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心里很难过,半天才说:“你看,连老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人家都说你眼睛瞎了,我就是来看你的呀!”
不多
“你们那儿几个局长?”
“十八个。”
“太多了!”
“不多。我们向局长请示工作,总还找不到人答复呢!”
升官
“某某现在变坏了,整天说大话,放空炮,上班就往书记屋里钻。”
“快了,可以肯定,他很快就要升官了。”
机关顺口溜
某机关在选拔干部上搞不正之风,提拔了不该提拔的,因此机关里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
表扬了指鹿为马的,
提拔了溜须拍马的,
苦了当牛做马的,
整了单枪匹马的。
秘诀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风说:“拼命吹!”
照相机说:“要能拍!”
蚊帐说:“要罩得住!”
钉子说:“要无孔不入!”
刀子说:“口锋要锐利!”
手套说:“出手要大!”
弹簧说:“要能伸能缩!”
空调说:“冷热不怕!”
风向标说:“随风转向!”
皇冠与蓝鸟
有个国营公司,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濒临破产,但经理们还照样摆阔、享受。群众有意见,编歌谣进行讽刺:
工资发一半,
老板坐皇冠;
工资发不了,
老板坐蓝鸟。
买个乌龟壳
有个工厂,厂里发不出工资,但领导却照样坐高级轿车,工人有意见,就编顺口溜骂道:
工人拼命干,
赚了一百万,
买个乌龟壳,
坐个王八蛋。
原来如此
某甲:“阿忠那小子居然也评上先进了,真是怪事。”
某乙:“你知道啥,他每天晚上陪领导打麻将,能不评上吗!”
某丙:“哦,原来如此。”
年龄
首长:“我像你这么大,早当团长啦。”
青年:“我们向老前辈学习,也要干一番事业。我申请当个厂长怎么样?”
首长:“这么年轻,行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各有所获
秘书:“首长;函大给您寄来了文凭。”
首长:“文凭?我什么时候报名念函大了?”
秘书:“是两年前您叫我给您报的,邮来的教材您叫我收着,几次考试都是我答的卷……”
首长:“哦,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这很好。你得知识,我得文凭,咱们各有所获。”
会议
某机关开会讨论“解放思想”问题,气氛热烈。
甲:“我看关健是‘思想’。”
乙:“我看关键是‘解放’。”
丙:“不,核心是‘解’。”
丁:“不,要害是‘放’。”
戊:“解放思想和思想解放是一回事。哎,大家注意了没有,解放影院今晚放什么电影?”
甲:“《战上海》,是解放军解放上海的事。”
乙:“丙,你是解放那一年结的婚吧?”
丙:“可不是,老夫老妻喽!”
丁:“你老?你结婚那年,我茧子都出生’了,要不,我那大小子怎么叫解放呢?”
戊:“诸位,差不多了吧?我要去方便一下。”
秘书作记录,简明扼要。只见记录本上写着:
解放思想。
解放影院。
解放上海。
解放。
解手。
解散。
罢宴
甲:“听说局长在你们公司检查工作时发脾气了?”
乙:“有这回事。我们不知道局长正在减肥,控制饮食,餐桌上鸡鸭鱼肉多了些。”
甲:“那你们的经理怎么反而被提拔了?”
乙:“你不知道,事后我们经理让人写了一篇题为《某某局长罢宴,自觉端正党风》的报道。”
拒贿
承包商用一辆汽车行贿一政府官员。官员说:“通常的行为准则以及我本人的基本名誉感,都不允许我接受那样的礼物。”
承包商说:“我理解你所处的地位。这样肥,我以十美元的价格把这辆车卖给你。”
官员笑着说:“那我需要买五辆。”
区长养牛
某市组团去某国考察和学习养牛技术。区长想方设法挤进了考察团。填表时,区长一时犯了难。但区长不愧是官场老手,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拿起笔来,在职务栏内赫然填上了“养牛技术员”五个大字。
出国感想
某君出国考察回来,单位专门组织人前去机场迎接。
从机场回来的路上,有人问某君:“这次出国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这人回答道:“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家的生活水平就是高。”
大家说:“你能说具体一点吗?”
这人说:“可以。比方说,我在国内时,一天大便两次,可是在国外,两天才大便一次!”
考察热
一个时期,出国成风。有的领导出国不是考察,而是公费旅游,群众讽刺道:
外行领导充专家,
日耗千金忙“考察”。
若问收获有多少?
冰箱、彩电、四喇叭。
政绩
某单位负负人,整日进出宾馆、酒家,花天酒地,公款吃喝。可到了年底系统评比时,却评上了“先进工作者”。他的重要的二条政绩就是:工作太忙,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谁来管
某地偷砍树木成风,几个村干部守伏几夜抓了几个,送到县公安局。
办案人员问:“怎么回事?”
答:“他们偷砍树!”
公安局说:“那应属于《森林法》,归检察院管。”
一行来到检察院。
检察院问:“怎么回事?”
“他们偷砍树。”
又问偷砍树的:“偷砍了几棵?”
“七棵。”
检察院说:“我们管《森林法》,这不假,可是才七棵树,也够不上森林啊!找法院去吧。”
一行人又来到法院。
法院提审偷砍树的,问:“偷砍了几棵?”
“七棵。”
又问村干部:“是七棵吗?”
村干部说:“俺村共丢了十五棵。”
法院说:“他们说七棵,你们说十五棵,案情不清,快叫公安局侦破!”
此案又回到了公安局。
公安局说:“我们是可以侦破的,但就为了你们这点小事?!”
村干部说:“明摆着坏事没人管,俺这干部没法当了!”
公安局说:“你这干部没法当,也不归我们管,你们找乡政府说去!”
传阅十批
甲:拟同意。
乙:考虑同意。
丙:拟考虑同意。
丁:拟不同意。
戊:是否可再考虑。
已:似可再斟酌。
庚:同意再斟酌。
辛:拟再考虑。
壬:似再议为好。
癸:已阅。
报请上级决定
某领导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敢作主,一律推给上级。
设备科长向他请示:“我们准备购置一些新设备,你看……”
“报请上级决定。”
生产科长向他汇报:“车间地方太小,应该增加两间房子,你考虑……”
“报请上级决定。”
他和爱人一块看电视剧《红楼梦》,爱人说:“我看宝钗挺不错,黛玉尽耍小性,宝玉不如痛快娶了宝钗好,你说呢?”
“报请上级决定。”
交学费
秘书:“厂长,上面要抓官僚主义,你拍板花一百多万美元引进的设备报废了,可咋办?”
厂长:“不要紧,你起草份检查,说明一下。”
秘书:“原因怎么说呢?”
厂长:“那还不容易,搞改革是个新课题,总要交点学费吧!”
画圈
“局长,这八十万元付出去追不回来,当时你也是画了圈的。”
“画圈表示我看过了,我说同意了吗?”
“绝招”
某君步步高升,好友来讨教。某君曰:“要学会写字。”
“怎样写字?”
“遇上好事,马上写‘同意’;撞上麻烦就来‘研究’;大家都拿不准的,就写‘已阅’。”
书法家
某市长被邀参加全市书法比赛开幕剪彩仪式。他在签到簿上洋洋洒洒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市长是书法家!”大家称赞说,“字写得多漂亮,请市长留下墨宝,为书法比赛增光。”
很快给市长送来了纸和笔。
“写点什么呢?”市长一边蘸笔一边问。
“写什么都行。”
“那我就献丑了。”
市长大笔一挥,两个遒劲的大字出现在宣纸上——同意。
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请市长再写几个。”
“献丑了,献丑了,”市长放下笔,摆摆手,边走边说,“就这两个字,还熟悉。”
从小学起
局长看见自己的儿子在练习本上尽画些圈圈,大发雷霆:“你这没出息的东西,作业不好好做,尽画些圈圈有什么用?看你长大了干什么!”
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画好了圆圈圈,长大了我也可和你一样当局长。”
画圈圈
某局长已经习以为常地在秘书送来的文件上画圈,算是批示。
有一次他的小孙子写作业,有道算术题不会,便去找爷爷帮忙。
此局长顺手在“8+7”等号的后面画了个圈。
过了两天小孙子对爷爷说:“爷爷,爷爷,老师说8+7是进位加法,你画圈圈,老师给打了叉叉。”
这位局长说道:“我画了多年圈圈,秘书和科长从来都没说过啥,你们老师懂什么?!”
不封口的圈
某部长在一份外事请示报告上画了圈,结果出了差错。部长慌了,忙把外事部门的同志找来训斥道:“你们知道我画的圈有几种吗?
我画的有圆的,有不圆的,有封口的,有不封口的。我画的这个圈没封口,就是表示不同意的嘛!”
局长办公
局长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秘书送来了请示报告,局长批示:××办!
办公室主任送来了汇报,局长批示:办公室××办!
技术科呈上革新计划,局长批示:有关部门办!
托儿所提出申请,局长批示:工会办!
有人提出申诉,局长批示:落实政策办公室办!
剧团送来戏票,局长说:“我来办!”
照发
“处长同志,我的结婚报告……
我不是早就给你批了吗?”
“您看……”
处长接过报告一看,原来批的是“照发”二字。
摇头部长
宣传干事把一部有争议的小说送给宣传部长。
干事:“部长,您让我看的小说已经看过了,我认为是不错的。”
部长摇了摇头。
干事:“我是说,从某意义上讲是不错的。”
部长摇头。
“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那些文艺沙龙里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一点讲,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
部长还是摇头。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不怎么样的小说。”
部长又摇了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部长摇了摇头,说:“这衣领真叫我别扭。”
不偏不倚
画家拿着画稿请书记过日。
书记:“这塔顶的火炬要改改,这火苗向东飘,不意味着西风压倒东风吗?”
画家:“那就改成向西。”
书记:“不行,那不成了东方不亮西方亮!”
画家:“向南怎么样?”
书记:“乱弹琴!怎么能让西伯利亚寒流逞威呢?”
画家:“那就面南而立,火苗向北。”
书记:“我记得‘面南而立,帝王思想’,有这话吧,这可是问题僻!”
画家:“那就只好冲天而烧了。”
书记:“对!不偏不倚,光照四方,就这样吧!画画不能离开政治哟!”
最爱听的话
一领导喜欢作报告。他每会必到,每会必讲,而且讲的都是空话,废话,群众不爱听。
有一次,他作报告,正讲得起劲,忽然听到会场里有打鼾声。他一看,不少人都睡着了。他问旁边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听?”
旁边的人说:“你的家乡话我们听不懂。”
“既然听不懂,就散会吧!”
一句话,人们都走了。
他若有所悟:我的话还是听得懂的,他们最爱听的是我说的“散会”这句话。
最后一句精彩
局长:“你们今天听了我的报告,觉得怎么样?”
群众:“最后一句精彩。”
“是哪一句?”
“散会。”
安眠药
工人:医生,这几天我一直失眠,睡不好觉,你给我看看,有没有好药?
医生:吃点安眠药。
工人:安眠药我是当饭吃,不管用呀。
医生:咱们是朋友,这样吧,我告诉你治失眠的秘方。
工人:秘方?那太好了,告诉我吧。
医生:去听我们罗书记的报告吧,保你尽打瞌睡,美美地睡上一觉。
偏方
甲:“我的神经衰弱越来越严重了,好几天都睡不着,去医院看也不见效,您有什么偏方?”
乙:“你去市里听一次领导的报告就好了。”
“他是医生?”
“他比医生还有用,我的神经衰弱就是他治好的。一听他的报告,我就睡着了。”
催眠师
甲:“咱们厂长定的是什么技术职称?”
乙:催眠师。他一作报告,大伙儿准打瞌睡。
何时走光
新书记上任作报告,滔滔不绝地念起了讲稿,从一月如何,二月如何,一直念到十二月。当他念到十二月时,低头一看,台下竟空无一人了!书记惊讶地问秘书:“什么时候人都走光了?”
秘书回答:“从二月开始,不到七月底就没人了。”
厂长发言
厂长:“我厂不出次品的原因和经验,概括起来说主要是:我们做到了一个突出,二个结合,三个不忘,四个克服,五个发挥,六个做到,七个调动,八个坚持,九个必须,十……”
工人:“十分啰嗦。”
不爱哆嗦的人
有位领导干部名叫罗锁。自称是最不爱僻嗦的人。有一次他在年终总结会上发言:“同志们,今天这个座谈会呀,开得很及时也很重要,跟以往大不相同。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对,不对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人应该虚心一些,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许多人正是因为骄傲犯了错误。当然,犯了错误也不要紧,只要改正就行了。然而改正错误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因起辅助作用,内因才起决定作用。内因起了作用,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主观能动性也就是积极因素。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就不僻嗦了。不过,需要强调的地方,还是应该强调的,这不能叫僻嗦,这叫重点突出,界线分清。我就是个最不爱偶嗦的人,有些人一天到晚,僻倡嗦嗦,东拉西扯,白白浪费别人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人的生命就是一分一秒合起来的。所以鲁迅先生说过,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鲁迅先生的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好在现在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引用错了也不要紧。要是放在‘四人帮’横行的那几年,有人肯定会说我篡改鲁迅的话,给我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无情的打击,残酷的迫害。其实他们打击我、迫害我也不要紧,这样反倒可以锻炼我,坏事可以变好事嘛!听说有人在背地里说我这个人说话太僻嗦,我不计较这些,哪怕人家的话有百分之零点一的正确性,我也应该虚心接受,‘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我相信我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跟上:我们时代的步伐,为实现‘四化’贡献我的一切,必要时,哪怕贡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虽然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可是我们活得要有价值呀!我先谈到这里。我一向主张讲话要简练一些;有多少说多少,不一定长篇大论嘛!我暂时就说这些,就不僻嗦了。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提出批评,我一定虚心接受……”
标准回答
记者:“厂长同志,你厂今年生产形势怎样?”
厂长:“形势一片大好,当然问题也不少。”
记者:“您估计到年底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何?”
厂长:“我估计,有些能够完成,有些还不能完成。”
记者:“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怎样?”
厂长:“广大职工情绪空前高涨,但职工思想工作也很艰巨。”
记者:“请谈谈你厂产品在市场的销路。”
厂长:“有些用户比较满意,也有些用户还有些意见。”
记者:“你厂对搞好今后的生产有什么打算?”
厂长:“我们要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满怀信心地争取更大胜利。”
差不多
上级:“你们厂这个月的生产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厂长:“跟上月差不多。”
上级;“今年的生产计划完成如何?”
厂长:“跟去年同期差不多。”
上级:“去年同期实产多少?”
厂长:“跟前年差不多。”
心中有群众
甲:“听说你们主任群众观念特别强?”
乙:“那没的说。他的报告,三句话不离‘心中要有群众’。”
甲:“他做得怎么样呢?”
乙:“作报告,面向群众;看大戏,背靠群众;赴宴会,代表群众;干工作,光靠群众;福利待遇,超过群众。”
领导与群众
公司职工:“经理看戏为什么总是坐前排?”
经理秘书:“那叫带领群众。”
“看电影他怎么又坐在中间了?”
“那是深入群众。”
“来了客人,餐桌上怎么总有我们经理?”
“那是代表群众。”
可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分厂、车间从不见他的身影,这又怎么讲?
“这都不懂,那是相信群众!”
一官成天吃吃喝喝,无所事事,群众给他画像:
宴酒席上撑肚皮,
遇到问题垂眼皮,
汇报工作吹牛皮,
选举时候抓头皮。
鼓掌
某厂规定:凡开会作报告,讲完后必须热烈鼓掌。一次厂长打算作一个小时的报告,刚讲到一半,下面就响起掌声,工人们纷纷退出会场。
事后追查,是厂长的妻子带头鼓的掌。厂长回家责备妻子,妻子说:“你作报告时,我在织毛衣,蚊子咬了我一口,我只拍了一巴掌,谁知大家就都鼓起了掌!”
和稀泥
一个泥瓦匠出身的部长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你觉得当部长和当泥瓦匠有什么相似之处?”
部长:“和好稀泥!”
某部下高兴地向主任报告:“主任,我发现一个人才。”
主任慢慢端起茶杯,轻轻地吹开茶末,呷了一口,没说什么。
某部下改口说道:“主任,我发现了一方木材……”
主任迅速放下茶杯,猛然跳起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嗯!在哪儿?”
长“一”的过错
某领导文化不高,不爱学习,却常常喜欢作个报告。他作报告总是请秘书代写发言稿。
一次开大会,他一上台就接过秘书准备的讲稿念起来。当念到“我们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这段话时,他把“团结”和“批评”之间的破折号瞅了好一阵子,也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又不好意思当众问秘书,最后只得鼓起勇气,把它当作一二三的“一”,拖了个长声念了出来,当即引得哄堂大笑;他也觉得十分难堪。会后,他找来秘书训斥道:“你为什么要把‘一’字写得那么长?”
三百六十度
某领导在会上正在读秘书写的发言稿。当读到“为了落实上述规划,我们作领导的首先要在工作作风上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时,他觉得还不够味,发挥道:“就目前大好形势说,仅仅一百八十度还远远不够,应该来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
台下突然响起了一阵阵笑声。这位领导见状,大声强调说:“这三百六十度我是转定了!”
串行
某领导不学无术,又很懒,什么事都依赖秘书。有一次,秘书给他写了个讲话稿,他看都不看就匆忙上台了。
这是一次计划生育和爱国卫生的动员大会。当他读到“今年计划生育不抓好”时,不知怎么眼睛就滑到下一行爱国卫生的部分里去了,结果读成:“今年计划生育不抓好,明年苍蝇蚊子不得了!”
千里马赶不上汽车
一位工人向交通局局长建议:“希望领导能当伯乐,去发现千里马,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的需要。”
局长不屑地瞥了对方一眼,说:“千里马跑得再快,驮得再多,能赶上汽车吗?”
阿皮蛋正传
某主任兴冲冲地说:“今天工会发票看电影《阿皮蛋正传》。”
下属纠正说:“主任,你读错了,不是《阿皮蛋正传》,是《阿Q正传》。”
“啥?我读错了?”某主任摆出一副教训人的口吻说,“老子打牌打了几十年,难道还认不得皮蛋(Q)、老开(K)?”
炼钢的经典著作
有位领导,为了表示关心炼钢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问题,特地到新华书店买回来几十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苏联钢铁业比较发达,这本书是他们炼钢的经典著作。
现在发给你们每人一本,请大家好好学学。”
争取十秒钟
某校举行田径运动会,请管文教的书记几句话,鼓鼓气。书记来到运动场,见一个女同学正在教师的指导下练短跑,便关心地问:
“有提高吗?”教师说:“已达到八秒钟。”
书记说:“不能满足哇!要争取十秒钟。”
订刊物
宣传干事去找书记商量订下年度刊物,说:“现在有些大型文艺刊物办得不错,大家都要求订《十月》。”
书记头一摇,说:“要么订一年,要么订半年,哪有订十个月的?”
干事怕书记下不了台,急忙岔开话题:“《八小时以外》可以去订吧?”
书记一听,更生气了:“八小时以外,人家邮局早下班了,你去订个屁!”
没关系
甲说:“你怎么在报上批评了你们的领导呢,这下等着穿小鞋吧。”
乙说:“没关系,他是不看报的。”
“别人会给他讲的呀!”
“放心,往他耳朵里灌的,全是好听的。”
死活未定
某剧团编写了一个剧本,请领导审查。看后,张领导指示把主人公写成最后活着,李领导指示要把主人公写成最后死去。团长感到很难办。创作人员说:“这样吧,我写两个结尾:张领导审查,就演主人公活着;李领导审查,就演主人公死去。”团长同意了。
可是彩排那天,张领导和李领导同时都来了。团长不知怎么办好。创作人员对着团长的耳朵说了几句,演出就开始了。
戏演到将近结尾,台上忽然宣布:“演出到此结束。”张领导李领导听了,同时走向后台,问道:“戏为啥不演完?”
创作人员说:“因为主人公得了急病,正在医院动手术,目前死活未定。”
审戏
某剧团演出传统戏《杨门女将》。为了广泛征求意见,演出前特请本地区有关领导观看彩排。
看完彩排,计生委主任首先发言:“佘太君生了七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不符合当前的‘计划生育’精神……同样是传统戏,《甘露寺》就很好。戏里演的是刘备招赘,这很符合‘男方到女方落户’的精神。再说刘备已五十多岁了,说明他能‘坚持晚婚’,婚后也只生了一个阿斗,又做到了‘只生一胎’。”
组织部长说:“佘太君手下,先锋官用的是孙媳妇穆桂英;中军官用的是她六儿媳妇柴郡主;其它将官都是她的儿媳、女儿……就连牵马的也是她杨家的老家人杨洪。这有‘任人唯亲’之嫌。”
招生办主任说:“杨文广本来参不上军的,但穆桂英校场考儿时却故意‘让他三分’,这等于考场作弊。佘太君明明看出,却给以包庇纵容。这戏若演出去,必然会助长社会上‘考场舞弊’和走后门的不正之风。”
最后是地区领导发言:“大家的意见很好。我们就是要发扬民主嘛!说起民主,我觉得佘太君发扬民主不够。瞧,戏里就她说话多,其余的女将话很少,甚至有的一直没说过话。这哪里是‘群言堂’?是‘一言堂’嘛!”
剧团团长和编导听完意见,不知怎么办好。
会议问题
秘书:“群众反映会议太多,是否可以少开一些会?”
书记:“好哇,我们马上开会研究一下吧!”
精兵简政
某书记的报告已经作了两小时了,还在滔滔不绝:
“精兵简政非常重要,要采取得力措施。党委决定成立精兵简政领导小组,下设精兵简政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政工组、办事组。政工组下设宜传组、文化组。现有的干部如果不够,可以从基层优秀干部中选拔。这是精兵简政工作的组织保证。此外,还要抓紧精简会议和文件。现已决定编一个精简会议和文件的简报,准备每周出一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三天交一次情况简报,半月召开一次精简会议的经验交流会,这是精兵简政的第一个战役。噢!还有……”
长大了怎么办
父:“孩子,你的作文怎么老让你妈妈替你写,长大了怎么办?”
子:“爸爸,您放心,我长大了跟您一样,由秘书代写。”
顺序
序吗?
办公室秘书明白了他的意思,连说下次一定改正。过了几天,秘书拿了一份上报名单,笑喀嘻地对丁副局长说:“上级布置去1山区植树,要求一名副局长带队,按姓氏笔划,您名列第一……”
民主集中
局里让选一名“三八”红旗手。到会九人,结果选出了八个候选人。工会主席对妇联产任说:“我看去年是谁,还是谁吧。上报材料都是现成的,去年的底稿还在,叫秘书抄一份就行了。”
秘书站起来说:“叫打字员打字吧!我去印,多印点备用,免得一年一抄。”
怎么搞的
机关举行“三八”庆功会,某主任高声宣读“三个红旗手”名单。当念到“陈金喜”的名字时,顿时引来哄堂大笑。
主任不满地问:“你们笑什么?”
一位女同志站起来说:“陈金喜是个男同志,不能当‘三八红旗手’!”
主任听了把脸一板,训斥道:“李秘书,怎么搞的,写材料也不调杏一下,官僚卞义!”
如此“民主”
全厂职工大会上,某党委副书记正兴致勃勃地谈着这次民主选举车间主任、班组长的意义和方法。未了,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调说:“这次民主选举特点就是贯彻‘民主’二字。希望你们都能大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选出自己满意的主任和班组长来!”副书记的话刚说完,秘书赶来请示他:“刚才公司来了电话,要这次改组后的车间主任、班组长的名单。”耐书记不假思索地说:“你怎么啦?上次我们不是研究过了吗,就按那次研究决定的名单报嘛!”
如此动员
主任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注意节约用电,随手关灯。我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嘴都快磨破了,可有些人就是不听。昨天我一上班,就看见楼道里的第一盏灯没有关,直到下班时,还是没人关。这怎么行呢?”
都是搞盐的
人事科长对新分来的大学生说:“经研究决定,分配你到海口盐场占。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在我们这里是人才难得啊!”
大学生说:“盐场跟我的专业不对口,我学的是硅酸盐专业。”
科长一听,笑了笑说:“咳!酸盐咸盐差不多,反正都是搞盐的,快去报到吧!”
我再坚持一下
“我的身体不舒服,今晚就不参加领导班子会议了。”
“领导班子会议改成明天开了,今晚演内部电影。”
“那你给我弄张票来,我再坚持一下。”
并非袒护
“你爸爸在厂里太一意孤行了,谁说话他也不听。”
“您说得不对。只要医生说句让他休息,他马上就会回家。”
别给外人讲
“爸爸,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里听人家说,您贪污了厂里的钱。”
爸爸一听脸红了,却假做镇静地说:“你做的是反梦,梦中说贪污就不贪污。但你千万别给外人讲。”
易燃物
老师:“什么是易燃物?”
学生:“我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群众一提意见,他马上就发火。”
难字歌
有些单位机关官气十层,办事很难,群众编了难字歌,加以讽刺:
门难进,
人难见,
口难开,
脸难看,
话难说,
事难办。
买椅子
总经理办公室卫,女秘书坐在总经理腿上撒娇,总经理夫人突然闯了进来。总经理拍着女秘书的肩膀十分严肃地说:
“别牛气,无论公司经费多困难,我这办公室也得再买把椅子。”
学习归来
某干部从省城学习归来,他的同事问道;“你这次学习有什么收获?”
这人回答说:“基本学会打麻将,基本学会跳舞,基本学会说假话。”
大家的节日
江青问算命先生:“我将死在哪一天?”
算命先生说:“死在节日里。”
江青又迫问道:“究竟是哪一天?”
算命先生回答;“您不管哪一天死,都是大家的节日。”
一齐完
一天,江青又邀集王、张、姚三人吃得杯盘狼藉、东倒西歪。江青一时兴起:“咱们喝酒行令,吟诗作对吧……”
“不,阿拉(上海话,即咱们)是大老粗,不懂文人这一套!”王洪文摇头说。
“没关系,王老弟,咱们来个简单有趣的嘛”!张春桥说。
于是规定了作诗的方法;四人各讲一句,每句七个字,只要每句开头颅着出现“一、二、三、四”就行。
江青一马当先:“一统天下老娘欢!”
姚文元立即拍马:“好,好,诗言志,亦庄亦谐,干一大杯!”
张春桥脸上好笑,心里琢磨:哼!好一个“老娘欢”!我呢?把我往哪儿搁?他念头一转,阴阳怪气地说:“本人献丑了:二分秋色诸葛安。”
江青一听火啦:“你这老小子,想同老娘平分江山!”姚文元一看不妙,心想你们闹翻不要紧,我上哪儿借光去,他忙用话扯开:“妙极,妙极!干杯,干杯!一个‘欢’字,一个‘安’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我来接第三句。”说着,摇头晃脑,咂咂嘴巴,哼了起来,“二人有奶便是——娘!”
在坐的,个个心领神会,于是又杯盏叮当,同饮了一杯。
最后轮到王洪文了,他一面笑一面想,作诗我不及你们,可论吃我是老行家啦。他一眼看见盘于里还剩下四只断脚折整的大螃蟹,于址两于并伸,一下子把四只大螃蟹全抓了过来,脱口说道:“四只螃蟹一齐完!”
江青作报告
江青作报告,听众一个个都溜走了。阿凡提没有走,却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江青大声叫道:“阿凡提,听报告怎么能睡觉?我问你,听众怎么都跑了?”
阿凡提道:“你在这个台上作报告,人们当然要跑;要是换个台子人们不但踊跃参加,而且还会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地庆祝呢!”
江青很高兴,立刻说:“阿凡提,你快说,换到什么台上去?”
“历史审判台!”阿凡提回答。
哪里作背景
江青问阿凡提:“阿凡提,听说你走过很多地方,我想拍一张照片,请告诉我,以哪个地方作背景好?”
阿凡提一边思索,一边自言自语:终年积雪的天山,风光秀丽的伊犁河畔,气候炎热的吐鲁番盆地,风沙漫天的戈壁滩……戈壁滩,哦,对啦!阿凡提高兴地拍着大腿说:“老佛爷,我看有一处地方,你用它作背景最合适不过了。”
江青急问:“快说,什么地方?”
阿凡提答;“蒙古国的温都尔汗。”
为熊请功
“四人帮”到新疆,阿凡提陪着看一场马戏。
晚宴时,江青手下的几位部长都到齐了,只差阿凡提没有到。
等了老半天,阿凡提牵着一只黑熊来了。江青脸一沉,不高兴地问:“阿凡提,你牵黑熊来干什么?”
阿凡提说:“首长,我是来为黑熊请功的。”
江青说:“胡闹,为熊请什么功?”
阿凡提说:“如今演一出戏,跳一个舞,就能当副部长。我这只熊又打秋千又演车技,不该给它也当个部长吗?”
骑不得
江青对阿凡提说:“阿凡提,那匹白色的高头大马我骑腻了,我想骑一骑你那匹小毛驴,换换样式。”
阿凡提慌忙说:“老佛爷,千万骑不得,骑不得呀!”
江青把眼一瞪,说:“胡说,当年武则天能驯服烈马,难道老娘连头毛驴都骑不得?”
阿凡提说:“我倒不是那个意思。听说有支歌唱‘马儿哎,你慢些走’,结果被你枪毙了。要知道,我这匹小毛驴走起路来比马儿慢得多,可它还想活着呢!”
我不要姓钱
江青对阿凡提说:“阿凡提,你干吗姓阿呢,多不带劲!我看你还是改改姓吧。”
阿凡提说:“请您高抬贵手,最好能让我保留自己的姓。如果非改不可,那我有个小小的请求,就是千万不要我姓钱。”
江青不解地问:“为什么?”
阿凡提答道:“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姓钱的都是坏蛋。”不是么,《海港》里有个钱守维《春苗》里有个钱济仁。
《青松岭》里有个钱
妖怪啥模样
一天,江青问阿凡提道:“阿凡提,你白胡子一大把了,应该见多识广。人家都说那妖怪一个个全长得青面獠牙的,你说到底是个啥模样?”
阿凡提捋着胡须答道:“您要想知道妖怪是个啥模样,那还不好办?”接着就指着一面镜子说:“你望那里面瞧一眼就明白了!”
等不及了
江青与张春桥下棋。一出手,江青就用小卒吃了张春桥的老帅。
张春桥抬起头,两眼透过镜片,直盯着江青。
江青说:“你盯着我干什么?小卒过河吃老帅,这是我的绝招嘛!”
张春桥说:“这我知道,可是你才走了一步,小卒子还没有过河呢!”
江青笑道:“不瞒你说,我实在等不及了。”
给江青治病
江青得了感冒,叫来医生给她治病。医生量了江青的体温,又看了她的舌苔,说:“小毛病,问题不大,吃几片阿司匹林,出出汗,就会好的。”
江青皱着眉头说:“吃西药有副作用,我才不吃哩。”
医生说:“那就吃中药吧。连须葱白一两,淡豆豉三钱,生姜三钱,用水煮服。服后盖被取汗,也会好的。”
江青摇头说:“不,中药太苦,我可受不了。”
医生说:“那这样吧,我给你扎针,取穴风池、合谷、外关。”
江青大叫起采:“你想害死我呀?”
医生无可奈何,一脸苦笑。
江青不依不饶:“告诉你,我一不吃药,二不扎针,你想害我不成。你得想个好办法治好我的感冒。”
医生想了想后说:“有办法啦,有办法啦!”只见医生把江青带到电影放映室,对江青说:“我喊一、二、三,您再睁开眼睛。这样,保你不用吃药、扎针,感冒马上就会治好啦。”
“一、二、三。”医生喊完,江青睁眼一看,不禁惊叫起来,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银幕上放映的是《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一个镜头:愤怒的群众团团围住暗杀列宁的女凶手卡普兰,几乎要把那个女妖精撕成碎片。
我害怕
有一次,报上刊登了一张江青在农村劳动的照片。一名记者为了听取反映,问一位老农:“老大爷,你看了这张照片有什么感想?”
老农说:“我很害怕。”
“害怕什么?”
“她抓文艺,我们没有戏看;她要再抓农业,我们就连饭也没得吃了!”
张春桥坚决要求当总理
周总理逝世不久,“四人帮”就大造舆论,妄想让张春桥当总理。
他们的爪牙,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肆宣传。有个“双突击”的公社书记,亲自用大红纸一张一个字地写了“坚决要求张春桥当总理”十个大字,叫几个青年给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标语一个字不漏地贴好了。待书记出去一看,浑身哆嗦,又气又怕,原来标语被贴成“张春桥坚决要求当总理”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