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祸?离京?”李元吉沉吟了一下,不禁点点头,“好!还是你想地周到!这事不用你说,本王也会想办法!”
“好!”听了他这么说,我也放下心来,“这次就当我傻了,去和父皇谈这个问题。不过我料想父皇也不会同意迁都了。你还是想好对策为妙!”
“嗯……”李元吉沉思了半天,“实际上,只要不让李世民独揽兵权,怎样都可以!”
我点了点头。看了看那张让我又爱又恨的脸,说道,“孩子们在里屋,一直病着,你这个当父亲的,总也要去探望一下吧!”
“知道了!”李元吉真挚地一笑,转到里屋。我也七上八下地到太极殿找李渊。
李渊正在埋首公文,一见到我,立刻搁笔,关切地问道,“孩子们的病好些了么?要不让太医再去瞧瞧?”
“父皇,”我笑着答道,“病去如抽丝,哪里能好的那么快!”
“怪朕照顾不周!”李渊笑笑,“孩子还是离不开母亲啊!听说你在宫中还是住不惯,若实在没办法,你还是将孩子们带回去吧!到时候朕派一直队伍专程保卫孩子们,应该不会有事!”
“父皇,这样不好,免得大家疑心重重。唉,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也好!”李渊很轻快地应道,转而问道,“丫头找朕可是有事?”
我勉强挤出笑容,很不好意思地答道,“父皇,儿臣,儿臣自知不该过问国政,但儿臣听闻父皇有迁都的意图,所以,所以很冒昧地前来……”
“哦?”见我吞吞吐吐,李渊反而来了兴致,离开龙案来到我身前,“没错,昨天朝会是商议了迁都的事。来,和朕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儿臣……儿臣以为……”
“诶,你大胆地说就是了!”
“父皇,儿臣以为,迁都一事,实在过于荒唐!”梗刺在喉,说出来之后可是痛快多了!
李渊一愣,旋即哈哈笑了起来,“你可知道,朝会上,满朝文武就只有一个秦王是反对迁都的,算上你,两个!”
“父皇,”说出来之后我的话倒也顺溜了很多,“因为突厥来犯而迁都,实在是唐王朝的奇耻大辱。一旦迁都之后,大唐威信荡然无存,这样,朝廷再无稳定政局的能力了。父皇,当初楚国为了避祸秦国一再迁都,导致楚国附庸国纷纷叛离,一个楚国再没有凝聚力,前车之鉴,父皇应当慎重考虑啊!”
“丫头,你果然是有眼光的人!”李渊请你地拍拍我的肩头,“迁都荒谬,朕也早就知道了。区区一个突厥,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现在大唐刚刚建国,尚且需要忍辱负重,但驱除外侮是迟早的事。朕一直不动声色,其实是朕看出了他们这些人包藏的祸心啊!唯有你啊,始终和朕是一条心!”
“父皇?”我只是就事论事,没想到李渊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朕明白地告诉你,只要秦王李世民答应去抵御突厥,朕就可以安心睡大觉。但是建成和元吉睡不着啊,他们担心世民独揽兵权,更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所以他们宁可劝朕迁都,也不要世民带兵去抵御突厥。但是世民呢,当然也想借这个机会,通过讨伐突厥的胜利,重振威望,增强秦府和东宫抗衡的实力。朕嘴上不说,但朕心里还是很明白的!”
“父皇……”我羞愧地说道,“你一片苦心,儿臣差点错怪你了!”
“哈哈,无妨无妨!突厥若是识趣,早日退出大唐国土,那也就罢了,否则,朕不得不让世民统兵!”李渊望着门外颇有意味地说道。
“父皇,那万一秦王真的独揽军权,任谁都不放在眼里该怎么办?”
“你来,不就有这么一个目的吗?”李渊笑着看着我,“朕让元吉一并去,等成功归来,一并升官。唉,朕所能做的,也就这样,让他们自己互相牵制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我接着叹了一口气。
“丫头啊!”李渊想起另外一件事,突然笑着说道,“几天后,朕带着他们去京师南郊演武。防备突厥,毕竟不可懈怠。不如你带着孩子们一起出来散散心吧!”
“谢父皇!倘若孩子们病好了,儿臣一定前去!”我朝李渊笑着施礼道,“父皇公务繁忙,儿臣先行告退!”
李渊点点头,目送着我离开。
我是错怪了李渊了,没想到他比常人都看的远,看的真。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几个孩子,有哪一个小时候没有被李渊亲亲抱抱呢?李渊所能做的,也就是像现在一样,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化解了。
我将我和李渊的部分对话告诉了李元吉,只说李渊不同意迁都,但是会让他李元吉去战场上牵制李世民。退而求其次,李元吉倒也认了。
思之再三,我依然决定先将孩子们带回府去疗养。宫内的环境,我不习惯,孩子们估计更不习惯。只要他们的病能快快好起来,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什么玄武门不玄武门,都是浮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