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太阳神-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一位作家朋友曾对我说,尽管当前文学创作领域很迷乱,但是,无论其文学主张如何,崇尚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方法,可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中国正奔涌着改革的大潮。我生活的丰南县,特别是县府所在地——胥各庄镇,在祖国改革的大潮里,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小镇的历史,神奇而庄重!小镇的今天,崭新而喜人。写小镇的历史和今天,是我很久的夙愿。1986年,我曾写过一部中篇历史小说《吼龙铁血》,是写光绪八年,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龙号”机车在小镇诞生的壮举;同时也写了小镇人的粗犷、豪爽和坚韧性格,也试着写了小镇的风土人情。尽管作品发表后小有反响,但仍不能如愿。如何表现小镇的历史和今天?它使我困惑,茫然。小镇的历史悠久,小镇的今天博大,我手中这小小的笔简直无法将它包容。1989年10月,在小镇召开关于我的作品讨论会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也应邀来参加会议。其间,我曾向他简单地讲了小镇的历史和今天的变迁,还送给他一本歌颂丰南企业家的报告文学集:

    《脊梁》。他浏览了一遍《脊梁》后,对丰南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深表赞赏,尤其对企业家刘玉清的事迹更感兴趣。于是,他与我商议,可否以刘玉清和所在的锅炉附件厂为浓缩点,以“奉献”和“创业”为基调儿,来写整个小镇,来展示丰南人在改革中的“丰南精神”。恰巧,在此次作品讨论会期间,锅炉附件厂正开产品订货会,我有幸把刘玉清厂长介绍给了这位编辑。他们谈了很多。会后不久,我即接到了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约稿信,希望能将这部报告文学列入该社出版的“改革之光”丛书,并约我来写。于是,我暂时放下手甲其它的写作任务,立即走进了创业者中间进行采访。在采访和写作期间,我一直很激动。以刘玉清为首的锅炉附件厂的创业者们,并不是在今天的“气候”下才开始创业,奉献的,几年以来他们一直是在艰苦创业,在无私奉献。

    这时,我才深深感觉到社会上原来流传的有关他们的流言和非议,是太不公平了。于是我有了真正的写作激情。

    如果我把自己仍关在屋里,只想着个人的困惑和烦恼,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矛盾和曲折,绞尽脑汁来编织一些奇巧的故事,是不会有这种写作激情的。我很快就写完了这部作品。尽管它不如小说那么吸引入,但我欣慰的是作品中的故事完全是真实的。我只记述了他们的业绩、理想与追求。这本书是属于他们的昨天和今天的,明天如何?还要由他们自己去塑造,去完成。

    在采访和写作期间,我得到了县委,文化局,胥各庄镇和七街领导的大力支持。县委王士义书记还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写作中,我参阅了一些资料,其中有马嘶老师的《小镇兴衰录》、王俊忠老师的《“+”“一”“?”》,圈殿江的《小镇父母官》和一些史志资料等,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此书中,我仅摄取了改革大潮中小镇变迁的一朵小浪花儿。但愿它仅仅是一个弘扬英雄业绩的开端。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书中一定存有许多缺憾,切盼批评指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