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 年号 年龄(岁) 纪事
1818 嘉庆二十三年 出生 六月二十七日,未时,生于广东钦州,字萃庭(亭)。行四,后被称为“黑四”。
1851 咸丰元年 33 三月,与人外出贸易,在灵山县路遇反清武装刘八所部,被劫持上山,遭拷打勒赎。四月逃脱,改投廉州沈知府,为民团勇目,用里应外合计击败围困廉州的反清武装张六部。后奉高廉道宗元醇调遣,赴高州、信宜、罗定“追剿”反清武装凌十八、何名科、刘八等部。八月,以功获赏给军功八品顶戴。奉广东高州镇总兵福兴派委,募兵五百,号常胜勇,出省与太平军作战。十二月,授补高州镇标右营左哨三司外委把总。
1852 咸丰二年 34 正月,以在信宜“剿”何名科功,升任把总,赏戴蓝翎。十二月,以在罗镜“剿”何名科余党功,上谕俟补把总缺后,以千总补用。
1853 咸丰三年 35 四月,调补广东肇庆协右营左哨头司把总遗缺。十二月,以军营著绩,上谕免补千总,以守备补用。
1854 咸丰四年 36 九月,奉旨升补广东南韶连镇标左营守备。十一月,换戴花翎。
1855 咸丰五年 37 九月,积功升补广西梧州协中军都司。
1856 咸丰六年 38 五月,清军江南大营败溃。
1857 咸丰七年 39 七月,奏补广东陆路提标前营游击。八月初四日,奉旨赏给色尔固楞巴图鲁名号,保以参将尽先补用。又奉旨免补参将,以副将尽先补用。十一月,奉旨免补副将,交军机处记名,遇总兵缺出,请旨简放。
1859 咸丰九年 41 三月二十五日,任甘肃西宁镇总兵官。十月初十日,有旨:以“援剿”江苏六合失利,革总兵官冯子材……职,仍留营剿贼。十一月,随张国梁战于江浦获胜,撤销革职处分。
1860 咸丰十年 42 闰三月,江南大营溃败,退守镇江。七月,太平军破金坛,冯子材率兵驰援不及,为江苏巡抚薛焕论劾革职。九月,以江苏镇江府城解围,复总兵官冯子材职。奉旨赏加提督衔。十月,奉旨督办镇江军务。
1861 咸丰十一年 43 十月,再次奉旨督办镇江军务。
1862 同治元年 44 正月十七日有旨,以甘肃西宁镇总兵官冯子材为广西提督。
1864 同治三年 46 三月,镇江守军与鲍超军合作攻占句容县城。四月初八日攻克丹阳,奉旨赏穿黄马褂。六月二十九日,以参与平定太平天国有功,加赏骑都尉世职。五月,向清政府请假回籍省墓,得三月假。
1865 同治四年 47 六月二十日到广西提督任。
1867 同治六年 49 十二月十九日,上奏《特参游击贪鄙片》,参劾游击何元凤“贪鄙卑污,冒功侵蚀,抗违军令”。
1868 同治七年 50 八月二十一日,上奏参劾前广西巡抚张凯嵩“纵寇殃民,居心壅蔽”。
1869 同治八年 51 四月,首次奉命出关援越“追剿”。八月,吴亚终因伤死于北宁。十一月,军抵谅山,亚终部将梁天锡降而复叛,奉命回师“追剿”,抵宣光。
1870 同治九年 52 六月,围攻河阳,梁天锡中炮坠水身亡,黄崇英逃遁无踪。十一月,上谕再赏一云骑尉世职。
1871 同治十年 53 二月,中越边境复乱,奉命再次率军援越。八月初七日,奏上《特参知府劣迹折》,参劾徐延旭:“奏为边郡知府逐降为贼,纵勇通贼,冒饷私厘,包贩人畜,捏功滥保。”年底。越之海阳、太原各省肃清,班师回国。
1878 光绪四年 60 八月,前记名总兵、署浔州协副将李扬才反叛援越。十月,奉旨援越讨李扬才。
1879 光绪五年 61 正月,抵谅山,与桂抚扬重雅会参道员赵沃革职。四月,在者岩大败李扬才。五月,派人到河内去侦探侵越法军北犯情况。七月,十七日具折反对清政府从轻处理赵沃,语连两广总督刘坤一。九月,获李扬才于垄登,旋奉旨撤军归国。
1881 光绪七年 63 正月,专折奏请陛见。八月初十到京,十二日具折请安,十三日召见一次,二十日陛辞请训,奉旨仍回广西提督任。
1882 光绪八年 64 正月,言官张佩纶举荐安襄荆郧道徐延旭可任广西边事,清政府将徐延旭擢升广西布政使。二月,以“风湿举发”名咨请两广总督张树声代奏请假调治。七月,奉旨准假两个月,在任调理。
1883 光绪九年 65 正月,坚请督院代奏开缺。四月十八日,张佩纶上奏《制敌安边先谋将帅折》,其中有“请易广西文武大员”一条,矛头直指冯子材:“提督冯子材老病骄满,不戢其军,虽有前功,宜令退位。”五月,咨请开缺。六月,旨准开缺,广西提督著黄桂兰接任。九月,徐延旭任广西巡抚。十一月,由柳州起程回籍。同月,国子监司业潘衍桐上奏《请饬冯子材办理高廉等处乡团片》。
1884 光绪十年 66 正月二十八日,彭玉麟、张树声等复奏由冯子材主持广东西路高、廉、雷、琼各属团练。二月十一日,法军攻占北宁。十九日,户科掌印给事中邓承修奏请起用冯子材。三月十三日,军机处改组。十六日,黄桂兰自杀。十七日称病婉拒复出。四月,派子材督办高、廉、雷、琼四府团练。二十八日,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闰五月,清军与法军在观音桥冲突,法军遂重开战衅。六月廿一日,张之洞有函探问冯子材还能否领兵出征。七月初六日,中国对法宣战。十三日,复函张之洞,自告奋勇,请缨出征。十月初七日,张之洞派冯子材以十营出关。十一月初一日,在钦祭祖起程。十二月,率军抵龙州。同月,有旨惩处推荐徐延旭的张佩纶、陈宝琛、张之洞、涂宗瀛等。
1885 光绪十一年 67 正月初一日,亲率中军左营赴镇南关。初三日,面晤桂抚兼关外督办潘鼎新,以守关无须萃军,面饬仍顾东路。奉旨帮办广西关外军务。初九日,镇南关陷落,法军焚关后退守文渊。十一日,并接潘抚飞文,催请速赴南关应援。十四日,率军抵凭祥。十八日,会同各军将领踏勘地形,择关内十里之关前隘为决战地点。建议进攻文渊。二月初一日,函商潘鼎新及苏元春,调回出击艽葑大军到南关后路。初五日,夜二鼓,萃、勤两军主动出击袭文渊,鏖战两天。初七早,法军大队出动,进攻长墙之东西二岭。我方失东岭三垒。潘鼎新、苏元春率后方诸军前来援应。初八日,大败法军,史称“镇南关大捷”。初十日,率领萃、勤、楚各营出关追击,即日克复文渊。十一日,会合诸军往攻驱驴,重伤法酋尼格里。法军撤出谅山。十三日,收复谅山。十四日,收复长庆府。十五日,克观音桥。二十六夜,接张之洞电,言和议已成,不可擅自开仗。三月初一停战旨下,十二日,率军起程回国。十九日,军抵龙州。二十四日有旨:即著督办钦廉一带防务,兼会办广西边防。四月初三日,由龙州起程回钦州。五月二十九日,奉旨裁去萃军十营,留八营分扎廉、钦、上、思、龙州等处。六月二十一日,亲往钦州龙门布防。七月初二日,往北海布防。十四日,内阁授予太子少保衔,并由骑都尉世职改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十月,赴防城、东兴布防。
1886 光绪十二年 68 正月,任临时督剿九头山海盗之职,派三子相荣率军协剿东兴九头山之海盗李广兴。四月,因海南岛发生动乱,张之洞商量请主持平定。六月,两广总督暨广东巡抚咨请前往查办海南岛,兼督办琼州客黎事宜。七月,率萃军八营抵海口。嗣因地广兵少,不敷调遣,电咨督抚两院,加募兵勇十二营。
1887 光绪十三年 69 二月,进军崖州南林。是年春,书“手辟南荒”四字,刻于五指山麓(今仕阶马路旁)之巨石上。四月,擒斩首领谭亚吉等,琼岛胥平,旋即以兵代工,开通入五指山大小道路三十余条,搭桥开井百余处,又与督抚商立群县,联村请师设塾黎童等。五月十八日,奉旨补授云南提督。六月,遣散所部,仅留五营,开府于钦州城东一里之比部庙。八月二十一日,以病推辞云南提督职,奏请收回成命。十月十四日奉旨仍留广东督办钦廉防务,毋庸开缺。
1888 光绪十四年 70 将平海南将弁劳绩列举请奖,吏部书办函索被保诸员酬金,抗疏直劾史部书办。
1894 光绪二十年 76 正月,奉旨赏加尚书衔。六月,中日战争爆发。七月,接两广总督李瀚章密电,咨请北上江南防倭,复电请缨,并即集旧部,准备登程,月底,忽接李瀚章密电,毋庸北上。十月二十八日,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电邀来江南办防。十一月十八日,开始募军。十二月十二日,由钦州陆续分道起程。
1895 光绪二十一年 77 三月二十二日至镇江防扎。四月,及闻和议将成,子材义愤益不可遏,电请枢轴代奏抗争,请当前锋,挽回全局,不报。十四日,闻和约既成,赔款失地,抚膺欲绝,曰:今吾之痛心,视乙酉三月初一尤十倍也,立请撤防还粤。
1896 光绪二十二年 78 正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命办理江防云南提督仍回粤督办钦、廉防务。六月初四日有旨催赴云南提督本任,毋庸留办钦廉防务。
1897 光绪二十三年 79 与英人争划片马地界。
1898 光绪二十四年 80 一月,法国强占广州湾(今湛江市)。闰三月,云贵总督崧蕃上奏:提督冯子材病请开缺。二十九日有旨:冯子材老成练达,素著战功,赏假两月,毋庸开缺。
1900 光绪二十六年 82 正月,与英人交涉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茨竹、派赖各寨边界。
1901 光绪二十七年 83 正月,调为贵州提督,称病开缺。
1903 光绪二十九年 86 四月二十九日,南宁、百色、龙州等地绅商请起用冯子材,两广总督岑春煊迳奏起子材会办广西军务兼顾钦廉边防,子材力辞不可。闰五月初一日,钦奉上谕,著会同岑春煊办理广西军务。并准督臣咨称,奏派兼顾广东钦廉防务。六月初八日。由钦州督队起程赴桂。十五日行抵南宁。七月二十七日卯时,薨于邕之行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