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流风-在上高采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千百年来,上高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许多的奇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也趁着清明节假期随处走走,去感受上高悠悠的历史,感受上高“摄影之乡”的魅力。

    上高历史源远流长,建县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可谓千年古邑。东汉灵帝中平年间,汝南上蔡百姓迁居上高,始建上蔡县,晋太康元年改名为望蔡县,南唐保大十年始名上高县且沿用至今。

    上高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多,其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末山和蒙山了。

    末山,即是我们平时所称的九峰山。这座最高海拔达801.9米的山峰,相传唐末南平王钟传曾家于此。但九峰缘何得名?说法不一。相传,很古的一个夏天,皇上派人到九峰山选址建造金銮殿,当天晚上来人在九峰山住了下来,他睡在一条板凳上,竟未发现一只苍蝇和蚊子,一觉睡到天亮。醒来时,来人发现板凳有一条腿陷进土里有半指深,便说此地虽是风水宝地,但不宜建造金銮殿,如果板凳不陷进一条腿,那此地就叫十分(峰),就可建造金銮殿,现在只能叫九分(峰),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九峰山。传说增添了九峰山的传奇,但真正的九峰山确有香炉、天竺、芙蓉、云末、峨嵋、清流、翠霞、苍玉、飞云九座秀丽的山峰。九峰山境幽静,景色宜人,素有天作园林之称。远眺罗列森平,如辕门戈戟;近看则古木千嶂,树翠草绿,林荫蔽日。日出“岗飞霞映,石紫水碧”,夜晚“晓月流水,树影婆娑”,雨日“烟雨朦胧,水天一色”。九峰山不仅因钟传而闻名,更是唐代著名僧尼了然道场。北宋江西转运副使蒋之奇游九峰后作有《九峰寺》诗云“九子芙蓉畔,传灯彼一时。谁无男女相?试问末山尼”,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据同治九年《上高县志》记载:“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与蒙山并峙,蒙最大,末最高,与匡庐、西山并称雄盛。”这里所说的蒙,指的就是位于上高县城南三十公里、海拔一千多米的蒙山。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因“峭壁横险,厥材千寻,常有白云青霭蒙其上”,故名“蒙山”。蒙山确实峻险,“山道漫漫路难行,坎坷崎岖荒野径”。走进山不多远,就能遥望前方有一似“V”字形的峡谷,盘山公路自此穿过,村人谓之为夜合山,乃双峰夹峙而成蒙山的天然门户。当地传说该山为神山,白天开启,进出放行自如,夜晚则闭合,闲杂人等一概禁绝出入。传说固不足信,却令听者颇思敬畏之心。翻过夜合山垭口,山势突然险峻起来,连续几个急弯和将近四五十度的斜长陡坡走下来,颇感吃力,然而这还只是在半山腰上,看来最高海拔达千米的“上高屋脊”果然名不虚传。然而在这远离县城繁华的山沟里,却有一处神秘而又年代久远的蒙山古银矿。据史料和碑刻记载,蒙山银矿经历了宋、元、明三朝开采,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前后开采近两百年。而今,走在矿渣顶端,随意俯拾几块敲击则铿然作响,几百年过去了,遗弃至今的矿渣仍然坚硬如故。

    上高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传统的风俗,如节令风俗、婚嫁风俗、丧葬风俗,其他喜庆和祝贺风俗等,有的与邻近兄弟县市民间风俗大同小异,有的则具有比较浓郁的本地特色。

    上高人娶亲嫁女有一种“肃”字迎亲的独特习俗,披红挂彩的喜轿或喜车,不贴吉庆祥瑞的“喜”字,而贴上一个威严庄重的“肃”字。据说这个“肃”可辟邪驱妖,保证新娘平安娶进家门。这种民俗奇观过去盛行于赣西一带,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此俗在其他地方渐次淡化,只有在上高一带一直传承至今,形成了一种具有上高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上高“肃”字迎亲的一般规式是:男方迎亲花轿未发之前,请当地“斯文”掌笔,在大红纸上写一斗大的“肃”字。写过,一边运笔一边念咒,咒词为:“一直山河动,横担日月明,左撇星斗见,右拖鬼神惊,普庵来到此,诸煞尽消藏。”咒词念完,字也写完。但“肃”字的中间一竖,不得出头,留待女方填补。不出头的“肃”字写好后,挂在轿顶,然后花轿才能出发。轿到女方,女方又请当地“斯文”在“肃”字头上添上一笔,才能送新娘上轿。如今,婚娶迎亲坐花轿的少了,然而上高民间“肃”字迎亲的习俗没有改变。如果你在上高的县城街道或乡间公路上,看见汽车车头上贴着一个堂堂正正的“肃”字,那一定是迎亲的队伍。如果要问“肃”字为什么可以驱鬼辟邪,当地“斯文”们会给你做出解释:“肃”字代表庄严、凝重,端正不偏,人人有敬畏之感。例如:严厉庄重称严肃,悚然而立称肃立,严肃萧瑟称肃杀,鸦雀无声称肃静,宫廷、庙宇、祠堂、陵墓常以庄严肃穆称之,而王公大臣出巡,以“肃静”、“回避”两面令牌为前导,过往行人赶紧走避。连刚正不阿的包拯,死后也以“孝肃”为谥号。可见这个“肃”字的灵气之大。再加上“斯文”们运笔写字时配以同步吟诵的咒语,就使得“肃”字灵上加灵了。

    过去在上高农村女儿过门还有“哭嫁”的习俗。据说花轿刚进门接新娘时有煞气,被这股煞气冲了的会生重病,严重的会死亡,只有新娘及其母亲用哭才能冲掉煞气,因此花轿进门“哭嫁”又叫哭“哭轿煞”。而新娘动身去男方家前的哭,就不同了,有各种哭法。有表示母女惜别之情的,有母亲教女儿为人的,有女儿安慰长辈的,还有教导女儿勤俭持家的,也有些女儿埋怨父母陪嫁东西太少的,等等。

    上高民间对房屋的栋梁极为重视,建房者都以栋梁作为房屋荣昌的主宰,建房上梁时的礼仪都特别隆重。其风俗是:木工修整梁木时,要用雄鸡血喝彩祭梁,口中念有彩词。修梁时劈下的大皮屑等残物,要燃香烛鸣鞭炮,送于江河流水中。栋梁要请文人书画,中央画八卦或五角星,两头写上主人的姓名和年月日。用红纸写“紫微驾临”或“吉星高照”等贴于栋梁中央。梁由屋主子孙抬着,敲锣鼓、吹唢呐、放鞭炮去游乡串村,称“游梁”。上梁一般要选择黄道吉日在天刚亮时进行,上梁时屋主一家人按老幼有序成对跑拜,称“拜梁”。其后,匠工们把栋梁徐徐抬起,摆正后,两端压以麻糍,麻糍由大而小成宝塔形。此时,唢呐声、鞭炮声、匠工们的喝彩声,还有丢麻糍时观众的哄抢声,响成一片,热闹非凡。早上吃“上梁酒”时,还要铺四个首席给匠工为首者座,俗称“坐上”。据传统规定一席木,二席泥,唯有三四席锯工和泥工常扯皮。锯工说:“一木二泥三锯牯,带着石匠提酒壶。”石工说:“一木二泥三打石,带着锯匠筛酒喝。”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由屋主按此屋出力多少而定。此风一直沿袭至今仍未变。这些风俗凝集着历史,体现了一时一地的风俗民情,从它的变迁中,我们更不难听出时代进步的足音。

    上高还有一种叫做“上高道情”的传统民间曲艺,千百年来深受群众喜爱,近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高道情俗称瞎子戏,起源于民间艺乞,是流传于上高县域以及周边县市的古老说唱艺术,它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形式简便,曲目丰富,语言诙谐,旋律动听,具有愉悦精神生活、教化道德民风的艺术感染力。上高道情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其演唱技术都是由师傅言传身教,师徒相授而得到传承和发扬的。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东晋时期,一说源于元末明初。据道情老艺人讲述:东晋时期,道教兴盛。上高有个老妇,年迈体弱,她只有一个瞎眼儿子,虽然孝顺,可因为眼瞎无法劳作,生活非常困苦。一天盲人儿子正在哀啼自己无能赡养老母终年之时,来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授予他一支渔鼓,并教会他词曲技艺。盲人儿子于是游走乡闾,敲打着渔鼓去说唱人间世事,教化人们行善抑恶,这便有了最初的上高道情,此后在盲人中不断传承。直至今天,凡是想学唱道情的盲人,入行时都要行拜师礼。拜师时要先拜祖师爷张果老,然后再拜师傅,而每年的三月三上高道情盲艺人都要举行祭拜祖师的活动,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另一说是元末明初时期,上高来了一批江淮逃荒的难民,其中有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的盲艺人,走村串户说唱道情进行乞讨。这些盲艺人在上高定居,并收当地盲人为徒,使道情艺术植根于上高,经过一代代盲艺人的传承和革新,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上高道情。如今的上高道情,说唱结合,以唱为主,使用上高地方方言道白,词尾押韵,同时还吸收了地方戏曲采茶调以及流行音乐的旋律元素,使上高道情音乐更富有激情和现代音乐色彩。

    上高的群众富有创新精神,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农村文化蓬勃发展,泗溪的农民版画、敖山的农民书法、塔下的妇女剪纸、锦江的农民摄影、芦洲的民间乐器、田心的“三八影社”等一项项乡土文化享誉省内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高的农民摄影,在上高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上高曾经还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农民摄影之乡”,这在整个赣鄱大地也是不多见的。

    在上高采风,让人不得不想起“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的城市口号。上高深厚的人文底蕴造就了“上高人”的人文品牌,“上高人”的人文品牌带动着上高人文明素质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上高人”这人文品牌的引领下,一个更加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上高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