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景观之迹-神秘的岛与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杀人湖”与“死神岛”

    1984年8月16日的清晨,一位叫福勃赫·吉恩的年轻牧师和其他几个人正驾驶着一辆卡车经过喀麦隆共和国境内的莫努湖。这时,看见路边有个人正坐在摩托车上,仿佛睡着了一样。

    但当吉恩走近摩托车时,他发现那个人已经死了。而牧师转身朝汽车走去时,也觉得自己的身子发了软。吉恩和他的同伴闻到了一种像汽车电池液一样的奇怪气味。吉恩的同伴很快倒下了,而吉恩却设法逃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到早上10点半,当局得知已有37人在这条路上丧失了生命,很明显这些人都是那股神秘的化学气体的牺牲者。这股化学云状物体包围了有200米长的一段路面。虽然还没有进行尸体解剖,但对尸体进行检查的巴斯医生断定这些人都死于窒息,他们的皮肤都有一度化学灼伤。

    使这些人丧失生命的云状物体是从莫努湖中自然产生的。附近的村民报告说,在前一天晚上听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当局注意到湖里的水呈棕红色,这表明平静的湖水已经翻动了。

    是什么引起了这股云雾?火山学家西格德森认为在最深的水中,通过保持碳酸氢盐的浓度,微妙的化学平衡使莫努湖发生了强烈的分层。某种东西扰乱了这种分层,使深水中的丰富的碳酸盐朝着水面上升。这种压力的突然变化,释放出二氧化碳,就像打开苏打瓶盖一样,这一爆发形成了5米高的波浪,使岸边的植物都倒下了。这股合成的云状物也就是密度很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这股气体被风带到了路上并一直停留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西格德森说,很明显在黎明前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天黑使村民看不见这一云状物,同时,这股云雾中含有硝酸,这就使人们天亮时能看见它,也能解释死者皮肤上的灼伤。但即使这样,西格德森还是说:“灼伤仍然完全是个谜。”

    据调查者说,这一事件是非常奇特的——指它具有致命的作用。技术人员曾考虑过利用这种分层作为能源的一种来源,但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他们害怕由此而引起巨大的气体爆炸。而现在引起极大关注的是,这种情况可能在喀麦隆其它具有火山口的湖中再次自然地发生,因为这些湖都可能像莫努湖一样地进行分层。

    中国云南腾冲县的迪石乡,有一个“扯萑泉”,此泉是个土塘子,面积不大,泉水充盈,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它有股毒性,不但能扯下天上飞禽,还能扯死二三千克重的大鸭子。鸟儿一旦飞临泉塘上空,就掉地死亡;走兽误饮泉水,便一命呜呼。有人前去观奇猎异,好久不见鸟儿飞过,便向农家买来鸭子作试验,只见鸭子哀叫几声,挣扎着漂浮二三分钟,就不再动弹了。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在百公里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心惊胆颤的孤零零小岛,名叫赛布尔岛,“塞布尔”一词在法国语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使得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沙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公里、宽16公里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公里,长度也减少了将近大半。现在东西长40公里,宽度却不到2公里,外形酷似狭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几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频频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两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近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怀着恐惧的心情称它“死神岛”。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去努力探索它的奥秘。为了解释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论断,例如,有的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认为,“死神岛”的磁场迥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然而,更令人称奇的,要数距“上帝的圣潭”仅40公里的巴罗莫角,这个锥形半岛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角”。

    该岛的锥形底部连接着湖岸,大约有3公里长。这里人迹罕至。直到20世纪初,因纽特人亚科逊父子前往帕尔斯奇湖西北部捕捉北极熊。当时那里已经天寒地冻,小亚科逊首先看见了巴罗莫角,又看见一头北极熊沉笨地从冰上爬到岛上,小亚科逊高兴极了,抢先向小岛跑去,父亲见儿子跑了,紧紧跟在后面也向岛上跑去。哪知小亚科逊刚一上岛便大声叫喊,叫父亲不要上岛。亚科逊感到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从儿子的语气中听到了恐惧和危险。他以为岛上有凶猛的野兽或者有土著居民,所以不敢贸然上岛。他等了许久,仍不见儿子出来,便跑回去搬救兵,一会就找来了6个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人,只有一个叫巴罗莫的没有上岛,其余人全部上岛去寻找小亚科逊了,只是上岛找人的人全找得没了影儿,从此消失了。

    巴罗莫独自一人回去了,他遭到了包括死者家属在内的所有的人的指责和唾骂。从此人们将这个死亡之角称为了“巴罗莫角”。再也没有谁敢去那岛了。

    几十年过去了,在1934年7月的一天,有几个手拿枪枝的法裔加拿大人,立志要勇闯夺命岛,他们又一次登上巴罗莫角,准备探寻个究竟。他们在因纽特人的注目下上了岛,随之听到几声惨叫,这几个法裔加拿大人像变戏法一样被蒸发掉了。

    这一场悲剧,引起了帕尔斯奇湖地区土著移民的极度恐慌,有人干脆迁往他乡去了。没有搬走的发现,只要不进入巴罗莫角,就不会有危险。

    1972年,美国职业拳击家特雷霍特、探险家诺克斯维尔以及默里迪恩拉夫妇共4人前往巴罗莫角,诺克斯维尔坚信,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没有解不开的谜。于是在这年4月4日,他们来到了死亡角的陆地边缘地带,并且在此驻扎了10天,目的是观察岛上的动静。默里迪恩拉夫人是爱达华州有名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她拍摄了许多岛上的照片,从上面可以看见许多兔子、鼠、松鸡等动物,而且岛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丝毫看不出它的凶险之处。因此,诺克斯维尔认为死亡角一定是当地居民杜撰出来或是他们的图腾与禁忌而已。

    直到4月14日,他们开始小心向死亡角进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威胁。拳击手特雷霍特第一个走进巴罗莫角,诺克斯维尔走在第二,默里迪恩拉夫人走在第三,他们呈纵队每人间隔1.5米左右,慢慢深入腹地。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走了不久,就看见了路上的一架白骨。默里迪恩拉夫人后来回忆说:

    “诺克斯维尔叫了一声:‘这里有白骨’,我一听,就站住了,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两步,我看见他蹲下去观察白骨。而走在最前面的特雷霍特转身想返回看个究竟,却莫名其妙地站着不动了,并且惊慌地叫道:‘快拉我一把。’而诺克斯维尔也大叫起来:‘你们快离开这里,我站不起来了,好像这地方有个磁场。’”

    默里迪恩拉说:

    “那里就像幻片中的黑洞一样,将特雷霍特紧紧地吸住了,无法挣脱,甚至丝毫也不能动弹。后来我就看见特雷霍特已经变了一个人,他的面部肌肉在萎缩,他张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后来我才发现他的面部肌肉不是在萎缩,而是在消失。不到10分钟,他就仅剩下一张皮蒙上的骷髅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没多久,他的皮肤也随之消失了。奇怪的是,在他的脸上骨骼上不能看见红色的东西,就像被传说中的吸血鬼吸尽了血肉一样,然而他还是站立着的。诺克斯维尔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我觉得这是一种移动的引力,也许会消失,也许会延伸,因此,我拉着妻子逃出来。”

    1980年4月,美国著名的探险家组织对磁场进行了实地鉴定,认为,这里一旦人进入就必死无疑。

    2.“不冻湖”的秘密

    南极这个地球上的最南端,当人们一提起它,所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冷”字,想到那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在南极,放眼望去,皑皑白雪、银光闪烁。在这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完全被几百至几千米厚的坚冰所覆盖,零下五六十摄氏度的气温,使这里的一切都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石油在这里像沥青似的凝固成黑色的固体,煤油在这里由于达不到燃烧点而变成了非燃物。然而,有趣的自然界却奇妙地向人们展示了它那魔术般的奇迹:在这极冷的世界里竟然奇迹般地存在着一个“不冻湖”。

    科学家们所发现的这个“不冻湖”,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湖水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并有间歇泉涌出水面。科学家们对这个湖的周围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它附近不存在类似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为此科学家们对于出现在这酷寒地带的“不冻湖”也感到莫名其妙。

    为揭开此谜,前苏联考察队利用电波器在他们基地附近厚达3000米的冰层下,又发现了九个“不冻湖”,这一新的发现使得对“不冻湖”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他们接着对这一“不冻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推测,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科学家提出这是气压和温度在特殊条件下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持这一见解的人指出:在这3000多米冰层下的压力可达到278个大气压,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大地所放出的热量比普通状态下所放出的热量多,而且冰在零下2摄氏度左右就会融化。另外,冰层还像个大“地毯”一样,防止了热量的散发,使得大地所放出的热量得以积存,这样在南极大陆的凹部就可以使大量的冰得以融化,变为“湖水”。

    另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在南极的冰层下,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由外星人所建造的“秘密基地”,是他们在活动场所散发的热能将这里的冰融化了。

    还有的科学家指出:这是个“温水湖”,很有可能在这水下有个大温泉把这里的水温提高了,冰给融化了。可有些人反驳说:如果这里有温泉水不断流入湖里,为什么湖上的冰冠没有一点融化的迹象呢?

    为了解释这一问题,人们在冰层上架起了钻机,取出了冰下的样品,发现湖底的水完全是凉的,这就说明了在湖下并不存在温泉,湖水不是由于温泉而热起来的。

    还有一些科学家推测为:湖水是由太阳晒热的,他们是这样解释的,这个四周被冰山包围的湖实际上是一潭死水,它很容易聚热。这里的冰层起到了一个透镜的作用,这种透镜可以使太阳光线聚焦,成了湖上的一个热源,当阳光照在四面冰山上的时候就有少量的热被折射到这个聚焦镜上,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一冰川上的“不冻湖”。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为什么太阳不会把湖上的冰融化呢?如果湖上的冰起到透明镜的作用,那么,为什么在其它的地方没有这种现象呢?围绕“不冻湖”的问题,各种推论、猜测纷纷提出,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拿出令人满意、使人信服的结论。这冰山上的“不冰湖”的确太神秘了,它难坏了我们那么多的科学家,使得他们不得不进一步对它进行综合考察,力争早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使其露出本来面貌。

    3.“捉迷藏”的岛与湖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

    “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了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250海里,过去经过这里时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一座神秘的小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盘、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肋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杆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也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个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脱险。

    “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他们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颤心惊。

    “联盟”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见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的驶离了这片海区。

    在19世纪30年代,有艘轮船在地中海西西里岛南面海域航行,海员们看到前面一大片海水在沸腾,波涛汹涌,雷声隆隆,突然升起一个高20多米、宽700多米的水柱,不久又升起蒸气烟柱,冲向500多米的高空。到了晚上,远远看去,烟柱里红光闪闪,火焰翻滚,把海面也照完了。

    一周后,海员们又路过这里,看到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浮石和死鱼,前面新添一座8米高的小岛,蒸气烟柱还在喷发哩。当时,人们就叫这个岛为格雷汉姆岛。

    又过了一周,当地质学家霍夫曼来到岛屿附近考察时,发现它已高出水面20多米了。再过了10天,这个小岛又长高长大啦,它已高出海面60米,岛的周围长1.8千米。

    奇怪的是,这个海岛在4个月后却消失不见了。后来,它又几经沧桑,曾多次出现和消失,最近一次出现是在1950年,可是不久,它又消失了。因为格雷汉姆岛忽隐忽现,出没无常,所以人们又叫它“幽灵岛”。

    这种海上的“幽灵岛”在爱琴海的桑托林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汤加海沟附近海域曾多次出现过,这些都是海底火山玩的“魔法”。

    海岛会时隐时现,更有意思的是,连大陆上的湖泊竟也能时隐时现。

    乔治湖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与沿海大城市悉尼之间。它行踪不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消失,过些时候又重新出现。而且其消失和再现是周期性的。乔治湖最近一次消失是1987年。

    从1820年至今,它已经消失和复现过5次。科学家曾对这一奇怪的自然现象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有人认为它的消失与再现可能与星球运行有关。但此说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4.会旅行的海岛

    在那浩瀚无垠的海洋中,遍布着无数的岛屿,这些岛屿有的可以成为独立的国家而存在;有的则小得可怜使你在任何地图上都找不到;更有一些至今仍荒无人烟,不被人们所认识的小岛。无论这些岛屿的大小及它们的地位如何,在这无数的岛屿中它们都别具特色、各有千秋。更有那些被神秘的色彩所笼罩,至今让人难识其“庐山真面目”的奇奇怪怪的小岛。

    岛屿是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属于高出海面的海底山峰,如同陆地上的山岳一样,屹立在那里岿然不动。然而人们在南极的大西洋沿岸却发现了一个会移动的海岛,这就是布比岛。

    布比岛是1739年由法国旅行家让·巴基斯特·布比发现的,故得此名。布比在航海中发现了这一海图上不存在的小岛后欣喜若狂,他当即打开地图,在上面准确地标出了该岛所存在的经纬度。后来的几十年人们多次登岛,并在岛上建立了气象站。然而,就在前两年当一组挪威科学工作者登上该岛,准备维修岛上的气象站时,发现这个岛所处的位置与现有地图上的标志完全不符,而向西移出了两公里半。难道是这张地图上标错了吗?他们又查了所有地图证明。标的正确。那么是岛屿自己移动了位置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布比岛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呢?难道它真的是一个奇特的会旅行的岛吗?这一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该岛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但始终没有弄清其移动得如此之快的原因。

    在位于加拿大东部的哈利诺克斯200公里远的北大西洋上也有一座会旅行的岛,这就是塞布尔岛。在这个岛的海图周围,尤其是在它的东西两端密布着各种不同的符号。这些大小不同的符号,标志着曾有500多艘船只沉没于此地,使5000多人丧生于这里的海底。所以人们称这一岛为“沉船之岛”,这里的海域被称为“大西洋的坟场”。

    这是一个狭长的小岛,它犹如一轮弯月映照在这里的海面上。岛上一片细沙,只星星落落地生长着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它是由于海流和海浪的冲击,沙质沉积物堆积成的一座长120公里、宽16公里的沙洲露出海面上的小小一部分。这样的一个小岛很难经得起风浪的冲击,几千年来,几乎每次较大的风暴都会使它的位置和面积发生变化。仅在最近的200年中,该岛的长度已减少了一半,位置东移了20公里。100多年前建在该岛西端的几座灯塔已陆续沉没,现仅保存着1951年以后所建的2座新灯塔。

    历史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船只在这里遇难,是因为该岛的位置经常发动迁移变化,岛动附近又是大批浅滩,许多地方水深仅有2至4米,加上气候恶劣,风暴常见,所以船只搁浅沉没事件屡有发生。但是对这样一个既会旅行又充满灾难的小岛,航海者为什么不避开,反而都自投罗网呢?是岛移动的速度太快令人避之不及,还是其它原因?人们不得而知。

    更奇的是在西印度群岛中有一个无名小岛,竟然能像地球一样会发生自转,其速度也与地球自转相同,24小时旋转一周。从人们发现这个小岛的那一天起直到今天,它始终在原地不知疲倦地转动,为此人们称它为“自转岛”。自转岛的自转本领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带着疑问和猜测来到这里。直到他们目睹了事实之后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人们仍然找不到小岛为什么会自转的原因。

    5.报时的雨和泉

    在巴西的巴拉城,每天都要下几次雨。然而奇怪的是,每天下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因此,当地人谈论时间不用钟表或太阳,而是用雨,他们不说上午几点钟,下午几点钟,而是说第几次雨后。

    巴拉城靠近赤道,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此后,海面温度不断升高,湿热空气不断上升,在空中冷却凝结成水珠,落下雨来。雨过天晴,空气温度降低,阳光继续灼照。这样不断循环变化。使下雨的时间十分有规律。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土隆加贡地区,每天都要下两场大雨,一次在下午2点钟,另一次在下午5点半钟,十分有规律。当地一些偏远的山村小学没有钟,就以雨报时。下午的第一次雨是上课了,第二次雨是下课了。许多年来一直如此。

    据说在我国浙江的一个村庄,每天下午5点半左右,必下一场大雨,而且仅在一个固定区域,区域之外,丝雨不滴,当地人都叫这为“奇雨”,至今也没找出其原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前面说过,有会报时的雨。说来有趣,世界上还有会报时的喷泉哩!

    我国广西东兰县有一口喷泉,它每日8时、12时、17时左右喷水,每次喷水时间长50~60分钟。每当泉口喷出3米多高的浑浊大水柱时,便预兆大雨将来临。下大雨时,喷泉喷水就没有规律了。但雨停后,它又恢复原来的喷水时序了。

    在南美洲乌拉圭内格罗湖畔,有一个更奇特的报时泉。它每天也喷射3次,早晨7时左右、中午12时左右、傍晚19时左右各一次,十分守时。这三次时间,正是当地居民早、中、晚用餐的时间,因此人们称它为“三餐泉”。

    6.香河

    在非洲的安哥拉,有条勒尼达的奇特的小河,全长只有6千米。可是,它以香气扑鼻而闻名全球,在距香水河约5百米左右,人们都能隐约闻到一阵阵飘散而来的香味,离河越近,香味越浓。因此,人们称它为“香河”,而它原来的勒尼达河名字几乎被人遗忘了。

    在我国,地形是呈西高东低状,西部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部是低矮的丘陵和平原,因而,我国大部分河流是由西向东流的。

    然而在我国青海湖的东南部,就有一条从东向西流的“倒淌”的河,长约5千米。这条河有着众多奇妙的传说。

    有的说,它是西海龙王的一根倒须变的;有的说,当年文成公主前往西藏经过此处,感动了河神,于是让河水倒流。

    在希腊北部,有一条“甜水河”。这条河名叫奥尔马马加河,全长约8万多米,河水清澈,看上去与一般的河流没什么区别。有趣的是,它的水喝起来带有浓美的甜味。据科学家对甜水河里甜水进行化验分析后认定:这甜水对人体无害,可供饮用。

    玻利维亚的戈郁泊湖,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常常闪耀着密密的星光,成了奇妙的发光湖。这是天上的星星辉映在湖水中的倒影吗?然而人们仔细观察发现,越是乌云密布、四周一片漆黑,这种闪闪的光亮越是清晰。

    巴哈马群岛有个“火湖”就更加奇特了。人们在湖上泛舟,船头和船舷旁会喷出鲜艳的“火花”,真担心这朵朵“火花”溅到木竹做的船上,会燃起大火。而在湖中,被桨声惊动跃出水面的鱼儿,也是红鳞闪闪。随着船的划过,船尾则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龙,远看,仿佛整个湖水在燃烧,景观越是壮观,越令人忧心。

    散巴尔湖位于印度重镇斋普尔,湖的面积280平方千米。这个湖泊既不是由于风景秀丽、也不是由于水产众多而著名,而是由于湖水时甜时咸的变化而名扬天下。

    每年6月至9月,湖水清淡可口,略带甜味,可是10月以后到次年5月,湖水却翻了个大脸,变成了苦涩的咸水,无法饮用。因此,湖畔的居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利用湖水。

    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人们用湖水来蒸馏,提取食盐,据说每年平均可以从湖水中取得2000吨食盐;而在6月到9月间,人们就将清淡带甜味的湖水贮藏起来,以便需要时饮用。

    在俄罗斯北部巴伦支海的基丁岛上,有个水层结构十分奇异的湖泊。湖水可分五层:第一层是淡水,生活着众多的鱼类;第二层是微咸的水,生活着水母、虾、蟹等;第三层是咸水,栖息着海葵、海星和海鱼;第四层水呈红色,生活着紫细菌等,第五层是生物尸体和泥土沉积物,含有硫化氢气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