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史钩沉-实践之树常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胡福明

    《江南论坛》复刊并公开发行10年了,已经由一株菁菁幼苗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了。

    江南,不是行政区域,而是一个自然地域。顾名思义,它是长江以南地区,但并非长江以南的全部地区,而是指苏南、浙北杭嘉湖地区,或者说指太湖流域,确切一点该是吴语区。江南,东濒太平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乡泽国,沃野千里,盛产大米,素称“鱼米之乡”,又是丝绸之乡。自南北朝以来,江南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繁荣,城市崛起,文化发达,获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为全国人民向往。由于江南的崛起晚于中原地区,封建统治比中原地区薄弱,因而,以手工业工场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叶已经出现,与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出现相差无几。近代以来,上海成为最早开放的城市,全国的经济中心,东方的金融、贸易中心;江南成为民族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江南社会,形成吴文化,重视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教育,商品经济观念强,开放意识早,富于改革创新精神。正因为如此,江南农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下,敢于跨越城乡的鸿沟、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冲破农业学大寨的束缚,自主创办乡镇企业,开辟农村工业化的新路,当市场经济的先驱。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第一个伟大创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江南正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掀起了第一个发展高潮,苏南、浙北杭嘉湖地区无不如此。

    《江南论坛》的复刊就是在江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运而生的。一批研究发展乡镇企业的领头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发起主办《江南论坛》,目的是从江南的实际出发,探索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了江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

    《江南论坛》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检验与发展理论;始终立足于江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总结新鲜经验,着眼于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探索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因而受到了江南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与支持,刊物的发行面日益扩大,发行量日益增加,内容愈加广泛、丰富,质量品位不断提高。

    值此庆贺《江南论坛》复刊10周年之际,我祝愿她更上一层楼;关键在进一步提高质量与品位,把《江南论坛》办成全国一流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更加解放,眼界更加宽广,更深地扎根江南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把研究新问题新情况作为主要任务,把理论创新作为主要目标,努力走在实践的前头。作为《江南论坛》,当然应该立足江南,但必须放眼全国、放眼世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刊物,应当合理安排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各方面的课题。作为学术刊物,应当以实践为基础,深入进行学术、理论的研究探讨;作为论坛,就要鼓励解放思想,倡导百家争鸣,坚持学术自由,把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学术刊物的生命力、原动力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质量品位在于理论创新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实践之树常青,解放思想,头脑聪明。

    《江南论坛》是江南人民的刊物。《江南论坛》要发扬我党我军群众办报办刊的光荣传统,积极组织江南人民共同办刊,歌颂江南人民创造的成就,总结江南人民创造的经验,发扬江南人民的创造精神,反映江南人民的甘与苦、乐与忧,为江南人民服务。

    (作者为我国著名理论家、哲学家、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本刊高级顾问。本文载《江南论坛》2003年第8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