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文化的生成和基本特征
人人都说江南好,以至魂牵梦萦,生发“能不忆江南”的感叹。
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我们试以无锡为例。
无锡,北起长江南岸的江阴市,南至山峦起伏的宜兴市,中间是环绕无锡市区的锡山市。东与苏州相邻,西与常州为伴,世称“苏锡常”。
这里,山青水秀,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在江河湖泊与山丘平原相间的4650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生物种类多达2500种左右,构成明媚秀丽、生机郁勃的生态特色。
无锡人民,祖祖辈辈生息于这样的自然造化之中,因地制宜,进行物质生产,农耕文明特别发达,素称“鱼米之乡”。农田鱼塘,茶果桑竹,精耕细作。状如绣花,既以富庶的物产为人们提供丰饶的饮食营养,促进了体质、智力的发育,同时又形成了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江南田园风光,和“天人相应”的生态文明。
自然生态决定了生产方式,并由此形成了生活方式。这是生成地域文化的三大基要要素,无锡文化的生成也不例外。外秀内慧的无锡人,追根溯源,也是这三大基本要素塑造的。明媚秀丽的山川和田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无锡人的审美视觉,陶冶了人们的人文审美趋向。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之中。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无锡人的思维行为倾向,使人们具有精明、细致、缜密的人文性格。
江南有丰沛的水资源,三千多条河流像水网一般布织在无锡的大地上,构成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独特风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滋润万物,也滋润了无锡人的心田。如果说无锡文化具有气韵灵动、敏慧秀逸的审美趋势的话,那或许是江南水的孕育。需要指出的是,无锡之水,北通滔滔大江,南汇烟波浩渺的太湖,“小桥流水人家”并不是一个“小”字所能尽言,而是一种寓博大轩昂于平和清丽之中的襟怀。借真山入园的寄畅园,便是这一审美襟怀的突出表现。所以。在无锡文化的创造中,就有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般的活力和“包孕吴越,通江贯海”般的气度。无锡文化的这一基本特征,往往容易被疏忽。岂不知人文荟萃的无锡,经济发达的无锡,其根底就在于此!
无锡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无锡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成、演变、发展的过程与中华文明的历程相同步。现代考古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曙光初照的所在地。要说无锡文化在历史性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显著特点的话,那就表现在三个文化整合阶段中。
公元前十二世纪,无锡先民在历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文明进程之后,吸纳了周太王长子泰伯及次子仲雍带来的中原文化。这是第一次具有深刻影响的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流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浪漫瑰丽的楚文化、坚韧刚毅的越文化、清健秀逸的吴文化,三大地域文化在无锡彼此咬合,上演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文化史剧。此时衍生的文化奇葩,可举丝绸、铜剑为例。这一柔一刚的文化标志物,不仅以精美绝伦称誉天下,更寄寓着文心侠胆的人文精神。据说,吴国季札奉命出使中原诸国,在郑国拜访政治家子产时,赠送的国礼便是丝织缟带。徐国国君看了季札的佩剑,爱不释手,却难以开口索取,因为成年男子的佩剑犹如身家性命一样,绝不能轻易离身。季札返国途中,获悉徐君不幸去世,便将佩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以示悼念。“季札挂剑”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显然是楚王征服吴越后的战利品,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尘埃,光彩依旧,锋利无比,体现了高超的冶铸技艺,令世人惊叹不已。因此,公元前202年。汉建无锡县,标志着无锡文化的形成暨第一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的结束。
第二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是漫长的。在这个阶段中,无锡文化一方面继续以宽博虚纳的胸怀,汲取华夏各地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则以自身的创新能力,日趋显示出加人中华主流文化的优势,在许多文化领域大有开天下风气之先的影响力,为经济、文化重心的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南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略举数例,以示其在这个阶段中的重要性。
蔡文姬的父亲,声名赫赫的经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字伯喈),因党锢之祸,于公元179年后“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达十二年之久。由此,结识了顾雍。《三国志·吴书》本传载:“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也。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裴松之引《江表传》注:“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日:‘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后来,顾雍当了十九年孙权的丞相。顾氏世家是东吴大族,得一代文化大家蔡邕亲授琴艺、书法,为东晋顾恺之的诞生,拉开了文化序幕。
东晋时期,大批北方士族世家南迁,主动亲和江南文化,形成第二次南北文化的交流大融合。东晋开国重臣王导亲自登门造访江左诸大姓文化士族世家,请他们出来做官,共举大业。他带头学讲吴语方言,礼问民情风俗,还想攀结儿女亲家。他建议晋元帝司马睿借参加江南民俗三月初三的临水修禊之机,与民同乐,亲和民风。在求田问舍的生存事宜上,南迁的权贵们虽然有“阳羡溪山之幽美甲于江左”的赞叹,但因有义兴周氏世家在,故不得不避开已被江南世家大族所开发的太湖流域,而去浙闽一带安家生息。由此奠定了东晋、南朝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说:“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当永嘉之世,九州空荒,但权存江南吴土尚得称康平丰盛者。”
文化史学家一致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化的自觉发展时期,尤以南方的文化最为鲜明。唐太宗向慕南方的文化,论文学,盛赞陆机“文藻宏丽”;论书法,“心摹手追”王羲之,赞叹其“尽善尽美”。陆机、王羲之都是江南孕育而出的精英。顾恺之以“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审美理论和实践,凸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觉醒。
唐代,“赋出天下,江南居会九”;宋代,“苏湖熟,天下足”。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写道:“予谓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常熟,天下足’……”发达的江南经济,与江南文化的繁荣和雄起,相辅相成。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对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也功不可没。待江南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时,无锡文化也完成了第二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诗人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诗坛四大家”。元明清三代的无锡文化的兴盛,是这第二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的直接作用所致。倪瓒、王绂双双列入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东林书院声震朝野,名列全国四大书院,明清之际先后出现了一榜九进士、十进士、十二进士的奇迹,已显露近现代无锡文化人才群体涌现的端倪。
近现代的无锡,由农耕文化的鱼米之乡成为名闻遐迩的“小上海”。一大批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在抵御列强侵略的同时,积极汲取西方工业文化,使无锡成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由此形成第三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磨合,充满了血与火的洗礼。既有科学民主与封建专制的对峙,又有工业文化与农业文明的对话,更有野蛮的侵略与文明的反侵略之间的较量,这是一种抗拒与接纳相交织的文化选择整合过程,显得十分艰难。对此,清末外交家、政论家薛福成可谓是感受最深的无锡人之一了。1884年夏至1885年春,他坚守在宁波镇海,挫败了法国军舰的侵略,取得中法战争的局部胜利。五年后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亲眼目睹西方的富强,百倍于中国,提出必须努力地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私营工商实业,“导民生财”,认为“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他还发现西方新式教育之盛,是“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但同时,薛福成也敏锐地指出,西方资本家们能“致此巨富,实众工人胼胝辛勤所致也”。对工人们的罢工斗争深表同情,并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深感痛惜。
在振兴中华。反帝反封建,走向现代文化的艰难历程中,无锡涌现出了革命家群体、实业家群体、科学家群体、教育家群体、经济学家群体、文史学家群体、书画家群体、音乐家群体、工艺美术家群体、体育健儿群体……
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大江南北海内外,他们的英名铭刻在百年时代的丰碑上,他们的文化创新业绩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他们是时代的骄子!
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代表的实业家群体,在家乡兴办各类工商实业,使无锡的产业工人总数一跃而居全国第二,改变了无锡人口文化的结构。他们还把资本投入上海的建设,为上海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家乡,他们修路架桥,开发太湖旅游资源,兴办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文化事业,设想把“小上海”建设成为“大无锡”,提出无锡向西扩展、常州向东扩展,最终连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战略。这样的气魄,可谓大也!
高阳毁家办学,唐文治应聘任校长十年,分文不取。这样的无私精神,是何等感人!
爱因斯坦,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生前曾与两位无锡人有密切交往。周培源是他门下弟子。许思园于1946年6月7日应邀到他家中畅谈,起因或许是四年前许思园曾在法国巴黎发表了《相对论驳议》。畅谈后,许思园发表《与爱因斯坦教授讨论两个问题》一文。无锡籍科学家群体追踪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高远视野,由此可见一斑。至200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群体中,无锡籍院士有六十七位。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书画家群体,在最具传统文化色彩的艺术领域里,消融东西方对峙的艺术视野,开创了中国美术的新史篇,以雄健奔放的笔触显示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气派。
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华彦钧、刘天华,在简单的二根丝弦上奏响《二泉映月》、《光明行》,感人肺腑的旋律,典型地体现了无锡音乐家群体的艺术天才。
在文史学家群体中,身为新文化运动健将的刘半农,不忘故国,二十年代初留学法国时在巴黎国立图书馆亲笔抄录了104种敦煌文献,1925年回国后辑印为《敦煌掇琐》三册,成为第一部从海外抄归的敦煌文献集成,并将敦煌学的研究视野从传统的经史子集扩展到民间文学、语言文学、社会经济和官府文书等,是现代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还有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和在中西文化比较学中建树超凡的文化昆仑钱钟书。
……
总之,在第三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中,无锡文化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也是令人瞩目的。这是源远流长的无锡文化的丰厚历史底蕴,在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的时代召唤下,一次极具创新的喷发!
不无遗憾的是,对近现代无锡文化的创新现象,我们尚缺乏足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认为,创新现象既来源于本篇序文开头所述的无锡文化生成的基本特征,更来源于无锡人民尊崇教育的优良传统。近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无锡儿女走出国门,留学欧美、日本。成长为名闻中外的专家学者。例如,顾毓琦、顾毓琇、顾毓琮、顾毓珍四兄弟。三位弟弟均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长兄毓琦虽未出国,却以科研成果获授德国医学博士。“一门四博士”,在无锡城乡传为佳话。颇具中国特色的无锡国学专修馆,汇聚了唐文治、钱基博、钱穆、巨赞等一批出类拔萃的无锡籍文史哲大师,开课亲授,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型的文史人才,在近几十年的学术领域中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宜兴,更有“教授之乡”的美誉。
在近现代无锡文化的创新现象中,有两个特点令人关注。第一,在各个领域的人才群体中,没有形成学术流派、艺术流派等文化表征。环顾无锡周围城市,历史上有金陵画派、吴门画派(苏州)、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常州)、惠栋吴派经学(吴县)、泰州学派、浙东史学学派、广陵琴(扬州)等等,惟独在无锡文化中找不到“派”。这一特点,既有其优处,又有其弱处。优处是,充分显示了文化创新中的独立性品格和风格个性,无因袭,不雷同,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能事。弱处是,文化创新的社会宏观整合力不强,极易在文化的持续发展中产生断层现象。例如,无锡籍经济学家群体,未能形成一个或二个经济学派,否则,无疑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
第二,近现代无锡文化的创新,是以“输出”为特点的。各个领域的人才群体,大都活跃在北京、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像华彦钧、秦古柳这样寸步不离家乡的,实属凤毛麟角。无锡犹如一个功能强大的文化精英的孕育体,表明无锡文化具有培植国家栋梁之材的优势和实力,同时也表现了超越狭隘的地域文化观念的宽博胸怀。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无锡未能来得及趁创新之势构筑起文化中心城市。文化精英人才的流走,对无锡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也不无影响。
无锡文化的新世纪瞻望
世纪之始,无锡文化正处在第四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之中。这是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的文化发展阶段;也是以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人类文化进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文化发展阶段。自身的创造、传播、接受等方式,正随着科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而深刻地变化着。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结构、文化介质、文化功能等等,都处于新旧交织、更替的变动之中。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积极汲取全人类的文化精华,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先进城市,是无锡文化第四个历史性文化整合阶段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已有了坚实的基础:
——无锡,已成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十三个较大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人民生活水平,正由小康向现代化发展;
一一城乡文化家园,日新月异。江阴市、锡山市、宜兴市和南长区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江阴市已成为全国文化模范地区。全市145个乡镇、有143个步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行列;
——江阴市的文学作品《湮没的辉煌》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无锡市歌舞团继两度获得全国舞台艺术表演“文华新节目”奖之后,又以舞剧《阿炳》于2000年第九届“文华奖”评选中荣获最高奖项“文华大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文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在高科技的支撑中,正步入城乡网络一体化的进程,宽频数码互动电视工程已在2000年7月16日启动;
——两年一届的太湖艺术节,已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节日。平均每月两台中外著名艺术表演团体的来锡演出,大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广场文化,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城乡文化风景线;
——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江南文物、民间龙舞狮舞、歌舞音乐、少儿艺术、书画、图书、武术等等,均已走出国门;
一一无锡的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奋发昂扬,摘金挂银,展示了秀慧的水乡儿女的飒爽英姿;
我们相信,在进入新世纪的岁月里,无锡文化将完成第四次的历史性整合。彻底改变语文化落后的面貌,以强大的文化创新力,会通中西古今,融民族性、世界性、地域性、现代性为一体,使公共文化、公益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审美文化、网络文化等整个文化体系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无锡文化的辉煌更新!
(本文系《无锡文化大观》序言,新华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无锡市文化局局长、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和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载《江南论坛》2000年第1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