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人类为什么要战争?战争为什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说到战争,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杀戮毙命、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而战争之后,断壁残垣、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绝人寰!

    战争这个怪物,以杀戮、伤残、破坏、毁损为代价的人类互相残酷争斗行为,有史以来,从未真正休止片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100多场战争,有9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

    可以说,战争,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即使所谓的和平,也是临战前的暂时休整,甚至正进行着的冷战。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八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今天,武术界普遍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冷兵器就是十八般兵器。

    人类为了打仗,为了战争中取得胜利,发明了许多武器,由于武器制造的水平不同,战争也因此被分为几个时代,即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核武器时代和新概念武器时代。冷兵器时代主要使用金属锐器对敌人进行近距杀伤,或使用箭镞对敌人实行远距杀伤。由于兵器在使用时始终是温度不高,所以称为冷兵器时代(从远古时期的人类战争到17世纪)。战争的典型是亚历山大征服、恺撒两征不列颠、秦王横扫六合、成吉思汗远征等,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在火药发明后,火炮,枪支被制造出来,它们利用火药爆炸引起的推力将弹丸射出,以弹丸或弹丸中的炸药爆炸杀伤敌人,武器在使用时温度较高,所美丽的武器之一——核潜艇以称为热兵器时代(从18世纪到现在)。如拿破仑战争、中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特点是时代差距使得战争双方力量悬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属于热兵器时代的战争,不同的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1945年7月美国成功爆炸世界第一颗原子弹,8月向日本投掷的两枚原子弹则将世界带入核武器时代。在冷战中核武器的竞争愈演愈烈,到1961年冷战进行到高潮时,美国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将地球毁灭10遍,苏联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将地球毁灭两遍,而且两国还在制造更多的核武器。核武器时代也延续到现在。而微波武器、粒子武器、定向能武器等则将世界带到新概念武器时代。新时期战争的典型是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其特点是远距离发射高精确度、大杀伤力的突击和防御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及信息武器等。

    核武器时代,因人类自己生产的武器可以把人类的家园——地球毁灭几十次以上,全面的世界性的战争便不再发生了。在局部区域,也不敢使用核武器这种一旦双方使用起来就没有胜利者的残忍武器。

    战争本身是残暴的。人们却还是沉迷其中。这是为什么?

    战争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战争出现在中石器时代的初期。这说明,人类从原始人群到现在,在大约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战争的历史还不到1万年(一说上万多年)。

    原始社会的战争是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甚至为了抢婚、氏族复仇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这种战争,同阶级社会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阶级压迫、奴役的性质,战争中的俘虏,不是杀掉,就是吃掉。美丽的武器之二——航空母舰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发展,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发展,生产物品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主人和奴隶,萌芽了私有制、阶级,从此以后,战争变成了政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最高手段。

    私有制、阶级压迫和经济利益的冲突,成为发生战争的基本根源。掠夺和反掠夺、压迫和反压迫、侵略和反侵略、争霸和反争霸、扩张和反扩张的战争,便成为阶级社会的特殊的、必然的现象。

    到20世纪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引发战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争夺势力范围、领土争端、边界纠纷、掠夺战略资源、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等。

    美丽的武器之三——战斗机。

    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美丽的武器之四——核导弹战争都是有目的的,进行战争都有预定的战略目标。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战争目的,是由政治战略规定的。不同的阶级、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政治战略目标,而进行与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战争,并赋予一定的战争目的。所以,每一场战争敌对双方,都有它特定的目的。有的以政治目的为主,有的以经济目的为主,无论以何种目的为主,都要通过军事目的的达成去实现。

    战争是政治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它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和军事本质。战争本质的特性是:其一,战争在阶级政治斗争的继续中,由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政策与军事战略方针。其二,阶级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通常是在政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也不能照旧前进时,就用战争的手段,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求取发展。列宁把这种复杂的斗争发展过程概括为战争是“以剑代笔的政治”。其三,战争的政治属性规定着,战争是政治性的行动。自古以来,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都带有阶级性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政治任务与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毛泽东把它概括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其四,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为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掠夺、扩张、奴役政治、政策的继续;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人民革命战争,是人民解放政治的继续。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有的也承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其共同特点是,极力掩盖战争的阶级目的和侵略性质,甚至把侵略战争美化成“解放”战争。其五,战争的政治属性决定战争的军事本质,即战争的军事目的。任何阶级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都是务求发展自己,消灭对方。所以,它赋予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其六,战争的政治属性还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阶级与阶级之间关系的基础。这决定着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着经济目的,有的也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进行战争。

    法制“飞鱼”导弹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行动的本质,是进行一切战争的根本原则。战争的军事目的之限度,由政治战略企图决定,分有限的目的和彻底的目的两种。

    有的战争,只是为了达到局部的军事目的,在预定的战略任务与目标实现后即停止战争。如1982年发生的英阿马岛战争,英军的作战行动,仅限于夺占马岛,不攻击阿根廷大陆;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在把伊拉克侵略军赶出科威特和给伊拉克以一定的惩罚后,即停止战争。

    有的战争,则是为了达到彻底消灭敌人之目的,如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在彻底击败了德、日、意的军队之后,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实现战争的军事目的,是达成战争的政治、经济目的的前提。近年来美国所进行的局部战争基本上都是目的有限,避免严重影响地区安全形势。科索沃战争中,北约空袭的目的是严重削弱南联盟的军事实力和潜力,使南联盟没有力量对科索沃发动军事进攻。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的战争目标是清除阿富汗的恐怖势力,捉拿“基地”组织头目。2003年海湾危机中,美国领导人在“先发制人”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下,一开始就将战争目的定位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上。布什曾明确指出:“变更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一项国策。”

    2003年,海湾危机中美军服现役的最先进的AH-64D“长弓”型阿帕奇战斗直升机。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革命战争与反革命战争的最根本的目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集中表现。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相互进行的战争,都有各自的政治目的。人民革命战争、阶级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目的,是谋求人民、阶级、民族的彻底解放。一切剥削阶级进行的反革命战争,其政治目的,都是为了镇压革命,维护其反动统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为了瓜分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夺取地区或世界霸权,以扩大、巩固其反动的政治统治。

    战争的经济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自古以来,一般战争都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原始状态的战争,就是为争夺天然资源等生存条件引起的。到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就已经蜕变成抢劫财富和奴隶的行为。进入奴隶社会以来的战争,攻城略地、掠夺资源财富和奴隶的行为日益加剧。古埃及的第四王朝,从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对外侵略战争的目的放在经济目标上,掠夺金、铜矿产和财富。英国自16世纪起推行殖民主义战争政策、到19世纪侵占了比其本国大150倍的殖民地,到处进行掠夺。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起,在百余年中,世界上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掠夺过中国,仅两次鸦片战争,就迫使政治、军事腐败的清王朝,丧失1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等于14个江苏省的面积,并赔款白银1600余万两。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战争依赖经济,经济为战争提供作战工具和手段,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与组织力,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极大。

    1840年至1842年中英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至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百年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过去长时间以来,战争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目的,但是在所谓的信息化时代战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威慑、恐吓、遏制、削弱等综合目的出现了。

    战争以人的生命或人的伤残、财物损失为代价,而现代的战争,特别是核武器出现以后的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打击,使得战争没有胜利者。

    所以,越来越理性的人类开始走向了限制、避免战争的道路之一——裁军和军控。

    新中国的建立是革命战争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开始了裁军的立场和行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