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无论是一元说还是多元说,即无论认为仅起源于东非,还是认为同时起源于包括今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若干地点,都只是地球上的极小部分。是无数次的迁移才将人类送往世界各地,最终形成现在的人口分布格局。出于生存目的的迁移,特别是早期的迁移,往往是自发的、盲目的,具有随遇而安的特点。人们会在完全不了解外界情况时就外迁,进入能够生存的地方后就定居下来,一旦人口增加,或生存环境恶化,就会继续这样的迁移。出于发展目的的迁移就不同,一般都是发生在了解目的地的情况以后,是为了追求更理想的自然或人文环境。这类迁移往往会以对某一地区的调查考察为前提,尽管其中绝大部分没有留下文字记录。
与此同时,人类天性的好奇和某些个人的特殊情趣,驱使一些人临时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去体验外界的生活,享受旅行的乐趣,探索自然的奥秘。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特别是在现代科学形成以后,自觉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应运而生。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完全出于人文精神的探险成为可能。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人群向外界开拓的需求是不同的。越是生存条件差的地方,当地人越具有外向开拓的意识,也具有更强的探险精神。相反,地理环境优越地区的人群,特别是当他们的生产方式适应自然环境时,往往安土重迁,缺乏向外探险和开拓的精神与实践。外部条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当时可能到达的距离和范围内无法找到更合适的生存环境,开拓者不得不改变方向,甚至放弃新的努力。纯粹的探险者或许乐此不疲,功利的探险者却会铩羽而归。
东亚大陆为中国早期历史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蒙古高原、欧亚草原、戈壁沙漠、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太平洋、印度洋既形成了天然的地理障碍,也成为广阔的回旋余地。所以从总体上说,古代中国人缺少外向发展的需要和动力,但在局部地区和特殊条件下,却不乏探险和开拓精神。而在中国内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始终存在的人口压力使大批开拓者和探险家应运而生。相传黄帝为首的部落和部落联盟的活动范围已经很大,早期的大小国家都经过多次迁移,夏、商以经常性的迁都对付天灾人祸,“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为先民探险和开拓的真实写照和可贵传统。可以肯定,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探险家,只是没有留下具体的记载。
不容否认,一部分探险家的活动完全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贪欲,出于某一人群的私利,是为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等罪恶目的服务的。但在客观上还是导致了新的地理发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尽管也使人类付出了过大的代价。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和开拓史,探险家为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绝大多数探险活动已经作为开拓和发展史的一部分而难以区别,绝大多数探险家本来就是无名英雄,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正因为如此,要编写出一部人类探险史实属不易,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苏联历史地理学家约瑟夫·彼特洛维奇·马吉多维奇所著的《世界探险史》(原名《地理发现史》)出版至今虽已近半个世纪,但还是影响最大的同类著作之一。正如译者指出的,这本书也有夸大俄罗斯人在地理探险和发现中的作用,粉饰沙皇俄国对别国的侵略和掠夺的缺点,而对其他国家的一些著名探险家和旅行家则有所忽略,如对中国的郑和、徐霞客居然毫无涉及,其他方面遗漏的就更多,如中国历史上对黄河源的探索等。这固然是作者受到俄罗斯至上和西方中心观念的影响,但也与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有限有关。总的说来,这还是一本值得读的世界探险史。在无可替代的情况下,此书的再版实属必要。
不过我还是希望,中国探险史能早日问世。到那时,无论由谁来写世界探险史,其中有关中国的内容必定更加丰富、正确。这本《世界探险史》的再版,也是一次推动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