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指上闲聊——无恋爱不青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来这个周末还有一堆手册要改,N个制度要编制。却忍不住九月九重阳节的诱惑回家看望老人,如同秀去养老院做公益,这是回家做私益。

    这样一个周六就过去了,下午回城里,顺便接孩子,正高三每周六上课,一路拥堵,全城人都开车出动了估计,各大公园均被占领,这个城市的人多么需要娱乐放风啊。能理解,一天一天走出钢筋水泥人摞人的住宅小区,又走进钢筋水泥也许是玻璃幕墙人摞人的写字楼。就这样在高密度人群中生活着,暗无天日,雾霾重重,终于遇到一个有阳光无雾霾的好天气,在被老舍《北平的秋》郁达夫《故都的秋》文艺过的心情,一定要占领各大公园和北京郊区了。

    总之,这样一路拥堵回到家,吃了晚饭啥心情都没有的就睡了。

    周日全身心坐在书桌前写制度改文件,还是忍不住看一眼手机,翻一下朋友圈,朋友圈是害人的和沦陷的,看见的都是各种晒图。

    然后又看订阅号,终于发现冯唐了,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也不重要,就是喜欢他的文字。

    于是又跑离开电脑,翻看书架上买过的冯唐的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万物生长》,这是冯唐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三个阶段的人生经历,至少是情感经历吧的写作。

    文字幽默,情节却很平常。但是因为属于青春小说,其真实感情和平庸经历也会感染人。

    无恋爱不青春啊。每个人都有一段一段的情感经历。从年少开始。

    东篱《蒙昧的感情时代》《玩火》《薄荷草》这等作品已汗颜,终于想起劳伦斯在写完《儿子与情人》之后,对读者说,以后再不写那号作品了。现在能理解其心情。一个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和事,难道都要弄成小说来记录?!

    不过劳伦斯说完这些话之后,接着就写了《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然后被禁了。青春的荷尔蒙在国内国外也是相通的。

    写了那么多文件,现在看几页徐浩峰《大日坛城》已成为一种娱乐,《人间词话》还停留在原页码上。

    冯唐的一句话吸引了我:“如果一个人在年少时候就不被人喜欢,那么他中年只有被喜欢的几率等于零,对于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年轻女性会喜欢你附加的一切,唯独没有你自己。”多么精辟。

    徐浩峰也有言论:“东方是道义的文明,西方是利益的文明。两个文明必有一争,人类将进行三场战争。第一场,是已经打完的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确立了日本是东方的代表;第二场是现在欧美各国之间的战争,以确定谁是西方的代表;胜出者将与日本决战,以日本的胜利告终,这便是第三场战争。三场战争之后,地球将产生永久和平,全球日本化,处处道义。”

    这是徐浩峰《大日坛城》中日本观点,当然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当时在国内的政论家十分了得。先无论对错和爱不爱国什么的。只看其中的说法,就会一身冷汗。日本原来是这样想的。无比深邃的一个民族。

    徐浩峰先生和冯唐先生有多么的不同,格局也可见高下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