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旺没有再看那条河,走出麦地,走近了自己那新房,他已经很久没来过了。这时,家和从他的新房里清出了一堆风刮进的塑料袋。家旺没想到会碰见,立时站住,想转身回村,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走了过来。家和见家旺也来了,本想退回屋里,但迟疑了一会儿,家旺已经走近了,他也就没再动。时间是个好东西,二人不远不近地站了一会儿,家旺终于动了一动,见周围没有人,叫了声哥。家和立刻应了声,二人慢慢走近。然后互相看了看对方,又默了片刻,家旺说,哥,那年那事……我不应该那样,怎么着我也是当弟的,不能说那种话。我这人你也知道,就这么个烂脾气,不是有意的。

    家和叹了口气,说,算了,过去的事了咱就都别提了。我的错儿也不少。那时候主要就是让债逼得着了急了,脑子发糊涂。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怨你,也不是你强迫我,我自己当时也愿意,你也是为了咱家能多得点。

    这话让家旺的头低了很长时间,说,这几年我一直就想不通,我总觉得人聪明点总有些好处,想多得点也没什么错。就让你说,不偷不抢,不是什么罪过吧?可现在,越不想吃亏,反倒吃的亏越大。还是你说的那话有道理啊,吃亏是福!我当时要是听了你的话,哪怕就是一万五卖了,也比现在强!

    家和侧头摇了摇手,说,你可别提了,到现在我也想明白了,这些年我亏是吃了不少,可真应了你以前劝过我的那话了,真是没见过比别人多什么福!前两年卖驴的钱我到现在都还没要上,那还是老熟人呢,结果越和气越不给。

    家旺说,你说咱怎么就怎么样都不行呢?

    二人找了个干净的水泥块,并肩坐在了斜斜的阳光里,聊起了这一年多以来的家常。家和说他今天是来打扫打扫房子,前几天他大儿媳跟他说愿意搬过来,说是妯娌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时间长了难免磕磕绊绊,不如趁现在还没什么先分开。后来问了问新来的老二家的,老二家的挺高兴,说她是做小辈的,理应让哥哥嫂子住在新房里。

    家旺摇头一笑,说还是老大媳妇聪明,前些天村长说要搞新农村建设。可村里又没钱,所以要搞肯定只有在这里搞,这是全村面儿上唯一能看得过去的地方。到时候最次也得让通上电吧?说不定还能接个自来水,反正花费也不高,还好看。家旺让家和不可大意,要真是这样了,老二家的就不会这么高兴了。

    家和醒悟,说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到那时候再说。实在不行让他们两家都搬过来,反正正好有两层,妯娌们住得离公婆远了,有时反倒会很好,村里这样的例子不少。

    家旺看了看家和的脸色,知道他愁心事也不少,就问他这段时间干些什么。家和说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干些零碎活儿,去年金蛾娘家那村倒是有个旧农用车想卖,也愿意先赊给他。可前几年还好说,这两年明显感觉身体不如以往,开车又是重活,怕干不下来。就算撑得下来,恐怕县城很快也就和大城市一样不让货车跑了。

    家旺说他也是这么想的,不然早也把这套房抵押出去买车了。他问家和觉得工程队上的活儿怎么样,说他以前开三轮农用车时认识了一个工头,上星期碰见,说是在南方包了个工程,缺个开小四轮的,想让他去。

    家和问家旺跟那工头关系怎么样,工钱好不好要,工程队拖起钱来可在行得很,不保险,千万不敢随便去。

    家旺说应该问题不大,这段时间不太拖了,反正工头是本地人,家在这儿,不容易跑。那工头还让他帮忙再找些小工,他已经在村里联系了几个,问家和愿不愿意也一起去。

    家和说那种活儿他这身体哪儿能干得下来。家旺说不是当小工,工地上有很多电焊的活儿,焊工不好找,有没有证也没关系,工地也雇不起有证的。家和在生产队时正好学过,自己跟工头关系还算不差,去了说一说,应该可以干这个。

    工地上都是些一般的焊活儿,家和能拿得下来,至于风险什么的,他倒是也不在乎。

    不过,虽然早已新世纪了,但也许是这里更加内陆一些,也许是经济状况以前比别的地方好一些,在这里外出去做工还是件让多数人感觉值得去思考的事情。“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比较深入人心。年代再久一些,如果不遭什么大灾大难,想随随便便去外地,提都不要提,会被长辈唾骂的。十几年前,家旺年轻的时候,曾想过赶时髦出去打工,那时就是被家和劝下的。后来几年,穿着土旧来他们这里干那些脏累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多数人对这一观念也就更深化了一些。这几年来,工作虽然越来越难找,也只有一些年轻人出去。像家和这么大年纪的,还不多见。所以,家和犹豫了很长时间,才问一天工钱有多少,能不能给到三十。

    家旺一笑,说家和一直在村里,已经不了解行情了,现在连小工下了四十都已经找不到人干了。听说电焊好像最少一天是五十,活儿要是忙的话,七十的都有。要想去的话,他再跟工头商量商量,说不定还能更高。然后他又摇头,说咱们这里的工程队比较落后,还是干一天活儿算一天的“日工”,人家河南四川早已经是“包工”了,这样活儿干得又快人挣得又多,只要你豁得出去干,一天挣二百多都没问题。

    家和来了一些兴奋,忙让家旺不用再跟工头说了,这价钱就行。说反正村里还有那么多人去,互相有照应,应该不用怕什么。

    家旺说他也觉得这事儿能行,出去闯闯也好,见见世面。反正万一不行,还能再回来嘛。

    二人点头,算是议定。

    这时,路上终于远远又过来了一辆车,花坛中的鸟儿们便又惊飞了起来。只是,它们早已习惯,飞起就又落下。车不断地向着前,鸟儿们就不断地那样在车头飞起、车尾落下。远远看去,就像夕阳黄耀背景中一个虚虚暗暗又流动着的鼓包。夕阳此刻更加斜了一些,那万丈的光线也就愈加金黄了起来,遥屏的南山、四围的绿野、一弯的小河便更加被越来越浓的盖上了这些色彩,特别是赵家房后那一地如毯的黄花,更是黄亮得似乎即将闪烁,让人感觉大地上的一切很快就要去幻化。夏还未至,不远的白云就还没有化为七彩,但更白了一些。不高的蓝天也更蓝了一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