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少年时曾入私塾,后进入新式小学、中学读书。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他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在“五四”运动中最早认识的人,也是冰心认识的人中藏书最多的、最乐于借书给她的人,也是冰心认为的“中国爱国的文化人可永志不忘的人”。郑振铎最让巴金难以忘情的是他为了“抢救”宝贵的图书,宁愿过艰苦的生活,甚至拿生命冒险。胡愈之则评价他是一个“多面手”,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一个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大量贡献。
他虽然涉猎广泛,但更多的精力还是投入在文学方面。“五四”运动时期,他和许地山等人一起发起“文学研究会”,并且在联络接洽等方面,郑振铎做出了很大贡献。叶圣陶和郭绍虞认为郑振铎是“文学研究会”的核心人物。即使如此,当他选译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并出版,梁实秋犀利地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后,他虽有怒气,但转念又反躬自省,认为梁是一个认真对待学问的人,并称其为“益友”。
郑振铎虽为一位文学专家,但却坦言自己几乎没写过什么小说。而他全部的小说主要是在那段旅居国外的时间里写成的。本书中所选的就是其中关于家庭生活和家庭人物的一些篇章,从中可以大致看出,在那个特殊时期里,即将逝去的中国传统家庭的剪影。这些围绕家庭发生的故事中,人物关系相互交叠,看起来十分真实。在读者看来,尤其像一本回忆录。但他本人表示其中虽然有几分旧事,但绝非纪实,人物更是虚构的。里面的故事虽然是旧式家庭,甚至是悲剧,但作者本人怀揣的更多是眷恋而非谴责。
本书从郑振铎围绕家庭生活所创作的小说中,精选了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篇目,尽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部分词语、标点的用法已发生变化,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对少量文字和标点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略作修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