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他乡-中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为Paul从中国寄来《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DVD给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种很High的状态,很沉醉、很颓废、很眩晕,很生活在别处,也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导演叶京生于1957年,剧本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王生于1958,他们的青春应该是在七八十年代,尽管那时的我还年少无知,但也依稀能够看到些许残留在记忆中那个时代的痕迹,比如绿军装,比如喇叭裤,也或许因为中学时代对王朔的无限热爱和由此而来的对北京话语境的少年向往,更因为这部剧讲述的是让我们所有人欲说还休却又无法定义的青春母题,观后让我有一种长久的轻微中毒的怔怔与眩晕。

    青春,其实是不自知的,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挥霍青春的时候,它已经或者正在消失。我常常觉得,“残酷青春”是一个很棒的词语搭配,因为,我们在年幼无知时都曾经残酷地对待过旁人和自己,当然最终,也被时光残酷地夺去挥霍青春的权利。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与表达,但所有的青春都有它残酷的本性,这部剧讲述的就是这种残酷——它讲述的是一种快意的悲伤,讲成长过程中的失去,讲记忆与淡忘,讲友情的脆弱,讲那些长期压抑最终被释放出来却已经不再完整的情感,虽然其间有那么多快乐的瞬间、悠扬的歌声、妙语连珠与群情激荡,但都难掩这份沮丧和悲凉。

    老实讲,这部剧有生硬潦草缺乏说服力的结尾,南下广州部分明显不如对北京的讲述那样深入人心,最要命是没有节制过于冗长,显示了导演的自恋和失控,但那些精彩的片段足以让它不朽,比如在北海揸琴、浩浩荡荡聚众揸架、去劳改农场的长满白杨树的小路、在广州意气风发的酒席和珠江边的高谈阔论……很多的神来之笔,让我们身临其境、忍俊不禁。还有不容错过的几首歌,旋律简洁质朴,歌词直白优美,它们气息悠扬,全都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也因此对那个天蝎座、小眼无神、长得实在有点对不起观众的陈羽凡刮目相看了。忍不住抄录下来,只因喜爱,只因,竟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唱歌了——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月相随

    春风又吹红了花蕾/你已经添了新岁/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啊……彩虹般的大桥直耸云霄/横跨长江/威武的中山,虎踞在/我可爱的家乡/啊……啊……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多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嵌在/偏僻的异乡”

    是啊,多么美好的童年啊!原来,所有讲述青春的作品,《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也好,《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好,《美国往事》也好,《香港制造》也好,主角其实都是时间,因此青春只能回望,只能在彻底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那份残酷的美好和酸楚的疼痛,也才能具有一种惋惜和反省的品质,这绝非正当青春的人能够体会和诠释的,这一点,叶京基本做到了,虽然惋惜多了些、反省少了些。我觉得如果他能够节制一点,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天下第一楼》那样的经典。可惜充满激情的他似乎太过沉迷,有些不能自拔,五十二集与它所对应的故事容量而言实在是太长了,因此所有人物似乎都讲得太多了,这让原本非常精彩的北京式调侃变成了一种贫,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我近两年来看到过的最好的一部电视剧,它让我相当沉醉。原以为,我的内心已经做好准备告别青春走向中年,已经不再会胡思乱想,已经明白了责任与自我约束,已经将一切都留在心里,却原来,我还未曾获得免疫,还是会在某个刹那被时光击中,无法控制、无可救药地中毒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