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之关系
英儒斯宾塞曰:“文学美术者,文明之花。”又曰:“理学者,手艺之侍女,美术之基础。”可见艺术发达之国,无不根据于科学之发达。科学不发达,艺术未有能发达者也。学科中如理科图画,最宜注重。发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事业,罔不根据于是。是知艺术一部,乃表现人类性灵意识之活泼,照对科学而进行者也。
美术、工艺之界说
美术、工艺,二者不可并为一谈。美术者,工艺智识所变幻,妙思所结构,而能令人起一种之美感者也。工艺则注意于实科而已。然究其起点,无不注重于画图。即以美术学校论,以预备画图入手,而雕刻图案、金工铸造各大科中,亦仍注重此木炭、毛笔、用器等画。惟图画之注意,一在应用,一在高尚。故工艺之目的,在实技;美术之志趣,在精神。
摘绵
摘绵制法,先画一图,不拘花草鸟兽,用色绢剪成小方块,折之以角,层层折叠。如叠花则折长角,鸟羽或用圆角,或用长短角。花梗则用绕绒铜丝。鸟足亦如此。总之,能设色图画者,学习较易。用法或作横挂、屏风、堂幅、照架等类,或堆于绢质花瓶、花篮上,突出如生,色样鲜艳,颇有名贵气。然非善于图画者不辨。女子美术学校盛行之。
堆绢
堆绢一科,日本称为押绘。先画简笔花鸟于纸,将纸剪下,如式再剪厚纸,以新白棉花堆砌其上。乃用白绢糊之,施以彩色,则堆起如生。(山水人物皆可)然后,或贴于精致木板,或装镜架。日本女子美术学校中,多制此类,为高品盛饰,其实乃传自我国耳!
袋物
西国小学手工中,袋物一科,极为注重。日本职业女学,亦以此种为一大科,女子依为生计。中分洋纸制、绸布制、皮革制、蒲草编制、藤皮制、麦梗制、竹丝制。色样不一,各适其用。我国旧时女子研究囊类,有所谓发绿袋,前榴后柿等名目,功夫非不精细。惜绘图不精,形式谬误,劳而寡用,故成废弃。此亟当取法改良耳。
西洋通行各式革囊,如大小洋夹、携囊、书包、票夹等,日本仿造,有用似革纸、或布绸类代之,妙法也,亦省钱也。法:用硬衬衬于内,用绸或布或纸糊于外而缝纫之,坚牢虽不如革,而式靡不同。日本如此改造,实因取便于女子之工作,制造既易,出品即多,所以西洋革囊,不能流入日本。我国女工,苟仿行之,亦杜漏卮之一端哉!
绵细工
此种系用铁丝作骨,绵花为肉,包以绵纸,附以羽毛,制成鸟兽草虫之类,小者为儿童玩物,大者如生物立体相同,为小学校教授模型之用。
厚纸细工
此种以西洋厚纸,切成单片,五洲人种、鸟兽雏形,骨格可以装卸,施以彩色。后面印明该物之状态、生理、性质大略以供小学博物科教授所用。
刺绣
我国刺绣之所以居于劣败之地,其原因有三:(一)习绣者不习画图,故不知若者为章法之美,若者为章法之劣。昧然从事,不加审择。此其一;(二)习绣者不知染丝、染线之法。我国染色丝线,种类不多,于是欲需何色,往往难求。乃妄以他色代之,遂觉于理不合。此其二;(三)不知普通光学。于是阴阳反侧,光线不能辨别,无论圆柱、椭圆、浑圆等物,往往无向背明晦之差,阴阳浅深之别。一望平坦,无半点生活气。此其三。今欲挽救其弊,在使习绣者必习各种图画。知光线最宜辨别,如法施用。若用缺色,用颜料设法自调自染,自不难达绝妙地步。至于绣工,但求像生,似不必再求过于工细。如古时绣件,作者太觉沉闷,且于生理大有妨碍,似可不必学步。观东西洋绣法,不过留意于以上三者,已觉焕然生色矣。
穿纱
西洋穿纱,犹中国刺纱(俗名触纱),而一变其法也。法:用白纱一方,以囊针(囊针及白纱,洋行均有之),穿色绒线,刺花于纱上,不拘何种图案,均可依画穿花。如制女鞋、儿帽、床帷、帐颜、镜片、画轴、台毡等,花纹均堆起如生。
火画
火烙画,其法最古。法用细铁针,握手处装以泥团,防其传热。其针在炉中炙红,画于竹木或石上,则焦痕斑斓可观。日本用酒精灯。钢针连于皮管,皮管连于皮球。一面将针烧红,一面将皮球挤出空气。俟皮管、皮球热后,钢笔传热不退。握笔作画,用可长久,不必屡屡更其笔也。今用竹箸式之铁针十余只,装以木柄,烧于炉中,互相更换,亦火画简便之法也。
木炭画
以焦木炭一条(日本东京小川熊野屋发卖),临画肖像及各种标本。其法但抚取大意,摹拟格式,不求精工。此画前预备功夫不可少也。如画一人,骨格之高低,面部之正侧,及肌肉之正反,以木炭之浓淡而显出之,于此最为注意。故近视之,则见错乱无规,远望之,则觉深淡得神。故美术学校之木炭画甚为重要也。
该图画室系圆形,中立一人(或坐或立,各种姿势皆可,亦不拘人物、鸟兽),学生皆环坐,画桌用三足架,仅可安放尺幅,以便临抚。如画人面,各就学生一方面观察临写。故一堂学生所绘人面,正反斜侧,各个不同。
油画
用彩色油漆与松节油调和,使之深浅浓淡,各得其宜。或画于漆板,或画于漆布,或画于漆纸,皆可。先将白油漆作地,待其干后,再以彩色涂之。或用几种色者,挨次堆砌,视其深浅合宜为最佳。惟画图基础,方能出色。
油画分二种:一写意法,一工致法。学者当从工致法入手,及纯熟之后,然后画写意法。(油漆,日本小川町熊野屋发卖,每小匣洋二元,上海外国书坊亦有之,惟其价目甚贵,不易购买。)
关于图画之研究
小学之画,应以铅笔为主,毛笔作辅助而已。其理由:
(一)笔端坚固,描写最易。
(二)一线描坏,易于从旁改正。
(三)消除失笔之便易。
(四)附属品简单。
(五)便于联络用器画及手工之作图。
(六)便于理化笔记及作文之关系(东西各国,近有以画图作文题者。文中之意,即画中之象也。或一题作毕后,即以题中之意画于后也)。
(七)便于实物写生(东西各国之写生画,其课堂长方形,学生环坐四周。中置一桌,桌上置实物。各生所画者各不同,因实物有高低左右之别也)。
(八)便于校外教授时记录(教师每率群生,至校外荒野之地。见植物,即使各生观察详细。呼口令排成扇形,各出铅笔以摹之也)。
(九)与垩笔类似,便于摹仿(垩笔即粉笔)。
图画之种类
(一)随意画;
(二)临画;
(三)写生画;
(四)速写画;
(五)记忆画;
(六)默写画;
(七)图案画;
(八)自由画;
(九)补笔画:
(十)订正画;
(十一)透写画;
(十二)改作画。
随意画者,初等小学第一学年所用。无论圆方形,随己意也。
临画者,用画本临摹也。
写生画者,或山或水,或花木,描摹形态,有阴阳明暗之别。
速写画者,如偶见某物,用极简单之速笔,摹其形也。
记忆画者,画以前画过者。无论何物,随各人记忆而画出之。
默写画者,如欲画一桃子,教师不即言明,只云有某物,叶形如何,梗形如何,果形如何,使学生默画之。
图案画者,大抵系工业上所应用之花纹,最有实用,宜极力提倡之。
自由画者,令各生自随己意,欲画何物而画之也。
补笔画者,教师画一物,有意少画几笔,使学生补之。
订正画者,教师所画之画形,有意误画之,使学生订正。
透写画者,即印范本而画也。此法不可常用,恐养成依赖性也。
改作画者,如画成不分浓淡之毛笔画,用铅笔改正其阴阳、明暗、反正之形态也。
手工与图案
将纸折成一物,贴于画图纸旁,按而临之。此手工与图画浑而为一,养成实业思想之起点,谓之手工画。图案则非仅以目前所见之物而摹写之,如欲绘一花纹,不依据旧法,独凭巧思所构。初用画尺、铅笔、圆规三物。翻变花样,运用不穷,由浅及深,非研究用器画不可。要而言之,讲求工艺,此种画最为重要。试看外国花纸样本,五金雕刻,瓷器翻新,绸绒提花等类,无一不由此入手。
中西画法之比较
西人之画,以照相片为蓝本,专求形似。中国画以作字为先河,但取神似,而兼言笔法。尝见宋画真迹,无不精妙绝伦。置之西人美术馆,亦应居上乘之列。
中画入手既难,而成就更非易易。自元迄今,称大家者,元则黄、王、倪、吴,明则文、沈、唐、仇、董,国朝则四王及恽、吴,共十五人耳。使中国大家而改习西画,吾决其不三五年,必可比踪彼国之名手。西国名手倘改习中画,吾决其必不能遽臻绝诣。盖凡学中画而能佳者,皆善书之人。试观石田作画,笔笔皆山谷;瓯香作画,笔笔皆登善。以是类推,他可知矣。若不能书而求画似,夫岂易得哉!是以日本习汉画者极多,不但无一大家,即求一大名家而亦不可得,职此之故,中国画亦分远近。惟当其作画之点,必删除目前一段境界,专写远景耳;西画则不同,但将目之所见者,无论远近,一齐画出,聊代一幅风景照片而已。故无作长卷者。余尝戏谓,看手卷画,犹之走马看山。此种画法,为吾国所独具之长,不得以不合画理斥之。
焦画法
焦画器械,为现在泰西最盛行之画具,又为最良之娱乐。故于绅士淑女间,颇欢迎之。殊不让油绘、水彩画与写真术也。
此器械因药品之作用,以火烧“ブテヂナ”之针,能在木、竹、象牙、角、革、厚和洋纸、天鹅绒等材料上作人物、花鸟、风景、模样(即图案)等,不论中西画法,皆能合式,可随意为之。
但在绒类上,须别用“镘”,套于针笔上。
器械有两种:
第一种:挥发坛,橡皮装送气器、橡皮管、酒精灯、针柄、针笔。
第二种:与第一种同,但不用酒精灯。仅于挥发坛塞子上装成灯头,可以点火,代酒精灯用。
注意,第一种使用法:
先将挥发油入于挥发坛中,将塞子塞好。再将酒精灯点起来,以右手握针柄(针须先冠好),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红为止。再以左手轻轻握送气器数回(但预先必须将橡皮管安在坛上),此时针尖火力加热放炎,酒精灯即可吹灭。但左手须握送空气不绝,则针尖之热炎必不至减少。又握力之强弱,与热炎之强弱有关系,作画时用笔有轻有重,须以握力为之也。
炭画法
用品
炭笔炭笔略分三号(又名画图铅):一号坚而淡,用画轻细线;二号乃通用者;三号软而黑,用画深浓处。
纸卷皮卷用灰色纸卷制成者,谓之纸卷;用鹿皮制成者,谓之皮卷。皆藉以染炭笔之煤也。其深浓处,可用纸卷以加重,轻淡处则用皮卷以擦匀。
炭画放大法放照欲求逼肖,须用九宫格,将干板浸入苏打水内,干板即成透明(软片及千层纸亦可)。将有药一面划成方格,乃为放照之主要品。
炭画保存法将画成之照,取直蜡丁宜(洋菜及石花菜亦可)溶化于水,再加酒精十分之三,取其易干,用喷水管吹入画面,庶炭不脱落,可保久存。
注意喷水管之制法,将细玻管两只,一长一短,合成曲尺形,长者一端略尖。
普通图画教育
是编前半,大致据黑田氏在经纬学堂所讲述者为蓝本。后半则多采他家之说,或加以管见。行文力求浅显,便初学也。初次起稿,信手挥写,不分章节。俟他日全编脱稿后,当再加以订正也。
图画为一种专门之学问,高深精微,无穷无尽。非吾辈浅学者所敢妄论,今择其关于普通教育之浅近者,述之如下。
图画与教育之关系及其方法
各科学非图画不明,故教育家宜通图画。学图画尤当知其种种之方法。如画人体,当知其筋骨构造之理,则解剖学不可不研究。如画房屋与器具,当知其远近距离之理,则远近法不可不研究。又,图画与太阳有最切之关系,太阳光线有七色,图画之用色即从此七色而生,故光学不可不研究。此外又有美术史、风俗史、考古学等,亦宜知其大略。
图画之目的
(甲)随意凡所见之物,皆能确实绘诸纸上,故凡名山大川、珍奇宝物,人力所不能据为己有者,图画家则可随意掠夺其形色,绘入寸帧。长房缩地之术,愚公移山之能,图画家兼擅之矣。
(乙)美感图画最能感动人之性情。于不识不知间,引导人之性格入于高尚优美之境。近世教育家所谓“美的教育”,即此方法也。
西洋画法草稿(一)
西洋画之类别
西洋画之类别,或依题目分之,或依技工分之,或依画幅分之。其依题目分者,表如左:(略)
依技工分者,表如左:(略)
依画幅分者,分大、中、小三等。此外,又有密画一种,为画幅之最小者。
以上之类别,据哈德曼氏所定。译名多从日本旧译。亦有以己意改订者。其定名之意义与界限,简略述之如下,以备初学者参考。
西洋画法讲义
总论
天地万物,皆具自然之美。凡吾人目所见者,可以自由模写。其模写之美恶,实与其技术之巧拙相关系。非自然物有美恶之别也。
故作画者首重视力,辨别宜精细。
对于自然物,宜忠实,不可杜撰。学画之人往往有中途辍业者,皆由于薄视自然。故取法自然,为学画者第一义。
趣味人各不同。名手画家有专写下等社会之形状,及污秽之物者,然其趣味自高雅。盖绘画之趣味虽关于天然物,亦关于作画者之素养。记忆力亦重要。太阳之光线随时变化,吾人所见之自然物亦因之变化。无记忆力,必不能画瞬间之美。
初学描画,当知准备,今述之如下:
第一,位置:位置分两种:(一)天然之位置,如河海山林等。(二)人工之位置,如静物画之类,皆由人手定其位置者是。然人工之位置,须成自然之形。倘位置无法,画笔虽巧,亦不能成为佳作。(详细见后构图说)。
第二,形:凡物以形为基础。绘画尤重形。故不能作正确之形者,必不能作画。画形须由大处着眼。
形成然后求面。初学作画,尤须着意画面。如明暗、平立等是。
第三,调子:凡表明物之圆扁、远近、软硬等色彩浓淡之度,谓之调子。
调子之原则,凡最明处所接之阴面必最暗,凡最暗处所接之阳面必最明。
又,近处明暗共强,远处明暗共弱。
学画调子,必须由大处着眼。
调子分强调子、弱调子;明调子、暗调子。初学作画,宜强宜明。
又,表明远近调子之原则,即近景最明,中景暗,远景较近景暗,较中景明。又如近处最暗,中景明,远景较中景稍暗。
第四,色:色与调子不可离,当与调子同时研究。
于画面之上,分色之善恶,有二种:
(一)画面全体之色;
(二)画面一部分之色。
但二者之中,以第一种为重。倘一部分之色虽佳,全体之色甚恶,决非佳作。
色彩当取法天然,多用暖色为宜。绘画大家,或有喜多用冷色者,然初学大不相宜。
暖色赤黄之类。
冷色青绿之类。
此外,又分透明色、不透明色、半透明色三类。
透明色如Pink Madder等
不透明色Vermilion等
半透明色Cobalt等
一般画家每于阴面用透明色,于阳面用不透明色。但彼此混用,亦无不可。
初学作画之色彩,宜华丽。绘画大家有专用涩色者,初学大不相宜。
第五,画题:画家作画,必先有画题。但练习作画时,可以不用。
第六,主客:一幅绘画之内,必有主客。如画人物,以人物为主,人物以外者皆为客;如描几上之果物,以果物为主,其旁所有之玻璃杯等,皆为客。作画时,不可以客位夺主位。务使主客分明为要。
第七,构图:以前所述之主客,为构图第一要义。否则,看画者之目力,不能专注于画面之一处、其画即失之于散漫无章。
(未完)
羽造花
日本造花店,用各种鸟毛,染以彩色;花瓣剪成圆形,叶片形式,各如其花之形态而定。闻染色之时用胶水涂之,取其鲜明而牢固。南京劝业会暨南馆亦有之,但不如日本所造之佳。
丁香编物
新加坡教会女学堂中,以丁香编织各物为最妙。如花篮、花瓶、小船、镜架等种种,以丁香穿于细铜丝,扎成细工。古雅芳香,甚为可爱。
通花剪花
绘水彩画于大通草上,则通草经受湿处,花纹自然突起,依样剪下,粘贴于鸟绒之上,装于镜架,十分美观。曾见于直隶馆中。
木嵌画
用各种天然有色之木,依山川形色而雕刻之,亭台木石,深深浅浅,镶刻于白木之中,而又以彩色烘托之。思想高尚,何与伦比。日本东京艺术学会有此制品。
冻石画
浙江温州所制之冻石画,其法与木嵌画同。用各色之冻石,雕刻各种人物山水,镶嵌于木屏中,凹凸玲珑,真奇妙也。
铁画
温州亦产铁画。用细铁条,锤成梅兰竹菊,或简易山水,涂以光漆,用白木屏装嵌于其上,远望花纹突起,苍古异常。
麦杆画
工艺馆有阙尹氏所制麦杆画。用麦柴劈为细丝,先用胶水画工细人物于绢上,将麦丝按图细腻匀贴,丝毫无误。真创见之作也。
美术界杂俎
世界名优亨利阿文格氏
氏英人,今年十月十四日以急病死,英王、美大统领佥致词吊唁。氏生时,于学靡不窥,肆业达柏林、康布利几两大学,授文学博士号。又,格辣斯大学授法律博士号。以故盛名传遐迩。日本名优游英者,无不以得亲颜色为幸。氏性高尚,善雄辩。登场献技,喜为悲剧之音,与日本团十郎相仿佛。英国剧界改良,氏之力为多。今赍志以没,识者佥谓英国丧一大光明云。
日本洋画大家三宅克已氏
氏阿波国德岛人。幼时酷嗜绘画,殆废寝食。十七岁,游于大野幸彦氏之门,专修洋画。明治二十四年,氏看英人今勃利氏水彩画展览会,忽发感触,遂决定专门研究水彩画。顾日本工此者鲜,靡自取法。后往欧美,与彼都名士游,究心探讨,其技以是大成。归国后画名益着,推为水彩画之山斗。氏著作甚富,余所及见者数种,附志于左。世有同好,愿先睹焉。
日本洋画杂志一斑
日本画派有两种:日本画、洋画。日本画发达最早,已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洋画近年始发达,进步甚迅,杂志出版者亦有十余种。右所记载,不无挂漏,然亦可窥见一斑矣。
日本近日美术会汇记
日本美术协会第三十八回展览会,在上野同会列品馆,由十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
日月会展览会,由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八日止,在上野第五号开会。出品之种类:绘画、雕塑、图案、新古参考品等。新作中最著者,有根本雪逢氏之花鸟屏风一双,小川荣达氏之美国贵宾入京、两国川开等。
白马会展览会由九月二十一日开会,在上野。新作品有和田英氏之《衣通媛》、冈田三郎助氏之《神话》、中泽弘光氏之《风景》、小林千古氏之《寺院之装饰》、《巴里之色》、《日本之色》等。
二叶会例会八月十二日开,在本乡麟祥院。出品之画,受赏者,一等,高桥广湖;二等,那须丰庆;三等,中仓玉翠。
日本绘叶书展览会由九月十八日开会。每日入场观览者,有五百余人,可云极盛。(绘叶书即邮政片加以绘画者。)
东京音乐学校音乐会十月二十八日开会。
(一)管弦合奏Ouverture“IkhigeniainAulio”。
(二)合唱
(甲)光由东方;
(乙)墓前之母;
(丙)菊之杯。
(三)(甲)管弦合奏Menuett;
(乙)弦乐合奏Serenade。
(四)独唱Oria。唱者,研究科女学生小室千笑。
(五)洋琴管弦合奏Concerts。
(六)管弦合奏
(甲)Marchefunebre;
(乙)Sohengrin。
(七)唱歌、管弦合奏鞭声肃萧。
释美术
兹有告者,游艺会节目,分手工部为美术手工、教育手工、应用手工,云云。似未适当。某君评语,“手工宜注意恩物一门,勿重美术”,是亦分手工恩物与美术为二,似为不妥。西学入中国,新名词日益繁,或袭日本所译,或由学者所订,其能十分适当者,盖鲜。学子不识西字,仅即译名之字义,据为定论者,姑无论已。或深知西字,而于原字种种之意义,及种种之界限,未能明了,亦难免指鹿为马也。美术之字义,西儒解释者众,然多幽玄之哲理。非专门学者,恒苦不解。今姑从略。请以通俗之说,述之如下:
美,好也,善也。宇宙万物,除丑恶污秽者外,无论天工、人工,皆可谓之美术。日月霞云,山川花木,此天工之美术也;宫室衣服、舟车器什,此人工之美术也。天无美术,则世界浑沌;人无美术,则人类灭亡。泰古人类,穴居野处,迄于今日,文明日进。则美术思想有以致之。故凡宫室衣服,舟车器什,在今日,几视为人生所固有,而不知是即古人美术之遗物也。古人既制美术之物,遗我后人。后人摹造之,各竭其心思智力,补其遗憾,日益精进,互以美术相竞争。美者胜,恶者败,胜败起伏,而文明以是进步。故曰,美术者,文明之代表也。观英、法、德诸国,其政治、军备、学术、美术,皆以同一之程度,进于最高之位置。彼目美术为奢华,为淫艳、为外观之美者,是一孔之见,不足以概括美术二字也。
综而言之,美术字义,以最浅近之言解释之,美,好也;术,方法也。美术,要好之方法也。人不要好,则无忌惮;物不要好,则无进步。美术定义,如是而已!
以手制物,谓之手工。无术不能成。恩物亦手工中之一门,以手制造者,故恩物亦无术不能成。此固尽人皆知,非仆所强为牵合者。手工恩物既无术不能成,而独晓晓以重美术为戒,夫万物公例无中立,嗜美嗜恶,必居其一。不重美术,将以丑恶污秽为贵乎,仆知必不然也。
以上所解释美术者,虽属广义,然仆敢断定,手工恩物为应用美术之一种,此固毫无疑义者也。
美术之定义与界限,以上所言者,不过十之二三。他日有暇,当撰完全之美术论,以备足下参考。
辛丑北征泪墨
游子无家,朔南驰逐。值兹离乱,弥多感哀。城郭人民,慨怆今昔。耳目所接,辄志简编。零句断章,积焉成帙。重加厘削,定为一卷。不书时日,酬应杂务。百无二三,颜曰:《北征泪墨》,以示不从日记例也。辛丑初夏,惜霜识于海上李庐。
光绪二十七年春正月,拟赴豫省仲兄。将启行矣,填《南浦月》一阕海上留别词云: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越数日启行,风平浪静,欣慰殊甚。落日照海,白浪翻银,精采眩目。群鸟翻翼,回翔水面。附海诸岛,若隐若现。是夜梦至家,见老母室人作对泣状,似不胜离别之感者。余亦潸然涕下。比醒时,泪痕已湿枕矣。
途经大沽口,沿岸残垒败灶,不堪极目。《夜泊塘沽》诗云:
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料。
晨起登岸,行李冗赘。至则第一次火车已开往矣。欲寻客邸暂驻行踪,而兵燹之后,旧时旅馆率皆颓坏。有新筑草舍三间,无门窗床几,人皆席地坐,杯茶盂馔,都叹缺如。强忍饥渴,兀坐长喟。至日暮,始乘火车赴天津。路途所经,庐舍大半烧毁。抵津城,而城墙已拆去,十无二三矣。侨寄城东姚氏庐,逢旧日诸友人,晋接之余,忽忽然如隔世。唐句云:“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其此境乎!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鸣,愁不成寐,诗云: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烛尽难寻梦,春寒况五更。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居津数日,拟赴豫中。闻土寇蜂起,虎踞海隅,屡伤洋兵,行人惴惴。余自是无赴豫之志矣。小住二旬,仍归棹海上。
天津北城旧地,拆毁甫毕。尘积数寸,风沙漫天,而旷阔逾恒,行道者便之。
晤日本上冈君,名岩太,字白电,别号九十九洋生,赤十字社中人,今在病院。笔谈竟夕,极为契合,蒙勉以“尽忠报国”等语,感愧殊甚。因成七绝一章,以当诗云: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遑敢望千秋。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越日,又偕赵幼梅师、大野舍吉君、王君耀忱及上冈君,合拍一照于育婴堂,盖赵师近日执事于其间也。
居津时,日过育婴堂,访赵幼梅师,谈日本人求赵师书者甚多,见予略解分布,亦争以缣素嘱写。颇有应接不暇之势。追忆其姓名,可记者,曰神鹤吉、曰大野舍吉、曰大桥富藏、曰井上信夫、曰上冈岩太,曰塚崎饭五郎、曰稻垣几松。就中大桥君有书名,予乞得数幅。又丐赵师转求千郁治书一联,以千叶君尤负盛名也。海外墨缘,于斯为盛。
北方当仲春天气,犹凝阴积寒。抚事感时,增人烦恼。旅馆无俚。读李后主《浪淘沙》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句,为之怅然久之。既而,风雪交加,严寒砭骨,身着重裘,犹起栗也。《津门清明》诗云:
一杯浊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世人每好作感时诗文,余雅不喜此事。曾有诗以示津中同人。诗云: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自分聪明原有限,羞从事后论旁人。
北地多狂风,今岁益甚。某日夕,有黄云自西北来,忽焉狂风怒号,飞沙迷目。彼苍苍者其亦有所感乎!
二月杪,整装南下,第一夜宿塘沽旅馆。长夜漫漫,孤灯如豆,填《西江月》一阕词云: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越日,日夕登轮。诗云: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萁。风卷旌旗走,野平车马驰。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开轮后,入夜管弦嘈杂,突惊幽梦。倚枕静听,音节斐靡,飒飒动人。昔人诗云:“我已三更鸳梦醒,犹闻帘外有笙歌。”不图于今日得之。
舟泊烟台,山势环拱,帆樯云集,海水莹然,作深碧色。往来渔舟,清可见底。登高眺远,幽怀顿开。诗云:
澄澄一水碧琉璃,长鸣海鸟如儿啼。晨日掩山白无色,□□□□青天低。
午后,偕友登烟台岸小憩,归来已日暮。□□□开轮。午餐后,同人又各奏乐器,笙琴笛管,无美不□。迭奏未已,继以清歌。愁人当此,虽可差解寂寥。然河满一声,奈何空唤;适足增我回肠荡气耳。枕上口占一绝,云: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劝君莫把愁颜破,西望长安人未还。
中国学堂课本之编撰
学堂用经传,宜以何时诵读,何法教授,始能获益?
吾国旧学,经传尚矣。独夫秦汉以还,门户攸分,人主出奴,波未已。逮及末流,或以笺注相炫,或以背诵为事。鹜其形式,舍其精神。而矫其弊者,则又鄙经传若为狗,因噎废食,必欲铲除之以为快。要其所见,皆偏于一,非通论也。乃者学堂定章,特立十三经一科。迹其方法,笃旧已甚,迂阔难行,有断然者。不佞沉研兹道有年矣,姑较所见,以着于篇。知言君子,或有取于是焉。
(甲)区时。我国旧俗,乳臭小儿,入塾不半稔,即授以《学》、《庸》。夫《大学》之道,至于平天下,《中庸》之道极于无声臭,岂弱龄之子所及窥测!不知其不解而授之,是大愚也。知其不解而强授之,是欺人也。今别其次序,区时为三:一蒙养,授十三经大意。此书尚无编定本,宜由通人撮取经传纲领总义,编辑成书。文词尚简浅,全编约三十课。每课不逾五十字,俾适合于蒙养之程度。凡蒙学堂末一年用之,每星期授一课,一年可读毕三十课,示学者以经传之门径。二小学,授《孝经》、《论语》、《尔雅》。《孝经》为古伦理学,虽于伦理学全体未完备,然其程度适合小学。《论语》为古修身教科书,于私德一义,言之綦翔。庄子称“孔子内圣之道在《论语》”,极有见。《尔雅》为古辞典,为小学必读之书。读此再读古籍,自有左右逢源之乐。三中学,授《诗》、《孟子》、《书》、《春秋》三《传》、三《礼》、《易》、《中庸》。《诗经》为古之文集(章诚斋《诗教篇》翔言之)。有言情、达志、敷陈、讽谕、抑扬、涵泳诸趣意,宜用之为中学唱歌集。其曲谱取欧美旧制,多合用者。(余曾取《一剪梅》、《喝火令》、《如梦令》诸词,填入法兰西曲谱,亦能合拍。可见乐歌一门,非有中西古今之别。)如略有参差,则稍加点窜,亦无不可。欧美曲谱,原有随时编订之例,毋待胶柱以求也。《孟子》于政治、哲学佥有发明。近人有言曰:“举中国之百亿万群书,莫如《孟子》”,持论至当。《书经》为本国史,《春秋》三《传》为外交史,皆古之历史也。刘子元判史体为六家,而以《尚书》、《春秋》、《左传》列焉,可云卓识。三《礼》皆古制度书,言掌故者所必读。晰而言之,《周礼》属于国,《仪礼》属于家,《礼记》条理繁富,不拘一格,为古学堂之普通读本。此其异也。若夫《易经》、《中庸》,同为我国古哲学书。汉儒治《易》喜言数,宋儒治《易》喜言理。然其立言,皆不无偏宕,学者宜会通观之。《中庸》自《汉书·艺文志》裁篇别出,后世刊行者皆单行本。其理想精邃,决非小学所能领悟,中学程度授之以此,庶几近之。
(乙)窜订。笃旧小儒,其斥人辄曰:“离经叛道”,是谬说也。经者,世界上之公言,而非一人之私言。圣人不以经私诸己,圣人之徒不以其经私诸师。兹理至明,靡有疑义。后世儒者,以尊圣故,并尊其书。匪特尊其书,并其书之附出者亦尊之,故十三经之名以立。而扬雄作《法言》,人讥其拟《论语》;作《太玄》,人讥其拟《易》。王通作《六籍》,人讥其拟圣经。他若毛奇龄作《四书改错》,人亦讥其非圣无法。以为圣贤之言,亘万古,袤九垓,断无出其右者,且非后人可以拟议之者。虽然,前人尊其义,因重其文;后儒重其文,转舍其义。笺注纷出,门户互争。《大学》“明德”二字,汉儒据《尔雅》,宋儒袭佛典,其考据动数千言。秦延君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十万言。说“曰若稽古”四字三万言。甚至一助词、一接续词之微,亦反复辩论,不下千言。一若前人所用一助词、一接续词,其间精义,已不可枚举。亦知圣贤之微言大义,断不在此区区文字间乎!矧夫晚近以还,新学新理,日出靡已,所当研究者何限,其理想超轶我经传上者又何限!而经传所以不忍遽废者,亦以国粹所在耳。一孔之儒,喜言高远,犹且故作伟论,强人以难。夫强人以难,中人以下之资,其教育断难普及,是救其亡,适以促其亡也。与其故作高论促其亡,曷若变通其法蕲其存!变通其法,舍删窜外无他求。删其冗复,存其精义;窜其文词,易以浅语,此删窜之法也。若夫经传授受之源流,古今经师之家法,诸儒笺注之异同,必一一研究,最足害学者之脑力,是求益适以招损。今编订经传释义,皆以通行之注释为准,凡异同之辨,概付阙如,免淆学者之耳目。此订正之法也。
《孝经》、《论语》皆小学教科书,删其冗复,存者约得十之六七。易其章节体为问答体(如近编之《地理问答》、《历史问答》之格式是)。眉目清晰,条理井然,学者读之,自较章节体为易领会。唯近人编辑问答教科书,其问题每多影响之处。答词不能适如其的,不解名学故也。脱以精通名学者任编辑事,自无此病。
《尔雅》前四篇,鲜可删者,其余凡有冷僻名词不经见者,宜酌为删去。原文简明,甚便初学,毋俟润色。《尔雅图》,可以助记忆之力,宜择其要者补入焉。
《诗经》作唱歌用,体裁适合,无事删润。
《孟子》亦宜改为问答体,删润其原文,以简明为的。近人《孟子微》,颇有新意,可以参证。
《尚书》原文,最为奥衍。宜用问答体,演成浅近文字。
《春秋》三《传》,唯《左传》纪事最为翔实。刘子元《申左篇》尝言之矣。今当统其事实之本末,编为问答体(或即用《左传纪事本末》为蓝本,而删润其文)。以为课本。其《公》《谷》二《传》,用纪事本末体,略加编辑,作为参考书。
近人孙治让撰《周礼政要》,取舍綦当,比附亦精,颇可用为教科书。近今学堂用者最多。唯论词太繁。宜总括大义,加以润色。每节论词,不可逾百字。
《仪礼》宜删者十之八,仅通大纲已足。《礼记》宜删者十之六。以上两种,皆用问答体。
我国言《易》、《中庸》,多涉理障。宜以最浅近文理,用问答体为之。日儒着《支那文明史》、《支那哲学史》,言《易》理颇有精义,可以参证。
问答体教科书,欧日小学堂有用之者。我国今日既革背诵之旧法,而验其解悟与否,必用问答以发明。唯经传意义艰深,条理紊杂,以原本授学者,行问答之法,匪特学者不能提要钩元,为适合之答词,即教者亦难统括大意,为适合之问题。(今约翰书院读《书经》、《礼记》、《孟子》、《论语》等,佥用原本教授,而行问答之法。教者、学者两受其窘。)吾谓,编辑经传教科书,泰半宜用问答体,职是故也。
乌乎,处今日之中国,吾不敢言毁圣经,吾尤不忍言尊圣经。曷言之?过渡时代,青黄莫接。向之圣经,脱骤弃之若敝展,横流之祸,吾用深惧。然使千百稔后,圣经在吾国犹如故,而社会之崇拜圣经者,亦如故。是尤吾所恫心者也。不观英儒颉德之言乎:“物不进化,是唯母死。死也者,进化之母。其始则优者胜,劣者死,厥后最优者出。向所谓优者,亦寝相形而劣而死。其来毋始,其去毋终。递嬗靡已,文化以进。”我族开化早于他国,二千稔来,进步盖鲜。何莫非圣经不死有以致之欤!一孔之士,顾犹尊之若鬼神,宝之若古董,譬诸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亦未审天演之公例也。前途茫茫,我忧孔多。撰《学堂用经传议》既竟,附书臆见如此。愿与大雅宏达共商榷焉。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
间尝审时度势,窃叹我中国以仁厚之朝,而出洋之臣,何竟独无一人能体君心而达君意者乎?推其故,实由于行已不知耻也。《记》曰:“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者,诟之而不闻,曳之而不动,唾之而不怒,役之而不惭,刲之而不痛,糜之而不觉。则不知耻者,大抵皆心死者也。其行不甚卑乎!
……然而我中国之大臣,其少也不读一书,不知一物,以受搜检。抱八股韵,谓极宇宙之文。守高头讲章,谓穷天人之奥。是其在家时已忝然无耻也。即其仕也,不学军旅,而敢于掌兵。不识会计,而敢于理财。不习法律,而敢于司理。瞽聋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耄颐,犹恋栈豆。接见西官,栗栗变色。听言若闻雷,睹颜若谈虎。其下焉者,饱食无事,趋衙听鼓,旅进旅退,濡濡若驱群豕,曾不为耻。
是其行已如是。一旦衔君命,游四方……见有开矿产者,有习格致者,有图制作者,彼将曰区区小道,吾儒不屑为也。其实彼则不识时务者也。……此所以辱君命者。然则所耻者何?亦耻己之所不能者耳。己之所不能者,莫如各国之时务。首考其地理,次问其风俗,继稽夫人心。又必详察夫天文,观其分野而知其地舆。今日者,人臣苟能于其所不能而耻者……使于四方,又何至贻强邻之讪笑,而辱于君命乎?
吾尝考之:苏武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从,置窖中六日,武啮雪得不死。又迁之北海,卒不屈。是其不辱君命,非其行已有耻故乎!……虽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何以今天下安于城下之辱,陵寝之蹂躏,宗社之震恐,边民之涂炭,而不思一雪,乃托虎穴以自庇。求为小朝廷,以乞旦夕之命,非明明无耻乎?朝睹烽燧,则苍黄瑟缩;夕闻和议,则歌舞太平。其人犹谓为有耻不得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
《易》云:“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吾盖三复其词,而叹天之生材,有利于天下者,固不乏也,况美利乎!而今天下之美利,莫外于矿产,而中国之矿产,尤盛于他国。今山东之矿已为他人所笼。山西之矿,亦为西商所觊。若东三省之金,湖南、四川、云南,以及川滇界夷地番地之五金煤炭,最为丰饶。他省亦复不少。
……有矿之处,宜由绅商公议,立一矿学会。筹集斧资,公举数人出洋,赴矿学堂学习数年,学成回华,再议开采。察矿之质性,而后采矿。能不用西师固善,即仍用西师,我亦可辨其是非而不为所欺。……中国近年来部库空虚,司农几乎束手,而实逼处此,又不能不勉强支持。以故款愈绌而事愈多,事愈多而费愈重。除军警之饷需、文武之廉俸、各局厂委员司事之薪水、工食诸正款概不计算外,他若修铁路也、立学堂也、定造兵轮、购办枪炮,以及子弹火药也,种种要需,均属万不得已。
……扼要之图,厥有四事:
一曰习矿师。开矿之法,识苗为先。当日所延矿师,半系外洋无赖,夸张诡诈,愚弄华人,婪薪棒数万金,事后则飘然竟去。滇南延诸日本,受弊亦同。必须令出洋学生专门学习,参以西法,精心考验,明试以功,斯则丱人之选也。
二曰集商本。近日集股之事,闻者咸有戒心。苟有亏蚀,查究着偿。股票由商部印行,务使精美,不能作伪,乃能取信于民也。
三曰弭事端。众逾千人,派兵弹压,并矿丁团练,以防未然。秩之崇卑,视矿之大小,督抚兼辖。矿政如盐政之例,以一事权。矿中危险颇多,仍参仿西国章程办理。
四曰征税课。矿税不能定额,情形时有变迁,宜略仿泰西二十分抽一,信赏必罚,酌盈剂虚,因时制宜,随地立法。事之济否,首在得人矣。
……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之所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可轻。士习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
论语言之齐一
我国各地交通不便,语言因以参差。今汽车、汽船既未遍通,有何良策能使语言齐一欤?
语言之变迁,其与进化相关系欤!荒裔野人,匪谙言词。蟠屈其指,作式以代。蛮野之状,吾不论矣。独夫弱劣之族,啙窳寡识。国语歧异,每不相埒。又其甚者,邻毗之间,家各异言。室人告语,他人闻之,辄为膛目。既靡合群之力,无复爱国之想。澌灭之原,实基于是。黑奴红种,其彰彰者。惟我祖国,语言杂遝;外人著述,颇有以是相讥讪者。晚近以还,踸踔之士,佥稔语言歧异之为我国大谬也,于是有改良语言之议。虽然,谋之不臧,获效靡自,余心恫焉。不揣梼昧,为撰中国语言齐一说。
语言岂历久而不变者欤?究语言之学,考世界国语所肇祖,奚不出自一干。乃递嬗递变,迄于今兹,其种类盖三千有奇矣。虽然,古昔之时,交通隔绝,其日趋于异也固宜。今则舟车交驰,千里俄顷。交通之利,邃古所无。向之由同而异者,今且有由异而同之势焉。特由异而同,其为变盖渐,匪吾人所及穷诘。然吾敢言,京垓年岁后,世界言语必有大同之一日也。我国国语,凡涉及新学术、新制造、新动植物,多假他国字音以为名,此亦一证。以一国言之,其变迁之迹,尤为凿凿可据。日本九州岛大阪,语言向与东京不相符。乃自交通频繁,不十余稔,骎骎有划一之风。变迁之迅,盖有如此。若以我国言之,进步之迅,远不逮日本。然其迹亦有可按者。自遂古迄近世,黄河流域,若豫,若鲁,若燕,若晋,若秦,佥为帝都,举中原衣冠之士凑集焉。故其语言多相若。厥后,隋场浚运河,南北统一,而南方之语言一变。金陵为帝都垂四百年,长江之交通日繁,而南方之语言又一变。迄今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语言,相似者多,职是故也。自兹而外,若滇,若黔,若粤西,其民族土著盖鲜,来自他乡者居泰半,故语言变迁最着,无撑犁孤涂之病。若夫吴越南境,闽南粤东两省,晚近交通始盛,语言之变迁,犹未显着,故与他省较然不相似。以上所言,盖其大略。晰而言之,彼黄河、长江流域之语言,虽曰略同,岂无歧异者在?矧夫以全国计之,语言之歧异者,实居其多数也。语言歧异,为国之羞。齐一之法,夫何可缓!汽船、汽车,既未遍通,听诸天然,近效莫得。无已,其假诸人力乎!
假诸人力,必自教育始矣。教育之道有二:(甲)设官话学堂;(乙)学堂设官话学科。准兹二者,则乙为优。设官话学科于中学、小学,不若设于蒙学。年愈稚,习语言愈易,其利一;教育普及,其利二;习此可以兼通文法大纲,官话教科书中,单字依文法大纲排列。其利三;蒙学毕业入小学,即一例用官话,凡寻常应对,课堂授受,无须再用土白,其利四;此其学制也。若夫教授之法,近人论者盖鲜。然以华人授外人土白之例行之,则未可也。今拟教授之法数端如左:
一、设官话师范讲习所。择通达国文而能操纯官音者,官音以北京官音为准,非指各地官音;言亦非指北京土音言。其间区别,通北京语言者,自能辨之。入堂讲习,授以教授之方法。盖精于语言者,未必长于教授。故师范讲习所必不可缺。
二、官话教科书当因地制宜。各省土音互异者无论矣。即一县之内,乡镇与城市,土音亦有微异者。宜专订教科书,无稍假借。盖教授官话,必用土音为之比较也。
三、教科书编辑法。大纲凡二:(甲)区别。区别为三类:一曰异音,即字同而音异者。如“黄”字,沪音作wong,官音作whong之类是;二曰异字,分两种。意同而用字异者,如沪称“晓得”,官话作“知道”之类是;用字反背者,如有人持柬速驾,沪语则应之曰“就来”。官话则应之曰“就去”。“来”与“去”为反背词。此种异字虽少,然亦不可不知。三曰异文法,即句法微异者。如沪语“侬阿曾晓得?”官话作“你知道吗?”“阿曾”即“吗”字,皆有疑问口吻,唯一则列于中间,一则列于语尾之不同是。(乙)次序。每课次序,如英文法程序,最便初学。首列单字,括有异音、异字两类。其排列秩序,宜依通行文法为之分类。例如,第一课单字,皆列名词;第二课,皆列形容词。与英文法程单字排列法相同。唯排列既依文法例,则异音、异字两类,不妨掺杂,可以助学者强记之力。单字下列异文法。唯此种无多,不必每课皆列入。次列官话十数句,即用从前已读之字拼成者。教授时,教员口诵,由学者译成文理默出,如近日学堂课程中译俗之例。约翰书院中文课程有“译俗”一门,其法,由教员用土白诵文一首,学者译成文理默出。今则易土白为官话,是其稍异处。又次,列土白十数句,即用从前已读之字拼成者。教授时,教员口诵土白,由学者口译为官音。
四、练习法。习官话半年,寻常应对,即可通用官话。偶有讹误,无须苛责。练习既久,自能纯一。期年小成,二年大成。苟教授得法,虽中材以下,亦能臻此程度。(按:蒙学堂学期泰半四年,官话学科宜编入第三年蒙学课程内,每星期占二时。)
乌乎,英墟印度,俄吞波兰,佥以灭绝国语为首务。然则国语顾不重哉!文明之进步系于是,国家之安危亦系于是。改良齐一,未可缓也。我国数稔以还,负牀之孙,乳臭未脱,辄能牙牙学西语。趋承彼族,伺其颦笑,极奴颜婢膝之丑态。及闻本国语言,反多瞠目不解者。沉沉支那,哀哀同胞,其将蹈印度之覆辙邪,抑将步波兰之后尘耶?乌乎,吾国民其何择!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报章朝刊一言,夕成舆论。左右社会,为效迅矣。然与目不识丁者接,而用以穷。济其穷者,有演说,有图画,有幻灯(即近时流行影戏之一种)。第演说之事迹,有声无形;图画之事迹,有形无声;兼兹二者,声应形成,社会靡然而向风,其惟演戏欤!晚近号文明者,曰欧美,曰日本。欧美优伶,靡不向学,博洽多闻,大儒愧弗及,日本新派优伶泰半学者,早稻田大学文艺协会有演剧部,教师生徒,皆献技焉。夫优伶之学行有如是,而国家所以礼遇之者亦至隆厚,如英王、美大统领之于亨利阿文格。(氏英人,前年死,英王、美大统领皆致词吊唁,葬遗骸于寺院。生时曾授文学博士与法律博士学位。)日本西园寺侯之于中村芝翫辈(今年二月,西园寺侯宴名优芝翫辈十余人于官邸,一时传为佳话)。皆近事卓著者。吾国倡改良戏曲之说有年矣,若者负于赀,若者迷诸途,虽大吏提倡之,士夫维持之,其成效卒莫由睹。走辈不揣梼昧,创立演艺部,以研究学理,练习技能为的。艺界沉沉,曙鸡晓晓,勉旃同人,其各兴起!息霜诗曰:“誓渡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愿吾同人共矢兹志也。专章若干则如右:
一、本社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的,创办伊始,骤难完备。兹先立演艺部,改良戏曲,为转移风气之一助。
一、演艺之大别有二:曰新派演艺(以言语动作感人为主,即今欧美所流行者)。曰旧派演艺(如吾国之昆曲、二黄、秦腔、杂调皆是)。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以旧派为附属科(旧派脚本故有之词调,亦可择用其佳者,但场面、布景必须改良)。
一、本社无论演新戏、旧戏,皆宗旨正大,以开通智识、鼓舞精神为主。偶有助兴会之喜剧,亦必无伤大雅,始能排演。
一、舞台上所需之音乐、图画及一切装饰,必延专门名家者,平日指导,临时布置,事后评议,以匡所不逮。
一、本社创办伊始,除醵资助赈、助学外,惟本社特别会事(如纪念、恳亲、送别之类),可以演艺,用佐余兴。若他种团体有特别集会,嘱托本社演艺,亦可临时决议。至寻常冠婚庆贺琐事,本社员虽以个人资格,亦不得受人请托,滥演新戏,以蹈旧时恶习。
一、本社所出脚本,必屡经社员排演后,审定合格,始传习他人,出版发行。所有版权,当于学部、民政部禀明存案,严防翻刻。
一、入社者分三种:
1正社员。凡愿担任演艺事务,及有志练习者属之。
2协助社员。凡捐助本社经费,或任各职务者属之(凡正社员、协助员,本社均备有徽章。惟现在经费未充,所有徽章价值,乞各社员自给)。
3名誉赞成员。凡中外士人,赞成本社宗旨,扶持本社事务者属之。
一、本社临演艺之时,或有人愿扮脚色,与赞助其它各执事者,虽平日未入本社,但有社员绍介,本社即当以客员相待。赞助本社出版事业,无论翻译、撰述或承赠书画及写真等,有裨于本社之印刷物者,亦皆以客员相待,概不收会费。
一、应办之事,约分二类。
1演艺会。每年春秋开大会二次,此外或开特别会临时决议。(开会时,正社员、协助员皆佩徽章入场,另呈赠特别优待券二枚,以备家族观览。客员、名誉赞成员,各呈赠特别优待券一枚。)
2出版部。每年春秋刊行杂志二册(或每季一册,另有专章)。又,随时刊行小说、脚本、绘叶书各种。(凡正社员、协助员、客员、名誉赞成员,所有本社出版物,每种皆呈赠一份。)
一、无论社员、客员、名誉赞成员,于本社事务有特别劳绩者,本社公同商决,当认为优待员,敬赠特别勋章一枚,以答高义。更须公议,以本社印刷物若干,为相当之酬报(仅捐资者,不在此例)。
一、正社员每月须出社费二元以下,三十钱以上(均于阳历每月初交本社会计处)。协助员愿按月捐助与否随意。
一、春柳社事务所暂设于东京下谷区泡之端七轩町二十八番地钟声馆。若有寄信件者,请直达钟声馆,由本社编辑员李岸收受不误。
此专章已经同人公认,应各遵守。其有未能详审处,当随时商酌改定。
广告丛谈
小序
英国大文豪马可累之言曰:“广告之于商业,犹蒸气力之于机械,有伟大之推进力。”美国大商家奥古登之言曰:“商业之要件有三:(一)商品;(二)事务;(三)广告。广告尤为三者之原动力”云。
盖商家研究广告,犹军士研究战略。商业为平和之战争,广告即平和战争之战略。值兹优胜劣败之时代,犹墨守数十年前之战略,鲜有不失败者。故吾社特倡最新式广告,属不佞承其乏,每日拟稿数通,就正有道。公余多暇,更拟辑录《广告丛谈》,随时记入报尾。研究日浅,苦不能为精当之言,大雅宏达,幸不暇弃,有以匡其不逮焉。
一
广告之意义,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之广告凡商品卖出,及银行会社之决算、报告等,有广告于公众之目的者,皆属于此类。即吾人普通所谓之广告是。至广义之广告,其界限殆难确定。凡社会上之现象,殆皆备广告之要素。如妙龄女子,雅善修饰,游行于市衢,直可确认为广告。
关于广义广告之论述,于英人维廉思地德所著之《广告术》中有论文一首,译之如下:
当社会未进步时,其广告之方法颇极粗杂,但不得谓为非广告。如美利坚印度人之酋长,以羽毛饰身,正示其部下,广告其身为酋长之意。迨社会既进步,广告方面亦因之发达。由其职业与地位,其广告之方法特异。故无论何人,皆有相应之广告。社会之进步,盖有如是。
上至神圣不可犯之女皇陛下,下迄徘徊市衢拭靴之贱夫,无人无广告者。女皇之广告行于国内。凡《宫廷录事》,记录女皇之一举一动,殆详尽无遗。又皇室之纹章,女皇之雕像,皆传诸万世,成为不朽之广告。
用广告于货币,非一私人所能为,仅女皇能之。无论金货、银货、铜货,皆刻有女皇之肖像。天下最宏大、适切之广告,殆无有逾于是者。
次于货币为邮票,是立女皇之广告。盖邮票皆揭女皇有像。邮票通行世界,女皇肖像亦遂为世界各人种所熟视。是盖与普通商人署己之名于明信片、印己之肖像于广告函者,无以异。
此外,征诸政治界,凡政治家之演说,及其它政治上之行动,亦可确认为有效之广告。此种广告,始现于口舌,继揭诸报纸。故政治家每审慎周详,甄其谋之臧否,殆与业工商者,究心其广告之方法无稍异。政治家将胜其政敌,不得不假力于广告,工商业将胜其竞争者,亦不得不张大其广告。广告之用大矣哉!
以上为英人维廉思地德之说,虽言近奇矫,然广义广告宽大之范围,于此可窥一斑矣!
二
广告为科学欤?技术欤?其有研究之价值欤?广告学之存在,尚未经人道及,故难断言广告为科学。然其支配之原理、原则,确凿可证。又未可斥为单纯之技术。广告发达,实在晚近,只供工商家实用而已。学者评究,殆所罕闻。譬犹经济学,逮至今日,靡不认为科学之一。然于百四十年前,殆无人识其为科学者。为萌为芽,行将结良实,缀佳果。“广告科学”必有宣言于世界之一日,是固可为假定者也。
谓广告非单纯之技术,可以“簿记”喻之。簿记或谓为学,或谓为术。学子主张,各据一理。逮至近世,主张“簿记学”者殆居多数。广告性质与簿记酷似,谓簿记为学,宁可卑广告为单纯之技术邪!
民法关于广告有定则,于法学上可据精妙之理,详切论定。更以商品买卖论之,凡商业经济学中,论货物之交换,或交通,广告实占重要之部分。又商业经营学中,论商店整理,广告亦唯一之要素。此外,如希望广告,绍介广告有无相通,为人生所必需。盖广告实为经济之枢纽,绝非单纯之技术所可限定者也。
三
广告分类,由种种方面别之,为类至繁。重用绘画者,谓之绘画广告;重用文字者,谓之文字广告;或直接达其目的者,谓之直接广告;间接达其目的者(药房登录来函,医士署同人公启者,属此类),谓之间接广告。又,用于商业者,谓之营业广告;否则,可谓之非营业广告。此外,如大广告、小广告;长期广告、短期广告等。此种之分类,皆由于广告之目的,或广告之方法,然不得谓为适切之分类也。
适切之分类,可即其性质上别之为二:一为移动广告,一为定置广告。迹其发达之历史,两者划然各异其渊源。分类之良法,殆无有逾于是者。
移动广告,如新闻广告之类是。新闻印刷既竟,必经送递,乃可收广告之效果。故此类广告,当视其移动之迟速,判其效力之多寡。属于此类者,有传单广告、信片广告、样本广告等。
定置广告,与前正相反,有不能移动之性质,如广告板之类是。广告板矗立市衢,炫其华彩,往来行人,游睇相属,广告之效力乃显。属于此类者,有招牌广告、舞台围幕广告、公园椅子广告、电车广告等。
移动广告为自动的,定置广告为他动的。此外,又有兼自动、他动二性者,谓之中性广告。例如,月份牌广告,赠送之际,属于移动广告;及悬诸梁壁,为座右之装饰,则又属于定置广告。属于此类者,有扇子广告、酒杯广告、手巾广告等。
又,以上三种之界限,亦有相混合者。如寻常递送之新闻,为移动广告;存贮于公众阅报处之新闻,为中性广告;新闻社前所张挂之新闻,为定置广告之类是也。
四
广告为招徕顾客之良法。往往有同一商品,同一实价。善用广告者昌,不善用广告者亡,是固事实之不可掩者。虽廉其价,美其物,匪假力于广告,必不可获迅速之效果。反是,以广告为主位,虽无特别之廉价,珍异之物品,然能夸大言于报纸,植绘板于通衢,昼则金鼓喧阗,夜则电光炫耀。及夫顾客偕来,叮咛酬应,始啜以佳茗,继赠以彩券。选择不厌,退换不拒,其商业未有不繁昌者。
广告之重要有如此。然广告之方法,以何者为最适切欤?今大别之为三:曰货币广告;曰邮票广告;曰新闻杂志广告。
一、货币广告
货币为一般人所通用。无论贵贱、男女、老幼,不用货币者,殆无其人。故货币之效力,可以普及全国,流通不歇,占广告中第一位。今以一万枚货币,与一万张新闻纸比较,其效力如下:
货币之流通,以每一日移入一人手计之,有一万枚货币,十日间可通过十万人手,百日间可通过百万人手。由是类推,远逮数十百年,货币之流通,正无穷期。广告之效力,亦日益扩大。新闻纸则不然。依西洋学者计算,每一张新闻纸,平均阅者八人,有一万张新闻纸,计阅者八万人。然新闻之流通,仅在当日,逮及翌朝,阅者殆稀。故谓,新闻纸一万张,阅者仅八万人,蔑不可也。较诸货币之流通,由一万而十万,而百万,其效力之多寡,何可以道里计!又,货币为人所宝贵,故遗失损坏者较少。若新闻纸,则一览无余,弃若敝屣。其寿命之延促,相去为何如邪!
昔有英国商人,于法国小银货上镌印己名,散布各处,颇得良好之效果。然用广告于货币,每为政府所禁,今无行之者。
二、邮票广告
邮票流通之效力,虽逊于货币,然货币仅能流通于内国,邮票则凡万国邮便联合国界内,皆可流通、自由。货币广告为内国的,邮票广告为世界的。故业外国贸易者,用邮票广告,效力尤着。但私人无制造邮票权,此不第吾国然也,世界各国靡不如是。
三、新闻杂志广告
新闻杂志广告,其效力虽劣于前二者,然简便易于实行。其利有三:
甲、流通最广广告牌广告,限于一定之位置。电车广告,限于铁道之范围。手巾广告,不入贵显之堂。信札广告,不入家族之目。若新闻杂志,则无论贵族平民、老幼男女,不限于阶级,不界于远近,靡不购读传观。故新闻杂志之广告,确为实用广告之上乘。
乙、费用最廉无论如何精妙之广告,倘费用太昂,必亏及本利。若新闻杂志广告,较他种为廉。例如,发明信片广告十万张,需资千元,此外,尚有印刷费、发送费等。若新闻广告以半版计,上海普通价值约二十元以内,其费用相差有如是。
丙、制造最速手巾广告、板画广告等,制造需时甚久。今日商业世界,每竞争于分秒间。此种广告,殆不适于活用。若新闻广告,能于数小时内登出,故传递消息最捷。杂志广告所以次于新闻广告者,亦在此。
以上所述广告之方法,理论上首货币,邮票次之;以实行言,当推新闻杂志。又新闻广告尤为第一良法云。
五
广告之分类,于第三章已举其略。兹更综其要者,别为二十。详论如下:
一、新闻杂志;
二、传单;
三、书籍目录;
四、书籍附张;
五、营业招徕;
六、定价表;
七、画、明信片、信封等;
八、时宪书、月份牌、日记簿、星期表等;
九、火车;
十、电车;
十一、广告伞;
十二、广告塔;
十三、板画;
十四、音乐队;
十五、舞台围幕;
十六、山林;
十七、公园椅子;
十八、电柱;
十九、扇子、酒杯、食箸、火柴等;
二十、衣帽、手巾、包袱等。
一、新闻杂志广告
新闻杂志,种类綦繁,性质各殊,读者亦异。故登广告者,当审其新闻杂志之性质,与己所广告者适合与否,乃可收良好之效果。以上海报界论之,如《新闻报》之于商界,《民立报》之于学界,《妇女时报》之于女界,《教育杂志》之于教育界,佥有密切之关系。又征诸日本报界,如《时事新报》读者多商人,《日日新闻》读者多官吏,《读卖新闻》读者多文学家,《万朝报》读者多中学生,《都新闻》读者多优人、艺伎。人类不同,需用之物品亦各异其趣。登纸烟广告于儿童杂志,鲜有不失败者。
二、传单广告
传单广告之效力,虽逊于新闻杂志,然独适用于内地商店。盖内地与都市迥殊,营业规模至为狭隘。倘登广告于新闻杂志,虽名达都市,当地识者殆稀。若传单广告,最为适用。印费既廉,送递亦易。良善之法,当无有逾于是者。
三、书籍目录广告
书店广告,当以是为主位。故发行所或发卖所皆印有书籍目录,以备购者索取。普通书籍目录,年刊一次,或月刊一次,或用单张纸幅,或另装订成册。(下缺)
呜呼!词章!
本文一九五年秋作于日本东京,后收入李叔同编辑的《音乐小杂志》。
予到东后,稍涉猎日本唱歌,其词意袭用我古诗者,约十之九五(日本作歌大家,大半善汉语)。我国近世以来,士习帖括、词章之学,佥蔑视之。挽近西学除入,风靡一时,词章之名辞几有消灭之势……迨见日本唱歌,反啧啧称其理想之奇妙,凡我古诗之唾余,皆认为岛夷所固有,既出冷于大雅,亦贻笑于外人矣(日本学者皆通《史记》、《汉书》,昔有日本人举“史”“汉”事迹置诸吾国留学生,而留学生茫然不解其所谓,且不知《史记》、《汉书》为何物,至使日本人传为笑柄)。
图画修得法
我国图画,发达盖章。黄帝时史皇作绘,图画之术,实肇乎是。是周聿兴,司绘置专职,兹事浸盛。汉唐而还,流派灼著,道乃烈矣。顾秩序杂,教授鲜良法,浅学之士,靡自窥测。又其涉想所及,狃于故常,新理眇法,匪所加意,言之可为于邑。不佞航海之东,忽忽逾月,耳目所接,辄有异想。冬夜多暇,掇拾日儒柿山、松田两先生之言,间以己意,述为是编。夫唯大雅,倘有取于斯欤?
一 图画之效力
浑浑圆球,汶汶众生,洪荒而前,为萌为芽,吾靡得而论矣。迨夫社会发达,人类之思想浸以复杂。而达兹思想者,厥有种种符号。思想愈复杂,符号愈精密。其始也蟠屈其指,作式以代,艰苦万状,阙略滋繁。厥后代以语言,发为声响,凡一己之思想感情,佥能婉转以达之,为用便矣。然范围至狭,时间綦促,声响飘忽,霎不知其所极,其效用犹未为完全也。于是制文字、尚纪录,传诸久远,俾以不朽。虽然社会者,经岁月而愈复杂者也。吾人之思想感情,亦复杂日进,殆鲜底止,而语言文字之功用,有时或穷。例如今有人千百,状人人殊。必一一形容其姿态服饰,纵声之舌、笔之书,匪涉冗长;即病疏略,殆犹不毋遗憾。而所以弥兹遗憾、济语言文字之穷者,是有道焉。厥道为何?曰唯图画。
图画者,为物至简单,为状至明确。举人世至复杂之思想感情,可以一览得之。挽近以还,若书籍、若报章、若讲义,非不佐以图画,匡文字语言之不逮。效力所及,盖有如此。
说者曰: 图画者,娱乐的,非实用的。虽然,图画之范围綦广,匪娱乐的一端所能括也。夫图画之效力,与语言文字同,其性质亦复相似。脱以图画属娱乐的,又何解于语言文字?倡优曼辞独非语言,然则闻倡优曼辞,亦谓语言,属娱乐的乎?小说传奇独非文字,然则诵小说传奇,亦谓文字,属娱乐的乎?三尺童子当知其不然矣。人有恒言曰:言语之发达,与社会之发达相关系。今请易其说曰: 图画之发达,与社会之发达相关系,蔑不可也。人有恒言曰: 诗为无形之画,画为无声之诗。今请易其说曰: 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蔑不可也。若以专门技能言之,图画者,美术工艺之源本。脱疑吾言,曷鉴泰西?一千八百五十一年,英国设博览会,而英产工艺品居劣等。揆厥由来,则以竺守旧法故。爰憬然自省,定图画为国民教育必修科。不数稔,而英国制造品外观优美,依然震撼全欧。又若法国,自万国大博览会以来,不惜财力、时间、劳力,以谋图画之进步,置图画教育视学官,以奖励图画,而法国遂为世界大美术国。其他若美若日本,佥模范法国,其美术工艺,亦日益进步。夫一叶之绢,一片之木,脱加装饰,顿易旧观。唯技术巧拙,各不相捋,价值高下,爰判等差。故有同质同量之物,其价值不无轩轾者,盖有由也。匪直兹也,图画家将绘某物,注意其外形姑勿论,甚至构成之原理、部分之分解,纵极纤屑,靡不加意。故图画者可以养成绵密之注意,锐敏之观察,确实之知识,强健之记忆,著实之想象,健全之判断,高尚之审美心(今严冷之实利主义,主张审美教育,即美其情操,启其兴味,高尚其人品之谓也)。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于智育者也。若夫发审美之情操,图画有最大之伟力。工图画者其嗜好必高尚,其品性必高洁。凡卑污陋劣之欲望,靡不扫除而淘汰之,其利用于宗教、教育、道德上为尤著,此图画之效力关系于德育者也。又若为户外写生,旅行郊野,吸新鲜之空气,览山水之佳境,运动肢体,疏渝精气,手挥目送,神为之怡,此又图画之效力关系于体育者也。今举前所述者,括其大旨,表之如下:
二 图画之种类
图画之种类至繁綦赜,匪一言所可殚。然以性质上言之,判图与画为两种。若建筑图、制作图、装饰图模样等,又不关于美术工艺上者,有地图、海图、见取图(即示意图)、测量图、解剖图等,皆谓之图,多假器械补助而成之。若画者,不以器械补助为主。今吾人所习见者,若额面(即带框的画)、若轴物、若画帖,皆普通画也。又以描写方法上言之,判为自在画与用器图两种。凡知觉与想象各种之象形,假目力及手指之微妙以描写者,曰自在画。依器械之规矩而成者,曰用器图。之二者为近今最普通之名称。表其分类之大略如下:
三 自在画概说
一、 精神法吾人见一画,必生一种特别之感情。若者严肃,若者滑稽;若者激烈,若者和蔼;若者高尚,若者潇洒;若者活泼,若者沉着。凡吾人感情所由发,即画之精神所由在。精神者千变万幻,匪可执一以搦之者也。竹茎之硬直,柳枝之纤弱,兔之轻快,豚之鲁钝,其现象虽相反,其精神正以相反而见。殊于成心求之,真矣。故作画者必于物体之性质、常习、动作研核翔审,握管写,庶几近之。
二、 位置法论画与画面之关系曰位置法。普通之式,画面上方之空白,常较下方为多。特别之式,若飞鸟、轻气球等自然之性质偏于上方,宜于下方多留空白,与普通之式正相反。又若主位偏于一方,有一部歧出,其歧出之地之空白,宜多于主位。其他,向左方之人物,左方多空白;向右方之人物,右方多空白。位置大略,如是而已。
三、 轮廓法大宙万类,象形各殊。然其相似之点正复不少。集合相似之点,定轮廓法凡七种。
甲竿状体火箸、鞭、杖、棒、旗竿、钓竿、枪、笔、铅笔、帆樯、弓、矢、笛、锹、铳、军刀、筏乘等之器用;竹、蔺草、女郎花等之禾本类隶焉。
乙正方体(立方平板体、长立方体属此类)手巾、包袱、石板、书籍、书套、算盘、皮箱、箱子、方盒、砚台、笔袋、镜台、方圆章、方瓶、大盆、烟草盆、刷毛、尺、桥床、几、方椅、方凳、马车、汽车、汽船、军舰、帆船、衣服折等之器用;马、牛、鼠、鹿、猫、犬等之兽类隶焉。
丙球(椭圆卵形属此类)日、月、蹶球、达摩、假面、茶壶、茶碗、釜、地球仪、瓢帽、眼镜等之器用;桃、李、橘、梨、橙、柿、栗、枇杷、西瓜、南瓜、茄子、葫芦、水仙根、玉葱等之果实野菜类;鸠、家鸭、莺、燕、百舌、鹤、雀、鹭等之鸟类;各种之花类;有姿势之兔、鼠、金鱼、龟、茧等隶焉。
丁方柱道标、桥栏、邮筒、书箱、纪念碑、五重塔、阶段、家屋等隶焉。
戊方锥亭、街灯、金字塔、炭斗或家屋、建筑物等隶焉。
己圆柱竹筒、印泥盒、饭桶、灯笼、鼓、手卷、千里镜、笔筒等之器用类;乌瓜、丝瓜、胡瓜、白瓜、萝卜、藕、荚豆等之野菜类;鳅、鳗、鲇等之鱼类隶焉。
庚圆锥独乐、喇叭、笠、伞、蜡烛、桶、洋灯、杯、壶、臼、杵、锥、锚、电灯罩等隶焉。
又有结合七种之形态,成多角体之轮廓。凡花草、虫鱼、鸟兽、人物、山水等,属此类者甚多。
本文一九五年秋作于日本东京。
水彩画略论
西洋画凡十数种,与吾国旧画法稍近者,唯水彩画。爰编纂其画法大略,凡十章。以浅近切实为的,或可为吾国自修者之一助焉。
一 水彩画材料
§§§第一节绘具箱
绘具箱即颜料盒,铁叶制,外涂黑色,内涂白色,中以铁叶分划隔开,贮各种绘具(即颜料)。
绘具有两类。(甲) 干制之绘具,与吾国之颜料相似。久藏不变色。惟用时须以笔搅之,易与它色相掺杂不能十分纯洁。然价值较廉,日本中小学校多用之。(乙) 炼制之绘具,以溶解之颜料入铅管贮之,用时挤出少许,用毕所余之残色,弃去不再用。故其色清洁纯粹,无污染之虞。今日本水彩画家皆用之。
水彩绘具共有七十余种,必备者约十六色,其名如下:
法名/英名
一、Blanc de Chine/Chinese white
二、Jaune de Citron/Lemon yellow
三、Cadmium Clair/Cadmium yellow pale
四、Cadmium fonce/Cadmium yellow deep
五、Ochre jaune/Yellow ochre
六、Vermilion/Vermilion
七、Grance fonce/Rose madder
八、Grance rose dore/Pink madder
九、Ronze de Pouzzolle/Light red
十、Violet demars/Mars violet
十一、Vert emeraude/Veronese green
十二、Vert Vegetal/Hookers green
十三、Indigo/Indigo
十四、Bleu de Prusse/Prussian blue
十五、Bleu de Cobalt/Cobalt blue
十六、Bleu dontremer/French ultramarine
今更说明其颜色并用法如左(下):
(一) Chinese white(以下皆单举英名)其质细而纯白,即吾国之铅粉。水彩画家常用之,与它色混合,不损它色。大抵光线极强之部分,与远景之空气,用之最为合宜。
(二)Lemon yellow淡黄色,混红色能得肉色。空之部分,又草叶树叶之柔和调子,尝用之。
按: 调子者,色彩调和之谓,与音乐家所用之名词“调子”、文章家所用之名词“格调”,同一意义。
(三)(四)Cadmium yellow pale and deep亦黄色,混红色或青色,能得华丽之色彩。(三)较淡,(四)较深。
(五)Yellow ochre不透明之柔黄色,与Ultramarine混和,得绿色。
(六)Vermilion不透明之朱色,混黄色彩用于明之部分,混Cobalt或ultramarine之蓝色,用于暗之部分。
(七)Rose madder玫瑰红色,无论明部或暗部皆可用之。与Lemon yellow或Cadmium yellow混合得肤色。
(八)Pink madder亦美丽之淡红色,绘人体或花卉必用之具。
(九)Light red灰红色,与吾国所用之赭石相似,其用甚广,与ultramarine混合,得灰色。
(十)Mars violet半透明之肉色,与它色混,能得美丽之色。
(十一)Veronese green美丽之绿色,绘人体或树木山野,不论明暗部分,皆可用之。
(十二)Hookers green亦绿色,较前稍深,其用甚广。
(十三)Indigo不透明之暗蓝色,与黄色混,得绿色。
(十四)Prussianblue透明强蓝色,混黄色,得美绿色。又画天空与水面,得清澈之趣。
(十五)Cobalt blue半透明之美蓝色,不论明部暗部,皆可用之。混朱或红,得紫色,少加黄色,得温灰色。又画天空或水面,常用之。
(十六)French ultramarine半透明之青色,阴影部分多用之。混黄色,得种种之绿色。
以上所言,特其大略。至配合之方法,皆在自己实地试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故不赘述。
其绘具箱之价值,最廉者一角八分,笔二支,干制颜色十色附(日本制),然粗劣不适用。最昂者约十元左右(英制或法制),炼制颜色十余色附。
§§§第二节笔
毛笔以貂毛为最良。此种笔专为水彩画制,大小有十数种。择购三四种已可敷用。其价值不甚昂,日本制者尤廉。
海绵笔洗画上之颜色用,大小有数种。
铅笔画草稿用。H者,硬之记号;B者,柔之记号。若记号递加者,其硬柔之度亦递加。学者择与自己顺手者用之,不必拘泥。
§§§第三节纸
第一种OW纸此种纸为英国水彩画协会之特制,在日本购,每张四角。
第二种Whatman纸(译为“画用纸”)此种用者最多,其价亦稍廉。
此外各种纸,皆不适用。不赘述。
§§§第四节画板
有大小数种,或自制亦佳。惟木料须坚而平,俾不致有凸起之虞。
未画之前,将画纸裁好,铺画板上,用净水拂拭数次。迨纸质湿透,用纸条抹浆糊,贴其四周,待干后再着色彩。
二 水彩画之临本
欧美新教授法,初学绘画,即由写生入手,不用临本。然吾国人知识幼稚,以不谙画法者,强其写生,如坠五里雾中,有无从着手之势。况水彩着色,最为复杂。倘不先用临本,知其颜料配合之大概,即从事写生,亦有朱墨颠倒之虞。故初学水彩画,当先用临本。迨稍谙门径,然后从事写生,较为便利。日本水彩画临本,无佳者。以余所见,英国伦敦出版水彩画帖数种尚适用。胪列其名如下:
Vere Foster’s water Colour books
(1) Landscape Painting for Beginners First Stage(山水)
(2) Landscape Painting for Beginners Second stage(山水)
(3) Animal Painting for Beginners(动物)
(4) Flower Painting for Beginners(花卉)
(5) Simple Lessons in Flower Painting(花卉)
(6) Simple Lessons in Marine Painting(海景)
(7) Simple Lessons in Landscape Painting(山水)
(8) Studies of Trees(树木)
(9) Advanced Studies in Flower Painting(花卉)
(10) Advanced Studies in Marine Painting(海景)
以上一至七,皆浅近者;八至十,皆稍深者。以上各种,日本东京丸善株式会社有售者,每册价值约在一元以外。
每册有画十数幅。每画一幅,有说明论一篇。虽英文,然甚浅近。不通英文者,不妨略之。
本文一九○五年冬作于日本东京,又名《水彩画法说略》。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
中世古典派文学(Classic)瑰伟卓绝,磅礴大宇,及十八世纪初期,其势力犹不少衰。操觚簪笔家佥据是为典则。其后承法兰西革命影响,而热烈真挚之诗风,乃发展为文艺界一大新思潮,即传奇派(Romantic)是。迨至十九世纪,基于自己之进步,现实观之发达,乃更尚精致之描写,及确实之诗材,而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遂现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及夫末叶,反动力之新理想派,乃萌芽于欧洲。
以上其概略。更分述之如左(下):
一 英吉利文学
当十八世纪之末叶,冷索单调之诗文,浸即衰废。研究古诗民谣者日益众,故其文学富于清新之趣。至一七九八年W.Wordsworth与STCikerudge合著之《抒情诗集》(《Lyri cal Bollades》)乃现于世。两氏唱诗文之革新,为真挚文学之先驱,世称为近世诗学之祖,又谓一七九八年为英吉利文学诞生之年。WWirdsirth(1770-1850)之作品不炫奇异,然清新高远,热情奔放为其特长。STCikerudge(1772-1834)学问深邃,思想幽渺,且具锐利之批评眼,其作品以格调之真挚、押韵之自由为世所叹赏,门人友戚受彼之感化者甚众。
其后Wakter Scott(1771-1832)、 George Gordon Byron(1778-1824)两大家出。Scott有戏曲的天才,其文雄健,其诗丰丽,为历史小说之祖。Byron之诗,久传诵于世界大陆,近世文学颇受其感化。Byron氏贫困又苦于家室之累,因于一八二四年去故国,投希腊独立军,遂死其地。
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亦因教权之压抑,避居南欧,为薄命理想之诗人。其作品幽婉高妙,且示神秘之倾向。
承大革命影响之诗风,止于Shelley。其时又有以卓绝之才识开辟一新诗风者,即John Keats(1795-1821)是。Keats氏所著之诗,凡古典之精神及绚烂之色彩,两者兼备。故外形内容皆纯洁完美,无毫发憾。
Alfred Tennyson(1809-1892),世称为十九世纪集大成之诗家。其名著《The Princess》(1847年出版)、《In Memoriam》(1850年出版)、《Idylls of the King》(1859年出版)为世所传诵。
Robert Browning(1812-1889)与Tennyson齐名,以笔力之怪郁、涉相之高峻称于世。
此外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及Wukkuam Morris(1834-1896)共于绘画界受PreRaphaelitism派之感化。其抒情诗篇,写中古之趣味及敬虔之信念。
Algerna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亦属此派,学问深邃,以诗歌之形式美,卓绝于现代之文坛。
本世纪之小说界,Scott颇负盛名,至Victoria时代,Charles Dickens(1812-1870)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两大家出,前者善描写市街之光景及下民之状态,后者善以轻妙之语调描写上流绅士社会之表里,共于小说界放一异彩。
George Eliot(1816-1880)及Charles Kingslay(1819-1875)亦以思想之高远与语调之雄浑名于时。至最近Stavanson(1850-1894)以劲健洒脱之文体,作美文小说。Meradith(1828-1909)以高远之思想,精微之观察,雄飞于现代文坛。其他,Charles Lemb(1775-1834)、De Qucncey(1785-1859),共以独特之散文、随笔负盛名。
至本世纪之中叶,英吉利批评大家有Carlyle及Macaulay,其后Ruskin、Arnold、Pater、Symonds等相继兴起,为评论界放灿烂之光彩。
Carlyle(1791-1881),思想雄浑,笔力遒劲,著有《英雄崇拜论》(《Hero worship》)传诵一时。彼始于文艺批评,其后渐进于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之方面。
Macaulay(1800-1859),其前半生为政界之伟人,作印度帝国之基础;后半生为批评家,执评坛之牛耳。其大作《英吉利史》为不朽之名著。
Ruskin(1819-1900),世称为十九世纪之预言家,于英吉利为美术评论之先辈。其代表之大作为《近世画家论》(《MordernPainters》),力持自然主义,为美术界所惊叹。此外,研究艺术之著述有《建筑七灯》(《The Seven Lamp Architecture》)等,评论正确,文章亦幽丽可诵。
Arnold(1820-1888),思想雄大高峻,且富于雅趣,实在Ruskin之上。一八六五年出版之《批评论集》(《Essays in Criticism》)为其代表之作。
以上所述之Ruskin及Arnold二氏,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批评坛之代表。
Pater(1839-1894),精于修辞,其文体足冠近代。著有《文艺复兴史之研究》(《Studies in the His tory of Renaissance》)。关于文学美术,研究精审,颇多创解。
Symonds(1840-1893)与Pater同精于文艺复兴期之研究,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论》(《The Renaissance in Italy》)。Symonds氏于评论文学美术外,兼及于政治宗教之方面。
十九世纪剧坛名家,以Pnero(1855)、 Henry、 Arthur Johns(1851)、Shaw(1856)等最负盛名。
此文原有多章,因《白阳》只出诞生号一期,故仅刊出《英吉利文学》第一章,余已散失。
本文一九一三年春作于杭州浙江一师。
石膏模型用法
一 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
自来图画专门之练习,每取古代制作品及其复制品为范本。但近来于普通教育图画之练习,亦采用此法。其范本以用石膏制之模型为主。
普通教育设图画科,不仅练习手法,当以练习目力为主。此说为今日一般教育家所公认。因眼所见之物体,须知觉其正确之形状。此种知觉之能力,为一般人所不可缺。但依旧式临画之方法以养成此种之能力,至为困难。于是近年以来,欧美各国之普通教育,以实物写生为图画之正课,即用兼习临画者,亦加以种种限制。因临画之教式,教以一定之描写法,利用小巧之手技似甚简便;然能减杀初学者之独创力,生依赖定式之恶习惯,且于目力之练习毫无裨益。故学图画者,当确信实物写生为第一良善之方法。
实物写生,取日常所用简单之器具为范本,固属有益。但初学者练习画线,以单纯之直线曲线构成之物体为宜。又练习阴影,以纯白之物体为宜。石膏模型,仿实物之形状,以美妙之直线与曲线构成,其色纯白,阴影处无色彩错乱之虞,阴阳浓淡之程度,容易判别。故学图画者,当确信石膏模型为实物写生用的第一完全之范本。
石膏模型分二种:
一、 摹仿古今雕塑之名品杰作之复制品。
二、 作者摹仿实物之创作品。
写生练习用,以第一种为宜。因以艺术上之名作为范本,自能悟解线形及骨相纯正之状态,且可以养成审美之智识。
二 收藏法
石膏模型,质甚脆弱,最易破坏,且图画用之模型,以纯白为适用,故须注意收藏,不可使受尘埃及油烟。其它污点斑纹亦不可有。石膏模型当贮藏于标本室,不可陈列于图画讲堂。因生徒常见此种标本,日久将毫无新奇之感情,故须另设收藏室,临画时再搬入讲堂。
三 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
写生用教室须高广,向北一面开玻璃窗。如以寻常教室充用,当由一面取光线。倘由二面或三面光线混入,模型之阴影将紊乱,初学者甚困难。室内之设备,当依其室内之形状酌定,无一定之程式,模型或近壁或在室之中央。如近壁时,壁面以浓色为宜,否则亦可挂布幕以为模型之背景,俾生徒观察物形之外线能十分明了。模型台之高低,当与多数生徒之视线在同一之平位为适宜(生徒座位前列低,后列高,最后列者每直立,故视线之高低不能统一)。
四 图画之材料
普通学校图画用纸,虽无一定之限制,但须择其纸质强固、纸面不甚光滑者为宜。描写之材料,有铅笔、木炭及黑粉笔等。但其中以木炭为最适用。故西洋各普通学校皆专用木炭。日本之普通学校,从前专用铅笔,近亦兼用木炭。
本文一九一三年春作于杭州浙江一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