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他乡-旧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深圳运来二十箱旧书,夜里睡不着,拿一本翻看——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九十年代,曾经有很长时间,喜欢她的欧式怀旧,后来不再看,因为,我也去了外面的世界,然后,就觉得她笔下的西方还不到位。

    其实,她写的是上海人的西方:“一个人离开家乡到本来没有相干的外国去,就会像站在镜子前一样,从陌生的城市里开始认识自己的家乡。”这样的感受我也曾经有过,不过,后来消失了,因为,我已经不再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是一个系列,将其作为上海旅游手册来重读,还是颇有些信息。

    看到“1931咖啡馆”,女友来上海时吵着要去的地方,还打电话给她在深圳的上海同事,结果,我们在茂名南路找到了那家小店,然而,看到的却是“1931餐厅”,空间狭小,食物选择少,我只喝了一杯柠檬茶,这样的小店见得太多了。新西兰的客户Sam来上海时,我只带他去苏浙汇吃本帮菜,也在茂名南路。我,并不怀念三十年代,也不喜欢小情调。

    那是属于张爱玲的年代,颜文梁、王元化、张可、郭婉莹、白先勇、梅兰芳、宋美龄们的年代,张学良、孙中山、周恩来们也曾来过,但上海不属于他们,还有,江青,那一部分写得精彩——“她是真正的拼搏在上海,却离她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我想到了王安忆的中篇《我爱比尔》里的主人公阿三,隔了六十年,什么都没有变。陈丹燕讲:“一个人住过的房间有时比一个人的脸还能说明这个人。”——是看穿来人的上海式素描,突然明白,浦东开放前的上海人为何看不起外地人,为何集体怀旧着,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精致的好日子啊;二十一世纪,财富重组,阶级要重新定义,普通人都可以去留洋,我这些天遇到的上海人,大多朴实热情。江浙人不讲钱,讲钞票,他们说——你有钞票,就是好,没钞票,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好。三十年代情结,我是没有,我只喜欢三十年代那样的经济殷实。

    作者笔下的咖啡馆、西洋房子、有法国梧桐的街道也都并不吸引我,甚至外滩,也许,应该去看看光鲜背后、不卑不亢的弄堂,那里应该会有明亮踏实的人生吧,我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