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女修成宠妃记-第78章 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梦进了内厅,见祁以苏后脚跟了进来。

    祁以苏笑了笑:“梦儿果真是冰雪聪明,竟然可以想到这个主意。”

    时梦抿嘴一笑:“那承包堤坝的人尖嘴猴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猜测这堤坝出了问题他肯定第一个有责任。臣妾也只是一时情急才出此下策,只希望日后回了京圣上不要怪罪才好。”

    祁以苏将时梦的手温柔的握在手中:“只要将灾民安置好,没有动乱,圣上那边便好交代了,现在就看赵祯能不能领悟我们的意思了。”

    赵祯见周围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这才开口解释道:“当今圣上的墨宝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如今这个天大的好机会就在你们眼前,却被你们硬生生推开了。各位试想一下,若是你们手中有了圣上的墨宝,那这周围十里八乡谁还敢对你不敬?就算是这江南的知府大人那也得给你三分薄面,况且你们的子孙后代那也是受益无穷的。”

    有人提出了质疑:“此话怎讲?”

    赵祯朝着发问的人投去一个鄙视的眼神:“这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各位想想咱们南国以什么治天下?良善啊。试想一下,若是你的家中有了这么一块圣上钦此的牌匾,那你的后代入朝为官的几率是不是比普通人大了许多呢?有圣上亲自保驾护航,还愁什么平步青云呢?”

    赵祯这话就像一个导火索,将这群商人的热情全都点燃起来了。

    虽说官商相护,但他们每年还是得交给官府大把的银子来保全安危。如果他们有了圣上的墨宝,那知府想要给他们伸手要银子之前就得掂量掂量分量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子孙后代若是入朝为官才是正途啊。

    终于有精明的商人上前,朝着赵祯点头哈腰:“小王爷,您给我们指条道路,如何才能拿到这良善人家的墨宝呢?”

    赵祯心中偷笑,面上却是一派正义凛然:“各位好好想想,何为良善人家?就是心地善良又对别人有爱心的啊。若是各位真的想让我给指条道路的话,眼前不正是最好的机会么?如今江南水患严重,灾民流离失所,若是你们愿意帮助灾民,自然就是良善人家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口:“还请小王爷答疑解惑,到底我们应该捐多少银子才可以得到圣上的墨宝?”

    赵祯摸了摸下巴,眼睛眯成了月牙:“各位,实不相瞒,其实圣上的墨宝只有几幅,在座的各位也并不一定能全都得到。既然各位都是商人,价高者得之的道理肯定都懂嘛。”

    一时之间,本来抱成团的商人们彼此戒备起来。

    赵祯见鱼儿已经上钩,这才笑道:“今日便到这里了,各位还是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咱们别院的大门一直朝各位敞开!”

    送走了这群富商,赵祯回了屋,止不住地给时梦竖大拇指:“没想到侧妃娘娘如此聪慧过人,我赵祯今日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时梦笑了笑,开口询问:“那群富商如何说?”

    赵祯兴奋地开口:“我看他们走的时候已经动摇了,这一次咱们可一定要狠狠地宰他们一把!”

    刚刚过了一日,这群富商就集体找了上门。

    依然是为首的那个先开口:“大人,我们回去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要为灾民们出一份力。不过在此之前大人可否将墨宝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

    时梦笑了笑,就等着你们这句话了。

    做戏做全套,昨晚祁以苏可是写了好几张,然后加盖了圣上的印章,放在通风处足足晾了一晚上呢。

    时梦从里间将檀木盒子抱出来,放在桌子上,朝着盒子拜了一拜,这才打开盒子道:“圣上这墨宝我一直都小心保管,既然各位想要开开眼,那我就请出一张来让各位瞧瞧。”

    时梦将卷轴打开,慢慢展开了字画。

    这群富商一窝蜂地凑了上来,小心翼翼地看了个仔细,特别是印章那里足足研究了半个时辰,这才敢确定,这墨宝果真是圣上的笔迹。

    首先开口的那人凑到祁以苏身边,面脸堆笑道:“敢问大人,不知道多少银子才能将圣上的墨宝带回家呢?”

    祁以苏慢悠悠伸出修长的手指,比划了一个一。

    那人笑了笑:“一千两?若是如此,那这一张在下就收下了。”

    说话间,就要将卷轴收起来。

    祁以苏的手指准确无误地按在纸张上:“这位理解错了吧,我说的是一万两一张。难道你以为圣上的墨宝只值这么点银子?”

    似乎是没想到祁以苏狮子大张口,那人愣了一下,就被身后的人抢了先:“大人,这张墨宝,在下三万两银子收下了。”

    顾及到祁以苏眼睛看不见,来人从怀中掏出银票递给了旁边的时梦:“夫人清点好了,这正正好好三万两银票。”

    时梦接过来,清点完毕这才将字抽出来递给他:“如此交易便成功了。”

    见第一张墨宝已经有了归属,开始那人也不再含糊,掏出一万两银票递给时梦:“这是一万两,这张归我了。”

    时梦笑意盈盈,并不接他的银票:“这位老爷恐怕是搞错了。当日小王爷说得清清楚楚,价高者得之。如今第一张出了三万两,第二张哪里还有一万两的道理?难道圣上的墨宝还有压价的余地?”

    众位商人心里同时想起了一个词:坐地起价。但是如今在人家的地盘上,况且又是圣上的墨宝,多少钱买了也是值得的。

    接二连三有人喊价,这一张字画从最初的三万两跃到了五万两,八万两,最后一张甚至达到了二十万两的高价。

    等这群商人离开,赵祯喜笑颜开地数着手中的银票,忍不住抱怨:“早知道如此赚钱,当初就应该让以苏多写几张。”

    时梦在一边斟茶,闻言笑了笑:“小王爷不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么?若是人手一张,就完全不值钱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