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大学-中国大学另册档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4年限制招生(黄牌)的普通高校

    (26所)

    [教育部按语]: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中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暂停招生(红牌)和限制招生(黄牌)的规定以及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经审核,共有33所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被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其中26所学校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另有7所学校因统计错误造成办学条件不达标。按照有关规定,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请有关单位在2004年招生计划安排、执行过程中予以落实;对统计错误造成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希望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并根据所属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毕业生就业率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状况,认真把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节奏,确保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黄牌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一、普通本科院校(11所):

    北京(1所):北京工商大学

    山西(2所):长治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

    上海(1所):上海杉达学院

    福建(1所):仰恩大学

    四川(1所):内江师范学院

    云南(3所):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1所):渭南师范学院

    甘肃(1所):甘肃中医学院

    二、普通专科与高职院校(15所):

    天津(2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民办天狮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1所):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1所):大连商务职业学院

    上海(5所):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2所):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3所):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1所):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截止到2004年4月28日。作者略有整理。)

    2005年限制招生(黄牌)的普通高校

    (60所)

    [教育部按语]:在公布的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其某一项基本办学条件低于限制招生(黄牌)规定要求,表示今年虽允许招生,但须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增加投入,充实办学条件。教育部对少数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无力改善的学校,通过暂停和限制招生的手段,加快其充实调整,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调整,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涉及教师、校舍与土地、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几个方面,通过暂停和限制招生学校的审定,引导学校合理投资,保证各项基本办学条件的协调、均衡发展。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和暂停、限制招生学校名单,有利于转变职能、引进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满足广大考生知情消费的愿望。

    一、普通本科院校(2所):昆明医学院(云南)、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二、普通专科与高职院校(58所):

    天津(1所):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2所):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10所):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北岳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内蒙古(6所):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通辽职业学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辽宁(2所):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锦州商务职业学院

    黑龙江(4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北开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2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1所):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1所):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江西(1所):抚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8所):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商丘科技职业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永城职业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3所):私立华联学院、广东建华职业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2所):北海职业学院、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重庆(1所):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4所):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3所):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1所):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1所):武威职业学院

    宁夏(2所):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3所):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截止到2005年4月15日。作者略有整理。)

    2005年办学条件低于国家规定要求的独立学院

    (21所)

    [教育部按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发[2004]8号)要求,经对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进行审核,确定2005年有21所独立学院办学条件低于国家规定要求,属限制招生(黄牌)学校,考虑到独立学院正处在起步阶段,为支持独立学院发展,今年暂不按限制招生(黄牌)学校对社会公布。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督促有关独立学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改善办学条件。

    北京(1所):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河北(1所):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辽宁(2所):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科技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江苏(1所):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浙江(1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湖南(2所):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广西(1所):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四川(2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贵州(2所):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云南(1所):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

    甘肃(4所):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新疆(3所):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新疆财经学院商务学院、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

    (注: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截止到2005年4月15日。作者略有整理。)

    2005年受到教育部“红”、“黄”牌警告的成人高校

    (29所)

    [教育部按语]:根据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和成人高等学校“红”、“黄”牌核定标准,现将已确定的2005年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红”、“黄”牌成人高等学校以及出现统计失误的学校名单予以公布(如下)。按有关规定,被确定为“红”牌的成人高校不得安排招生;被确定为“黄”牌的成人高校应严格控制并调减招生规模。对其中连续三年被亮“红”牌的成人高校,主管部门原则上应撤消其建制;连续三年被亮“黄”牌的成人高校原则上应停止招生。出现统计失误的学校,今后要加强和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近年来,随着成人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其办学条件日趋紧张。希望有关学校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基本的办学质量。

    一、“红”牌成人高校(12所):北京市物资贸易职工学院、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职工大学、辽宁省直属机关职工大学、吉林市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教师体育学院(黑龙江)、黑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鸡西煤炭职工医学院(黑龙江)、上海财政税务职工大学、福建职工大学、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昌河职工工学院(江西)、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广东)

    二、“黄”牌成人高校(7所):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大学、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联合职工大学(江苏)、南京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江苏)、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江西)、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职工大学、四川省化工职工大学

    三、因统计失误而进行内部通报的成人高校(10所):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北京医药集团职工大学、通化市职工大学(吉林)、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大学(吉林)、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卢湾区业余大学、浙江省省级机关职工业余大学、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成都电子职工大学(四川)

    (注一:本名单来自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于2005年8月30日发布。作者略有整理。)

    (注二:北京市物资贸易职工学院、吉林市职工大学、黑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福建职工大学、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等5所成人高校已连续3年被确定为“红”牌学校。)

    (注三: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等2所成人高校已连续2年被确定为“黄”牌学校。)

    从未有过优秀博士论文的重点大学

    (38所)

    “985工程”重点大学(1所):电子科技大学

    “211工程”重点大学(22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21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湘潭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教育部直属大学(14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注:本数据来自网大论坛,作者cnbig。在此我略有整理。其中,“全国重点大学”部分是我根据各方面材料编纂而成。此名单也许数据不完全确切,又也许是不完全统计。)

    (评:社会上的各种评奖,包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的确带有许多人为的因素,因而有照顾(如对几个名牌大学的倾斜,如评委多毕业自、或来自某些主要大学等)的可能,有金钱、关系起作用的可能,有评奖人主观见仁见智、看法偏颇、态度敷衍等的可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么多著名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在这么多年里,这么多博士生指导教师、这么多博士生,竟然连一篇全国性优秀论文都拿不到,实在是说不过去。难怪我们现在常说中国的学术问题多多,景况不堪,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大滑坡,由此也可略见一斑。)

    未上榜“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的“211工程”大学

    (20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

    (注评:本名单是作者自己结合本书第二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名单与第三部分“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排名整理而成。你可以说“211工程”大学名单的确定与大学排行榜的排序是两种不同的标准体系,排不上名次并不能证明你不行;你也可以说“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过于注重办学规模、重理轻文、重科研轻学生,而且每年稍微各大学有些什么指标发生变动就任意调整其名次,很不合理、规范;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有些重点大学,其综合实力确实有限,进不了国内高校的“第一梯队”。因为我们国家在确定重点大学名单时,认真考虑了其领域、地域的全面平衡,以及从国家建设全局来进行规划,所以就不完全是按各大学的综合实力高低来挑选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榜“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的非“211工程”大学

    (28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注评:同上文,本名单也是作者自己结合本书第二部分“211工程”重点大学名单与第三部分“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排名整理而成。道理也同上文。既然国家在确定重点大学名单时,更多的是考虑领域、地域的全面平衡,而不完全是综合实力的高低,那么,既可能有上榜重点大学名单而综合实力差一点的大学,也可能有没上榜重点大学而综合实力还强一些的大学。我们虽然不能说在“武书连版”中国大学2005年100强排名上的大学就一定比不在该排名上的大学综合实力强,但是这个道理还是客观存在的。)

    (评二:我前文中曾提到,最近一些网上盛传着几个帖子,说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学校已正式被国家补列为“211工程”大学,经证实纯属谣言。但是,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的确不俗,并不逊色于那些“211工程”正式大学。)

    (评二: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多的了解相关内容,在择校中更有利,我在这里再把最近多家网上盛传的另一个帖子在这里转载,供大家参考。对此文,我仅作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你不能不说,原作者在这方面是很有些调查与了解的,说得也很有道理,堪称大学问题专家。不过,其中也有个别观点不够正确。)

    (附:非“211”中全国最好的十所大学)

    1/山西大学:实力没得说,绝对在全国前70,物理数学哲学尤其棒,只是不知道当年为什么山西省选了太原理工而非山西大学。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林院校里实力首屈一指,虽然进了“985”,可不知道为什么教育部会在陕西省选一个不怎么样的长安大学进“211”,而非西北农林科大。难道中国真的是“综合大学”高于一切?却不怎么重视在某一方面很强的大学。

    3/河北大学:地理位置让河大很委屈,地处保定,因此河北省只好让地处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进“211”。但河大的实力绝不在河工大之下。

    4/华北电力大学:和上面的一样,都在保定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在电力专业方面却让很多重点大学甘拜下风。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大学。

    5/陕西师范大学:比在“211”中的湖南师大不相上下,应该说陕西师范大学地处陕西,而陕西的好大学又实在太多,可一个省进“211”的大学不能太多,免得资源不平衡分布,因此陕西省只好对不起陕西师大了。

    6/河南大学:最初看到“211”名单时我还纳闷儿,这河南人怎么尽和人们玩儿新鲜的,当时河南大学的实力可绝对在同省的郑州大学(新郑州大学只是河南省三个二流的本科大学合并而来)之上,中文外语和地理更是响当当的,后来也就想通了,和河北大学一样,都处于非中心城市,两个同简称“河大”的大学只能委屈一下了。

    7/山东师范大学:近几年来山师大发展很快,让很多在“211”之列的师范大学感到很大压力,在山东本省,山师大也是有口皆碑的。

    8/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陕西师大一样,皆因同城的好大学太多了,更要命的是身边还有一个北京师范大学,让自己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和外省的一些在“211”中的大学一比,首都师范大学的实力绝对不逊色。

    9/青岛大学:青大地理位置不错,只是当年评“211”时还不是很好,所以错失良机,但凭借青岛市强大的财力支持,青大这几年的发展让人惊叹,在山东省,青大的录取线甚至超过了赫赫有名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重点大学,可见考生对青大的青睐程度。

    10/华中农业大学:一个徐本禹,让华中农业大学声名鹊起,其实,就算没有徐本禹,还会有什么刘本禹、张本禹,华中农大一直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很低调,却很有实力,在农学上华中农大绝不在东北农大、四川农大之下,却没有进“211”,想来也许也是和地理位置有关吧,武汉进“211”的大学已经够多了,可华中农大不比其中任何一所差,难道仅仅是因为带了一个“农”字而和“211”无缘?

    部分简称不好的大学

    大学的校名,原本都有个法定全称。但因其字数太多(4字、5字、6字、7字、8字甚至9字),平时说话、行文为了方便,往往采用简称(2字、3字或4字)。这种简称,随着岁月流逝,便约定俗成。

    校名的简称,是达到简化文字、使用方便的目的;但另一面也必须保证与全称一样规范、单一、适宜,不能产生混淆、分歧。一般而言,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高校简称可分两类:一类是一些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名牌学府,如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复旦大学简称“复旦”等。又如中国人民大学,其简称是“人民大学”或“人大”,后者尽管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造成雷同,但既已深入人心,大家也同样认可了。

    另一类是将大部分高校的“国名(或地名)+性质(或分类)+大学(或学院)”三段式结构中每一段删去1或2字,并尽量保持原有三段(或二段)式结构,成为“三字格”或“四字格”简称。如中国石油大学简称“中油大”、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科大”、中国政法大学简称“中国政法”等。

    但是,目前社会明显存在不少高校盲目简称,因而引起混乱的情况。主要还是过于随意,过份简化,字数删得太多,弄得几个原本名字接近的学校的简称就变成一样了。如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师”或“华师大”,与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混淆不清;又如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南开大学简称“南开”,两校本可相安无事地得以区别,但曾经有广州暨南大学某下属小公司在报刊上作广告时,亦简称本校“南大”,这岂不乱套?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都简称“哈工大”,河海大学、河南大学与河北大学都简称“河大”,山东大学与山西大学都简称“山大”,湖南大学与湖北大学都简称“湖大”,东南大学与东北大学都简称“东大”,西北大学与广西大学都简称“西大”等,这类简称未免有“凑热闹”之嫌。曾经人大西门有所名办大学“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现已改名“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其学生对外竟宣称自己是“中科大”的,人家还以为“中国科技大学”呢,不免肃然起敬,却不过是“误把冯京当马凉”。

    既为简便,要“简”还得“便”,那就不要再造成新麻烦。否则面对一纸“东大”启事,如何分辨其长江南北、长城内外呢?故高校简称要慎重,既要适度删字,又要保持庄重,才可尽量避免失误。一所学校的名称,关系其“名声”,不可随意而为。平时普通说话,或在本地流通,尚且可以;但一旦形成文字,或者走出埠外,就难免产生问题了。

    (注评:这是本人的一篇文章《高校简称谏》,曾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等地,并收入本人的《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等著作。除了本文中提到的以外,高校的不规范简称还很多,比如说简称“南大”的,除了南京大学,还有湖南的南华大学、江苏的南通大学、江西的南昌大学等;简称“西大”的,除了西北大学与广西大学,还有刚成立的重庆西南大学、陕西的西京大学(西京学院)、西藏大学等;简称“东大”的,除了东南大学与东北大学,还有上海的东华大学、北京的东方大学等;简称“中大”的,有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北大学等;简称“海大”的,有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简称“延大”的,有延安大学、延边大学等;简称“江大”的,有江苏大学、江南大学等;简称“长大”的,有长江大学、长春大学、长沙大学、长安大学等;简称“华理工”的,有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等。总之,凡是不规范的、造成重复与歧义的简称,往往是本来应该用四字格的却用了三字格,如几个“华师大”;本来应该用三字格的却用了二字格,如几个“东大”、“西大”;有些学校,因为彼此名字差不多,最好就不要用简称。特别是近两年,各大学因为合并、并入而改名,越来越频繁、高级;虽然名字是越来越响亮,都成了“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什么的,却也越来越接近、类似、雷同,越来越模式化,而简称也就越需要慎重,尽量少简字数、多用全名,否则重复与歧义的现象就更多。特别是在正规出版、全国发行的报刊上,在面向全国的电视、广播媒体上,除了少数历史悠久、早有定论的著名院校外,最好都用全名,以免发生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