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北-公民道德与本能无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近日,西安一位年约60岁的老太太不小心卷入了公交车底,眼看伤者危在旦夕,许多围观者却只顾着拿手机拍照发微博,没人救援。为什么不施救?许多人解释说害怕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担不起这个责。除了这种牵强的解释之外,还有一些具有话语权的人士声称,这是人的本能所致。

    诚然,因为施救而受到无端牵连甚至遭到非议的事情曾经发生过,但毕竟属于个例,且普遍受到谴责。那种以偏概全、讳疾忌医的心态,不应被我们再迁就下去。另外,即便限于医学知识贫乏,普通群众不能直接施救,但及时打一个急救电话,总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吧?很显然,这种行为逃不过公民道德的拷问。至于所谓的本能云云,不仅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恐怕也应该列入受谴责之伍。

    众所周知,道德代表着公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在道德的范畴内做事、做人,才能保障社会的常态发展。“见死不救”的行为再发展下去,极可能演变成恶性的群体性不作为事件。如此下去,除了可能会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此类事件,更为可怕的,是为人性的冷漠埋下了伏笔。而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我们如果还仅仅将之划归为道德谴责范畴,不上升到相关的法律条规,不置入到法律处罚范围,这些损害你我切身利益的事件,便难以避免。由此也应该看到,我们迫切需要道德谴责和法律制度这两把利剑,让它们同时“上阵”,将有助于改善社会的不良风气,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