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绿-北京厂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世纪第一个春节期间,又恢复了(停办三十多年的)厂甸庙会。此前,作家协会邀请邓友梅、林斤澜、姜德明等二十多位文艺家开了一次“侃厂甸”座谈会,发言精彩热烈,表明了文艺界对厂甸文化的关爱。此后春节厂甸庙会继续举办,从初一到初七,万人同游,摩肩接踵,十分热闹,受到平民百姓的普遍欢迎。地处闹市,不收门票,人们大都扶老携幼前来逛厂甸,许多中老年人难以忘怀自己小时候在厂甸品尝各色风味小吃,买风筝、空竹、风车、绢花、大冰糖葫芦的乐趣,如今更要带上儿孙前来重温少年时。

    春节期间,北京的大型庙会有十多处。厂甸之所以备受欢迎,除了具有各处庙会的传统饮食、杂技、工艺品之外,更有几百年间积淀起来的文化宝藏。它的全称是琉璃厂厂甸,与琉璃厂文化街结为一体,是京味文化最浓郁的地段。所谓京味文化或京华文化,在历史上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交织构成,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如果说厂甸庙会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热闹非凡,是侧重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那么平时的琉璃厂天天都是展示京华文化的窗口,是文人荟萃、进行文化活动、不断编织和丰富京华文化的场所。近代现代的文化名人,凡到北京者,几乎没有一个不爱逛厂甸的。林则徐日记中写道,“上午剃头,赴琉璃厂,晚回。”“上午观厂,晚回。”他当时住虎坊桥,距琉璃厂很近,上午“观厂”(逛厂甸已有专用的术语了:观厂,逛厂,光厂),一逛就是一天,可见琉璃厂厂甸可供观赏的内容甚多。胡适也有许多关于逛厂甸的日记。鲁迅日记中有关逛厂甸的内容多达四十余处。文人逛厂甸主要是鉴赏和选购书籍字画,纸笔墨砚印泥;官员们多去收买古董文物,这里原有一溜“下马石”,王公大臣到此下马,更换便衣,再进珠宝古董商店。识货的收藏家在此可以一掷千金,购得价值连城的珍品;各地的古董文物商人也不远千里将“奇货”送来请琉璃厂的专家鉴定、转手、待沽。及至解放后,琉璃厂有了“看不准”的珍贵字画,也请郭沫若、邓拓、吴晗等学者鉴定,如果他们认可,乃至(援古例)在此古字画上题字用印,国内外也就不会再存争议了。

    一千年前的辽南京(今宣武区内西北部)已掌握彩色石印技术,发展到现代的荣宝斋木版水印,已成国粹。以此绝技复制的国画,足以乱真,连齐白石都很难分辨哪幅是他的原作,哪幅是印刷品。鲁迅和郑振铎曾收集琉璃厂各店历年印行的诗笺,编选成《北平笺谱》交荣宝斋刻印;在鲁迅主持下翻刻的明代《十竹斋笺谱》等,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鲁迅感叹,“将来怕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当然啦,这是句赞许的话。解放后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更上层楼,复制的名画如《夜宴图》、《文苑图》、《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等,先后在二十多个国家展出,获得极高的声誉。三百多年来,荣宝斋堪称书画家的“艺术博物馆”,启功就说过“感谢这个超过导师作用的‘艺术博物馆’!”齐白石也说过多次,“荣宝斋好啊!我常来。”

    元朝为建大都,设窑厂烧制琉璃瓦,琉璃厂由此得名。厂前空地叫厂甸,北方话的甸就是荒地,当年是元大都的南郊,有许多小商贩在这空地摆摊售货。明清两朝重建北京城,大都南移,这一带圈入南城,也叫外城。满族入主中原,将商人、汉人包括汉族官员一律迁出内城,外城因而繁荣起来。琉璃厂形成京味文化中心,始于乾隆年间。有几件“大事”值得一提。您看过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兰》吗?乾隆帝命他主持编纂《四库全书》,那阵杖可比电视剧里描绘的规模宏大得多,纪晓兰麾下有一大批高级编辑,历时十余载,成书十六万八千余册,又分抄七份,建七阁贮之。如此宏篇巨制的原始资料那里来?纪晓兰居住的阅微草堂就在琉璃厂南侧(今虎坊桥晋阳饭庄),此时窑厂已外迁,全国各地的书商纷纷赶到琉璃厂厂甸来建书店或摆摊卖书,形成了国内最大的书市。居京文人和晋京赶考的万千举子经常光顾琉璃厂。光绪年间,这里的书店已发展到二百二十多家。现代的学者教授,文化名人,也是琉璃厂的常客。解放后,郑振铎、张友渔、吴晗等人主持建立中国书店,是国内最大的古旧书库,为许多教授和研究人员提供大量宝贵资料,被誉为“救命场”和国宝。书,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这里书香四溢,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四大徽班”晋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之后留下了——这一点很重要,“长安居,大不易”,他们必须参与同行业的竞争,才能站住脚;同时,京都也为他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博采众家之长的机会,将北昆、汉剧、皮黄等姊妹剧种的优美唱腔和剧目移植过来,丰富自身;还要接受北京高水平的戏迷(堪称鉴赏家,包括士大夫乃至十分懂戏的慈禧皇太后)横挑鼻子竖挑眼;经历了百般挑剔,百年挑剔,不断提高,精益求精,才使一个地方剧种发展成为京剧,国剧,国宝。北京造就了京剧,京剧又丰富了京华文化。有趣的是,“四大徽班”的汉族“戏子”们也只能居住外城,有句民谚,“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韩家潭。”韩家潭是紧靠东琉璃厂的韩家胡同一带,许多名角、科班、戏园都集居此地,拜师教徒,联姻成家,被称为梨园之乡。这里涌现了“京腔十三绝”、“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红极一时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当中不乏教育家,梅兰芳、萧长华等人创立的戏曲院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京剧演员。梨园文化与琉璃厂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三是同乡会馆纷纷建立。我手头现有一幅中华书局彩印的老北京地图,标出的会馆多达四百六十余处,基本上建于外城。它是历史上各地来京人员经商、赶考、谋官、议事的办事处和落脚之地,把大量人才和信息输入京都,促进文化交融,形成一种会馆文化(这种同乡会在世界各地华人聚居区都有,保持中华文化,又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明清两朝进京赶考的书生累计百万,进士及第者近五万人,相当一部分留在京都做官,清朝的状元当中就有十六位苏州才子,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北京,应该说京华文化是全国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些举子和进士都与会馆有着亲密联系。许多会馆现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琉璃厂附近的湖广会馆,是孙中山召开国民党成立大会的场所,至今还有国民党官员从台湾前来观光寻根,成为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文化纽带。

    自“康乾盛世”至今的诸多文化活动和设施,如绿叶般烘托出琉璃厂厂甸的大红花。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厂甸将继续闪亮着京华文化的光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