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反雷达导弹的特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雷达被人们誉为飞机、火炮和导弹的“千里眼”,它发射的电磁波遇到飞机或导弹时就能被反射回来,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发现和跟踪目标,以便对目标进行攻击。电磁波是雷达克敌制胜的法宝,然而在现代战争中也成了它的一个致命弱点。

    现代电子战的软杀伤,就是用杂波和金属箔条等对雷达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迷惑,使它失灵或变成“瞎子”,而硬杀伤则是用反雷达导弹等火力直接将雷达摧毁,使依赖雷达的飞机、火炮和导弹失去战斗力。

    反雷达导弹之所以能反雷达,在于它能巧妙地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进行自动追踪,“顺藤摸瓜”,直至将雷达击毁为止。

    现代战争中发起攻击的一方,一般都把敌方的雷达作为首要打击目标,也就是首先把作为敌人防空火力的“眼睛”清除掉,以便为己方飞机突防和空战扫清障碍,而反雷达导弹正是实施这种“挖眼”战术的能手。

    反雷达导弹的特长是:作用距离远,可以在敌防空火力之外进行攻击;它本身不辐射电磁波,隐蔽性好,不易被敌方发现;打得准,几乎百发百中;适应能力强,能在各种条件下使用。

    反雷达导弹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装置等组成。战斗部重量一般在200千克以内,常用普通装药,由触发或近炸引信起爆。动力装置一般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多采用被动式雷达寻的制导或复合制导。多数反雷达导弹的发射重量为数百千克,射程在100千米以内。它与其他攻击武器配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反雷达导弹正向着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导引头性能,增大射程、速度、威力和攻击多种电磁辐射源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电子对抗中,它将成为对付陆军、海军、空军各种配有雷达的军事目标的主要武器之一。

    延伸阅读

    美国制造的第一代反雷达导弹叫“百舌鸟”,首次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这也是反雷达导弹的首次使用。美国第二代反雷达导弹叫“哈姆”,它是装有记忆装置和控制电脑的导弹,它能在雷达关机不发射电波的情况下攻击目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