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当然知道。”秦瑶对王诩回了一句,自己要是连稻米都不知道,这么多年的饭也就白吃了。
“这个叫做稷,是五谷之一。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稷为谷神,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指的这个东西。”王诩对秦瑶解释说道。
秦瑶看着这小小的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忍不住感叹道,“原来这个小小的米粒就是稷,它居然能够被拿来指代江山,我原来还以为稷是指什么高大上的宫殿楼阁什么的。”
王诩摇摇头说道,“在古代的农耕文明,粮食是最为重要的,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那这个呢。”秦瑶又指着桌子上的一颗东西对王诩问道。
“这个叫做黍,是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在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今天的山西大同,忻州一代。黍去皮以后,叫黄米,此种米有黏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做粽子的原料之一,此外黍磨成面粉以后还是做油糕的原料。”王诩拿起这粒黄色米粒对秦瑶解释说道。
秦瑶一脸的惊奇,简直觉得之前的人生像是白活了一样,居然连粮食都不认识。
王诩把刚才的稷跟黍放在一起对秦瑶说道,“你看它们俩,长得很像是不是。其实,它们是同一种作物。有粘性的稷,就是黍米。它又有红、白黄、黑几个品种。白黍米粘性次于糯米,红黍米粘性最强,可以煮粥。可以包棕子吃。黍子去皮后磨面做成黄糕,可以油炸也可以直接吃,不油炸的叫面性糕,亦是上述两地的主食,当地流传一首歌谣: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孔子更有言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
“哇!这么神奇的吗?说得我都想吃了。”秦瑶一脸向往地对王诩说道。
王诩立刻就把饭粒举起来放在秦瑶的面前,秦瑶打开了王诩的手说道,“我说的是糕点,不是这个饭粒。你继续说,还有呢。”
“这个是菽。”王诩拿起桌子上的一颗小豆子一样的东西对秦瑶说道。
“你逗我呢,这明明是绿豆,什么菽,糊弄我。”秦瑶瞥了王诩一眼,压根就不相信他说的话。
王诩拿着绿豆对秦瑶说道,“它的确是绿豆,但是也是菽。菽是所有豆子的统称,在古代,豆子都被称为菽。菽水就是指豆和水,也是指代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菽水藜藿就是指粗茶淡饭。”
“还真是贴切我现在的生活。”秦瑶有些悲戚地看着自己的面前的餐碗,又对王诩问道,“藜藿是什么?”
“藜藿是指野菜、豆叶。菽乳就是豆腐;菽麦就指的是大豆和麦;更有一句成句叫做,菽麦不分,意指是非、好坏不分。”王诩很耐心地对秦瑶普及五谷的知识。
“看来你见识还是挺多的嘛。”秦瑶忍不住对王诩称赞了一句,她感觉王诩这个人烂是烂了点,但是知识还是挺丰富的。
对于秦瑶的称赞,王诩并不在意,被一个毫无知识储备的人赞美知识,并不是一件自豪的事。
“这个不用我解释了吧,小麦。”王诩捡起桌子上的小麦给秦瑶展示。
“谁不知道?”秦瑶瞥了王诩一眼。
王诩把五谷给秦瑶解释完,然后把碗朝着秦瑶推了过去说道,“吃吧,五谷饭。”
听完了王诩关于五谷的解释,秦瑶觉得这个五谷饭好像也不那么难吃了,有一种明白自己在吃什么的感觉之后,就舒服多了。
两人吃了饭后,王诩就结账了,秦瑶顺手还要来了一个鲁国的铜钱,对王诩说道,“以后呢,我要收藏这些个铜钱,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王诩倒是没有什么所谓,抬脚就朝饭馆外面走去。
“等等!”秦瑶忽然叫住了王诩,然后把铜钱给他说道,“给我换一个新的,这个都长铜绿了。”
王诩没辙,只能给秦瑶换了一个崭新的铜钱。
“这还差不多。”秦瑶美美地看着手里的铜钱,然后对王诩问道,“现在我们去哪?”
“就在这个茶铺歇着,等到未时。”王诩说完,就朝着饭馆外面的茶铺走去。
两人在茶铺坐着,秦瑶当然知道问王诩等会去哪,要干什么他肯定不会回答,不过她还有一大堆的新的问题,比如,“未时是什么时候?”
“下午一点到三点,古人用十二地支来计时。比如你听说过的子时,就是晚上的十一点到第二天的凌晨一点。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十二地支刚好就是二十四小时。”王诩对秦瑶解释说道,今天也算是很有耐心了,毕竟两人枯坐着也无聊。
“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不过,十二地支是什么东西?”秦瑶又是一个问题。
“说得简单点就是十二生肖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的就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王诩给秦瑶又解释说道。
秦瑶睁大了眼睛对王诩不可置信地说道,“生肖跟时间也有联系?感觉真是奇妙。”
“除了十二地支,还有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跟十二地支配合,又可以记载年月日,举个例子来说,2016年是猴年,猴对应的地支是申,而天干轮回到了丙,所以2016年又被成为丙申年。”王诩把很复杂的东西尽量地给秦瑶说得简单一些。
秦瑶连忙点头,表示自己懂得,可是问题又随之而来了,“那为什么未羊就代表了下午一点到三点呢?”
王诩继续对秦瑶解释说道,“在一天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由于是在深夜凌晨,是老鼠出来活动的时间,所以子时属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