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火王:火炮与弹药-名炮故事与战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名炮故事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中国火炮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康熙在北京紫禁城养心殿、景山和铁匠营设3个造炮点。康熙十四至六十年间,御林军已有各种火炮近千门,不仅有威力巨大的“神威将军”和口径为210毫米的大口径“威远将军”,而且有携带和使用比较方便的子母炮、奇炮。

    一、“威远将军”与康熙帝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4年),西南三藩叛乱爆发。短短数月,战火遍及江南和西南数省,清军措手不及,十分被动。在这危难之际,康熙皇帝决心启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平定三藩赶制火炮。

    南怀仁学识渊博,精通数学,曾当着康熙的面验证了西洋历法的正确,因而取得了康熙的信任。这次,清王朝面临战争危机,康熙想到南怀仁,传旨曰:“着南怀仁尽心竭力绎思制造妙法,及遇高山深水轻便之用。”

    南怀仁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制成了轻巧的木炮。康熙十四年,南怀仁到北京卢沟桥试炮,连发一百弹全中,而且炮身完好无损。不久,康熙亲临炮场验炮,效果良好,皇帝大喜。南怀仁由此更得到皇帝的嘉许。这一年,他造炮80位(门),缓解了清政府的燃眉之急。从康熙十三至十五年的三年中,南怀仁造炮120位(门)。

    康熙不仅重视武器制造,爱惜人才,他本人还身体力行,在火炮瞄准方面有过创造。康熙二十年,玄烨到清河炮场看南怀仁试炮。当他看到用西洋传来的角度测量法赋予火炮射角操作费时,便提出将角度测量改为准星门法瞄准,令南怀仁到前山试验,结果明显地提高了操作速度。南怀仁称赞康熙大帝创造的瞄准法“乃千古所无”。T154

    在康熙皇帝的嘉许下,南怀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康熙二十二年,为驱逐沙俄侵略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南怀仁造炮47位(门)。这些火炮炮弹重3.5~6.5千克,用于攻城,威力强大。清军在雅克萨两次取胜,全靠此炮。

    戴梓是清代少有的兵器发明家,曾先后研制出多种火器,并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立大功。不久,清朝为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命戴梓赶制火炮。戴梓仅用8天时间便制成性能优异的“冲天炮”。他根据我国东南和西北地区多山地的特点,研制出子母炮。康熙皇帝听后非常满意,亲自率领群臣到炮场试炮。当看到试炮效果良好时,康熙当场封此炮为“威远将军”,并下令在炮身上镌刻上戴梓的姓名,以示“不朽”。

    戴梓制造的“冲天炮”体小而轻,射程可达11.5千米。此炮发射以后,“从天而下,片片碎裂,锐不可挡。”这种爆炸弹比旧式的实心弹有更大的杀伤力。T155

    清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厄鲁特蒙古四部中,最强的是准噶尔部。由于准噶尔部噶尔丹猖獗已久,公然与中央分庭抗礼,且拥有重兵火器,非弓矢马矛所能制胜。1696年,为平息其叛乱,康熙皇帝亲率三路大军征讨。当时出征的满洲炮兵、火器营炮兵部队威严整齐,浩浩荡荡。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四面用炮合轰噶军营垒,噶军人仰马翻,四处逃窜。康熙依靠炮兵部队大获全胜。

    二、“两不像”威风凛凛

    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军步兵使用了一种奇特的反坦克兵器。它既像枪,又能打比它粗好几倍的类似炮弹的枪榴弹。有的兵器史家称之为“两不像”,士兵们非常喜欢它,说它是很有威力的“班用大炮”。

    “两不像”其实就是附加在步枪、冲锋枪上或单独使用的发射榴弹的火器,也叫反坦克榴弹枪或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步兵班因装备它而明显地增强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美军在越南战场上首先使用的反坦克榴弹枪是M79式榴弹枪,长737毫米,重不到3千克,弹径40毫米,射程400米,杀伤半径达5米。这种兵器性能良好,士兵们尤其喜欢它的多用性。它可以击毁步兵战车、水陆坦克等轻型装甲目标,又可以杀伤有生目标;点群兼打。既可平射,又可像迫击炮一样曲射。它填补了步兵使用的手榴弹、反坦克导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可是,使用M79式榴弹发射器也带来问题:操作手要挤占步兵班步枪手的两个名额。为解决这一矛盾,美军便研制出新的M203式榴弹发射器。它的重量仅有1.36千克,长度只有M79式的1/2,装置在M16A1式自动步枪的枪管下方。因此,凡是步枪手都可使用它,携带操作都很方便,而且不占编制。T156

    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至今已发展出许多种类型。按发射方式,可分为单发、半自动和全自动发射三种,按使用方式分,有单兵、多兵和机载三类。单兵反坦克榴弹发射器供单兵使用,机动方便。多兵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类似于重机枪,使用时利用三脚架,由2~3名士兵共同操作。前者有1个极大的优点,即步兵无论是在冲锋时还是在防御中,无需增加其他发射装置,只要在半自动步枪或自动步枪上加装1个不大的发射器,便能在与坦克、装甲车辆“短兵相接”时发射反坦克枪榴弹。

    单兵使用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就是用步枪发射枪榴弹。具体操作是先把发射具紧装在枪口上,同时装进枪榴弹,然后,将专门用来发射枪榴弹的空包弹(亦即取下子弹头的枪弹)压进枪膛,利用瞄准具瞄准发射。击发之后,空包弹内的火药气体,在将枪榴弹顶出发射具的同时,又点燃了弹上的火箭发动机。

    步兵使用反坦克榴弹枪,在100~150米距离内射击目标,垂直命中可穿破250~300毫米厚的装甲。它的弹头,实际上是1个聚能装药破甲弹,像火箭弹一样,也由弹头、引信、火箭发动机和尾翼几部分组成。多装弹药的粗弹头,加上漏斗状空心装药等条件,导致弹头碰击装甲车辆后,能以高速的金属射流穿透较厚的装甲。采用压电引信,能缩短弹丸的起爆时间和增加破甲深度。尾翼起稳定弹丸飞行的作用。火箭发动机用来增加飞行速度。

    美军在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至今已研制出数十种不同型号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新一代的榴弹发射器在弹药多用途上有重大发展,不仅能发射攻击装甲车辆侧装甲的枪榴弹,还能发射杀伤榴弹、照明弹、烟幕弹、曳光弹和教练弹,有着更广泛的使用价值。新型30毫米多发榴弹发射器的射速因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增强而提高,半自动射击精度较高,射程增加到500米。

    俄罗斯、德国、南非、日本、比利时和瑞士等国都研制出了自己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它们的性能都十分优异。

    三、火炮立奇功

    火炮在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保卫站中为前功联红军的胜利立下了汉马功劳。

    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是前苏联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和战略要地,德军统帅部对斯大林格勒垂涎已久。1942年7月17日开始,希特勒不惜血本调用约50个精锐师,持续攻击了4个月。前苏联红军英勇抗击,把每一条街、每一幢房屋都变成消灭敌人的战场,使德军的进攻在消耗得精疲力尽的情况下,只好转入防御,苏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也就是在这时揭开的,最先出场的就是炮兵部队。

    10月下旬,秋高气爽。苏军炮兵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积极的进攻准备。

    静静的秋夜,为躲避德军的侦察,苏军炮兵利用黑夜集结。陡峭的顿河右岸,德军士兵在高高的河岸上,观察着苏军纵深的部署,尽管他们的神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可是对苏军炮兵部队的大规模集结毫无察觉,只是每天漫无目的的地用冷枪炮向苏军阵地上胡乱进行射击。

    11月19日清晨,大雪纷纷扬扬,笼罩着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场。7时30分,苏军数千门火炮一齐怒吼起来,成千成万发炮弹风驰电掣般地冲破大雾,飞向德军阵地。刹时间,火光闪闪,炮声隆隆,大地在颤抖,敌人的阵地顿成一片火海,德军前沿阵地和纵深的抵抗枢纽部、观察所和正在做着美梦的官兵随着尘土一起飞上了天。天空五彩缤纷,大地好像是用战争之犁重新犁过一样。德军士兵纷纷放弃阵地,跳出堑壕和隐蔽部四散逃命。

    8月50分,苏军向德军发起进攻。炮兵部队为了更好地支援步兵和坦克部队作战,炮手们在布满堑壕掩体和大大小小弹坑的高低不平的雪地里,在德军不停的炮火射击下,拖着火炮在步兵后前进。

    战斗持续到11月23日,德军33万人的精锐集团被合围,整个防御阵地摇摇欲坠。

    1943 年1月10日,围歼战斗打响了。炮火像龙卷风一般横扫德军阵地。顿时阵地上瓦砾横飞,硝烟弥漫,一片混乱。成营成营的德军官兵跪在掩体内祷告,祈求上帝饶怒,保护他们免受前苏联炮兵火力的杀伤。

    可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前苏联红军经过55分钟猛烈的炮火攻击后,辽阔的草原上传来一阵阵庆祝胜利的洪亮的“乌拉”声,紧接着浓密的火团从德军防御前沿向其纵深移动了200米,炮兵开始以弹幕支援冲击,坦克搭载着步兵,后面紧跟着冲击的步兵分队,如潮水般向德军阵地涌去。

    2月2日16时,在苏军围歼部队和强大炮火打击下,德军士兵纷纷从峡谷中、灌木丛后爬出来向苏军投降。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的33万德军部队全军覆没。

    在这次会战中,苏国炮兵建立了巨大功勋。为表彰炮兵部队的卓越战功,前苏联政府决定把斯大林格勒反攻开始的日子11月19日定为炮兵节。

    战争结束后,苏军统帅斯大林没有忘记炮兵立下的汗马功劳,赞赏地称其为现代“战争之神”。于是,“战争之神”成为炮兵和火炮的代名词,并为世人所接受,美国也有人称炮兵的“现代战争之王”。

    可是好景不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导弹和核武器,严重威胁着火炮“战争之神”的地位。在此后的数十年中,火炮的进步既比不上飞机、坦克、潜艇等传统武器的飞速发展,更不能与原子弹、导弹等新生代武器的迅速崛起相提并论,不少人对火炮的作用提出异议,有人甚至认为该让它进博物馆。火炮一度遭受冷遇,“战争之神”的地位受到挑战。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间,核战争并没有爆发,火炮在接连不断的局部战争中依然威风抖擞,屡建奇功,并借助于高科技而焕发青春,仍然是现代军队的基本装备。在当今各国军队中,一个摩托化步兵师拥有各种火炮300门,集团军则达1000~1500门。可见,火炮依然是现代军队的主要陆战装备之一。

    四、大炮充当“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时,火炮家族已是子孙满堂。最先打开恶魔之门的德军,在开战之初便拥有3500门中型炮和重炮,另有6000多门77毫米炮,迫击炮和高射炮也名列其中。

    在交战中,使用较多的是中小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而大口径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也在战火中诞生。这些火炮的新生代写 下了一笔笔残害生灵的血泪史。

    1916年,德国和法国两军对阵凡尔登,在不到12.9千米(8英里)的战线上,德军集中了1400多门各种火炮,共中还有13尊震天动地的420毫米巨型榴弹炮,与法军的火炮集群对阵。战役开始时,德军以每小时10万发的速度,将200万发炮弹倾泻在对方阵地上,数不清的法国士兵倒在血泊之中。在长达10个月的残杀中,德法两军共发射4000多万发炮弹,100多万官兵或伤或亡,整个凡尔登血流成河,堆尸如山,被称为第一世界大战中的“绞肉机”。

    战争像催化剂一样加快了火炮发展的步伐。整个 30年代,火炮的性能在兵器专家们的汗水和智慧的浇灌下不断提高,加农炮最远已能打到25 千米以外,榴弹炮也能攻击12~15千米以内的目标,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大量涌现使坦克的发展引起反坦克炮的崛起,并获得迅速发展,用来对付飞机的120~128毫米大口径高射也走出实验室,奔向战场。

    火炮的飞速发展和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其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和防空的主角,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了更为辉煌壮丽的战争奇观和战绩。

    六、化学炮弹——杀人不见血

    1917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和德国正在比利时的伊伯尔地区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激战。由于近期以来英军的作战接连失利,英军决定相对集中兵力,对德军再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势行动,以挽回不良影响。

    7月12日22时10分,英国第5集团军的4个军已在伊伯尔地区约20千米的正面上部署完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统帅部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大军就将跃出阵地杀向敌人。然而,正当他们千军待发之际,“嘭”、“嘭”、“嘭”,从德军的一方打来了一排炸声沉闷的炮弹。伴随着炮弹的爆炸声,阵地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云雾。在晚风的吹动下,云雾不断地散发、传播、扩大,不多久就笼罩了整个英军阵地。起初英军官兵并未感到有什么异常,甚至认为是德军的火炮不够威力。渐渐地,他们感到身体不适,有的人咳嗽、打喷嚏,有的人泪流满面,有的人呕吐不止,也有的人倒在地上窒息了。士兵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乱成一团,完全失去了进攻能力。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化学炮弹袭击英军的一个场面。这次袭击使英军2143人中毒,其中86人死亡,因此,英军不得不把进攻德军的计划向后推迟了两个星期。

    化学炮弹就是在弹体内装入毒剂,专门用来杀伤人员、牲畜或破坏农作物的一种特殊炮弹。从外观上看,这种炮弹与普通炮弹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弹丸内的炸药很少,有毒物质很多。炸药的作用只是负责把弹体炸开,有毒物质才是杀人的武器。这种炮弹爆炸时的响声虽然不大,但“杀伤”效果却是不能低估的。就上述英德在伊伯尔地区的作战而言,德军在随后的10天里,又向英军三次发射化学炮弹,致使英军14226人中毒,其中500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怪物”一旦用于战场,由于中毒与不中毒的界线不清,中毒的程度当事人无法判定,所以往往给官兵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使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从而削弱战斗力。

    化学炮弹内的毒剂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毒害作用的不同,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等。由此派生的炮弹有黄弹(糜烂性)、红弹(喷嚏性)、绿弹(催泪性)、蓝弹(窒息性)、茶弹(中毒性)等。攻击的方式分为毒剂急袭(即使用尽可能多的火炮,以最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对目标造成尽可能大的伤害),毒剂压制袭击(即对面状目标进行大范围的毒云包围),布毒射击(即制造染毒地域),毒剂爆炸弹射击(即把毒剂杀伤与弹片杀伤结合使用)等。需要指出的是,化学毒剂并不都是臭不可闻的,有的甚至还可以散发出种种香味。例如,一种叫“光气”的毒气就带有苹果型香甜味,人吸了它以后就会患水肿,既吸不进氧气,也呼不出二氧化碳,最后因窒息而死。还有一种叫“苯氯乙酮”的毒气,散发的是荷花的清香味,它能伤害人的眼睛,刺激人的皮肤,导致失明或红肿起泡。所以,在战争中,千万不要受这些“香甜”味道的诱骗,错把中毒当享受。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战场上也曾多次使用毒剂,致使中国军民中毒人数达8万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用的化学炮弹。1938年10月4日凌晨,1000余名日本鬼子在空炮火力支援下向河北阜平进犯,当行至东西庄、方代口地区时,被我八路军第一、三分区和翼中独立旅一部截击,被歼300余人。中午时分,日军增援部队赶到,于是发射了大量的毒剂炮弹,造成八路军5个营的官兵中毒,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

    虽然化学武器是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非常规武器,但历次战争也没有得到有效禁止。早在1899年,第一次海牙会议上就通过了“缔约国均应约束自己,禁止使用以施放窒息性和中毒性气体为唯一目的的炮弹”的宣言,但在时隔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了130余万人中毒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又纷纷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并于1925年在日内瓦签署了反对化学战的议定书,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化学武器又在战场上频繁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仅日军在我国使用化学武器就有2000余次,造成中国军民中毒伤亡8万人以上。在大战后的局部战争中,化学武器也是随处可见,就连一贯以“人道”自许的美国人,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也曾多次使用化学武器。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火炮和其他手段先后施毒100余次,致使伊朗军队的4万多官兵中毒伤亡。由此可见,仅靠协议书和社会舆论是不能根除化学武器使用的,正如德·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一两个《公约》就放松警惕。

    当然,毒气炮弹也有它的缺陷,当遇到刮风、下大雨、下雪或目标位置较高时,它的效力就会受到影响。随着监测手段的改进和防毒、洗消器材的完善,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毒剂袭击造成的损失。

    名炮战典

    火炮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在历史上有“战争之神”的称号。

    一、君士坦丁堡之战

    早在青年时代,穆罕默德二世就把攻克君士坦丁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继承王位后,他便着手把这一奋斗目标变成现实。他“征服者”的生涯就是从攻克君士坦丁堡开始的。1452年,他令一支部队和5000工匠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登陆,建造了一座名为罗米里亚·西萨尔的要塞。要塞异常坚固,布满炮台,易守难攻。要塞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它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黑海诸港口间的所有联系,君士坦丁堡亦无法从乌克兰引进粮食。同时,土耳其人开始在君士坦丁堡城下集结重兵(一说为15万人,另一说为8万人),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炮兵。穆罕默德二世准备了100多门重炮,其中特大型重炮12门。为了从海上封锁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还准备了上百艘军舰。这些舰船大小不一,以小船居多。穆罕默德二世作了充分准备,加之土耳其军事实力雄厚,攻克君士坦丁堡势在必得。T160

    面对来势汹汹的土耳其人,君士坦丁堡全城总动员,尽最大可能层层设防。重要的港口金角湾南北两边设有海墙保护,出口处用大铁链拦隔,以阻止敌舰进入金角湾,并加上若干大木桩进行加固。君士坦丁堡拥有战舰26艘,其中希腊10艘,威尼斯和热那亚16艘。君士坦丁堡适合服兵役的男子计25万多人,但末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所能召集的士兵不足5000人,加上部分外国雇佣兵,总数不过8000人。1453年1月,热那亚又派来700援兵,由名将吉斯提尼带领。日耳曼炮兵专家兼军事工程师格兰特也同时到达。吉斯提尼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名将,君士坦丁十一世任命他为城防总指挥。此外,君士坦丁堡还加高加固了城墙,以期抵挡住土耳其军队的进攻。君士坦丁堡多次抵抗过东西方军队的攻击,然而,此次双方实力悬殊,即使倾其全力,也难保城池不失。T161

    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来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准备攻城。他将10多万大军分成4个军,从4个地点攻城。他的金红两色营帐也设在了攻城前线。4月12日,土耳其军舰炮击君士坦丁堡,土军的大炮也推到护城河边,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的炮击。土军巨型火炮响声震天动地,炮击持续了几天,但效果并不理想,4月18日,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全线突击攻城。君士坦丁堡守军已有准备,弓箭、火器一齐向土军射击,土军死伤无数,第一次攻城失败。两天后,热那亚支援君士坦丁堡的船只突破土军包围,给君士坦丁堡运来了粮食和弹药。T162

    第一次攻击失败后,穆罕默德二世发现,如果能绕过金角湾大铁链的封锁,从背后攻击君士坦丁堡,效果会更好,既可分散守军兵力,又可两面夹击。

    为使舰船进入大铁链封锁的金角湾,穆罕默德二世动用几千人,把70余舰船拖到陆上,在陆地上修了一条木制轨道,上面涂上黄油,“旱地行舟”的战争奇观出现了。在炮兵掩护下,70多艘舰船从陆地进入了金角湾。土耳其人又在金角湾架设了一座浮桥,供土军通过。君士坦丁堡处在土耳其人的两面夹击之中。君士坦丁十一世虽未弃城而逃,但形势的严峻他心中十分清楚。土耳其人攻城日甚一日,外面接济中断,即使能抵挡住土军攻势,饥饿也会使城里人不战自亡。土军每天炮击不止,城内伤亡人数与日俱增。5月7日、5月12日,土军两次大规模进攻又被击退。城池久攻不破,形势对土军越来越不利。土军兵力增多,补给发生困难,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可能会被迫自动解围。为打破僵局,穆罕默德二世绞尽脑汁。他令手下人制造了一个高大的“攻城楼”,以此为掩护,推到城墙边,从上面向城内开炮射击。但攻城楼很快被守军摧毁,没有达到目的。

    强攻、攻城楼都遭失败,穆罕默德二世又采取了第三种特殊的战术——工兵挖坑道爆破攻击。但守军另一将领格兰特不愧为军事工程师,成功地阻止了土军的坑道战术,土军工兵不是被炸死,就是闷死在坑道里,或被水淹死;格兰特有时也派人到坑道中,用刀、斧将土军杀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坑道战中使用了火药。穆罕默德二世招术用尽,仍无法攻克城池。他决定在5月29日对君士坦丁堡实行大规模海陆两栖进攻。这也是一次海陆两军的联合行动,海军吸引海墙上的守军火力,陆军则大规模强行攻城。土耳其军队此次攻击不分昼夜,一刻也不中断,直到城破为止。穆罕默德二世把主力军队陆续投入攻击,最大限度地消耗守军实力。此外,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物力准备:2000架云梯、铁钩及大量的柴草(用来充填守城的壕沟)。穆罕默德二世孤注一掷,把这次攻击视为最后一次进攻。与斗志高昂的土军相比,君士坦丁堡内人心惶惶。许多人拥向索菲娅教堂,作最后一次宗教祈祷。人们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君士坦丁十一世对城防作了最后的部署,守军也准备作最后一搏。5月29日上午,土军全面进攻开始,在重点攻击地段,土军分成三个梯队,杂牌军在最前面,安纳托里亚民兵在中间,最后才是主力部队新军。穆罕默德二世这样安排是想让前两个梯队消耗守军的兵力和弹药,最后由新军解决战斗。守军用沸油、希腊火及其他武器击溃了前两个梯队。这时,大约1万名新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新军中多数人身经百战,受过专门训练,不顾一切向前冲。攻城战变成了肉搏战,但仍不分胜负。一支新军经过5次浴血冲击,突破了城防。土耳其军队历尽艰辛,终于攻克了古城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人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一场浩劫之后,君士坦丁堡变成了土耳其人的首都——伊斯坦布尔。穆罕默德二世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土耳其”。

    二、火炮主导的血战——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持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次战役是一次典型的以火炮为主导的战役。在交战双方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以榴弹炮、加农炮为主力的火炮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T163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炮兵的重要性,而只是把炮兵看成步兵的补充,认为炮兵是“拖油瓶的孩子。”1914年,德国一共有3500门中型火炮和重型火炮。每一个军有36门105毫米榴弹炮,再加上16门150毫米榴弹炮。而法国人的大炮还不到300门。在轻型火炮方面也是德国占优势,德军有6000多门77毫米炮,而法军的75毫米炮只有3500门。

    1914年,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1915年,德国的几次进攻努力都未能奏效。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因为此处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交通要道,如果成功占领,就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法国在凡尔登的防卫力量原本比较薄弱,但由于气候条件不佳,德军的进攻推迟了,为法国调集援兵提供了时间,法国一共调集了两个师进入这个地区。T164

    1916年2月21日,德军用1200门大炮对40千米的战线进行了9个小时的集中轰击,发射了100万发炮弹,然后用3个军(第三、第七、第十八军)的兵力进攻,先头部队用火焰喷射器扫清战壕,到23日,德军已经前进了将近5千米,法军被迫后撤。24日,法军被迫放弃第二道防线,25日德军用强大的火力进攻占领了杜奥蒙要塞。T165

    2月25日,法军总司令任命亨利·菲利普·贝当将军为凡尔登地区总指挥,由他指挥的第20军也进入了凡尔登。由于法军第33团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当时天降大雪,德军对杜奥蒙村的进攻受阻,法军利用唯一一条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法国人称为“圣路”)抓紧时间向凡尔登运送人员补给,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和2.5万吨的物资,这是人类战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汽车运输。法军的大批援军及时赶到,加强了纵深防御,扭转了战役开始阶段的不利局面,使战役进入拉锯战。

    德军由于前进过快,丧失了炮火支援的优势,反而使自己暴露在法军位于默兹河西岸的炮火射程内,战场由于持续炮火的攻击已经变成一片泥潭,火炮很难向前移动,到了3月2日德军最终占领杜奥蒙村时,已经丧失了4个团。由于无法向凡尔登前进,德军转过来准备拿下霍姆山,经过3个月的激烈战斗,德军攻占了凡尔登西部的两个村庄,6月7日凡尔登东部的沃要塞投降。但双方损失惨重,贝当将军准备保存实力用于更好的防御,但他于5月1日被解职,由更具有进攻性的内维尔将军取代。T166

    德军下一个目标是苏维要塞,1916年6月22日德军向法军阵地投放毒气弹,第二天以6万兵力进攻,但没有能拿下苏维要塞,战斗持续到9月6日。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迫使德军从凡尔登抽调部分兵力去对付北面的英法联军。到了秋季,德军已经非常疲惫,德军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撤换了法金汉将军,任命埃里希·鲁登道夫为凡尔登战役司令。1916年10月21日法军发起反攻,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径的大炮和徐进弹幕射击技术,10月24日夺回杜奥蒙要塞,11月2日德军放弃沃要塞,12月11日德军完全退到战役开始时的战线。

    在凡尔登战役中,掷雷器是德军最凶狠的武器之一。法国堑壕的士兵时常眼睁睁地看着掷雷器沿着一个高高的弓形滚动,然后倾泻下来装有四五十千克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榴霰弹,将堑壕连同里面的士兵一同摧毁。另一种可怕的武器是130毫米的小口径高速炮,它可以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5.2英寸榴霰弹,使法军莫名其妙地丧失性命。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第一次使用“徐进弹幕射击”战术支援步兵进攻。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早的炮火支援步兵进攻的战例。

    这次战役使双方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虽然法军损失更为严重,但没有达到德军预想的2∶1水平。凡尔登战役的胜利使法国更相信要塞防御系统,从而导致马奇诺防线的修建,凡尔登战役也成为法国决心保卫自己的象征。T167T168

    三、舰炮击沉舰母的唯一战例——“光荣”号的覆没

    1940年6月初,英法联军在法兰西战役中的失败已成定局。为了保卫岌岌可危的英国本土,邱吉尔首相被迫做出了从挪威北部撤回其全部武装力量的决定。6月3日,英国海军的“皇家方舟”和“光荣”号航母驶进刚刚占领的纳尔维克港,为撤退船队提供掩护。

    8日早上,在回收了本舰舰载机和皇家空军的格罗斯特“斗士”和“飓风”战斗机后,“光荣”号开始向英国返航。本来“皇家方舟”号和“光荣”号应编入2号护航队,随航速较慢的运输船一起回国。但由于燃料极度缺乏,“光荣”号航母获得批准,允许其独自先行返回斯卡帕湾的本土舰队基地。3时53分,“光荣”号脱离“皇家方舟”号主力编队,取250度航向以22节航速返航,护航舰是2艘千吨级的“热心”号和“阿卡斯塔”号驱逐舰。为了节省燃料,“光荣”号将18座锅炉中的6座熄火,航速相应降低到17节。T169T170

    最初,德国海军并不知道英国的撤退行动,只是看见盟军云集挪威北部港口纳尔维克并占领该城,于是迅速做出了反应。6月4日早晨8点整,德国海军舰队司令马沙尔中将率领旗舰“格奈森诺”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从基尔解缆出航,矛头直指挪威哈而斯塔以西海域。德国海军司令部希望能在此拦截并消灭往返于北海的、防御力量薄弱的补给船,并在8日到9日炮击盟军在挪威北部的重要补给站哈斯塔德,以便为陆军再度攻占纳尔维克创造条件。德国主力军舰另有“汉斯-洛德伊”、“赫尔曼·舍曼”、“艾里克·施泰因贝克”和“卡尔-盖斯特”号4艘驱逐舰护航,行动代号“朱诺”。经过3天紧张的航渡,德国舰队于8日清晨抵达预定作战海域。

    行进途中,德军发现了一支运输队,并小有收获。“希佩尔”号和“格奈森诺”号先后将“石油先锋”号油轮、“杜松”号武装拖网渔船和“奥拉马”号大型运兵船击沉。但马沙尔中将颇有骑士风度地没有攻击“亚特兰蒂斯”号医院船,允许其自由返航。13时30分,“希佩尔”和4艘驱逐舰向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港返航加油。德国战列舰则以“沙恩霍斯特”号领先,“格奈森诺”号跟进的队形继续向西北方向巡航,希望能碰上漏网的英国轮船。而此时的“光荣”编队正以205度航向往西南方向行驶。当时的能见度情况良好,西北风2~4级、2级海情,由于接近北极,水温只有1℃左右。

    下午16时46分,德舰编队以19节航速330度航向航行,已经航至北纬69度,西经3度10分附近海域。“沙恩霍斯特”号首先发现了英国舰队,随即通知了“格奈森诺”号,两舰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

    而英军这边的情况却有些荒诞。“光荣”号上当时搭载有10架“海斗士”舰载战斗机和6架“箭鱼”(其中1架不能使用)鱼雷机,另外还有10架皇家空军的“飓风”和10架“斗士”战斗机。“光荣”号已经历经了几个月的海上巡航,为了让疲惫不堪的舰员好好休息一下,“光荣”号的奥尔斯舰长不但没有命令进行飞行侦察,反而将战备等级降为最低的四级战斗准备。结果,“光荣”号桅顶的观察哨无人值更。T171

    直到17点01分,“光荣”才发现了从西方出现的2艘奇怪的船。但“光荣”号仍然没有立即警觉过来,既没有加速,又没有改变航向,只是派出“热心”号前去核实目标身份,同时命令将5架“箭鱼”提升至飞行甲板,准备起飞侦察。直到17时20分,“光荣”号才发觉大势不妙,一边发出战斗警报和求救信号一边加速,试图避开德国舰队。“光荣”号笨拙地向左转向,躲进“阿卡斯塔”号散布的烟幕中。飞机仍然没有一架起飞,被提升到飞行甲板上的两架“箭鱼”还挂着深水炸弹。

    5时30分,“沙恩霍斯特”号在25.6千米处首次主炮齐射,正中机库,“光荣”号立刻燃起大火,发生剧烈爆炸,瘫在海面。两艘英国驱逐舰向德舰扑来,施放烟幕,并发射了所有鱼雷,其中一枚击中“沙恩霍斯特”号,致使炮塔失灵并进水2500吨。但8分钟后自己也被“沙恩霍斯特”号上的9门280毫米主炮和12门150毫米副炮撕成碎片。那艘倒霉的“光荣”号在中弹后10分钟就向右倾斜,沉入大海。

    3艘英国军舰沉没后,约有900余人爬上了救生艇,但由于害怕遭受攻击,德国军舰没有救捞1名英国水兵就匆匆撤退。而其他英国军舰根本不知道“光荣”号遭此劫难。虽然当时适逢极昼,但北极地区蜡烛般的太阳根本无法带给英国落水舰员多少温暖,绝大部分缺乏食物的幸存者体力慢慢耗尽,直至冻僵死亡。

    直到6月10至11日,一艘撤往英国的挪威货轮才救起了“光荣”号的3名军官和35名水兵,以及1名“阿卡斯塔”号的水手。5名“光荣”号的水兵被一艘挪威渔船救起后成为战俘,1架德国水上飞机后来又救起了两名“热心”号的舰员。这样英舰编队最后仅有46人获救,而多达1500名左右的皇家海军和空军人员不幸遇难。“沙恩霍斯特”号共有3名军官和45名水兵丧生,另有3人受伤。

    这次战斗是人类海战史上仅有的主力舰与正规航母交战并获得全胜的战例,“光荣”号是唯一被舰炮击沉的航母。“沙恩霍斯特”号对“光荣号”的精准射击,也创下了二战舰炮命中海上航行目标的最远记录,显示出德国火炮技术水平和战斗人员素质两方面的优势。T172

    四、“装在拖拉机上的怪物”传奇

    B-4榴弹炮看起来像是一个装在拖拉机上的怪物,体形庞大,样子怪异,难怪这种榴弹炮如此受到苏军的厚爱,成为阅兵式上的常客。

    另外,B-4榴弹炮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射击精度,战斗全重达15.8吨。由于炮身重量太大,设计人员为它配置了履带式炮架,该炮架重11吨,采用的是“共产国际”重型履带式拖拉机的底盘,可以为火炮提供有限的机动能力。B-4榴弹炮被称为“装在拖拉机上的怪物”。

    B-4榴弹炮的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用于牵引,牵引速度大约为15千米/小时,由于苏联冬天大部分地区都是冰天雪地,而且冰雪融化后道路经常是泥泞异常,这对于大重量的火炮机动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战斗全重达15.8吨的B-4榴弹炮来说,加装履带后机动性的提高相当明显。

    B-4榴弹炮采用特殊的双重驻退复进系统,是苏联最早配备该系统的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双重驻退复进系统的第一部分是与普通火炮相同的炮身后坐装置,第二部分则在火炮的炮床上,炮床可沿着大架上的滑轨滑动。炮身绕耳轴俯仰,高低和方向转动均为手动式。

    B-4榴弹炮虽然是个体形庞大的火炮,但它可在很少的外部设备支援下迅速转入战斗状态。当火炮射击时,其底盘后段会向下调低姿态,同时将车尾驻锄插入地面,形成稳固的射击平台。

    B-4榴弹炮的内膛膛线数达到64条,炮管重量达5.2吨。苏联人为B-4榴弹炮准备了一系列弹药,包括混凝土穿透弹和特殊的尾翼稳定炮弹等,后者的弹头以铬钒合金制造,长度达1米左右,由于它的材质密度非常高,能加大弹头的贯穿力。

    B-4榴弹炮的弹体装有厚重的弹壳,能承受贯穿时所受的冲击力,弹体后端装有4片钢制弹翼,并以外筒包住。当炮弹冲出炮口后,外筒自动脱落,4片弹翼靠弹簧机构的作用自动跳开,使弹道能维持稳定,弹头依照惯性.集中的原理,最大可贯穿4米厚的强化混凝土工事。B-4榴弹炮的炮弹为分装式弹药,炮架左侧装有一个小型起重机用于装填弹药。

    无论是火力,还是口径,B-4榴弹炮都可以算是炮中极品了,对于德军来说,B-4榴弹炮摆在那里,就是一个震慑他们的重锤。

    1939年,苏芬战争开始,B-4榴弹炮也第一次走上了战争的舞台,当时苏军主力从卡累利阿方向杀进芬兰,结果在芬军预先修筑的曼纳海姆防线上吃了大亏,只携带有152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苏军难以摧毁用高标号水泥修筑的芬军火力点。情急之下,苏联第二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向斯大林申请调用B-4榴弹炮,并获得批准。为确保这种战略武器不致落入敌人之手,斯大林专门责成炮兵主帅沃罗诺夫亲自监督使用,所有参战炮兵均是军事技术和政治思想双过硬的佼佼者。

    1939年12月19日,1个4门制的B-4榴弹炮连悄悄抵达霍京恩前线,这些被士兵们称为“卡累利阿塑像”的庞然大物要为苏军第20坦克旅扫清进攻道路上的障碍。据侦察部队报告,芬军在对面丘陵地带内构筑了40多处永备火力点,这个强大的火力网令苏军屡攻不克。B-4榴弹炮连连长马赫波诺夫在实施射击前一天便将火炮推进到距芬军工事仅250米~350米的掩蔽工事内,他决心用直瞄射击的方式,给芬军的防卫工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样做非常冒险,号称“白色死神”的芬兰滑雪部队随时可能冲出来抢夺这些庞大而贵重的火炮,而马赫波诺夫身边只有不到两个排的警卫步兵。

    万幸的是,芬军没有察觉。12月21日拂晓,马赫波诺夫下令开火,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了寂静的原始森林,许多苏联炮兵被震得耳鼻出血,一些入甚至失聪。B-4榴弹炮的炮击极其突然,芬军火力点还未展开反击便被彻底荡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密集射击,苏军坦克营终于向前推进了2.3千米~2.5千米。这次突破具有全局性的作用,使苏军绕到曼纳海姆防线的后方,造成芬兰守军的恐慌情绪,一些苏军久攻不克的永备工事罕见地停止了射击,因为里面的芬兰人已落荒而逃了。

    由于这次炮击发生在苏芬交界的霍京恩前线,所以苏联人称之为“霍京恩炮击行动”,这次炮击行动的成功鼓舞了苏军大规模使用B-4榴弹炮的热情。据统计,在1940年2月1日至3月13日最后阶段的作战中,苏军共投入20多个B-4榴弹炮炮兵连,进行了多达270余次压制射击。这些炮兵连屡屡效仿马赫波诺夫的“炮兵上刺刀”的战法,把火炮推进到前沿250米~350米处,以求得到最佳打击效果。当然,苏军为掩护这些“无价之宝”往往要投入更多部队,1个B-4榴弹炮炮兵连周围一般添配了1个营的步兵、1个76毫米榴弹炮炮兵营、10挺重机枪和8挺轻机枪,外加5辆坦克。

    苏芬战争结束后,炮兵主帅沃罗诺夫在汇报总结中指出,虽然B-4榴弹炮在克服芬兰工事方面显示了威力,但操作者的技能实在让人担忧,他们因平时过于爱护装备而缺乏猜确射击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摧毁芬军一个永备工事,至少需要耗费8~14发炮弹……虽然上级要求炮兵不必珍惜炮弹,只要能彻底消灭目标即可,但体形庞大的B-4榴弹炮在射击阵地上待得越久,死亡的威胁就越大”。

    1941年,希特勒和古德里安对苏联发起了震惊世界的闪击战,苏联人惊慌失措,在最初的六个月里,丢掉了大片国土,在接下来的反击战中也是溃不成军。苏联的国宝B-4榴弹炮因为机动性不强,被德国人缴获大半。德国士兵缴获这种榴弹炮之后,大为吃惊,试射的结果表明,B-4榴弹炮的威力不次于德国的火炮。于是,希特勒一声令下,将B-4榴弹炮贴上了德国的标签,编入德军序列,让B-4榴弹炮这个庞然大物为德军服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B-4榴弹炮反过来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直到1943年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结束后,苏军才真正转入战略大反攻,B-4榴弹炮的威力终于得到全面发挥。在哈尔科夫、齐尔卡塞、哥尼斯堡、坦泽和波森等重大城市攻坚战役中,B-4榴弹炮摧毁了无数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特别是在1944年6月10日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战线上,由维德门德科少校指挥的两个B-4榴弹炮连摧毁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地下碉堡,其中1发炮弹打穿地下三层楼板后才爆炸,使德军±兵惊恐地将B-4榴弹炮称为“斯大林之锤”。

    1945年4月,苏军开始攻击柏林,希特勒龟缩在铜墙铁壁的德军司令部里,隹备最后一搏。 4月28日,柏林巷战开始,坚守兰德维尔桥头堡的德国掷弹兵仍不肯放弃抵抗,苏军劝降的传单也被他们拿来卷烟。由于兰德维尔桥头堡太过坚固,苏军的小口径火炮射了一天的炮弹也奈何不了它,所以,苏军需要大口径的火炮来攻击德军的建

    筑物。

    刚开始时,苏军调集了152毫米炮,攻击德军坚固的建筑物,但仍达不到效果。一轮炮袭过后,德军士兵坐在兰德维尔桥头堡上兴高采烈地抽着烟,似乎在故意挑衅苏军。

    突然,有几个德军士兵从炮队镜中发现河对岸的一些异常,和自己对射半天的苏军坦克纷纷后撤,几十个庞然大物在拖拉机和坦克抢救车的前拉后推下一字排开。

    原来,苏军调来了自己的镇国利器——203毫米的B-4榴弹炮。苏军新一轮的火炮攻击也开始了,并制定了相应的攻击战术:对于已发现的德军工事和街垒,苏军的重型火炮时常在200米~300米的距离上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如果是对强击支队的火力支持,以400米纵深为界实施密集射击,对更大纵深只射击广场、十字路口和拐角建筑。编入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的火炮在攻击建筑物时,以大口径B-4榴弹炮和重型自行火炮向地下室和建筑物低层射击,中小口径火炮则向建筑物中层和高层窗口射击,迫击炮向屋顶射击,掩护强击群接近建筑物。配属于强击群的工兵,在强击群内担任在废墟和障碍物中开辟道路和扫雷的任务,此外工兵还对建筑物和其他工事实施侦察,进行坑道作业,同火灾作斗争,同时担负对坚固建筑物的爆破任务,喷火分队则用来消灭坚固工事和坑道内的敌人。

    一阵隆隆的炮声,振聋发聩。“大家赶快离开!快!”见识过这种“怪物”的老兵发出惊呼,阵地上一片混乱,即使是党卫队督战官也难以制止。很快,这些“怪物”便印证了德国老兵的不祥预感,炽烈的火舌瞬间将兰德维尔桥头堡吞没……创造这一战绩的正是被德国士兵称为“斯大林之锤”的B-4弹炮。

    在B-4榴弹炮强大的火力攻击之下,德军士兵非死即伤,纷纷败下阵去。苏军也因此阔步前进,顺利赢得了柏林巷战。

    二战结束后,苏联仍将B-4榴弹炮的生产线维持了4年之久,直到1949年新一代300毫米口径自行迫榴炮问世,才将B-4榴弹炮停产。

    据统计,苏联共生产了1211门B-4系列榴弹炮,直到今天,它仍是圣彼得堡炮兵博物馆的“伟大杰作”。

    五、名噪一时的“巴黎大炮”——德国“威廉”火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袭是德军惯用的方式,德军土兵也对空袭习以为常,尤其是飞行员们,自从福克战斗机被发明以来,他们屡战屡胜。1916年,德军司令部在讨论空袭巴黎时,空军自然是得意扬扬地接受了任务,他们准备给巴黎带去突然的“灭项之灾”,但在这时,一位年轻军官却站出来建议用大炮轰击巴黎,这无疑是在空军的众多功勋将军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也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一时间议论纷纷。原来,当时德国火炮的最大射程只有21千米,而德法边界距离巴黎有120千米,这个提议显然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却很喜欢这个想法,于是命令统帅部研制新型的远程火炮。德军统帅部将研制远程火炮的任务交给著名的克虏伯兵工厂火炮设计师兼总监弗里茨·罗森伯格教授。为了论证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克虏伯兵工厂首先在其“麦喷”靶场进行了远程火炮发射低阻力弹的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但此时德军统帅部提出要研制能炮击巴黎的射程100千米以上的超远程火炮,许多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罗森伯格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并积极组织研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试验,罗森伯格运用数学计算来推定所有的因素——k弹、火药量、3分钟空中飞行和大地的曲率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完全可以制造出射程达100千米从法德边界炮轰巴黎的大炮。

    根据罗森伯格的研究成果,1917年2月,德国军方又提出将射程延长到120千米。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军方要货很急。因此罗森伯格决定利用当时尚未装到舰上的L52-5型355毫米口径的舰炮进行改装,1917年夏天,第一批远程火炮终于研制成功,这种远程火炮由克虏工白兵工厂建造,被命名为“威廉火炮”。因为这种大炮是为了轰击巴黎而研制的,后人也管它叫“巴黎大炮”。

    巴黎大炮口径不算太大,只有210毫米左右,可是它却显得又高又大,堪称火炮中的“巨人”,炮管长

    36.1米,倘若把它竖起来足有十几层楼高。起初,德国人将它安装在混凝土基座上,它的炮口只能瞄准法国首都。可是,又长又重的炮身使火炮本身产生了弯曲变形,只好在炮身后半部的上面加了一个支架。此外,为了解决这个庞然大物的机动问题,还专门为它设计了有轮缘的特制车轮,可以在机车轨道上滚动,巨大的铁路旋转盘可以使火炮作水平转动以改变射击方向。

    巴黎大炮堪称火炮“巨无霸”。发射一次炮弹要用195千克的火药。假如要炮弹发射到120千米以外的目标区,需将弹丸发射到3.2万米的高空,以此减小弹丸飞行的阻力。

    尽管巴黎大炮堪称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身管火炮,然而这个庞然大物却同时有许多令人遗憾的缺点。这种炮的炮管寿命只有50发左右,使用到一定程度后,炮身就要送到工厂去扩充内膛。

    这种火炮越用口径越大,其口径最初为210毫米,之后变成了240毫米,最后扩至260毫米,因此,还要为它;隹备3种口径的炮弹。不仅如此,这种炮射程远得令人吃惊,但命中精度也差得令人头疼。据介绍,尽管用此炮发射了180发炮弹,竟没有一发炮弹击中战略目标。

    1917年8月,德军将3门大炮的阵地选择在克雷彼。那里树木茂密,利于隐蔽,即使敌机飞临上空也不易发现。1918年2月,德军将火炮秘密地运往阵地,牢牢地安装在水泥基座上。

    这种为空袭巴黎而生的克虏伯大炮终于在1918年3月23日7时20分找到了它的历史位置,它开始发威了。

    这一天是耶稣受难日,巴黎的所有教堂里都跪满了做礼拜的人。几声巨响突然在法国首都巴黎塞纳河畔响起。只见浓烟滚滚中,市民从睡梦中惊醒,四处奔逃。这种爆炸声每隔15分钟口向一次,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不久,德军攻入巴黎的传言胫而走。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就广播了这样一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然而,对于电台的说法,巴黎市民并不相信,因为他们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飞机的轰鸣声。

    这让街上的市民惶惶不安,纷纷议论是否德国人已经攻占巴黎。就在这时,法国特工在靠近法德边界的克雷彼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是德国新修造的远程大炮。要知道,当时普通大炮射程不过20千米,而克雷彼距离巴黎有120千米,真的难以想象。事实的确如此,德军飞机并没有轰炸巴黎,而是使用了新研制的秘密武器——“威廉火炮”。鉴于其威震巴黎的光辉业绩,德军又把它称为“巴黎大炮”。

    德军出动大批人马,把超级大炮分解开来,装满了48节火车车皮,秘密地运到靠近德法边界的圣戈班森林里,换个地方重新对准巴黎射击。据介绍,从1918年3月23日至8月9日,3门“巴黎大炮”从不同位置向巴黎共发射了300多发炮弹,其中有180发落在市区,其余的落在了郊外,造成20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伤。

    不过,这种火炮并没有发挥出更大作用。在它进行射击时,由于炮膛中的压力太大,膛线受到严重磨损,打了十几发炮弹后射击的精度就明显下降。再打几十发炮弹以后,炮管就不能使用,需要用大吊车把它卸下来,换上新的炮管。如此一来,这么笨重的火炮显然不能适应实战要求,所以在名噪~时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