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闻芍-风沙星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向所有的出人意料致敬——《大明宫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日央视重播电视剧《大明宫词》,这回细细看来,竟被一件不起眼的小道具吓了一跳。它既不是周兴用以蒸人的大瓮,也不是小太平“喀嚓”一刀切掉的手指头,而是一张琴谱。那段情节是:男宠张易之为了握太平公主于股掌而先期做准备,张昌宗给他拿来公主最心爱曲子的琴谱,张易之轻佻地瞥一眼,然后便胜券在握的操起琴来,那张琴谱飘落地上,得以让我看清油纸上的高深——《长相守》的琴谱,竟然是五线谱!

    黄纸黑符。没错!就是除去给我们普及初级乐理用的简谱外,现行用以记录音乐的西洋五线谱!我希望是眼拙看错,但不幸之至,不仅有线条贯穿,而且音符也赫然是黑色实心蝌蚪样的。要不是出现在大明宫,被唐代的男宠拿在手里,我几乎以为是巴赫的《小步舞曲》呢。

    等第,大唐乃一等一的天朝上邦,四方夷狄,莫不宾服,更有甚者,国势极盛时,高句丽、日本、西域甚至欧洲等国都有人在朝中任职,对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物华天宝堪羡世人,没准是哪个有音乐细胞的传教士将西洋的五线谱带至唐室,推广习之……不过这又绝无可能,武周及开元盛世,是在公元六、七百年间,彼时西洋的欧洲正处在暗无天日、蒙昧无知的中世纪,教士与贵族皆贪婪愚钝,禁欲与纵欲相悖并行,一国之君尚且不识字,更别提田间劳作的农民、打造马掌的铁匠了。据考,五线谱的前身是归多的牛姆谱,似乎的确是通音律的教士发明的。教堂唱诗班要天天赞美上帝万能的主,所以必须有一种成体系的东西来记录下每段唱腔的高低,于是有了上述的那种东西。随后又一点点变化,不断增加线条,音符也随之扩展,进而又有和弦。但这一发明,应是在文艺复兴初时,欧洲各国开始注重教育,宗教艺术也一度盛行,教义被明确,《圣经》也不再是少数会操拉丁文的教士的禁脔,由此,唱诗班日益繁荣,才迫使有识之士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来补充完善这项神圣的事业,那应该远在唐末、五代,甚至宋、金、元时。唐初,根本不可能推广在欧洲还处在母腹中的五线谱。

    再有种解释,就是五线谱本为我唐人所创,后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所谓西洋五线谱应当是我们的专利,亨德尔、巴赫者流也全得益于中华唐乐谱。想我堂堂天朝帝国,四大发明都贡献了,还在乎小小的五线谱吗?

    越这样想,越觉得可信。

    中国自古便有乐谱。且不说《礼纪》、《乐纪》的正经典籍,《诗经·考磐》的名篇流传,《高山流水》的弦歌雅意,《胡笳十八拍》的悱恻悲凉,也不消说弄玉吹箫引凤凰,相如以琴挑文君,《广陵散》嵇康赴死再难求了。经年发掘的敦煌莫高窟,更是惊现唐代前后大量乐谱,都如天书,有待专家破译。更近些的,《红楼梦》里冰雪聪颖的林妹妹有琴谱,宝玉不识,还遭了顿美丽的白眼呢。我们土生土长的乐谱,像是一种很复杂的汉字,标注宫、商、角、徵、羽五音及变音,或许还有更细微的记载乐调的方式符号。归根结底,是像我们这样一个能够用纯民乐器自组完整乐队的国家,其记音的乐谱也是古已有之,上下传承的,断非空手套白狼般抢人家的西洋五线谱!

    其实也怪,电视剧也不是正史汗青,不过是稗官野史、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可那琴谱真的不应该掉落地上啊,即使掉也不要将内容呈给观众啊,让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见着我们祖先不合时宜地拿着不合时宜的东西,真真令人汗颜。要么,就干脆不要给正面镜头,知道是太平公主最喜爱的《长相守》琴谱、知道是张易之借以俘虏女主的工具即可,给可怜的观众一点想象。省得关公战秦琼,诸葛亮斗拿破仑。我怕吓着。

    2005年8月15日

    大将安东尼——《罗马》

    看HBO电视台出品的《罗马》第一季,充分感验了公元前的酷厉阴鸷。恺撒第十三兵团直接听命于大将马克·安东尼的百夫长乌瑞纳斯和壮勇波罗是贯穿始终的线人,一个是悲天悯人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及时行乐的现实主义者,他们见证了不可一世的庞贝家族的陨落,见证了蒸蒸日上的尤里乌斯家族的霸权,也许他们还将目睹托勒密王朝在毒蛇齿间覆灭。

    渥大维的母亲阿提娅为了巩固家族统治,可以利用任何元素同盟友联姻。她可毫不犹豫地搬掉绊脚石女儿的前夫,甚至怂恿未成年的儿子同恺撒干儿子布鲁特斯的母亲争宠。她活在权力的漩涡中,残忍而细心地甄选救命稻草。阿提娅是恺撒的外甥女(niece),而恺撒是她的舅舅(uncle),于是未来的元首渥大维称恺撒为舅公,深为自己体内流淌着盖尤司·尤里乌斯·恺撒的血液而跋扈。

    恺撒自称是维纳斯后裔。基本上罗马的建国也是这个爱情女神的杰作。当她还是希腊神祇阿芙洛狄忒时,与攻打忒拜的英雄安喀赛斯育有一子,这个儿子是攻无不克的特洛伊女婿埃涅阿斯。恺撒以降,从冠了“神圣奥古斯都”的渥大维始,至提比略、卡里古拉、克劳狄、尼禄,没有一个不是穷奢极欲、目中无神,女神任性喧闹的个性在这个嫡系家族上彰显毕至。讲究爱和美的女神,跟情人战神玛尔斯合力上演了人间的血腥杀戮。

    《罗马》里的马克·安东尼,是个乱没正形的人。可人民爱戴他,因为他会讲猥亵的段子、打仗勇猛如狮、崇尚酒神仪式的狂欢,这些性格很世俗,冶艳浪荡,所以亲民。恰好不久前央视重播《埃及艳后》,玉婆伊丽莎白的女王和波顿的大将,是最最王道的搭配。《埃及艳后》片名中文翻译不确,原本也就是《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女王是希腊马其顿人,离法老的尊称业已远了,强说她是“后”,也只是给弟弟小托勒密八世当王后,基本上是昙花一现。无论她嫁给恺撒还是安东尼,都是女王身份。这部电影一直被诟病的是台下比台上热闹,而且票房惨败云云,现在看来冤枉太多。就服装、舞美,福克斯也达到当时的登峰造极;剧本稍嫌薄弱,好莱坞只喜欢传奇爱情,但人物刻画并非一无是处。玉婆的克里奥佩特拉仍旧最深入人心,而波顿的大将,活脱脱一个英雄气长儿女情更长的安东尼。

    《罗马》里的安东尼大将,演员也找了位肖似波顿的人。看他的表演,真的觉得身为恺撒心腹爱将的安东尼太粗俗了,可当他接到恺撒要求增援命令后的不动声色、威胁大哲西塞罗时的干净利落,就能感觉到这位安大将是故意夸大了自己的粗俗。早在莎翁剧里,他就彪炳自己“不是个像布鲁特斯那样能言善辩的人”,倘若真跟西塞罗争执起来,却断不会落下风,可能修辞没那么华丽,语法不那么正确,实在掰扯不清,就武力顶上……西塞罗碰上安东尼,真叫秀才遇见兵。

    《罗马》第一季后两集值得琢磨。虽然此前的剧情一直有比较八卦的,诸如渥大维的姐姐渥大维娅和布鲁特斯的母亲塞利维娅同性相吸,波罗成了克里奥佩特拉的入幕之宾,身为太阳神祭司的小渥大维给凯旋的舅公脸上涂抹鲜血等等,这些倒也都是在历史真实的范围内脱线。骁勇的乌队长终于是由于自家的孽债,而失去了亲历恺撒被刺的过程,没有替独裁者挡上两刀。波罗和乌队长在竞技场血拼一节,拍的相当紧凑精彩,其血腥程度和视觉冲击效果超越了左躲右闪的《角斗士》。放下屠刀的波罗似乎可以和心上人过上一段恬淡日子,活脱脱一个程咬金似的莽福将。这两位线人距离历史缔造者最近时只有零点一公分,宏观上为共和与独裁的角力忧心忡忡,微观里更为退役津贴斤斤计较。他们很厚道的没有切断历史动脉,满足于旁观者的身份,安心当罗马公民,从而避免《罗马》沦落成《寻秦记》。

    安大将,让众人忌惮,第二季里,该轮到他老虎发威,和渥大维合力讨杀异己了。

    2006年2月27日

    潜龙勿用——《潜伏》

    《暗算》钱之江安在天父子以降,谍报人员的力挽狂澜霸占各频道。谍战剧已经够多了,泛滥了,而且以国民党军为正面主角的也不少。沉浸在历史中的沙砾逐渐浮出水面。群众纷纷叫好。到底被什么感动呢?为《潜伏》流下的泪水和为《暗算》流下的泪水有什么不同,不好说,但一定约等于为《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夺眶而出。

    解放战争的谍战。中国的历史又进入了内战,国人最擅长的窝里斗,延续了两千年的传统。在抵御外侮之后,亲兄弟势必要争个坐庄的你死我活。

    正义战胜了非正义,当然要拍手称快。可彼正义与此正义针锋相对呢?三民主义起家的国民党,复兴社蓝衣社时期生气勃勃的青年组织,什么时候从眼里揉不得沙子,就到和光同尘,并同尘到跌进尘埃沆瀣一气?而被苏联输血的共产党,从穷乡僻壤里茁壮起来的革命嫩叶,又是如何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山无棱天地合,乃与君绝。革命,果然是天翻地也覆。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俄国抵御拿破仑铁蹄时,博罗季诺曾奏效,在中国,更是屡试不爽。圣地延安也可以战略放弃。放弃,是反戈一击的亲娘。

    间谍们,特务们,隐蔽战线的斗士们。他们把命悬一线当家常便饭,在腹背受敌的时候独善其身。普京迷恋那些第二战线的故事,义无反顾做克格勃。郝在今在八一厂撰写《中国秘密战》,重庆、南京、各大员的身边都“隐藏着我们的人”。杜聿明胡宗南们作战计划刚一制定,备份已经送往朱毛的案头……这个仗还有什么悬念?

    那些零号特工,习惯了在酒绿灯红中慢刀杀人。

    潜伏吧。潜龙勿用。一枚闲棋冷子,发挥了以一当百的奇效。觉得余则成已经很强大了,可他不过是根本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小角色。受制于无形的大手,从重庆到南京刺杀叛徒汉奸,从军统到“土共”诱导原来的袍泽自废武功,从天津到台湾继续“奉命活下去”。

    信仰,在安身立命的上司和咄咄逼人的同事之间,匍匐成坚硬的香炉灰。

    我欣赏《潜伏》里的所有角色。八面玲珑处变不惊的策反军统余则成,谦恭的外表下有一颗饱受折磨的良心。坚持使命的行动队两任队长马奎与李涯,不可谓不心狠手辣足智多谋,却让人心生怜悯。得陇望蜀又自命风雅的军统天津站站长,知天命,用财富明哲保身,制衡属下的御人术深得三昧。阴柔善变的情报处处长陆桥山,死于对旧僚余则成的信任。地下交通站的两任负责人,不辱重负。还有视主义如敝屣,活得万分圆滑的中统谢若林;在几秒内便做出决定,以一己之命阻止行动暴露的廖三民;甚至,在土改时被赶出村,为了两个待哺稚儿挥刀向军统杀手砍去的小地主。

    谢若林说:这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

    李涯说:……为了孩子们有个更好的明天。……我没休息过一天,睡觉都在办公室。

    站长说:“敬爱领袖,精忠报国”——我琢磨了二十年,看透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站长秘书和行动队前队长太太偷情,那孩子抬起脸讨饶:我们不是偷鸡摸狗,我们是……爱情。

    久违了,爱情。

    《潜伏》里,革命者的爱情暗流汹涌,让人欲罢不能。八路军军调代表说:革命者的爱情是最浪漫的。

    于是,领路人左蓝只能在交换情报的时候亲吻余则成,牺牲前用微笑去坚定“余太太”的信心。有名无实的余太太翠平,本是擅长一枪毙敌的女游击队长,却只能对有点洁癖非常小布尔乔亚情调的余则成小火慢炖。同样小布尔乔亚情调的晚秋,明知余则成是火炕也跳得义无反顾,但当组织真的把余则成分配给她,在台湾,她和他只能奉命去爱。

    左蓝是那么美好,余则成把真爱埋进深海,不停朗读《为人民服务》,轻如鸿毛的死,重于泰山的死,左蓝的死,不,是牺牲,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翠平是那么野草,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组织说翠平牺牲了,牺牲了,余则成的手脚不听使唤,他们刚刚没有打报告而私自拜了天地。晚秋是那么恬淡,她能够为爱情改变自己,也能够用信仰去坚定爱情,坚定到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婚书陪伴余则成的余生。如果有余生。

    感动的,不是一个真空包装的历史童话,而是混沌未凿的人生命题。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遥远的施季里茨把德国叫做“我们”,宪兵盘查时会自嘲地笑。他以一个德国人的心来消解着纳粹的暴行。经典冷战间谍片《柏林谍影》里,越是忠诚的卫士越能被诬陷为叛徒,困惑吧,直至发现正义和阴谋往往互换了外套,破茧之痛不过如此。谁说组织不可靠?组织只是无比强大冷漠而已。我们也不轻言真实,只说,人生而无往不在枷锁中。

    感谢龙一的小说,如此高蹈,期待更精彩的电影版。感谢编剧兼导演,与技术含量超高的美剧相比,《潜伏》的精彩不仅环环相扣而且人情练达。感谢孙红雷的余则成,你真的可以内敛和无奈,比起邱如白来更加不着痕迹。感谢沈傲君的左蓝,我一直喜欢你,虽然只看过你的明艳跋扈的高阳公主,多么难得的不假惺惺不让人讨厌的女革命者啊。感谢李涯,你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有信仰,吾道一以贯之。感谢陆桥山,您的演技出神入化。感谢姚晨的翠平,实在大有进步,没有落入芙蓉女侠的窠臼。感谢站长、廖三民、谢若林、龙二、站长太太、马奎、罗掌柜、小地主……所有坚定的或者背叛的或者受制于人的那些“我们”。

    2009年1月23日

    最后的“贵族精神”——解读《我的团长我的团》

    一、进退维谷

    最后一枚手榴弹即将担负让十几个炮灰“光荣”以免遭日军毒手的任务之时,救援团姗姗来迟。四个小时的总攻推迟了三十八天,炮灰们顽强幸存,用奄奄一息来蔑视那个隔江相望、出卖他们的师长……《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的剧就结束在南天门。这之前,信誓旦旦说“斩我民族头颅的,我砍他们脑袋”的虞啸卿师长虞大铁血,在诸多观众眼里迅速蜕变成用炮灰团铺垫自己加官晋爵之路的官僚。

    这还不算,原本精忠于他的张立宪,虞师特务营营长,号称“小虞啸卿”的冷兵器,也因在困兽之战中被毒气毁容,开枪自杀。碎嘴犬儒孟烦了心知肚明地告诉观众,他不是死于自己的面子,而是失去了信仰。

    虞啸卿,十七岁即能率乡众剿灭三倍于己土寇的才俊,以屈平子岳武穆为精神标杆,说“仗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永远把自己挺成一杆旗帜,为了巩固江防不惜手刃渎职的胞弟,两年里厉兵秣马就为在南天门与日寇决一死战的鹰派少壮军官,怎么这么轻易就出卖了自己的良知?

    而主角“我的团长”死啦死啦的龙文章,“炮灰”的神圣光芒拂之不去,永远抢占了洞察先机和悲天悯人的制高点,变成不朽的、唤醒国民意识的传奇。

    曾在《士兵突击》中宁折不弯的纯爷们儿“伍六一”在《团长》里升官最快,扮演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某精锐部队的师长虞啸卿。而故事的结局,似乎想利用观众对“伍六一”的预期,暗暗嘲讽了一把正规军:这个虞师,制服再笔挺皮靴再锃亮,一样受制于人,一样钻营投机,不过是个为了吸引女性观众的草包。

    电视剧被迫砍掉了十五万字的内容,很多人物的命运同原著大相径庭。

    原著里,“龙文章”显示出极大的政治正确,拒绝内战,宁死抗命。孟烦了劫狱时,从精锐倒向炮灰的张立宪更是配合默契——他的信仰不再是虞大铁血,早就转向了曾一起坚守树堡并“带他们回家”的团长龙文章。龙文章用自杀逃脱了制裁。再后来,解放战争,原炮灰团幸存者自裁的自裁,投诚的投诚。

    原著结尾似乎更有现实主义的悲剧色彩。虞、张两个角色,不是轰然倒塌,堕入泥淖;便是从水晶变成人间烟火,自甘泥土。相比较之下,电视剧结局还是厚道的,结束在枪口一致对外,滇西战场揭开了反攻序幕;然后甲子轮回,新中国阳光下平淡又美好的生活。

    如果寻找一个切入点来解读《团长》,那么我认为,虞师与小精锐这两个角色一旦创作出来,有了那么多铺垫,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就不该再受作者的摆布。非要让他们急转直下一日千里,并不能使人信服。

    二、妖言惑众

    《士兵突击》时隔两年,仍然觉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后,喜爱它的真水无香浑然天成,有一股真诚的精气神贯通。

    编剧兰晓龙的作品,往往有浴血抗战的背景、灵动鲜活的语言、飞扬洒脱的人物,好看,读得酣畅淋漓。可阖上书,再三再四琢磨,总觉得一股“妖”气弥漫,武侠味十足,过瘾之后不踏实,而且,接二连三的人物总是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水漫金山,淹了主题一片又一片。

    得知康师傅(导演康洪雷)和编剧兰晓龙踢开《隋唐演义》,要精心打造中国远征军背景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自然高兴。那段惨烈的征程得以重见天日了,万千舍身报国的英灵终该在天有慰了。重要的,最最重要的,又能看到那些银屏上的纯爷们摸爬滚打。可是,一想到编剧的创作风格,越来越妖,竟有些不寒而栗。

    先攻读了《团长》的原著。的确,哀鸿遍野,满目苍凉,家国沦丧,尊严无存,溃兵的命运贱如蝼蚁。可是,这个宏大叙事又陷到“等待戈多”式的对话里,陷到孟烦了阴晴不定的贫嘴里。跟着叙述人孟烦了的情绪走,倒很容易进入这个“炮灰”的心境:所有那些高高在上的,都在“装”,都扯淡。尤其那些端着架子的虞师精锐。

    电视剧无疑还是有很多抓人之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从和平年代军营穿越到抗日滇西战场飙戏。不再是激昂的“不抛弃不放弃”,而是争取“不饿死不病死”,在和血的泥里挣扎,挣扎出炮灰的尊严。让炮灰们觉得有了尊严的,把泥巴塑成人型的,正是“妖孽”团长龙文章。

    很多人爱死了这个“妖孽”,不用说有文化的没文化的炮灰,还是眼高于顶的正规军精锐,要么折服,要么被牵着鼻子走。这妖孽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带领炮灰们重拾精神家园,“让事情是它本来的样子”。相比之下,正规军色厉内荏黯然无光。典型如虞啸卿,空谈牺牲,巧取豪夺,南天门一役大大地对不起二百炮灰们。

    但是,虞师精锐,真的“亏欠”了炮灰们吗?

    三 霸者孤独

    还是让我先从故事的八卦连环掌里摸几条脉出来,便于走近那段历史。

    ——虞师是嫡系还是杂牌?

    虞啸卿的背景设定是黄埔毕业,天子门生,似乎是嫡系,但这只是暗示,并没点明。他刚出场时是团长,还要自己捞兵源,招的兵未及开战便损失大半。经怒江反击战后,他升任师长,加上二十余炮灰拼凑的“川军团”才勉强够一个师的建制。说起来是挺寒孱的,根本不像嫡系。

    虞啸卿出身将门,父亲还是军界高层,如果结合一下历史,虞的原型很可能借鉴了第八军军长何绍周,是当时的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侄子。南天门总攻基本上取材惨烈的松山战役,而正是何绍周指挥调度,耗时数月,用6:1的巨大伤亡才啃下来的。

    副师长唐基作为虞啸卿的父执辈,在最后关头提醒虞不能因小失大,要通盘考虑,虞家军挣到今天地位不易云云。结合何绍周的身份背景,就容易理解了。何应钦虽然大权在握位极人臣,但曾两次得罪蒋介石,而且远征军时国军各派都在争夺势力,嫡系和杂牌相互较劲,嫡系和嫡系之间也在争宠,暗流汹涌是肯定的。所以黔军出身的何应钦非常谨慎。

    所以虞家上下也很谨慎。虞师貌似嫡系,实则领了杂牌的待遇。杂牌,就是炮灰的命,也要自己攒家底。所以剧中,对于怒江对岸身份不明的一撮溃兵的请求,虞啸卿只能支援半个基数的炮火,“这还是拿兄弟们的血偿你的临终之愿”。炮灰团一员豆饼大喊“炮灰团是后娘养的”,迷龙也一语道破天机:“虞啸卿你也是后娘养的!”

    ——虞师是将才还是草包?

    麦师傅(美国顾问麦克卢汉)评价虞啸卿:又狂热又迷人,年轻的恺撒。上峰钧座夸他:东方的巴顿。巴顿者,铁血豪胆,谙熟装甲机动,战术要诀为“进攻进攻再进攻”之二战名将也。潜台词是,政治上极其幼稚。如果说上峰是要通过褒扬虞师来牵制他,那麦师傅没必要在别人面前恭维他。

    实际上,喜欢实事求是的外国高参对于远征军中师团一级的军官都有微词,评价不高。虞啸卿十七岁即有战绩,又是一步一步从连长这样下级军官拼出来,如果没有真材实料、战功在手,洋高参们肯白奉承他吗?

    但是,连怒江水文都掌握得极其精准的虞师座,居然没有情报概念。龙文章报告对岸的村民说大量民夫被日本人抓去修工事,认定南天门内部有暗堡,而非山头上的一点障眼法,虞啸卿居然对这样重要的情报嗤之以鼻。这符合这个人物吗?

    ——虞师为何不能如约增援炮灰突击队?

    说虞师出卖炮灰团,弃突击队于孤险而不顾的,想必都对他为了增援南天门不惜闹哗变而选择性失明了。即使他不被架空,“攻击立止”的死命令在先,唐基的循循善诱句句点穴在后,放弃增援也不能说是他丧失人性,坐视不救。

    《孙子》早云:

    为将者,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为将者,需役物而不役于物。

    战时不拘泥常态,为将者也不可等闲而论。在南天门这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中,一个师的行动势必要在军内甚至集团军内调遣,同其他部队协同配合。作战计划的推演改动,无一不需时间。因此,即便早有若干次大雾符合渡江条件,也得等待完整的作战计划出台。没有后援的进攻是无意义的,无异于自杀。

    而且,跟岳飞比攀升迁,远非虞啸卿之愿。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更广阔的天地,尽逐日寇,捍卫家邦,才是终极目标。所以,虞师的妥协,并非从单纯的武人师长向唐基靠拢变成官僚,而是他最终坚定了自己还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即使眼睁睁地看着袍泽弟兄,他心疼的精锐和敬重的部属随时灰飞烟灭,也只有按捺住渡江的冲动,独自痛苦。

    如果硬要把虞师的铁血说成冷血,那么,以下又该如何界定?同样二战时候,英军截获德军要轰炸历史名城考文垂的作战计划,为了继续麻痹德军,隐瞒英国已经掌握德军密码的消息,丘吉尔决定不通知考文垂,任其自生自灭。这招苦肉计,当然造成了重大平民伤亡,古迹建筑荡然无存。但破解密码得以保密,加快了结束欧洲战场的进程。

    ——张立宪是忠诚还是背叛?

    康师傅一再强调,《团长》中的张立宪是最忠诚的人。“九一八”那年,这个四川娃二八年华便决然弃笔从戎跟随虞啸卿(时任连长)抗杀日寇。他那道从锁骨斜过胸膛的骇人刀疤,连孟烦了看了也坦言:受到如此致命伤是怎么活下来的。这样的伤,只能来自和小鬼子刺刀见红的肉搏。

    虞啸卿本是精忠报国作战勇猛之标杆,张立宪等人敬重他,把他当神一样崇拜,从根本上讲,是敬重虞身上的那些品质,而不是简单的愚忠。跟了虞师十余年,寝食同步有难同当的十余年,对奉若父兄奉为圭臬的虞师之外在和内在都极其谙熟,早就达到了心领神会。忠诚,是张立宪浸入骨髓的本能。

    电视剧里,张立宪“信仰破灭而自杀”,其实这是原著中何书光的死法。何书光也崇敬虞师,但他没有十余年的时间打磨,和虞师也没有那么高的契合度,如此还说得过去。安在张立宪身上,就是生搬硬套,就是刻意为之。士为知己者死,张立宪有这个觉悟。忠诚和信仰怎能因一次失援就破灭?难道三十八天的命悬一线居然敌不过十一年的肝胆相照?况且,在十一年的肝胆相照中,又有多少次的命悬一线?

    原著中,张立宪居然为了配合孟烦了救龙文章,不惜铤而走险枪口顶上虞师的头。难道,他忘了他的师座是怎样骄纵他们一干小铁血,他忘了他的师座对他说:“你哭什么?我死了,你要么冲上去,把血流干,要么回家讨老婆,看家国沦丧。”

    敢在毒气蔓延时摘下防毒面具,只为抢占先机端掉敌人鬼子的火力点,减少己方伤亡,有这份勇气胆魄的“冷兵器”张立宪,绝无倒戈可能。

    ——龙文章是天才还是妖怪?

    龙文章是短兵相接的天才。虞师动问,在哪学的打仗?

    “看了太多死人,一直打着败仗,就会了。”——孟烦了还用画外音批注:这个道理,炮灰们都懂,而精锐之首虞师勉强略懂。

    龙文章嘴里说出来的军旅经历,从“烂得拔不出来”的臭名昭著的守备团,到何健的“生背拿破仑克劳塞维茨和中正训导,害死多少人”的军官特训班,到“各种说不出口”的垃圾部队,一个管鞋垫袜子的军需中尉,确实是没有机会真正学习打仗。

    但是,这个跟孟烦了等川军团“炮灰”几乎前后脚被空投到陌生之地缅甸的人,却能够迅速对英军的动向、日军的动向及所有战场形势了如指掌;还火眼金睛,知道烧着的房子里是没用的缅锦,爆炸的仓库里是英军的弹药。

    他带领一群饥肠辘辘缺枪少弹惊魂未定的“杂碎”,干掉优势之敌,接管了机场。他的战术用语又准确又花哨,冥冥中,用先进的战术歼敌数次。身先士卒,他不怕,他死不了。

    他用“断子绝孙”的方法打反击。怒江边,划拉来的千余散兵游勇,不经训练就能配合娴熟,从山下攻到山上,击退十七次强势进攻。而敌人,绝不只是斥候小队,兵精粮足,火力凶猛,但是,遇到了“妖孽”,就大打折扣,自认倒霉罢。

    他懂城市巷战,快速反应能力极强,在护送大宗物品与老弱穿林渡江的同时,还能游刃有余地袭扰日军。

    他还懂野外侦察,非常精专,一个人标定了满山的火力布防,摸遍了山内乾坤,甚至反斜面两道防线布置的超强火力。单枪匹马完成了历史上两个精锐连队消耗殆尽才能换来结果的工作量。他趴在黑暗中是怎么知道的?

    师团级的防御指挥,他也懂,还不只略懂。沙盘推演,凭你是谁,擅长攻坚的,空地协同的,人海战术的,统统都灭掉。你越是科班出身越是职业军人,越灭你没商量。

    至于偷袭式的特种作战,那是他的强项。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老A已经附体啦,把精锐和炮灰混成一块儿“削南瓜”何乐不为?

    ——安逸有罪还是草菅人命?

    “川军团”江防被突破,虞师怒来过问,龙文章说可以慢慢来,给新兵操练的机会。而且,能够放几个无伤大雅的鬼子进来更好。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爱安逸的人是可耻的。引进鲢鱼效应,连百姓都枕戈待旦,如此全民皆兵,人人都晓得积极防御。

    虞师说这是草菅人命。这种自杀式的练兵,是以平民伤亡为代价的,直接牺牲掉百姓,这是军人之耻——确实也造成后果了,镇上百姓有被流寇杀掉。

    难道,这样的剧情,对“龙团座从来不轻视生命,从来不拿别人当炮灰”这种想法不该大打折扣吗?

    但孟烦了的总结是:上峰加派了更多的装备物资固防,此举又成全了虞师主力。是因为“团长”龙文章太慷慨。

    ——信仰交锋还是造神运动?

    编剧在访谈中说,他希望观众在《团长》里不光看到战争,而是看到有趣的故事,看到小人物也有自尊,看到信仰的交锋。

    信仰的交锋?需要我们观众自己在脑内补充。

    龙文章用“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迅速收拢了溃兵。

    他通灵,“中国鬼说,他们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龙文章说自己信奉“谨慎”,或者什么都不信。虞师一语道破:“你知道在缅甸一个人活不下去,所以拉上一群人。”

    “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同样的话,赤党“小书虫”激情澎湃地呼喊,却让龙文章感到羞腆,只能对“小书虫”饱以老拳。

    “答案不该是个死啊……”在麦师傅洞悉了抗战艰辛,批评高层只顾着推诿和利益交换后,龙文章想给整个民族赎罪。

    这个人物,就是专门来把一句句的醒世明言,拍在如孟烦了的我辈面前的哲人吧?

    至于精锐们和炮灰们,他们只交流拳脚,不交流信仰。

    龙文章说自己扛不住了,人人都信虞大铁血,信的人是有福的,但他不知道该信谁。

    如果虞师象征某种信仰,那么他被扳倒了。信仰他的人不再信他。因为编剧嘲笑这种信仰的无能为力,所有人都该聚拢到龙团座的炮灰旗下。哪里有信仰的交锋?只看到信仰的自戕。

    天降大神龙文章,既洞察一切又天赋异禀。所以,他是下凡的救世主。

    有人说,允许艺术虚构,“龙文章”这个角色是个寓言,是批判国人皮袍下的“小”,是点醒国人的无动于衷,是振奋民族之心的。我倒觉得“龙文章”太玄幻,失真——他的语言是哲学家洞察先机式的,举止是行为艺术式的,军事素养是军迷论坛里开了外挂“万能男主角”式的,每一个元素都太后现代,与当时的历史严重脱节。不仅如此,龙文章和孟烦了海量的扯皮斗嘴充斥着伪命题的肥皂泡,连带着整个故事都缺乏应有的厚重。

    “救世主”龙文章这种明显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角色设定,恰恰是国人“爱安逸”的懒惰思维体现,也恰恰是最不应该期待的。

    ——《兄弟连》还是《惩戒营》?

    美国的兄弟连,带了豪华的装备补给空降到欧洲去扮演拯救者。已经是摧枯拉朽之势,市场花园行动还让破釜沉舟的德军痛揍一顿,连惨胜都不算。

    与其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打造“中国式《兄弟连》”,还不如向俄罗斯的《惩戒营》靠拢。

    二战之于我们,是抗日战争,之于苏俄,是卫国战争,背景和苦难都更相似。《惩戒营》讲战争,也讲人性,但不贫嘴。

    何为惩戒营?苏联时期,刑事犯人和一些政治犯被允许以上前线的办法来“洗清对祖国犯下的罪行”,通常一般犯人去普通部队,重犯(死刑、无期徒刑和长期徒刑人)去惩戒营。苏军的另一个兵源是战俘,随着战争的进展,有相当数量的战俘被解救了出来,通常他们会被送入有内务人民委员会秘密警察负责的“甄别营”以审查是否犯有诸如和敌人合作的罪行。

    二○○四年,俄罗斯以此为题材拍了六集电视电影,描述了营中惩戒兵无名的战功和兄弟般的情谊,通过这些惩戒兵的悲壮命运,反映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最艰难时期的生活。这些受惩戒的官兵,胸前是德国纳粹的刺刀,背后是秘密警察的刑讯。某个士兵对战友说:“你见过这么坏的国家吗?折磨自己的人民。”

    这些可怜虫,比《团长》的炮灰还炮灰。但他们不低迷,不贫嘴。要去打仗了,队伍走起来了,要唱歌鼓舞士气。有人嚎起下流小调,队伍里《神圣的战争》立刻压盖了那个小调,每个战士都在唱,像战士那样唱。这才是正义之师的精气神。

    有趣的是,《惩戒营》和《团长》里都出现了宗教人士。《惩戒营》里有一个东正教神父,扛起枪来追随惩戒兵痛击德寇。《团长》里则有媒体人史航客串的法师和尚,作为赤色游击队一分子,在保护国军小分队撤退时高呼“统一战线万岁”,也算点睛之笔。

    四、“贵族精神”,一去不复返

    回到第一部分,关于虞啸卿和张立宪,以及他们身后的半壁江山。

    虞啸卿这个角色,经由演员内敛深沉力压千钧的再次创作,内涵更加丰富。眼中时时流露出的坚毅、悲悯、隐忍、决然、无奈、担当,全部都是虞啸卿的一部分,是他铁血标签下的真实。

    观众说,虞啸卿陷害了炮灰们。其实,是编剧“陷害”了虞啸卿。

    为什么说虞师越来越像官僚唐基?这是文本中孟烦了和龙文章的不断暗示。其实,通过南天门一役,虞啸卿顶多在政治幼稚方面能够成熟一些。但成熟,却并非就要变成官僚。而且,不是让孟和龙耍嘴说几句“虞啸卿那娃越来越像唐基了”,他就真的“越来越像唐基了”,这样干瘪的三言两语远远不够。虞啸卿为什么越来越像唐基?台词编在那里,情感和细节却没有铺垫到那里,所以角色的转变很难让人信服。

    那么,虞啸卿的是非善恶究竟如何化解?从媒体采访角色扮演者邢佳栋的言语中可得其精髓。“每个人生活中看到的事情,得出的结论和做出的评价,并不是那个东西就是那个样子的,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评价为准,都认为自己的认识最正确,但其实不然。你的认识绝对不是事实的真相。任何东西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它就是好的,它跟环境有关,要是单纯拿出一个东西,没有好没有坏。就像太极。只是说在那个时候,把虞啸卿放在那样的境地,会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感受。……人无高下,无优劣之分,只是处在不同的境地之下。”谁又能比演员更理解这个角色呢?

    还有张立宪。

    才二十四岁的孟烦了不得不感叹:二十七岁的张立宪真年轻。导演也说,张立宪是年轻的,美好的,锋利的。年轻是因为心无杂质,是在对日寇的无数次搏杀中,仍坚信追随虞师能为吾土吾民收复失地,不抛弃不放弃。但是,无论电视剧还是原著,这个“小虞啸卿”的两个结局,都不该是他的得其所哉。

    为什么?因为虞啸卿和张立宪,他们本该是优秀的象征,会走路的刀枪剑戟,以拯救国家为己任,为捍卫脚下的土地向死而生。有军人的表,有军人的里,是超越樊笼概念的纯粹战士。那种精神上的洁癖打造了稀缺的“贵族气质”。而虞师精锐体现出来的慷慨赴死马革裹尸,既是国士之遗风,也是当年“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内核。

    由于编剧一贯关注小人物的视角,使原著弥漫着这样的情绪:龙文章、孟烦了对虞啸卿、张立宪其实是羡慕到嫉妒的,天然的差距永远横亘着。于是嘲讽:“去你大爷的虞师!去你大爷的精锐!”藏在主角龙、孟后面的编剧就行使霸权,无限拔高卑劣一族,剥夺了精锐们的道德、才华和功绩,再赋予小人物炮灰们。被抽空的精锐自然遭到了冷嘲热讽和无情戏弄。

    《团长》一剧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以虞、张为代表的铁血军人之“贵族精神”被拉下神坛——看,你们崇拜的虞大铁血也就是尊泥胎,外强中干,刻薄寡恩,草菅人命,不过是个禄蠹;看,你们这些自恃精锐的半熟少年都是些冲动分子,随波逐流,固执己见,不能成器,只知道盲从。

    于是,编剧巧妙地完成了乾坤大挪移,使精锐成了伪精英真炮灰,让炮灰成了伪炮灰真精英。观众的情绪就在编剧刻意扭曲的历史语境中有了憎恶的指向。只是这指向没有投到日本侵略者身上,而是投到象征远征军主体的虞师精锐身上。不能不说,这种误读是被诱导的,已经离“向远征军致敬”的主旨相去甚远。

    也可能在当下,有太多的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真有一种信仰是“完美的人以身作则体现出来的”,他们认为那叫“装”,认为“贵族精神”不合时宜滑稽可笑。在《团长》中,救世主不“装”,救世主已化身癫狂“妖孽”。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表达人民群众中的“卑微的个体”,表达“在极端困境中小人物的闪光点”,当然值得肯定。只是,“不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不等于就得否认精英思想对社会的贡献。全面抗战的胜利,是来自各阶级各种人物的团结所致。”因此,尊崇“贵族精神”,绝不是要轻视草根和炮灰。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尊严,尊严属于每一个人。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所有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都是崇高的,都会在我们后人心底留下一座碑。那些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坚守信仰的人,那些无双国士,无论贵贱,都是民族的脊梁。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中国军人

    2009年3月30日

    刊于2009年7月《中外军事影视》

    谍战就是无间道——《长江一号》

    还是二〇〇八年底,在某地方台看到播《长江一号》,某个说着陕西话穿一色半新不旧的国军制服的大叔给穿黄皮的鬼子罗列“功绩”——杀了多少中国百姓,于是“俄老房(房近斋)请你吃戳豆腐!”黄皮鬼子就拖出去“被”戳豆腐,就是挨刺刀捅。这可不是那个特立独行的王劲哉将军吗?再一看,还有李解,还有孔琳,还有吴刚,绵里藏针的谍战戏,几个段落下来,感觉不错。

    《长江一号》的蓝本是邹郎的谍战小说《死桥》,作者曾为成都的黄埔军校生,坚定的爱国青年。去台湾后以写作谋生,号称抗战小说之王。《死桥》多次被改变成电影和电视剧,李翰祥导演的一个电影版《扬子江风云》,又名《一寸山河一寸血》,还得了当年的金马奖。这个电影是不得见的。小说写的波谲云诡,又颇有些古旧的话本感,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将计就计,虽然没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却也是环环相扣,从一个牌桌,可窥一条大江。

    《长江一号》相较《死桥》,来个乾坤大挪移,但大部分主要角色和情节,都能看出《死桥》的底子。原著最初围绕保护张特派员到湖北监利布置工作,《长江一号》里则是第六战区的情报处长冯唐驾临。后面策反伪军、炸古桥焦土抗战、孤身死间的英雄功亏一篑等等,都大同小异。原著是年轻的军统站长与投敌的汉奸情报队长相互利用,《长江一号》里倒把绝对打酱油的陪衬人——王劲哉(房近斋)的情报队长——去了男身,变作巾帼,跟两位黄埔同窗过招,三足鼎立。《死桥》原著站在国民党所谓正统立场,称“对抗中央,坚决抗日”的王劲哉一二八师为“叛军”,王的洪湖根据地只是作为背景存在,而且大会战之时,国军也果然隔岸观火,坐视一二八师殊死抵抗日军,最后王被叛徒出卖而被俘,与史实同。《长江一号》改动的,恰合我的口味,房师长的戏份大增,七十四军虎贲军也曾对叛逆的房近斋九一八师施以援手,联合抗日的桥段才令人血脉贲张。

    一个电视剧之能够吸引眼球,赖剧本扎实、节奏明快、人物鲜活,几大元素相辅相成,可谓亮点。可以说,《长江一号》丝毫不亚于《潜伏》。某些细节抠的不错,比如,国军下属在上峰面前自称“职如何如何”;但某些情节也过火,比如,第六战区两任最高长官陈诚和孙连仲都直接领导情报工作,显然不切实际,就不如《死桥》固守一地,以小见大。

    说到底,几个角色不由得不唠叨两句。

    魏耀扬。留法归国的谍报天才,无正式军衔,是国军第六战区长官部机要文员,“同中校”。睿智隐忍、理性至上、怀才不遇、吝惜羽毛……魏耀扬很多时候都是蛰伏的,心高气傲,又不得不委曲求全,他对感情的吝啬其实是出于“名不正言不顺”的顾虑。当他终于得到长江情报站站长的职位,有了正式的中校军衔,才敢于主动牵一直心仪他的许昳初的手,而此时,已经是倒数第二集了。

    魏耀扬是一种理想,他知道情报工作不同于正面拼杀,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为了国家的最终胜利,他希望能摘掉自己身上所有的人情味,好保持一个间谍的绝对理性。为此,在那些错综复杂的暗流中,他能先知先觉地窥出玄奥,力挽狂澜。但魏耀扬还是无奈的。“同中校”位卑言轻,即便他的判断和结论正确,却不能阻挡上峰的武断和顽固。他太急于求成,在陈诚面前力陈“万千战士的生命比一个少将的生命重要”,结果被陈诚批“此人永远不得重用”。当他终于可以自由施展手脚时,却整个战局已定,他的理想主义在官僚把持的军界,只能是镜花水月。

    伍先明。中日混血儿,他本人为荆州日军宪兵队队长、情报队队长。初看几集还不解,一个汉奸何以成了主角?故事全部围绕他展开?而且做汉奸做的理直气壮?后来才顿悟,这是死间,是无间道,是打入纳粹情报机构内部的旗队长施季里茨!伍先明所有的行为,几乎既保自己取得日军信任,又为国军去除内奸,又为房近斋的九一八师搞到救急粮食,一石三鸟,其随机应变的功夫还在魏耀扬之上。那些卧底的人经常要面对的,众叛亲离、孤身涉险、为了求得信任而不得不亲手击毙挚爱同袍精神导师,伍先明一个不落地都经历个遍。这就是死间的宿命,不是半途而废,便是功成身亡。伍先明甚是抢戏,他所有的狡猾刁钻油腔滑调心狠手辣,在最后一刻被洗白,却不幸于真正汉奸之手中横死,让人痛呼国失良将。

    许昳初这个“叛军”情报处长的设置,就是为了表现二男一女的纠葛,似乎又落入俗套。不过魏耀扬没让她得逞,她也没让伍先明得逞。抛开小儿科的三角恋,在庇护所法国人的教堂里,三同窗互通有无,信息共享。记得以前看到有说“几乎所有的间谍都是双料间谍”,间谍不是像邦德先生那样,冷战时期还招摇过市,而是藏头匿尾,靠灵敏的嗅觉和情报来编织大网,达到目的。所以,《潜伏》里的谢若琳这个地道的情报贩子才是谍网里的常态。

    房近斋。“叛军”九一八师师长,在洪湖建立了独立王国。铁血丹心、豪气干云、粗中有细、性情中人。这一款“叛军”师长像个道道地地的土匪,师部建在山洞里,说话行事风趣的紧。回想王劲哉最后拼光了老本被叛徒出卖,脱身后又遭胡宗南的追剿,就觉得,还是房近斋的结局真丈夫啊!一师之长,连同身边幸存的几名刚刚提拔的“上等兵连长”,牺牲于战斗的最后一发炮弹……

    陈诚。这是电视剧里把他推出来的。我觉得剧里很好的表现了陈长官的刚愎自用和自命不凡还有不能知人善任。由战区最高长官亲自制定某据点的接头暗号,实在大材小用。我不喜欢陈诚,除了剧里他对真正有能力的情报人员打压这些历练主角的噱头之外,还因为本尊并不是个将帅之才,纯粹是个官僚。所以,陈诚总是拿不出像样的战绩,面子上须不好看。不过,陈长官就是好命,这不又调到滇缅,准备拨弄那十万青年十万军,给蒋介石长脸去了。

    武琳。代号“空心菜”,陈诚的外甥女。典型的高干小姐性格,嚣张、霸道,自以为是,长江工作站一个中尉,就敢指使上级甚至站长,罔顾命令私自行动。当然,她也是热血爱国的好青年,还是密码专家。但从头看到尾,空心菜小姐似乎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可气的是,她同她舅一样命好。那长江天际的人,死的死,散的散,魏耀扬被贬二战区,当初把人家法国女友照片撕碎的小姐,又一脸朝气的,跟随心灰意冷的男一,双双走了。上哪说理去也末哥!

    史威远。名字很有气魄。可惜,他先是个杀主夺位的忘恩湖匪,后是个投敌求荣的负义汉奸,皇协军三师师长。据说还是皇协军中力战斗力最强的……又好色,又贪婪,又狡诈,没心没肺。死于胡寡妇的报仇之手,可也太便宜了他。说这个角色,是因为,乍看,还以为是吴宗宪,看演员表,这不是“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的三营长孙逊么!

    葛铁嘴。原书中也有相对应的人物,便是疾风工作站的副站长,一直隐匿身份的军统。《长江一号》里,倒把这位江湖人士最终定位成新四军李先念部的情报人员,和六战区的情报处处长冯唐一直密切合作,并且最后代表共产党接收房师残部。可惜,房近斋大叔一看自己部下还在战斗,便抛下葛铁嘴,又杀入敌阵,轰轰烈烈的战死了。

    《长江一号》里还有众多鬼子,无论多变态还是多鸽派,一律都是华人出演。演得都很形象,说的也都是明白的中国话,观看时很顺畅。比某些自命清高的抗战剧,特意用了好些日籍演员,台词里“某某君”乱飞,口语和字幕对不上,要好得多。

    当然了,再抠细节,军装啦,武器啦,很多情节的不合理啦,《长江一号》毛病也是一大堆的。但这都不影响观看的激情。掩卷,从影碟机里退出碟片,总要深深慨叹。生逢乱世,如果智商不够,千万不要当间谍啊。

    2010年1月7日

    刊于2010年1月15日《北京青年报》

    用歌剧与特务交锋——《烈火红岩》

    首先想说,《烈火红岩》,片名好,和《三国》如出一辙。都是既靠不到历史真实,也靠不上由此演绎的文学作品《红岩》/《三国演义》。由于目前的编剧总是打着“迁就年轻观众”的幌子实则是迁就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水平,所以,《烈火红岩》的前半部类似《潜伏》,后半部类似《越狱》。不过现今流行这种折中的虚拟再现,借经典的钉子,挂编剧的新外衣而已。比较奇怪的是诸多角色的名字。有的直接用了真实人物的名字,比如彭咏梧、江竹筠。有的从小说里的人物转了好几圈,比如许建功、陈亦然、刘国扬。而大反派杜荫山,人物的行径主要取材徐远举的经历,或者从了小说《红岩》中的徐鹏飞。但是,剧中,有着相似名字的“徐翔飞”举枪自裁,大特务杜荫山横空出世。真人和演绎和原创交织在一起,真是够乱套的。最不可捉摸的一点,这个红剧结尾的演员表,大特务的名字赫然压着江姐许建功等一干革命先辈,排在第一位。如果搁在四十多年前,绝对能被挑出来当做政治错误。

    剧中尊重史实的情节,还是让人嗟叹,革命者当年是多么的艰辛。但那感动是为真正的革命者的理想信念和忠勇大义,而不是编剧自以为是的重写。《烈火红岩》中的江姐,演员太稚嫩,说台词时口型做作,表演流于表面。尤其是受刑之后,脸上一如春晓之花,看不到起码的憔悴和形销骨立——难道这是让观众认为特务对待革命者还手下留情?这一版“八五后江姐”除了荣膺“史上最美江姐”之类噱头,其余实在难以服众。要想感同身受革命者的坚定和忠贞,还得看当年的《烈火中永生》啊。

    但《烈火红岩》还是有可看之处。“严刑逼供有用的话,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大反派杜荫山的台词,也为剧眼。

    历来出演我党我军钢铁好战士的邢佳栋,这回为观众奉上了一个阴森可怖的反动派。不得不说,杜荫山这个没有脸谱化的军统特务,被演绎得驾轻就熟入木三分。塑造一个立体的强悍的反派,才更能衬托出革命者的智勇双全和硬骨头。

    给重庆一干军警宪特大员来了个下马威后,杜荫山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在深入虎穴亲手擒到了华蓥山游击队政委彭咏梧后,杜特务相当踌躇满志。于是,某人开始摆范儿,小心翼翼地把一张黑胶片放进唱机,《夜后咏叹调》的高音立刻响彻西南长官总署二处的空间。

    《夜后咏叹调》是莫扎特《魔笛》的著名唱段,原名是《复仇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烧》。用这个唱段来表现杜荫山在美国受训回国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挽党国狂澜于既倒的心情,着实是点睛之笔。

    音乐本身还暗示了,黑暗(夜后)被光明(萨拉斯特罗)所取代,光明不会被蒙蔽,而终将带来幸福祥和。也就是说,杜荫山及其所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终将被顺应民意的革命力量所推翻,中国将迎来独立自主的光明。一正一反,在杜荫山全身心陶醉在他的复仇咏叹调之时,已经注定了这个角色不可逆转的失败的结局。

    在第二次审讯江姐后,杜荫山给江姐上了很重的刑,对革命者施以身体的摧残。虽然杜荫山一直骄傲的认为,以他的谋略和手段,足以让顽固的共产党分子屈服。但是他面对的是江姐。

    杜荫山躲到一旁,继续听他的歌剧。

    在表现杜荫山音乐修为的时候,唱机里总是循环放着《夜后咏叹调》,而唯有这一次,换成了极其抒情优美的《图兰朵》,也就是最为大家熟悉的《艺术人生》片头曲,卡拉夫王子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杜荫山面临着内外交困。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大半山河,而他依然不能从费尽心机抓获的江姐等革命者嘴里掏出半点有用的情报。杜有强势的所谓官方的审讯酷刑和居高临下,但江姐只有一个柔弱之躯,在对峙交锋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杜荫山已然输得很难看。所以,一向自诩用脑子抓敌人玩智力游戏的杜特务,也开始动用他曾不屑一顾的重刑。他捉襟见肘了,他孤注一掷了。他曾经以为能够挽狂澜于既倒,但是革命浪潮马上就要席卷他了。

    《今夜无人入睡》,曲名恰可以契合杜特务此刻矛盾的焦灼的心情。

    抛开歌剧里“爱和宽容”的既有元素,曲目的运用,还有一个性别的置换。江姐在刑讯室受刑,是受压制的女性,杜荫山在外室等待结果,是掌控的男性。但是江姐是反抗和新生的代表,杜荫山是腐朽和无力回天的象征。图兰朵是公主,女性,聪慧而残忍,在这里,暗示着目空一切的杜荫山和杜背后的反动势力。卡拉夫是番邦王子,男性,却明澈宽和,用“爱”战胜了公主的残暴,可类比成江姐的母性和正义。

    杜荫山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回答,江姐连半个字也没有给他。卡拉夫的男高音替代了江姐的回答,替代了江姐受刑时的痛苦,传达出一种更加坚定的力量,发出更有力的声音。杜特务听着,焦躁而惶惑,不再有享受感。

    用歌剧做背景音乐来表现革命者与特务的交锋,倒堪为《烈火红岩》的妙笔。

    2011年5月24日

    刊于2011年5月25日《北京青年报》,标题为《经典歌剧点缀下的红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