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能力,做好并不困难-善于控制自身情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良情绪的产生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它对人一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从诸多小事上体现出来。我们应尽量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它不仅会给我们造成身心上的伤害,而且在我们通往成功的路途上,不良情绪有时会成为绊脚石。

    为了你的成功,你必须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你必须去调整自己,适应形势,不然的话,你注定成不了大事,注定会被淘汰。

    控制自己的内心

    有两个死囚被关在同一间囚室里,四周是厚实的墙壁,只有西墙有一小孔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是一片草坪,再远一些便是高高的围墙,还有上面的天空。

    深秋时候,老槐树的树叶都黄了,一片片离开树干,飘落到同样枯黄的草坪上,继而又被一阵风吹出了视线。囚犯甲看着这一切,联想着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不由得感到万般绝望,一天比一天消沉,最终没有过完这个秋天就离开了。囚犯乙却并不像囚犯甲那么悲观,尽管他也知道即将到来的命运是什么,也透过那孔小窗户眺望外面,可他总是显得很积极,并不因此而变得悲观失望,反而总能想方设法让自己高兴起来。最后,囚犯乙快乐地度过了自己所剩无几的日子,而让他不感到绝望的秘诀,就是每当他眺望窗外,并没有在意那些枯黄的落叶和草坪,因为出现在他眼睛里的总是满天的星斗,这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是夜空里的一颗星星,即便只有一晚的时间,也要发出自己应有的光亮。

    同样的一间囚室,同样是透过那孔小窗户眺望外面,一个囚犯看到的是满目萧瑟,而另一个囚犯看到的却是满眼星斗。其实,生活更多时候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便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便对你哭。你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生活中便无处不是乐境;你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生活中便没有任何地方能让你感觉到快乐。

    事实上的确也是如此,与其说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不如说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更贴切。任何的外在事物在进入我们大脑之时,都要经过一定的信息处理,有的信息被存储,有的信息被删除。而决定这些信息采集的,便是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心中充满阳光,收集到的信息便会五彩斑斓;你的心中满是灰暗,那它也会成为你思想的底色。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不能轻易改变周围的环境,但只要我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它变得积极起来,就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内心,从而改变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人生难免要经历磨难和挫折,就如同傲雪的寒梅,必须经过寒冬的历练才会发出沁人的芳香;又如同寒气森然的宝剑,需经磨刀石的砥砺才会有锐利的锋芒。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我们更应该感谢磨难和挫折,它让我们对生活的认识更有深度,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坚韧、更加顽强。

    有一个女人,其丈夫是个军人。一次,为执行任务,丈夫不得不到沙漠地带附近驻守的陆军训练营。为了和丈夫生活在一起,女人也随他一起搬到了那里。但是到了那里之后,她才体会到生活的艰苦:没有风,没有水,没有绿色,漫天都是迷眼的黄沙。太阳每天都在炽热地烘烤着大地,哪怕是在大仙人掌的阴影下,仍然有很高的温度。更让她忍受不了的是找不到人交流。尽管那里也有不少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但是他们却根本不会讲英语,于是她不得不生活在无边的孤寂之中。

    周围的环境让她忍无可忍。她只好给父母写信,向他们宣泄心中的不快。父母给她回了信,但只有两行字。但就是这两行字,却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两个人从监狱的铁栏里向外望,一个看见的尽是烂泥潭,另外一个看见的则是满天的星斗。”

    她反复地读着这两句话,心中又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她下定决心忘掉生活中的不快,寻找生命里的那些星星。她的行为变得积极起来,不再整天坐在那里抱怨,而是积极地走出去。渐渐地,她和那些土著居民成了朋友。她用手语和他们交流,而他们对她也很友好。当他们得知这位客人对自己所织的布和陶瓷感兴趣时,便把那些从来不肯卖给观光客的东西送给她当礼物。她开始学会了欣赏仙人掌和丝兰那迷人的姿态,还有大漠里那壮观的落日……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生活明亮起来。后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光明的城堡》。

    周围的环境并没有任何改变,而女人的生活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就是因为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那些困扰我们的烦恼和困难,其实并非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难以排解和克服,只是由于我们太过于沉溺其中,习惯了按照以往的态度来面对,其实,此时只要我们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一切都会变得与前不同。

    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适时地改变自己的心态,除去弥漫在眼前的浓雾。此时,积极的心态就像是阳光,总能穿透层层的阻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心态积极的人,虽身处逆境仍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而悲观的人,一遇挫折就会落荒而逃。因此说,无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应该树立起积极的心态,不然终究会沉没在困难的旋涡里。

    活出真自我

    不论怎样,你都要遵守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本色。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美的还是丑的,是富贵还是贫穷,你必须要认识到它始终是有其存在的理由。

    索菲娅·罗兰,世界著名影星、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得主。16岁的她为了追逐自己的演员梦想,一个人只身来到了罗马。刚到罗马时,一些演艺界的前辈就认为她的个子太高、臀部太宽、鼻子太长、嘴巴太大,等等,所有这些都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要求,认为她不具备成为一名演员的基本条件。

    不过还好,一次幸运的机会,制片商卡洛看中了她。但索菲娅·罗兰在随后的几次试镜过程中,摄影师们都抱怨无法把她拍得更美艳动人,卡洛的想法也变得动摇起来,于是找到了索菲娅·罗兰,对她说:“索菲娅,如果你真想干这一行,我建议你把你的鼻子和臀部‘动一动’,做一次美容手术,那样或许就会更好些。”

    但是有主见的索菲娅·罗兰断然拒绝了卡洛的要求,因为在她的心里始终坚信这样一个原则:“我就是我自己,只有做好了自己,我才能像他人学习。”她坚信自己内在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最终能够赢得人们的喝彩。

    虽然很多流言对索菲娅·罗兰都很不利,但她始终没有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反而越挫越勇。终其一生,她参与拍摄了六十多部影片,她的演技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通过这些影片,观众认可了索菲娅·罗兰的善良和纯情。

    1961年,索菲娅·罗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她最终成了世界著名影星。直到此时,以前那些说她鼻子长、嘴巴大、臀部宽的议论都不见了,她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好评,以前的缺点甚至还成了当时评选美女的标准。20世纪末,索菲娅·罗兰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她之前的姿态被评为了那时“最美丽的女性”之一。

    当后来有人问起索菲娅·罗兰的成功经验时,她是这样回答的:“我谁也不模仿。我不像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只要做我自己。当你把自己独特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的时候,魅力也就随之而来了。”“我就是我”,没有人能替代我自己。你也许能把很多的事做到完美,但是你仍然不能代替他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做真实的自己。生活中,许多想成功的人,他们都在模仿自己心目中的那些成功人士,但是他们往往在这些模仿当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忘记了自己的优势。

    其实,成功的人与没有成功的人,都拥有着聪明的一面,拥有着自己天生的长处和特质,也有着他人不可比拟的聪明优势。所以,我们不必去模仿那些成功人士,我们只能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当你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时,你就有了通向成功的起点了。

    那些有成就的人,他们敢于选择做真实的自己,走自己的路。不管他们所选择的这条路上到底有没有人陪,他们仍然走在路上。然而,这些成功的人和有成就的人,他们具备的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和一种不断努力奋斗的勇气。他们也懂得经营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人生打拼得有声有色,活出真正的色彩。

    我们拥有自己的人生,人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定位自己、调整自己的过程。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在拼搏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位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加精彩,才能迎向明天成功的太阳。坚持“我就是我”的原则,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一个企业里,优秀的员工往往是很聪明的,他们不会去问主管需要做什么,或者某件事需要如何做,他们往往能找到自己该做的事。而那些一般的员工,只能等着主管来下达命令。

    当“愚者”在为没有遵循成功者的准则而叹息时,聪明的人、优秀的人总是在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在依照自己的原则而生活。他们始终遵循着:“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才向别人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人的身体是模子复制出来的,但是一个人只有一个模子,而且在这个模子倒影出自己的时候就打碎了。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保持自己的本色。生活当中,我们不该再浪费任何一秒钟,去模仿或忧虑我们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自身的潜力。

    是啊,人生就要活出真正的自我,活出自己的风采,不要任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去学习他人,要遵守“我就是我”的原则。

    要有火一样的热情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像火一样的热忱,却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热忱释放出来,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将自己的热忱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有的人因为没有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释放出来,不但工作做不好,甚至还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在工作中,你一定要将自己的热忱释放出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价值。

    热忱是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激活起来,完成他心中渴望的事情的动因;是一种强劲的情绪,一种对人、事物和信仰的强烈情感。工作中你注入多大的热忱,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林子是一家公司的采购员,他非常勤奋,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热忱。他的工作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满足其他部门的需要就可以了。但林子却千方百计地找供货最便宜的供应商,买进上百种公司急需的货物。

    他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公司节省了许多资金,这些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28岁那年,他为公司节省的资金已超过80万美元。公司副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就增加了他的薪水。他在工作上的刻苦努力博得了高级主管的赏识,他在34岁时就成了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对于职业人而言,当你正确地认识了自身价值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时,当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感到个人潜力得到发挥时,你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把自觉自愿承担的种种义务看作是应该做的,并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即使在各种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也不会放松自己的要求,反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就是你在释放自己的激情。

    热忱是实现工作理想最有效的工作方式,用热忱来点燃自己的工作,即便是最乏味的事情,也会变得富有生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热忱去点燃自己的工作。就算工作不尽如人意,你也不要愁眉不展、无所事事,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激发自己的热忱,让一切都变得积极起来。

    既然要在工作中倾注热忱,使工作成为有趣的事情,就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凡事比别人先行一步,彻底改掉总跟在别人后面、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的坏习惯。另外,不要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否则,你就很难倾注你的热忱。而如果你把你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海涛就是一位很有激情的经理人,他对任何工作都追求完美,但工作完成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于是他就加班加点。开始时员工们的抱怨很多,但是经由他的手培训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最后都成了行业的精英或者业务骨干。对此,海涛说:我的工作就是永远不知足,因此我在工作中激情饱满。我觉得我的员工已经很优秀,但是仍然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对他们要求很严格。人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但是总是对于现在的成绩很满足,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而不愿意再向前迈一步。这样的人都是缺乏工作激情的人,没有工作的激情,做起事来就不会付出最大的精力,也就不会把工作做到最好。

    遇到困难,最好的方式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面对困难,充满激情地解决每一道难题。因此做好并不难,只要你有一个做好的目标。若你有强烈的将工作做好的意识,心中自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不畏艰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杰妮是一名广告策划,一向自信的她在认真挑选了一家公司作为自己的发展平台时遇到了一个近乎苛求的老板。每次她把策划案交到老板手里,低眉顺眼地询问到底欠缺在哪里时,老板都会很直接地告诉她:“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儿不好,但我就是觉得不够完美,总之你还要继续,要不就重来。”每当她递交方案从老板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时,心情就跌落到了谷底。几经周折,杰妮终于对工作完全没有了激情,如果再继续下去,她最终要从这家待遇极佳的公司灰溜溜地走掉。可是,她不愿意。“逃,不是我的性格,我决定从下一个方案开始,我要挑战他,一定要让他说出‘好’字!”于是,她重新调整了状态,在接手一个环卫广告的方案创意后,精心地准备了3套方案,在这3个侧重点不同、宣传风格迥异的方案中,杰妮把自己的视角调整成了一个挑剔者。几个通宵的不眠之夜过后,面对着提交的方案,老板还是摇头,但当杰妮说出最后的思路:把3份方案的亮点结合在一起时,老板的笑意也渐渐浮现了出来。

    其实,在任何工作岗位上,老板的挑剔都是对于自己激情的磨炼。每一个老板都不是傻子,他的每一步工作都会有一定的目的,虽然力求完美会让人做起来非常累,却是你将来成功的铺垫。点燃工作的激情,不怕挑剔,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在打击中成长起来的人,还会有什么事办不到呢?

    不要害怕这个世界的任何挑战,你的激情永远都是战胜世界的有力武器。将你的激情释放出来,改变心态,积极应对,你必定会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懂得激励自己

    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竞争力,员工之间的区别在于进取心。没有进取心的员工不会有工作的原动力,也不会为企业的竞争增加砝码。这样的员工不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成就自己,而只会因为拖了企业的后腿被淘汰出局。所以,不要在工作的时候放松自己的工作激情,你的动力永远来自你的自身,没有人可以给你工作的激情,那个唯一可以激励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哈伯德强调说:“我欣赏的是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人,他们不管老板在不在办公室,都能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因而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被解雇。”

    在管理者眼中,一名优秀的员工和普通的员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善于自我激励,善于调动自己的工作激情。能够运用自我推动的力量促使自己去工作。他们卓越的要诀就在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没有人能够阻碍自己的成功,但也没有人可以真正赋予其他人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最出色的员工都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他们从来不用别人来强迫或督促。因为他们知道要想达到事业的顶峰,就不能仅在别人注意你的时候才装模作样地表现一番。任何真正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积极进取的过程。假如你有成为一名出色员工的愿望,想要达到自己事业的顶峰,就要具备积极主动、永争第一的品质。不管做的是多么普通、枯燥的工作,你都要学会自我激励,永葆激情,这样才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工作时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无论怎么付出都心甘情愿,并且能够善始善终。

    1949年,一位24岁的年轻人充满自信地走进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会计工作。这位年轻人来通用应聘只是因为父亲告诉他,通用汽车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同时,父亲建议他可以去看看。于是,这位年轻人就来了。在面试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自信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通用公司只有一个会计的名额,面试官告诉这个年轻人,竞争这个职位的人非常多,而且,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可能很难立即胜任这个职位的工作。但是,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困难,相反,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自我激励、自我规划的人。

    正是由于年轻人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他被录用了!录用这位年轻人的面试官这样对秘书说:“我刚刚雇佣了一个想成为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的人!”这位年轻人就是罗杰·史密斯,从198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

    罗杰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位同事阿特·韦斯特这样评价他:“在与罗杰合作的一个月当中,他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将来要成为通用的总裁。”结果他真的成功了。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即一个人在通过充分的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提供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一个无用的蠢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