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俏皇妃-第二十四章 玄奘进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元吉带着一纵人马往西门而去,我们一队人往东门而走。

    李元吉刚才那一番话,在我心头萦绕,久久挥之不去。

    我相信他说的话。

    包括他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的分析。

    第一次我感觉到,我嫁给李元吉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或者,我还真的犹如诸葛亮一样,生逢其主,却未逢其时。倘若我在遇见李元吉之前没有遇见李世民,那我该会有多么幸福!可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了。

    我又多了一个使命!除了保全自己的孩子之外,还要救下李元吉。因为,他是真心对我好的,比李世民更好!当然,除了杜灵。

    一路思绪,愁容又慢慢回到我的脸上。回到长安之后,带着李承业,和谢叔方一起到皇宫回复使命。李渊见到我们又是一阵欢喜,拉起我对我问东问西。我也根据路上所见所闻,对他做了一些报告。

    百姓很苦,那是因为长年战乱引起的,那是因为有政府合法外衣之下,苛捐杂税巧取豪夺引起的。眼下内乱逐渐平息,百废待举,只要政府不去扰民,不出几年自然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当然,加上脑袋里依稀记得的一些法律建设,经济制度等内容,在李渊面前添油加醋一番,一份很好的“考察报告”就呈现在他面前,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美女的口中。

    这就是一千多年后知识的力量!他们怎么会懂?

    在皇宫盘桓了几天,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齐王府。

    原本迫切地让承业进驻封地的事,我暂时也不去理会了。毕竟,这是我真心对李元吉的承诺。

    但我要做的事情就更加多了,至少我要拉拢许多人,要改善他们对李元吉的看法,以至于到时候能救下他一命。

    于是几天以来,我刻意结交拜访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众多朝内大臣,希望到时候能借助他们的威望,让李世民处死李元吉的时候心有疑虑。当然,我知道最关键的是秦王府的那些人,只不过,关键的犹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一众武将,不是追随着李世民出去了,就是在各自的驻地。京师外秦王府空空荡荡,京师内天策府又只有一帮老学究,还真颇有些有心无力。

    这一日探望好武士彟和采霜回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采霜的女儿武照长得十分乖巧,一双眼睛十分有神,煞是可爱。只不过,武士彟的态度十分暧昧,看起来他依然不想卷入这场斗争,而我又不好说得太明了,只得悻悻而回。

    刚一落轿,就有侍卫上前禀告,说有一个和尚专程来找我,已经在门外等候了半天。

    我疑惑地近前一看,赫然发现站在那里的居然是玄奘!心中欢喜,急忙邀请道,“玄奘大师,没想到你真的应约来到长安!太好了!快,先随我进府吧!”

    “阿弥陀佛!”玄奘看起来从洛阳来到长安也是风尘仆仆,满面灰尘,却依旧彬彬有礼,“贫僧早已经立下宏愿,既然是菩萨指引,贫僧自然要应天顺命!”

    “大师,就凭你这番品质和决心,这番功业非你莫属!不过,还是先请屋里谈吧!”

    玄奘抬头看了一眼那金碧辉煌的匾额,微微一笑,随我踏进了大门。他很简朴,草草喝了一点香茶,吃了一些素点之后,就正襟而坐。

    “大师莫要客气,随意就好!”我以为他不习惯这豪宅大户,便温和地说道。

    玄奘凝神静气,点点头,“粗茶淡饭,贫僧早已经习惯!”末了,他朝我看过来问道,“贫僧赴施主之约,还请施主亦不负贫僧之约!”

    “呃?”我愣了一下,随即想起,笑着点头说道,“大师,我不会忘记的!只是,大师,我心中尚有许多疑虑,所以我想大师能不能缓几年再去天竺,留在长安帮我解决困惑,好吗?”

    玄奘微微一笑,“施主,你的疑虑,非贫僧所能解决得了。”

    “大师过谦了!”我客气地说道,“以大师的智慧,应该可以帮我走出困境!”

    “施主,你自己的智慧已经超乎常人,只不过没有佛法指引,所以无法冲破阻隔。唯一的解决之道,贫僧的师尊当年已经告诉你了,”说着玄奘指了指自己的心,“以自己的心为导向,找到一个安心之所就可以了!”

    “大师,你也说了,我尚且缺少佛法的指引,所以希望大师你能留下来,替我讲解佛理,让佛法的精妙,开启我的智慧,不好吗?”

    玄奘依然合十微微笑道,“善哉!倘若贫僧有那么精妙的佛法修为,那也不至于要去天竺学习了!施主,希望你能见谅!贫僧的心已经被佛陀接引到了西方,贫僧自己也要去找心了。没有心,贫僧也无法替施主你答疑解惑啊!”

    我失望地点头应道,“好吧,我不为难大师,明天我就进宫见父皇,让他派人送你出关!今晚还请大师你留在府中,为府上祈福,好吗?”

    “府上有施主在,自会有福荫!不过恭敬不如从命,贫僧先答谢施主了!”

    “是我要感谢大师你才对!”我笑着站起,让人带着玄奘去沐浴休息。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他讲话,我并不是太懂,但是我喜欢和他说话,总好像听到他讲话,就像佛祖真的会保佑我一样,心里特别安宁。

    只不过他一心要去印度,那也罢,举手之劳而已。只不过我依稀记得,唐僧离开长安的时候,是李世民都当了很久皇帝了,因为魏征斩龙而引起的么,那现在……不知道小说里说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我突然很像试一试,能不能将历史改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