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战争史话-唐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自高祖李渊起,唐朝经历22帝289年。其间,在南昌地区先后发生大小战争或与战争有关事件6起。

    林士宏起义失败被杀

    唐武德五年(622)十月,林士宏派遣他的弟弟林荣师进攻循州(今广东惠阳县),被刺史杨略捕斩。部将王戎以南昌州(今江西永修县)降,林士宏有些害怕,也表示归降唐朝。后来他退保安成(今江西安福县)山洞,洪州总管张善安发兵向他进攻,林士宏被杀,余众尽散。这支起义军南北征战七年,活动范围以南昌为中心,地跨江西、广东两省,最终还是被唐王朝所剿灭。

    张善安以洪州反唐

    隋朝末年,17岁的兖州方与(今山东金乡县)人张善安跟随孟让起义,并随孟让起义军到江苏盱眙都梁山。孟让失败后,张善安收集散卒南下,袭破庐江郡(治今安徽庐江县)后渡过长江,从萧铣手中夺取了豫章郡,南下再夺吉、虔等州。唐武德五年(622)初,张善安以洪、吉、虔等五州降唐,官拜洪州总管。这年十月,林士宏被张善安击破,林士宏死后其众遂散。朝廷改洪州总管府为洪州都督府,辖洪、吉、虔、饶、南、平六州。

    唐武德六年三月,张善安从辅公祏反唐,攻下孙州(以南昌县置,今新建县地),执总管王戎而去,朝廷以舒州总管张镇周前来征讨。这年十二月,朝廷再派安抚使李大亮前来镇压,两军隔水相会。大亮不想强攻,遥对张善安,晓以祸福。

    张善安说:“善安初无反心,正为将士所误。打算归降,又怕朝廷不会免去我的罪。”

    李大亮对他说:“张总管有降心,则与我一家耳。”

    说完话,李大亮便单骑渡水至阵前,与张善安执手共语,表示对他没有猜忌。张善安大喜,答应立即归降。

    张善安不知李大亮用计,没过多久便带领数十骑来到李大亮营门外。李大亮将他引入帐中,假意与他交谈良久。张善安要辞归,这时李大亮命武士将他拿下,随从尽行放回。张善安将士大怒,全体出动前来攻打唐军。

    李大亮派人至营前说:“我不想留总管,但总管赤心归国。他对我说,我若还营,恐将士们意见不同,反为所制,所以自愿留下不归,你们何必迁怒于我?”

    张善安的部下大骂:“张总管出卖我们,以讨好别人!”于是溃散而去,李大亮挥军追杀,俘获了许多人。李大亮将张善安送至京城,张善安对唐高祖李渊说:“我没有与辅公祏联系。”

    唐高祖相信了他的话,赦免了他的罪。第二年二月,李大亮与赵郡王孝恭在鹊头镇击败了辅公祏,从那里得到了张善安与他们来往的书信,李渊于是将张善安杀了。

    南昌造海船攻高丽

    南昌城西南面的蓼洲(今蓼洲街一带)自三国以来就是重要的造船基地。贞观十八年(644),“唐决定出兵征高丽。七月,命洪、饶、江三州(均在江西)造船以载军粮”。将作大监阎立德等人受命来江南西路监造400艘船,运送军粮至前线。贞观二十二年八月,“敕越州都督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双舫千一百艘”。

    李璘战败葬身南昌

    李璘是唐玄宗第16个儿子,幼年时丧母,被忠王玙(唐肃宗,后改名亨)收养,开元十三年(725)封永王。天宝十五年(756),玄宗避乱入蜀时,李亨正在督师讨伐安禄山叛乱。这年七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帝位,改年号为“至德”。肃宗继位前,玄宗并不知情,后来从社稷和平叛大局考虑,决定承认他即皇位的合法性,但心有不甘,渴望继续行使皇帝的权力。

    玄宗在蜀地与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琯商议后,改变过去不让皇子外出做官的做法,于七月十五日发布了《命三王制》,实际上形成了“二圣”的格局。玄宗诏令永王李璘领山南东道、江南西道等四道,为江陵大都督。李璘当月便赶到湖北襄阳,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招募将士数万人。为了保证肃宗李亨对平叛军事的最高指挥权,后来玄宗又令李璘返回蜀地。这时李璘已经手握兵权,在谋士的撺掇下他不听王命,继续领兵东下。

    据《唐书·李璘传》记载:“璘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其子襄城王玚毅刚鸷乐乱,劝璘取金陵,即引舟师东下,江淮震动。”《资治通鉴》也记载说:“子襄城王玚,有勇力,好兵,有薛镠等为之谋主,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居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肃宗李亨已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蔡州(今河南汝南)置节度使。“时李成式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合兵讨璘,铣兵数千,军于扬州;成式使判官裴茂将兵三千,军于瓜州,广张旗帜,列于江津。璘与其子玚登城望之,始有惧色。”

    至德元年(756)九月,永王李璘在湖北江陵策划,欲经浔阳(今江西九江)直奔金陵的东巡,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年十二月,他在荆州招募了大量兵马后,便率领大军声势浩大地沿江东下,表面上是遵照玄宗先东后北迂回攻击叛军的指令,真正的目的还是夺取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作为自己的战略基地。第二年正月,李璘到达九江,从幕僚处得知,著名诗人李白在庐山隐居,多次派谋士韦子春上山聘请他为幕宾。不甘心做“蓬蒿人”的李白还是被永王的诚意所打动,辞别夫人下山归附永王,临行前作诗曰:“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显示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永王李璘坚持率兵东下,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向他递交了一篇牒文,诘问他不服从皇帝的行为。永王十分恼怒,派大将向李希言发动进攻,另派他的部将季广琛攻广陵采访使李成式。部将季广琛回到军营后对诸将说:“吾属从王至此,天命未集,人谋已隳,不如及兵锋未交,早图去就。不然,死于锋镝,永为逆臣矣。”诸将都点头同意,季广琛于是率领部下过江至广陵,浑惟明奔江宁,冯季康奔白沙。

    战事一起,肃宗即宣布永王谋反,诏令平叛。双方经过一段时期的拉锯战,永王不敌王师。江北之军在江边多列火炬,光照江中,一皆为两,李璘以为王师已经过江,便携部下及家属逃遁。

    天明后李璘不见王师,又入城收兵,乘舟船而逃。李成式部将赵侃追至新丰,李璘派其子李玚与高仙琦出战。李玚肩部中箭负伤,兵败溃逃。李璘与高仙琦逃奔江西鄱阳,司马陶备闭城相拒。李璘怒焚城门,入收库兵,掠余干县后南走岭外。江西采访使皇甫侁率军追击至大庾岭,李璘中箭,被皇甫侁所杀,其子李玚也被乱兵所害。

    上元二年(761)正月,在清剿了各地残余势力后,东南各地诸侯乘坐巨船大舰齐集南昌城,江面上停满了各种船舰。“我都督防御观察处置使兼御史中丞韦公元甫,克振远略,殷为长城,且修好于邻侯。从交相见,敦同盟戮力之义,图靖难勤王之举,故三英舟车,八使冠盖,名公髦士,群后庶尹,辐辏鳞集。”

    参加“豫章冠盖盛集”的有来自广陵的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李峘,来自会稽的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杜鸿渐,来自京口的润州刺史试鸿胪少卿韦儇,来自吴县的苏州刺史韦之晋,来自合肥的庐州刺史徐浩。“由长越人、吴人、荆人、徐人以其孥行,络绎荐之,大江之涯,于是宏舸巨鹢,舳接舻隘,輶车鸾镳……宾主好会,峨星弁,执象笏,雁行而揖者五十有九人。”

    招讨官李铣送李璘的家属还蜀,肃宗说:“既生得吾弟,何不送之于蜀而擅杀之邪!”后废李铣不用。据传,李璘尸体被家将夺走后,葬于南昌县(今广福镇永木黎村)境内。

    南昌军乱逐观察使

    唐大中十二年(858),岭南、湖南、江西、宣州先后发生军乱。“右补阙、内供奉张潜,谓乱军原因在藩府赋敛太多,并停废将士,减削衣粮。”张潜的话说出了发生军乱的原因。这年六月,江西都将毛鹤发动军乱,驱逐江西观察使郑宪。

    这年十二月,朝廷以光禄卿韦宙为江西观察使。韦宙经过襄州时,徐商派遣都将韩季友帅捕盗将,与韦宙同行。韦宙行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时,韩季友请求当夜率众自陆路疾行。天明到达洪州城时,城里之人不知道他们的到来,韩季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斩首倡军乱的毛鹤及其党羽五百余人,军乱即日讨平。韦宙请求留捕盗将二百人,以韩季友为都虞侯。

    建节重权置镇南军

    由于南昌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朝廷决定在南昌设置镇南军。咸通六年(865),门下侍郎、刑部尚书杨收建议:以交趾(汉置交趾郡,五岭以南地方)未复,“蛮寇积年未平,两河兵戍岭南冒瘴雾物故者什六七,请于江西积粟,募强弩三万人,以应接岭南,道近便,仍建节以重其权”。这年五月,朝廷置镇南军于洪州,以桂管观察使严撰为镇南军节度使。

    自唐懿宗李漼当政以来,朝廷“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

    乾符元年(874),濮州(今山东鄄城)人王仙芝聚众数千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第二年在濮阳发表檄文,揭露唐王朝的腐败和罪恶,攻克濮州、曹州等地。不久,他与黄巢合兵一处。

    乾符三年,他与黄巢分兵作战,攻占蕲州、鄂州、郢州及荆南各地。乾符五年初,王仙芝战败,被唐招讨副使曾元裕所杀。这年三月,王仙芝部将王重隐攻陷洪州,江西观察使高湘不敌,逃奔江西湖口县。不久,起义军离开洪州转战湖南,别将曹师雄掠宣、润二州,朝廷诏曾元裕率兵相救。曹师雄攻湖州,被镇海军节度使裴璩击破,王重隐被杀,他的部将徐唐莒据洪州,次月徐唐莒被官军所杀。

    钟传起义以洪州封王

    唐乾符三年(876),钟传利用王仙芝农民起义军进攻江西之机,尾随在后,乘乱占领抚州、南昌等地,被唐僖宗任命为洪州刺史。钟传是江西上高县人,年轻时以小贩为生,身体强壮。他不事农桑,却好射猎,每次出外打猎都有斩获,虎豹被他发现后都无法逃脱。唐懿宗咸通年间朝纲不振,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水旱灾害,饥民相聚为盗。他的族人会集一千多人,共推他为首领,在家乡建寨筑台,固守一年多。后来政局更加动荡,他带领人马至九峰山,三年内人马扩充到一万多人,自称高安镇抚使。

    中和二年(882),钟传驱逐观察使高茂卿后,又被朝廷任命为江西观察使,两年后再任镇南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赐爵颍川郡王,后改为南平王。他读书不多,却常阅读经史之书,而且在南昌奖学重士,经常向朝廷推荐人才,附近郡县或千里之外的学子都慕名投奔他。有一位在泗州馆驿做过巡官的诸葛浩对钟传十分仰慕,将钟传所做的好事列为十条,写入启(古代一种文体)文,全文五千字,钟传以每字千钱给予奖励,并将他留在幕府听用。由于他在南昌很得人心,保障了南昌一带三十余年的平安。

    钟传不仅重视有学问的人,对寺庙高僧也很敬重。上蓝寺(今佑民寺)有一位高僧精研术数,钟传常去寺中叩问。后梁贞明二年(916)冬,钟传病重,前往寺中叩问,老和尚一言不发。他说:“老夫与和尚可以说是无话不说,和尚无须讳言。”老僧勉强起身,为他写了一偈:“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钟传看了不明其意,但老和尚写完便圆寂了。钟传死后不久,江西之地为吴国攻占。

    刘建锋南下据洪州

    唐中和三年(883),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兵败,向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投降。黄巢死后,秦宗汉统领其军称帝,置百官,攻掠荆南、山南、东都、陕州、淮、肥、岳、鄂等地,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后被部将申丛押送给宣武节度使朱温(后代唐称帝),押解至长安处死。

    秦宗权死后,孙儒率领起义军南下攻取淮南,但屡败于庐州刺史杨行密。景福元年(892)五月,杨行密断其粮道,起义军粮尽,营中又发生大疫,被杨行密连破五十余寨。孙儒死后,部将刘建锋收余众七千余人南走洪州,被众人推为主帅,马殷为先锋指挥使,行军司马张佶为谋主。

    刘建锋是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锐端,原是忠武军部将,与孙儒、马殷同属秦宗权。宋儒死后,他率领起义军攻占洪州,又相继攻陷吉、虔等州,拥兵十余万人。乾宁元年(894),起义军由江西入湖南攻取潭州(今湖南长沙),后自称节度留后。朝廷因为无力平定,便改镇压为安抚,授予他武安军(治长沙,领潭、衡、永、邵、道、郴、连七州)节度使。刘建锋嗜酒如命,不亲政事,又强占部下陈赡之妻,被陈赡杀死,这次起义归于失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