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熨斗、吹风机、空调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人家庭,安全使用电器很重要。
1.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电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一般不要独自使用。
2.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3.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钉、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4.使用电器时,如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时,应该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否则,不仅容易损坏电器,还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电脑,最好拔下电视机的室外天线插头,以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要认真检查。
当心触电
8.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直接用手去触碰触电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安全小博士常用家电的安全注意事项
·电视机要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室内无人不要开机,使用后及时关机,并拔下插头。
·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桶等,在工作的时候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洗澡时,一定要关掉电热水器的电源,以防漏电,发生危险。
·使用微波炉加热饭菜时,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微波辐射。带壳的鸡蛋、带密封包装的食品不能直接放入微波炉,以防爆炸。
·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检查锅盖的通气孔是不是通畅,安全阀是不是完好无损;在使用中,不要触动高压锅的压力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加压重物或者打开锅盖;饭菜做好以后,不能马上拿下压力阀或者打开锅盖,要耐心地等待锅里的高压热气释放出来后,才能拿下压力阀,打开锅盖。
案例启示
张华很喜欢电脑,有时候电脑出了问题,张华看爸爸拔掉电脑的线,拆开机箱,鼓捣鼓捣,电脑就又好了。看了几次,张华觉得好像很简单。这天,张华去同学小林家,他们一起上网查资料,还用电脑播放音乐。突然,电脑音响没有声音了。小林有点着急:“哎呀,怎么办啊?”张华拍着胸脯说:“我经常看爸爸修电脑,我会修。”小林半信半疑。
张华仔细回忆爸爸平时的做法,学爸爸以前检查线路的样子,把线都拔掉,找工具拆开机壳,按按这里,按按那里。然后再合上机壳。可是,电脑主机上的线和插孔好多啊,张华不记得那根线是从那个插孔里拔下来的了,就胡乱地插上了。结果,不仅音箱没有声音,连电脑屏慕都不亮了。这下小林可害怕了,直问张华:“你是不是把电脑搞坏了啊?”张华也很沮丧:“我看爸爸平时就是这样做的啊!”后来小林的爸爸回来,听他俩说明情况,看了看电脑主机上的接口,笑了:线看起来很类似,但是不同的线的功能不一样,接错一根线,电脑就不能正常运行了。
同学们,大家都有好奇心。你犯过跟张华一样的小过错没有?
1.同学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自家是不是按照电器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电器的。
2.你能不能说出家里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节快乐在家(防止磕碰、扎伤、烫伤等)
在居室内活动,还有很多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值得大家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1.防磕碰。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比较小,又放置了许多家庭生活用品。所以不应在居室中追逐打闹,防止磕碰受伤。
2.防扎伤。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该妥善存放,不能随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3.防烫伤。拿热水瓶、端热汤碗或者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时,应该戴上隔热手套或用布衬垫,防止发生烫伤;吃饭的时候不要拉桌布玩;不要随意触摸有高温蒸汽的东西,如电熨斗、高压锅、电饭锅等;喝汤的时候,第一口要小口喝,试试烫不烫;大人炒菜、煎炸食品的时候,不要在周围玩耍、打闹,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学做菜的时候,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4.防滑、防摔。居室地板用水拖湿后比较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请家人加以保护,防止摔伤。
5.防坠落。家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6.防挤压。居室的房门、窗户,家具的柜门、抽屉等在开关的时候容易夹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安全小博士发生烫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这样可以使烫伤部位降温,防止伤势恶化。
·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抹酒精,并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烫伤面积较大的,应该尽快去除被烫部位的衣物,但不能强行撕脱,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抹外用药品或替代品,防止感染,给后续的治疗增加困难。
·烫伤面积大,或者眼睛、面部被烫伤时,应该马上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案例启示
明明经常看见妈妈把水烧开后,倒进水壶里。倒水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咕嘟咕嘟”地响,等到声音越来越低沉的时候,水就灌好了!明明非常想尝试一下灌水,可是妈妈一看到他拿起水壶,总是慌慌张张得跑过来,抢过他手里的水壶,还警告他,不允许他自己倒水,不然容易烫伤。于是,明明总是眼巴巴地看着那个水壶,希望自己可以快快长大,那样,就可以自己倒水了。
有一天,明明在家写作业,隔壁刘阿姨突然急匆匆跑过来,让明明妈妈帮她把女儿送到医院。原来邻居小妹妹趁妈妈不注意,自己倒水,结果力气小,水壶没拿稳,掉在地上,四溅的开水把她的脚烫伤了。妈妈和刘阿姨赶紧将小妹妹的脚伤简单处理了一下,然后送到医院治疗。幸好治疗及时,没几天,小妹妹的烫伤就好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紧急情况吗?
想和做:
l.你知道楼房的居室窗户外面设计的防护栏有什么作用吗?对,防盗,还有防止跌落的安全作用。仔细观察一下家里的设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安全。
2.如果削铅笔的时候,小刀不小心割伤了手指,你知道怎么处理伤口吗?如果手指不小心被抽屉夹肿了,你知道怎么消肿吗?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淤血青紫了一大块,你知道怎么消除淤血吗?如果不知道,赶紧问问爸爸妈妈,或者请教医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伤口处理技巧,很有好处哦。
§§§第三节预防火灾
1.预防火灾,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玩火。不要在阳台、楼道烧纸片、
小孩不能玩火燃放烟花爆竹。同学们年纪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火一旦烧起来,不仅会使国家、集体和家庭财产毁于一旦,而且还会直接威胁同学们的生命安全。
(2)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2.家庭生活中的防火注意事项:
家庭中的火灾常因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1)点燃的蜡烛应放在专用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2)用火炉、电暖器等烘烤衣物时,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用煤气、天然气灶做饭时,要专心看守,随时调节气量,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漏气,发生危险;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如发现有少量气体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扇,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拨打燃气公司服务电话,让其登门查找、处理漏气情况。
(5)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6)夏天点蚊香时,蚊香不要靠近床沿、蚊帐、窗帘等易燃物品。
(7)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3.遭遇火灾时,如何正确脱险:
(l)发生火灾时,小朋友要学会报警。火警电话是“119”。报警时要讲清起火的地址、火情大小,并留下报警使用的电话号码。若家中没有电话,应大声呼喊“着火了”!让大家尽早知道失火。
(2)如果是小火,可用水浇灭,也可用沙土、扫帚等扑打灭火。在火势较大时,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乱藏,不要冒险去扑救,要等消防员来解救。
(3)逃生时,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身体贴近地面,匍匐快速撤离。你知道吗?湿毛巾折叠三层,防烟率可高达60%.相当于防毒面具。
(4)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人室。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呼救待援。
(5)楼内失火时,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6)如果楼下着火冲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漏管,用绳子(可用衣服或床上用品撕成系成绳索)系在牢固的门窗、重物上从窗口滑下。
(7)楼层不高时,可以从窗口或阳台滑下。但要选择不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软的东西垫着,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8)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安全小博士家庭失火的几种情形和灭火方法
·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如果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切忌用水浇,以防止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者小菜碟等盖在酒精锅上灭火。
·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把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的位置,危急关头便能派上大用场。
案例启示
爸爸出差了,妈妈感冒很严重,头昏昏沉沉的,卧床休息。因为没有力气起来做早饭,就给了杜梨10元钱,让他自己出去买早餐。杜梨看妈妈生病难受的样子,很难过,想让妈妈开心一下。于是,想自己亲手给妈妈准备一顿早餐:小米粥、煎鸡蛋。模仿妈妈平时做饭的样子,杜梨拧开燃气阀门,打燃煤气灶,在锅里倒上油。妈妈说过,等油热了再打鸡蛋。可是,油烧多久才热呢?杜梨没把握,想着,多烧一会准没错。过了一两分钟,杜梨看锅里都冒青烟了,想:肯定该热了。于是,打鸡蛋下锅。可是,没想到,鸡蛋一入锅,溅起油点来,而且锅里突然起火了……杜梨吓得往后跳了一大步。怎么办?杜梨冲到水管那里接了一大碗水,隔着远远地向锅泼去。扑哧扑哧地,锅里的火灭了,可是,水泼得到处都是,还把煤气灶的火给扑灭了。
杜梨很沮丧:没给妈妈做成饭,还差点着了火!算了,还是去早点摊上给妈妈买点吃的吧。杜梨拿着钱出了门,下楼的时候,碰到邻居郭奶奶。郭奶奶皱了皱眉头:哎呀?谁家的煤气灶没关?怎么这么大的煤气味?杜梨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用水泼灭火以后,真的没关灶!妈妈还在家睡着呢,煤气中毒了怎么办!杜梨都快哭了,拿钥匙的手直哆嗉,都不会开门了。幸亏郭奶奶跟在穷边,帮忙打开门。开门一看,妈妈已经起来了,关掉了煤气灶,正打开窗子通风呢。杜梨很愧疚,可是,妈妈和郭奶奶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夸他关心体贴妈妈,当然,还要好好学习安全防火知识哦。
想和做:
1.
2008年9月1号,开学第一天,和往年的第一课堂有些不一样,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还记得课堂上的《开学第一课》上的“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吗?里面有一段关于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法则,请大家背下来。
火灾起,怕烟熏,
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
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
盲目跳楼会伤身。
2.在班上组织一次防火知识竞赛,比一比,谁的防火知识掌握得最牢靠。
3.了解学校和家里的环境,制作逃生线路图。并在班上举办一次火灾现场逃生演习,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防火和火灾发生后的逃生知识。演习之后,记得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哦。
§§§第四节地震求生
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很大差别,采取的避震方式也不相同。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颤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颤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比较远;晃动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是很大,晃动幅度越大时间越长,说明这个地震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需躲在坚实的桌底下暂时躲避即可。如果地震时你先感到颤动(上下颠簸)后感到摇晃,说明这个地震比较近,幅度越大时间越长说明这个地震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因地制宜,立即进行紧急避震。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不计余震),时间十分短暂,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只要选择得当,坚持过这恐怖的瞬间,就会有生的希望。
如何紧急抉择避震呢?首先,要因地制宜,正确抉择。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好的,室内避震成功率较高;建筑质量很差的平房,室内避震就有危险,如有可能则应尽量从室内跑出为好,估计跑不出去则应就近躲藏。一般地说,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其次,要行动果断,切忌犹豫,明白室内避震空间。由于预警时间很短,因此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
1.如果你住在平房或瓦房内,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在桌下,床下及紧挨的墙根下、炕沿下和坚固家具旁,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头脑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阻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2.如果你在楼房内,要迅速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间避震,也可以以低姿态躲在墙根、墙脚、坚固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千万不要盲目跳楼、乱跑,也不能使用电梯。
3.当你逃离到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街道,把书包等物顶在头上,防止被玻璃碎片、屋檐、装饰物砸伤,应迅速跑到街心、空旷场地蹲下。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油、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也不要急于跑进室内救人。
4.如果房屋倒塌,应待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5.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6.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首先注意在口鼻外留有足够的空间,并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然后设法将手脚挣脱,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尽量扩大身体周围的空间。当身体能活动时,要正确判断安全方向,逐渐移出险地。如果压在身上的东西太多、
太重,则要稳定情绪、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案例启示
2008年5月12号,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超过8万人遇难。灾情牵动着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心。
从电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坚强的同学和小朋友们,他们表现出了让老师和家长们出乎意料的坚强勇敢、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力。
九岁半的小英雄林浩,是四川省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和很多同学没能及时跑出去,被压在了废墟下。但此时,年仅9岁的林浩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冷静。他爬出废墟后并没有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开始救助自己的同学。艰难地救援后,他把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自己也受了伤。他的班上有10人被救,其中两个是他救的。
同学们,向小英雄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充满爱心的人。
想和做:
2008年9月l号,开学第一天,和往年的第一天课堂有些不一样,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还记得课堂上的《开学第一课》上的“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吗?里面有一段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法则,请大家背下来。
遇地震,先躲避,
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墙角屈身体,
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
余震蹲在开阔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