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绿-爱牙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自幼爱牙。因为母亲是小学校长,有卫生知识,提倡小学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在我还长着乳牙的时候,她就买来软毛小牙刷,手把手地教我刷牙,而且是睡觉前刷牙漱口。我刷牙时,常受夸奖,“瞧,真像女孩子的糯米牙!”

    有些家长不以为然,“什么糯米牙!等孩子换牙以后,再刷也不迟。”

    什么是糯米牙呢?美丽的姑娘嫣然一笑,牙齿洁白似玉,润泽如珠,用家常话来说,就是排列整齐的糯米牙了。否则,姑娘的美丽也会大打折扣的。

    我换牙的时候妈妈特小心,不让啃骨头,不准嗑瓜子。有些小姑娘换牙时不注意,排列整齐的糯米牙也就东倒西歪了,能跟《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儿媲美。

    大观园里的孩子为什么一个个红唇皓齿?《红楼梦》有交待,原来他们都讲究口腔卫生。贾宝玉、林黛玉们清晨就用“青盐擦牙”,这可能不如今天的牙膏细腻,擦重了会磨损牙面釉质,但也有另一方面的好处,盐水可杀灭口腔内的许多细菌。饭后照例由丫环捧来茶水漱口,赶紧把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碎屑漱掉,茶水可消除口臭。医生讲得很吓人:口腔残留的食物在10分钟之后就会形成牙垢,结成牙石,发酵呈酸性,长期酸蚀牙釉,形成龋齿(俗称虫牙),还会引起牙龈炎、牙周炎。而炎症又是中风、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的诱因。

    我18岁参军,当文工团员,保留着刷牙漱口的习惯。班长来自农村,他不刷牙,还批评我,“咱吃人民的小米,血汗粮食啊,你还嫌脏?顿顿洗嘴,晚上再洗一遍,格路!”格路是东北话,就是脱离群众。文工团的管理比较松,加之我少年气盛,不怕格路,我行我素,充其量就是晚了一年才入共青团嘛。

    复员后我长期从事农机工作,经常下乡,见到许多农民四五十岁就开始掉牙了,这与他们不刷牙有直接关系。城里人的情况好一些,但是不同程度患牙疾的也大有人在。话剧《茶馆》里的王利发和几位老哥儿们就有这样的对话:“花生豆有了,可是牙没啦!”岂不悲哀。

    我60岁体检时,医生查看口腔,笑着说“一口好牙!”又说,“牙好,消化吸收就好,是保持健康的第一关。”有趣的是,这年我们军文工团84位老战友,相约重返老部队,排练当年的战地歌舞,给部队再演出一场,受到热烈欢迎。此时有个意外发现,我的那位班长已经是满口假牙了。

    现在的父母疼爱独生子女,完全可以理解。然而爱也有方,与其用“填鸭式”的饮食把孩子喂成小胖墩儿,过年给很多压岁钱,倒不如教孩子自幼刷牙——爱牙可以增强我们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