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史钩沉-一位世纪老人的坎坷一生——忆潘逸耕同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秦柳方

    勤奋好学的幼年牛活

    潘逸耕同志,1904年6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县陆平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潘听宜,母杜氏。兄弟六人,姐妹二人,逸耕排行第三。潘逸耕幼年时在家乡初等小学学习。他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经常名列全班第一名。

    1919年秋,陆平村办起了高等小学,他插入高小二年级,此时起改名为潘子文。1921年7月,在陆平高小毕业。经同学潘瑞年资助路费,赴常州(今武进市)考取江苏省立第五中学。家中先后借青苗钱以及合会等,使他得以入学,后来获得宜兴县助学会的资助。1925年7月,他在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在五中学习期间,潘逸耕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宣传抵制日货。

    投笔从戎踏上北伐革命征途

    1925年暑期,潘逸耕考取了唐山交通大学,仍受宜兴助学会的资助,北上河北唐山,进人交通大学学习。当时,同村潘梓年(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在保定中学任教,也曾予以资助。这时。革命形势处于高潮,不少进步书刊公开发行。他阅读了这类书刊,开始接受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以及苏联十月革命的思潮。他曾在1926年交大校刊新年号上发表《恭吊年凶》一文,揭露当时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1926年,北京爆发“三·一八”惨案,爱国学生运动受到残酷镇压,广大学生无不表示极大愤慨,也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同情。潘逸耕萌生了参加革命组织的愿望,在交大经高班同学冯亮功(宜兴人)、张国栋介绍,秘密加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

    1926年底,北伐军攻克武汉,各地有志青年掀起参军热潮。他受到潘梓年的鼓励,经学校国民党党部介绍,到武汉参加北伐。到武汉后,投考政工人员,被录取后派往程潜指挥的江右军指挥部的政治部工作,编人宣传队,在九江参加军事训练,于1927年随军东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潘逸耕微服出走,到上海去找同乡潘汉年。获悉汉年还在武汉,他又于5月下旬乘船回武汉,向总政治部报到,见到当时担任总政治部编纂股股长的潘汉年。他应邀任编纂股员,负责编写宣传提纲、标语、传单等,发到各军政治部。总政治部设在武昌粮道街中华大学内,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秘书长恽代英。他与潘汉年同住在学生宿舍的一间房内,经常交流消息和意见。

    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一时政局动荡。他遂与潘汉年同返上海,后又转回宜兴原籍。

    参加宜兴农民暴动

    1927年8月5日,他回到宜兴陆平村。当时,陆平村的农民协会尚未遭到破坏,还在村上的义庄内办有农民夜校。农协负责人邀请他到夜校演讲,担任文化教员。他讲课时,对农民宣讲政治形势,打倒土豪劣势,实行减租减息。他住在国民党县党部内,并担任宜兴县总工会秘书长。1927年9月经李旸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准备农民暴动,要他发动丁山蜀山的陶瓷工人配合暴动。他经常往来于县城与丁山蜀山之间,做发动陶瓷工作的工作。11月1日,宜兴农民暴动。为了取得邻县的协助,当晚暴动指挥部派他与蒋梧汝到苏州活动。后来,在报上看到宜兴反动当局通缉暴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上有“潘子文”的名字。

    这年冬季,在中共党团领导下,先后有宜兴、无锡县东乡和江阴周庄等多处农民暴动,震撼了江南地区。

    在苏沪港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潘逸耕抵达苏州以后,白色恐怖虽然严重,但中共党团的地下活动仍相当活跃。组织上要他担任共青团苏州市委(当时称CY)的工作,负责经济斗争部。年底成立党团行动委员会,准备发动暴动。因“潘子文”已遭通缉,他在苏州工作,曾先后改名为丁雪年、童为逸。他主要负责青年学生和农民工作,经常下乡到浒墅关等地农村进行宣传,工作相当活跃。

    1928年8月,共青团江苏省委调他到上海工作,担任沪东区委委员,改名王镜仁,一个月后,改任团沪东区委书记。党的沪东区委书记是刘少奇,两人经常研究工作,交谈较多。

    沪东是工厂区域。他经常深入车间,调查研究,还曾作为工人代表与英商怡和纱厂资方进行谈判,要求改善工人待遇。1929年3月21日。他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罢工”两周年纪念活动;“五一”劳动节时发动工人在南京路示威游行,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六大以后,曾发动团员学习六大文件。

    1929年5月,团中央调他任团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当时,广东省委和团的机关设在香港,还负责广西梧州一带以及南洋各地的党团工作。

    1929年12月,他被调回上海,担任共青团江苏省组织部长。1930年3月,又调任中共上海吴淞区委书记。一次,时任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李立三给他们作报告,认为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应当进行同盟罢工,在一省或数省建立革命政权。为了贯彻立三路线,准备红五月的斗争,中央决定,上海党团、工会组织合并起来,成立上海行动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各区也相应成立统一领导机构。当时,中共上海行动委员会书记是李维汉,各区的行动委员会书记分别是:沪东区恽代英,法南区(法租界南市)何孟雄,沪西区老赵(康生),沪中区陈云,闸北区王克全,吴淞区王镜仁。上海党、团和工人群众都行动起来了,革命斗争形势相当紧张,白色恐怖也更加严重。

    在白色恐怖下两次被捕

    1930年“五·一”劳动节的前夕,党团员和工人群众纷纷准备行动,为红五月举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上海警察局吴淞分局的防范亦日益加强。1930年4月28日,他见到住处周围已有可疑的陌生人出现,便迅速回到住处将文件焚毁,并通知有关人员撤离。第二天他试着去探望,房东说昨天已有警察来搜查。正想脱身时,两个警察进来,把他带到警察局。在受审时他自认叫王季英,未承认是共产党员,4个月后被军法处以“行动诡秘罪”判刑11个月,转送至漕河泾江苏省第二模范监狱执行。

    1931年7月,他刑满释放,到新闻路招待所住了一个月。曾有一位姓陈的同志来看他,说工作已安排好,仍在省委工作,住的地方也安排好了,明天来接。不料第二天招待所又遭破坏,他第二次被捕,被捕时他自名为李斌,说是小学教师,来上海找工作的。后被转送国民党高等法院设在公共租界的刑事法庭审讯。他在审讯过程中,惨遭酷刑,始终未改口供,亦未承认是共产党员。1931年11月,仍被以“危害民国罪”判处10年徒刑,转送漕河泾第二模范监狱执行。抗战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拟释放政治犯,他才于1937年8月16日被无条件释放。

    开始研究战时农村问题

    1937年8月,他回到宜兴陆平村老家,从此一直使用在初小学习时的名字潘逸耕。正值“七七事变”后,“八·一三”日军侵沪,铁路沿线城市遭受日机轰炸。宜兴亦处于临战状态。他与李旸谷等发起成立战时服务团,被推举任团长,带领一批青年西撤,沿途进行抗战宣传,年底到达武汉,并留下参加抗战宣传工作。

    1938年5月,中国战时农村问题研究所在武汉成立,主持人王寅生。潘逸耕应邀参加这项研究工作,并加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同时在该所参加工作的有王一青、俞景文等。当时,钱俊瑞、薛暮桥也在武汉,在工作上与中国战时农村问题研究所有密切联系。这年暑假,我从桂林到武汉,与逸耕同志开始交往。武汉疏散,我仍回到桂林。他与王一青随薛暮桥到长沙,协助编辑《中国农村》战时特刊,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会报》。

    长沙疏散,暮桥夫妇去新四军工作,逸耕和王一青携带着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档案,南迁桂林。

    参加广西地方建设干部训练工作

    1939年初,广西当局在桂林创办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训练县以下乡镇一级的基层干部,邀请杨东莼为教育长,主持校务。我和潘逸耕均受杨东莼之约参加干校工作,我担任教导处主任,他任教务股长。教务股负责安排授课时间,审阅和编印教材,逸耕同志全力以赴。我们合作得很好。

    在此期间俞景文到桂林,就在干校总部附近莫家村与逸耕结为夫妇。1940年夏秋,已处在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夕,政治形势逆转。干校办得太突出了,受到各方注意。6月,杨东莼辞去教育长职务,我亦辞职离校。不久,于校改为训练团,逸耕仍留团工作,任指导股长。年底辞职离团。

    在中等教育园地辛勤耕耘

    1940年底,逸耕去浙江衢州,在茶叶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景文也在该所工作。1942年3、4月问,因战局影响,茶叶研究所迁到福建崇安。1944年秋,他转到桂林。其时,我在广西银行经济研究室工作,经我介绍,他到私立汉民中学任教,担任数学教师。桂林疏散时,汉民中学决定向贵州榕江西撤。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带领两名校工先到桂林,修葺校舍,准备招生。师生家属从榕江回来后,就在桂林复校。他一直在汉民中学任教务主任,兼教数学,深得校长任中敏的信任,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桂林解放以后,因为知道他工作认真负责授课有经验,便又委派他担任市立中学校长。他擘划整顿,把学校办得很有起色。不久,市立中学改为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仍任校长,前后8年。他治校有方,团结同志,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中小学优秀工作者会议上被授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解放后,他们夫妇俩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他任民盟桂林市委组织部长时,广交朋友,吸收优秀教师入盟,为党的统一战线做了许多工作。

    生活坎坷,信仰坚定

    1958年8月,潘逸耕被错划为右派。文革十年动乱期间,他遭到严重冲击,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仍坚定不移。文革结束以后他继续在三中教课。1974年10月,他已71岁,因体力不能胜任教三个高中班数学而获准退休。

    逸耕同志在解放前后都曾多次向有关同志提出恢复党的组织关系的要求,未能如愿。1984年10月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批准,恢复了逸耕同志的党籍,党龄从1927年9月算起。他曾任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市人大代表、桂林市政协委员、民盟广西自治区委委员、民盟桂林市委委员。1984年改为离休。

    1987年,他83岁时,根据他前半生的革命经历撰写了几篇回忆录,加上有关单位的外调记录,编成《弹指八十三》上编;下编因心力不济而未能撰写。1996年7月中旬逸耕身体不适,住院治疗,终因心力衰竭于7月17日11时逝世,享年93岁。逸耕夫妇有子女5人:长子列成、次子列安、三女列琪、五女列明,均在桂林工作;四女列华去加拿大学习,现在蒙特利尔工作。

    (载《江南论坛》1997年第4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