行合乎自然之道),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

    分人以财谓之惠[1];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孟子·滕文公上》

    [1]惠:恩惠、惠泽。

    把钱财分给别人叫施恩惠于人;把为善之道教给别人叫忠诚;为国家求得贤才之士叫有仁德。这就提醒我们:要推贤举能,多给别人发挥才智的机会,这也是行仁道。

    不归[1]善者不为君子。故善言归乎可行,善行归乎仁义。

    ——《淮南子·泰族训》

    [1]归:趋向,归向。

    不趋向善良的人不能算做是君子,所以好的言论要归结到可行,好的行为要符合仁义。这就提醒我们:言行举止要落到善意的、良善的结果。

    夫道[1]之本,仁义而已矣。

    ——荀悦《申鉴》

    [1]道:指法则、规律。此处指治国的大道。

    治国最根本的,莫过于“仁义”而已。这就提醒我们: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都要以仁义之道作为行事的准则。

    熟读部分

    子曰:“仁有三[1],与仁同功而异情[2]。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3]仁。”

    ——《礼记·表记》

    [1]仁有三:即安仁、利仁与强仁。

    [2]情:动机、情理。

    [3]强:勉强而为。

    孔子说:“仁爱有三种情况(指安仁、利仁、强仁),三种仁爱之举的外在功效虽可能相同,但其内在心情却各不相同。即使与仁爱者有同样的外在功效,其施行仁爱的内在心情却难以知道。等到与仁爱者出现同样的过失之后,其施行仁爱的动机便可以知道了。真正的仁爱者是安适自然地去施行仁爱;聪明的人是知道施行仁爱对自己有利而去施行仁爱;畏罪的人心存畏惧,也会勉强地去施行仁爱。”我们不仅要在具体行为上实践仁,更要善于在心念上辨识仁爱的发端。

    子曰:“禹[1]立三年,百姓以仁遂[2]焉,岂必尽仁?”

    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

    ——《礼记·缁衣》

    [1]禹:后世称大禹,夏朝的第一位首领。

    [2]遂:成的意思。

    孔子说:“禹成为首领三年,百姓以仁德之举追随他,难道他们都是仁德之人吗?”孔子说:“君长崇尚仁德,那么下属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做仁德之事。”这就提醒我们:在上位之人的喜好,必定成为在下位之人争先效仿的对象。因而,上者要尽心行仁之事,好仁之德。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1],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2]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1]不侮:不受人侮辱。

    [2]惠:恩惠、恩泽。

    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德。孔子说:“能够在全社会施行五种品德便是仁德了。”“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奋、惠爱。恭敬有礼就不会受到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事敏捷就能获得成功,施惠于人,就能使用人。”此段话,自古被历代贤人所引用作为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此五种品德,今日更该用来涵养我辈胜仁之德。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擅[1]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天有时[2],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六韬·文韬》

    [1]擅:独揽、专权。

    [2]时:四时也,期也。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和天下人同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民共同享用的,就是仁爱,实施仁爱者,天下就归附他。这就提醒我们:物不可尽归己用,有好的东西要同大家一起分享。

    文子问德、仁、义、礼。老子曰:“德者民之所贵[1]也,仁者人之所怀[2]也,义者民之所畏也,礼者民之所敬[3]也。此四者,圣人之所以御[4]万物也。君子无德即下怨,无仁即下争,无义即下暴,无礼即下乱。四经不立,谓之无道。无道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文子·道德》

    [1]贵:崇尚、重视,以为宝贵。

    [2]怀:归向。

    [3]敬:恭敬、端肃。

    [4]御:统御。

    文子请教“德、仁、义、礼”。老子回答说:“德行,是百姓所崇尚的;仁爱,是人们所向往的;正义,是百姓所敬服的;礼制,是百姓所戒慎的。这四者,是圣人用来驾驭万物的。君子没有德行,下层就会怨恨;没有仁爱,下层就会争夺;没有正义,下层就会叛乱;没有礼制,下层就会动乱无序。这四项原则不确立,就是‘无道’。无道而国家不灭亡,是从未有过的。”

    行有四仪[1]: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2]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

    ——《尸子·四仪》

    [1]四仪:言行的四条准则。

    [2]智用:智慧的运用。

    人的行为有四个方面的准则:一是立志有所作为不忘仁道;二是用智慧成事不忘道义;三是尽力做事不忘忠诚;四是说话时不忘恪守诚信。谨慎地守住这四个原则,终身保持,力行而不改变。这就告诉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处事度量要有准则,人生的步伐才不会慌乱无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1]也,尤其有四体[2]也。

    ——《孟子·公孙丑上》

    [1]四端:首也,指开始。四端,合于“仁义礼智”。

    [2]四体:指四肢。

    具有同情怜悯之心,是仁爱的开端;具有羞耻憎恶之心,是正义的开端;具有辞谢谦让之心,是礼节的开端;具有辨别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善良的开端,如同人有四肢一样。

    故仁莫大于爱人,知莫大于知人。二者不立,虽察慧[1]捷巧,劬禄疾力不免于乱矣。

    ——《淮南子·泰族训》

    [1]察慧:聪明有智慧。

    所以“仁”没有比爱人更重要的,“知”没有比了解人更高明的。如果二者不具备,即使聪慧过人、敏捷灵巧,也不会幸免于动乱之祸。这就提醒我们:不要假装高明,而要切实领会仁爱的真义。

    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1]殊[2]矣。

    ——《淮南子·缪称训》

    [1]各:各自。

    [2]殊:不同,相异。

    君子若无仁义就不能生存,失掉了仁义,也就失去了君子赖以生存的支柱;小人如果没有嗜欲就不能活命,失掉了嗜欲也就失去了他们赖以活命的依托。所以,君子担心失去仁义,而小人害怕失去利益。考察他们所担心失去的东西,就能看出君子与小人各自的不同。这就提醒我们:仁与利的取舍,是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分。待人处事中,要存君子之仁心,而非小人之私心。

    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故民乱反之政,政乱反之身,身正而天下定。是以君子嘉善[1]而矜不能,恩及刑人,德润[2]穷夫,施惠悦尔,行刑不乐也。

    ——《盐铁论·后刑》

    [1]嘉善:赞美善人。

    [2]德润:同德泽。

    孔子说:“对于不讲仁德的人,憎恶得太过分了,就会招致祸乱。”所以,百姓动乱,就要回过头来反省政令;政令混乱要回过头来反省执政者自身。自身正,天下才能安定。所以君子赞美善人,又能怜悯那些不能为善的人;对受刑的也应给予恩惠,对穷人要施行仁德;施恩惠于人应该高兴,实施刑罚时应感到难过。

    傅子曰:“利天下者,天下亦利;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利则利,害则害,无有幽深[1]隐微[2],无不报也。仁人[3]在位,常为天下所归者,无他也,善为天下兴利而已矣。”

    ——《傅子》

    [1]幽深:玄奥,深奥。

    [2]隐微:隐约细微。

    [3]仁人:有德行的人。

    傅子说:“给天下人利益的人,天下人也给他利益;危害天下人的,天下人也危害他。利人则对自己有利,害人则对自己有害。不管事情多么久远隐蔽,没有不报应的。仁爱之人在位,常使天下人都归顺,这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他善为天下人兴利罢了。”这就提醒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所谓仁者,爱人者也。爱人,父母之行也。为民父母,故能兴[1]天下之利也。

    ——《袁子正书·礼政》

    [1]兴:办理、创办。

    所谓仁,就是能爱人。爱人,是为人父母的品行。能做百姓的父母,故而能兴办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1]吝[2]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乘矣,使家中慷慨乐与,则慎无以吾书生堂上之转念也。

    ——《曾国藩家书》

    [1]纳:藏纳、容纳。

    [2]吝:吝啬、小气。

    只要仁心一起,就要一鼓作气,尽自己所能行仁,若稍一缓慢,就会有疑心、私心生起。疑心生就会有很多计较,行仁就不会尽力;私心生就会有好恶,而产生偏私。要使家人养成慷慨、乐于付出的品质,就不会有我之上说的缓慢转念。这就提醒我们:去私心,存仁心,要尽心从小处着手。

    小学[1](训诂考据)之事,与仁、爱、孝、弟(义理心性之学)之行,一以贯之已矣。

    ——《龚自珍全集》

    [1]小学:这里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小学所谓训诂考据的学问,就是把仁爱孝悌的大义贯通到自身的品性行为中。圣人所说的美德,需要我们切实落实到自己的言行视听上,将之作为一生的修养功夫和行动指导。

    仁者,在天为生[1]生[2]之理,在人为博爱之德。

    ——康有为《大同书》

    [1]生:生养。

    [2]生:生命。

    仁道,对天来说是生养化育的道理,对人来说是普施博爱的德行。这就提醒我们:要学习仁道,广施博爱。

    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1]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2]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1]体:事物的本体。

    [2]用:事物的外在、表象。

    民主法制以及法律建设是社会人实现互帮互助的根本;而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仁义思想,是实现社会互帮互助的载体,两者互依互存。仁义道德,是国家社会和谐的时空条件。

    语曰,毒蛇螫[1]手,壮士断腕,非不爱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2]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天下生者,仁人为之除其痛苦,图其安全也。)

    ——《毛泽东早期思想文稿》

    [1]螫:毒虫或毒蛇咬刺。

    [2]诚:真心、信。

    古人尝说,壮士被毒蛇咬手后,要立刻割断手腕,并非壮士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是必须去掉手腕才能保护身体。那么有仁心的人,以天下人民为自己的身体,而以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家庭为手腕。正是他爱天下百姓的心诚恳至此,才不敢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家庭。虽然牺牲了自己的小家,但天下百姓得以安康生存,仁人的心便安乐了。天下的百姓能得以生存,是因为有仁人为他们除去痛苦,为他们谋求幸福安乐啊。这就告诉我们:有仁心的人,要以天下为身家,舍己身图报人民,舍小家为大家。

    然诚之为物,非学力所可及也,亦发[1]于中而形于外耳。亦即孔氏之所谓仁,耶氏佛氏之所谓灵也。盖仁也,灵也,人类之共有天性。发于言,著[2]于行,无丝毫假借[3],无利相扰。一人行之,而众人服之;一国守之,而万邦协之。

    ——《周恩来早期文集》

    [1]发:生发,出自。

    [2]著:显明。

    [3]假借:假托、假冒。

    真诚守信,并不是学习就可以达到,它是源自内在的积累而徐徐表现出来的结果。这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仁,耶稣、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灵。所谓的仁、灵,是人类所共同具备的天性。表达于言语,显明于行为,没有丝毫假托之意,也没有利益扰乱。一个人行仁,众人就会服从他;一个国家行仁,那么万国都会辅助它。这就告诉我们:待人处事接物,都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地仁爱。

    《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1],自然有之。故人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无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

    ——钱穆《论语新解》

    [1]天赋:天所给予,禀受于天。

    《论语》最重仁,仁道在人心,是人的天赋。所以人追求仁并不难,选择仁、安于仁、不离开仁才最难。向往富贵,嫌恶贫贱。身处平常的境遇疏忽仁道,遭遇变故仁心动摇。人心的不仁,不是因仁难得,而是容易失去。只有君子身处任何境况而不背离仁,在任何时运都心安于仁,才称之为君子。这就提醒我们:君子时刻要以仁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