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他乡-正是蟹黄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近托朋友们的福,过得比较腐败,先是在联洋新开的苏浙汇吃阳澄湖大闸蟹,这家新店比每一家都气派,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之后到外滩三号喝酒,上回我去外滩工作时,下班后走过去居然没有位,只好退而求其次过去五号,但,三号的露台明显更加有味道,而且居然有新西兰的Sauvignon Blanc,虽然不是以前喜欢的几个牌子,但也可以了。夜间十二点出来,居然人声鼎沸,锦衣夜行的人群,看不到衰退的迹象啊。接下来就是王宝和酒家的蟹宴,不愧是老字号,吃蟹的感觉,总让我想起四个字——灰飞烟灭,美食当前,吃相不雅又何妨。对我来说更是第一次在上海独立驾驶,从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到福州路,再回陆家嘴,中间开错路N次,开到公共汽车道N次,上海的路况之复杂,路标之不清晰,中国交通之混乱,国内司机之动作凶猛,太考验我了。刚回国时有个出租车司机对我讲——“你会开车……在国外……那不算……”

    后来又去了萤七,餐厅的设计极有特色,现代,空洞,神秘感,菜做得样子比味道好,喝酒的人比吃饭的人多,上海比中国任何城市都西洋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出来的时候天空下着雨,落过雨的空气特别清新,步行了几个街区,在夜色中,仿佛更能与这个城市近距离,在白天多彪悍的人在夜晚都会变得温柔吧,城市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去上海大剧院看德国巴登国立剧院芭蕾舞团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也是来上海后第一次看演出。演出背景精美,舞姿轻柔,但我个人认为剧情不够丰满,音乐也比较平淡,但,无论如何都是一场成功的表演,上座率很高,看来上海的艺术人群相当广泛。中场的时候看了看上海大剧院十周年庆的系列海报展,上周我在昆明观看的《云南映象》也曾经来过,而且是演出场次最多的——七场,那场演出曾经让我惊艳,感谢杨丽萍,让我看到了少数民族除了以猎奇为卖点,也还有现代的一面,艺术真是最好的桥梁,且杀人于无形。

    在万家灯火间,一个人开车在路上,突然有了享受上海的感觉,即使人潮汹涌,即使尘土飞扬,即使物价高昂。上海现在真是最好的季节,天高云淡,有时会有场不迅急的秋雨,下午的太阳暖暖的,适合步行,最好的是,螃蟹成熟季。清人李渔最是蟹的知音,讲其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又讲好茶必须自斟,好香必须自焚,吃螃蟹,一定要自剥。我想还应该有壶黄酒来配吧,人生的美好莫过于此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