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格言-教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本性和教育某些些方面相似: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这样做了它就创造了一种第二本性。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

    〔英〕罗素:《教育的目的》

    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的教育的时刻。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既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工具。

    〔瑞〕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

    〔苏〕克鲁普斯卡娅:《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

    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

    〔苏〕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到的是人!》

    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着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德〕爱因斯坦:《女性箴言》

    盖教育有广狭二义,自狭义言之,乃学校师弟之所授受;自广义言之,凡伟人大哲之所遗传,书籍报章之所论列,家庭之所教导,交游娱乐之所观感,皆教育也。

    〔中〕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

    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中〕徐特立:《教育讲座》

    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

    〔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教育是创造文化的冶炉。

    〔中〕郁达夫:《郁达夫文集》

    教育就是把前人的知识,以理论的形式,传授给受教育的人。

    〔中〕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五十年代及以后》

    教育是人格的成长。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教育与耍狗熊》

    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英〕弗·培根:《人生论·论习惯》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英〕洛克:《教育漫话》

    只有教育才能把我们从动物的水平拉上来,终于使我们高出动物之上。

    〔法〕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法〕卢梭:《爱弥儿》

    世人中间伟大的人才很少,这是他们的教育的结果;人们的童年教育太被忽视了。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

    社会的良好教育可以从任何类型的灵魂中发展它固有的优点。

    〔法〕雨果:《悲惨世界》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德〕康德:《康德教育论》

    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

    〔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人类有禽兽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教育家的目的就在锻炼一个人的灵魂,以天使的一面打垮禽兽的一面。

    〔伊朗〕巴禾乌拉:《答客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中〕《管子·权修》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中〕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性虽善,待教而成。

    〔中〕荀悦:《申鉴·杂言下》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中〕白居易:《策林一·策项》

    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中〕欧阳修:《吉州新学记》

    欲言建设,当得人才;欲得人才,当兴教育。

    〔中〕黄兴:《黄兴集》

    人类是唯一可教育的生物,也必须受教育才可以成人之所以为人。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

    社会要是离了教育,那人类的知识必定不能发展,人类知识一不发展,那国的文化就不堪问了。

    〔中〕陈独秀:《新教育的精神》

    重视教育,舍得投资,这从经济建设上说,是有战略眼光的表现。

    〔中〕敢峰:《在生活的洪流中》

    学校是母亲……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学校是教育人的工场。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要教育人民,有三件东西是必要的:第一学校,第二学校,第三还是学校。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立庠序。

    〔中〕《晋书·王导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中〕胡瑗:《松滋县学记》

    教育人才,为根本计。

    〔中〕《元史·廉希宪传》

    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中〕颜元,引自《颜习斋先生年谱》

    一个人,因为小时没受到好的教育,不知遗留了多少终生不能去的痛苦。

    〔中〕张申府:《所思》

    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中〕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大学》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一个受了不良教育的孩子,远远不如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孩子聪明。

    〔法〕卢梭:《爱弥儿》

    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种同样的过程。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在教育中没有主次之分,犹如在一朵鲜花的众多花瓣之中无所谓主要花瓣一样。

    〔苏〕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

    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我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比作音乐的影响。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就一般原则来说,教育是政治的副产物,教育无时无地不受政治的影响和支配。

    〔中〕向警予:《向警予文集》

    教育可以使一个人成为健全的人,可以使一个民族懂得报仇雪恨;但是也是可以灭绝人性,使人不成其为人。

    〔中〕冯志:《冯志选集》

    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所伤的结果。

    〔法〕卢梭:《爱弥儿》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法〕卢梭:《爱弥儿》

    教他们不去听那些废话,也就是对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用的教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爱弥儿》

    教育并不仅仅用于装点记忆力和启发理解力,它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意志力。

    〔法〕儒贝尔:《格言集》

    教育应当从早开始。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胜于蓝。

    〔俄〕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

    如果教育学要想从各方面去培养人,那么它首先要从各方面去了解人。

    〔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束缚于学习之中。

    〔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

    教育本身就在于有教无类,重视每一个人。

    〔日〕三浦绫子:《冰点》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中〕王守仁:《别王纯甫序》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中〕王守仁:《传习录》

    有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显教无益。

    〔中〕王夫之:《礼记·章句·曲礼》

    天下教术之端必自读书始,人才之成必自童稚始。

    〔中〕吴煦:《杭州辅仁义塾序》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中〕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一定要与研究相结合。

    〔中〕华罗庚:《华罗庚诗文选》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

    〔英〕洛克:《教育漫话》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儿童在学校之所以毫无差别,全是强制的结果。毕业,这种强制立即告终。

    〔英〕霍威尔:《论教育》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

    〔瑞士〕裴斯泰洛齐:《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

    假如能用正当的方法,学习对于心理总是具有吸引力的。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

    〔苏〕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劳动》

    应当像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的朋友那样跟孩子们打交道,同他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智力测验的基础断定谁是聪明的孩子,我们就会忽视大约70%最富创造性的孩子。

    〔美〕E·保罗托兰斯:《怎样提高你的智能》

    教育儿童,十岁以前,当以兽性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

    〔日〕福泽谕吉:《今日之教育方针》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得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中〕张载:《语录抄》

    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中〕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

    教育孩子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个人的性格爱好,朝一个有益的方向去引导,不能以自己的想当然强加到孩子们的头上。

    〔中〕马寅初,引自《马寅初传》

    对青年的教育,应该以爱和同情为出发点,当他们犯了错误,我们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设身处地为他们设想。

    〔法〕罗曼·罗兰:《罗兰小语》

    教育不只是只教人不懂的知识,而是举出实例,为知识拓路——其可贵在于不畏艰难,持续不止。

    〔英〕罗斯金:《语丝》

    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

    〔法〕卢梭:《爱弥儿》

    该教的是思考的方法,并非思考的结果。

    〔德〕顾立德:《杂志·论文》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本身更为重要。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凡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

    〔瑞士〕亚美洛:《日记》

    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德〕爱因斯坦:《随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中〕《论语·达而》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孟轲:《孟子·尽心上》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中〕叶圣陶:《叶圣陶序跋集·语文教育书简》

    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

    〔中〕钱三强:《在微观物理学思想史讨论会上的讲话》

    教育必须立基于道德与智慧。

    〔法〕尚福尔:《格言与思想录》

    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德〕赫尔巴特:《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

    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教育》

    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

    〔俄〕乌申斯基:《论俄罗斯教育中的道德因素》

    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授予学问,而是在于:一方面要鼓励高尚的、正直的、武士式的情操;同时还要清除下流的、浮躁的、粗野的恶劣风气。

    〔日〕夏目漱石:《哥儿》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中〕《礼记·学记》

    初步的品德教育是教我们如何用理智来约束感情。进一步的品德教育是教我们如何让感情不必经过理智而能够适当地出现,来显出人生真正的乐趣与活力。

    〔法〕罗曼·罗兰:《罗兰小语》

    教育最大的目标不单是求知识,而是起而力行。

    〔英〕斯宾塞:《社会学原理》

    教育的目的在于性格之塑造、成形。

    〔英〕斯宾塞:《社会学原理》

    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济。

    〔法〕卢梭:《爱弥儿》

    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自尊感和自豪感都建筑在劳动成就的基础之上。

    〔苏〕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

    我们教育者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就是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上培植崇高的理想。

    〔苏〕苏霍姆林斯基:《心头最珍贵的东西》

    教育者个人的天职,在于塑造有头脑的劳动者。

    〔苏〕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

    教育首先在于培养、磨练一个人成为受教育者的能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要看到自己》

    教育是要培养活人而不是培养死人。

    〔中〕孙铭勋:《孙铭勋教育文选》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教师是太阳底下无法再优越的职务。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

    〔苏〕克鲁普斯卡娅:《当一个教师是很光荣的事情》

    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教师——他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指路明灯。

    〔苏〕苏霍姆林斯基,引自《教育的艺术》

    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一辈子有老师。没有比无师更不幸的了。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

    〔中〕荀况:《荀子·儒效》

    择师不可不慎也。

    〔中〕《礼记·学记》

    师者,人之模范也。

    〔中〕扬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中〕扬雄:《法言·学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韩愈:《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中〕韩愈:《师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中〕韩愈:《师说》

    三岁学,不如一岁择师。

    〔中〕《太平御览·人事部》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中〕程颢、程颐:《二程粹言·论学篇》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中〕关汉卿:《玉镜台》

    人虽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

    〔中〕胡承诺:《绎志》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中〕唐甄:《借书·讲学》

    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中〕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如果一个人传授的知识没有一点是无用的,那他在这个领域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大师!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最大的蠢事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必须把人人皆知的事情传给世人。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树立起一个比他的学生更崇高的人生观,就不能讲授。

    〔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传》

    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性及于学生。

    〔美〕奥尔科特:《神秘的格言》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中〕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中〕范晔:《后汉书·钟离家蹇列传》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中〕韩愈:《师说》

    言教不如身教之易于感人。

    〔中〕梁章矩:《退庵随笔·政事》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

    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中〕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我们的信条》

    理想的教师不但想到学生的耳朵,还想到他们的脑子。

    〔中〕朱自清:《高中毕业生国文程度一斑》

    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英〕洛克:《教育漫话》

    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英〕笛福:《鲁滨逊飘流记》

    把孩子交给一个连他本身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培养,又怎能培养得好呢?

    〔法〕卢梭:《爱弥儿》

    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

    〔德〕康德:《康德教育论》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苏〕加里宁:《加里宁选集》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苏〕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应该确信教育中富有人情味的开头正是每个教师教育素养中最重要之点。

    〔苏〕苏霍姆林斯基,引自《教育的艺术》

    渊博的学识、宽阔的眼界、对科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当具备所有这些素养……

    〔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

    〔中〕袁采:《袁氏世范》

    永远要爱自己的老师,永远要以尊敬的口吻来称呼“老师”这两个字。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

    〔苏〕列宁:《日记摘录》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中〕荀况:《荀子·大略》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中〕《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中〕《礼记·学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