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过程与男女差异
大学生的恋爱与成长
恋爱中的九大心理困扰
主动提高自身爱的能力
从大二开始到现在,我一直陷在深深的苦恼中,不能自拔。大二刚开学,我进了系学生会工作。和我搭档的是一个很美丽、很有气质的女孩。由于常常在一起,我有机会去了解、去深层次地认识她。加上我以前接触的女孩比较少,时间长了,我发现我对她产生了相当的好感。再到后来,我慢慢地喜欢上她了。但我不敢向她表白。我怕万一她拒绝了,我就一点退路都没了。最痛苦的就是我喜欢她,但我不知道她喜不喜欢我。我每次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她快乐的时候,我很高兴;她痛苦的时候,我也会不开心。由于我心里认为她是喜欢我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我都会把她的行为看成是对我好。比如她给我一个笑脸、一个眼神,我认为那是在传情;她请我看电影,邀我一起上自习,我认为肯定是对我有意思;她送给我的礼物,我认为是信物。甚至于她用的笔、她的头发,我都会小心地收藏起来。我知道这样是很痛苦的,但是我愿意。我愿意隔着一段距离远远地看着她,在心里觉得她是属于我的,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到了大二下学期,一切都变了。曾几何时,她的身边多了一位男生。他天天陪着她上自习、吃饭,而她与我接触得越来越少了。当我再远远地看着她的时候,她已经不是独自一人了。我很痛苦。虽然我时常宽慰自己,她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一直都是我自作多情。她现在有了男朋友,对我一点损失都没有。但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发现,在我心里面,我还是在深深地想着她。每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我还是会怦然心动。我不能忘掉她。虽然是徒增烦恼,但每次烦恼过后我都会加倍地想她。我心里很清楚我应该忘了她,但我实在做不到。
你是否也有过像这位男同学一样的感受,包括爱恋的欢娱与失恋的烦恼?爱情究竟是什么?爱情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爱的能力?这些是很多青年学生面临的重要而实际的课题。
爱情也许是人类一种最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人们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来描述它:爱情是首诗,爱情是首歌,爱情像涓涓的流水,爱情像巍峨的高山……古往今来,多少关于爱情的动人故事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多少美丽的爱情传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多少优美的诗篇讴歌着爱情的神圣,多少青年男女追求着爱情的甜蜜……爱情具有巨大的能量,它使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使人体会到人生的美丽灿烂。爱情可以让人获得新生,也会让人痛不欲生。爱之深,则恨之切,爱情会使人变得温柔、宽容,也会使人变得残酷、苛求。成功的爱情造就两个充实、快乐的人,不幸的爱情则导致痛苦、无奈的人生。赢得真正的爱情,便会发掘出内心的潜能,升腾起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恋爱是什么?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他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太阳为我照上了二十几个年头,/我只是个孩子,认不识半点愁;/忽然有一天——我又爱又恨那一天……/我心坎里痒齐齐的有些不连牵,/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的上当,/有人说是受伤——你摸摸我的胸膛……/她来的时候我还不曾出世,/恋爱他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徐志摩:《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人的孤独和性欲使人很容易沉溺于爱情,这丝毫没有什么神秘之处,相反它倒是极易获得也极易失去的东西……生产性地爱一个人就是指关切他,对他的生命负有责任感,而且对他全部人性的力量的成长和发展负有责任感。(弗洛姆:《人的价值和潜能》,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37页)
(一)爱情及其特征
爱情有其原始质朴的渊源,那就是性爱。性爱是爱情的基础,是人的自然属性。爱情还具有社会属性,那就是情爱,情爱是爱情的灵魂。只有情爱与性爱的完备结合,才可能产生名副其实的爱情。
爱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指男女双方强烈的相互依恋和相互爱慕,是两颗心交流与沟通的结果,不存在单向表达的爱情。恋爱者坠入爱河时有一种奇幻的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刹那间明亮了起来,阳光明媚、天空蔚蓝、鸟语花香、人人可爱。所以有人说:爱是一种神圣的疯狂,爱是传递和产生美的欲望。恋爱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诗人。
毫无疑问,爱情是青年人热切盼望的人生瑰宝。但在追寻爱情的旅途中,青年人品尝到的不仅是甜蜜和喜悦,也会有苦涩和悲伤。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爱情字典,虽然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些显然是共同的部分,如爱情离不开性爱,爱情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体验等等。概括地说,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两颗心灵相互向往、吸引进而达到精神升华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
爱情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成长的主动关注,是对另外一个人的主动渗透,包含对对方的尊重及责任感。一对恋人精神交往的最大欢乐,就是在智慧上、美学上的相互充实,逐渐地去认识和发现更新的美,包括恋人之间彼此“贪婪”地汲取更好的东西,尔后,彼此奉献出更好的东西。忠诚的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
(二)爱情的三因素论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爱情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平静似水,有的热情澎湃,有的亲密无间,有的若即若离,有的天长地久,有的稍纵即逝。为什么会如此呢?让我们来看看斯腾柏格的爱情三因素论。
在众多对爱情的研究中,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柏格教授提出的爱情三因素理论格外引人注目。他认为人类的爱情虽复杂多变,但基本上不外乎由三种成分组成,分别是:动机成分(亲密),动机有内发的性驱力,也包括异性之间身体容貌等特征彼此吸引;情绪成分(热情),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动状态,如喜、怒、哀、惧等;认知成分(承诺),对情绪和动机的一种控制因素,是爱情中的理智层面。
爱情三因素论认为,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很可能所有情侣间的亲密关系和热烈程度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这三元素彼此配合而演化出来。如果将爱情三因素论与色觉三元论相比,会发现两者极为相似。色觉三元论将红、绿、蓝视为三元色,按照三者不同比例的配合,即可产生出所有不同的颜色。爱情是人类心理上的色彩世界,每对情侣自己所调出的色泽如何,那要看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动机、情绪和认知。
斯腾柏格进一步分别将动机、情绪、认知三者各自单独在两性间引发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承诺。意思是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热情的,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的、守约的。
爱情三因素论对爱情本质的理解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一,爱情的动机成分表明爱情有其生理的基础,由性驱力所致,包括身体容貌。性生理发育成熟,必然有性的冲动与欲望,爱情以人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其二,爱情使人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如幸福、快乐、痛苦、悲伤。情绪体验会有变化,有时激情澎湃,有时可能平淡。其三,爱情有理性的一面,不仅仅是情感体验。承诺、责任感是爱情的重要成分。三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就使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爱情世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