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空载月明归-出家要清闲拾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出家要清闲,清闲即为贵,

    如何尘外人,却入尘埃里?

    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

    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况复不遂者,虚用平生志,

    可怜无事人,未能笑得尔。

    《禅家寒山诗注》页六三三

    拾得: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姓氏籍贯不详,其行径怪诞,与寒山子契合,相传为普贤菩萨化身。

    【白话新唱】

    出家的目的就是要过清闲的生活

    生活能清闲,这就是最珍贵的了

    为什么许多出了家的人

    应该是红尘以外的人,却还一头钻进红尘中呢?

    世俗的人一向迷失了自己的真心

    日复一日做名利的奴隶

    万一名成利就,容貌也憔悴了

    更何况名不成利不就的人比比皆是

    白白耗废了宝贵生命中的精华岁月

    唉!青春已去了!

    忙碌于荣华富贵的出家人

    你们真是最好笑的人

    【分析与鉴赏】

    美国有一家报社,曾经突发奇想,派记者到街上,把路人拦了下来,然后,从口袋掏出皱巴巴的美金二十元的钞票(依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大约可以勉强到餐厅享用一顿吃到饱的自助餐),神秘兮兮地询问路人:“你愿不愿意把灵魂卖给魔鬼,以二十元的价钱?”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百分之五十八的人,毫不考虑就签了字,先把美金二十元放进口袋最重要!

    有的人说:“二十元摆在眼前,唾手可得,为什么不拿?”

    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哪有什么魔鬼的灵魂合约?”

    而那些拒绝签字的人,有人表示:“虽然这只是个玩笑,可是,万一它是真的呢?”

    也有人表示:“灵魂是无价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我不知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拾得的这首《出家要清闲》诗,指出出家人以清闲为贵,不可像世俗人一样汲汲于名利,过着忙碌的生活,这样与世俗人有什么两样?出了家却又入了另一个家,仍然在名缰利锁之中。

    出家,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乃是丈夫豪杰之事,非比等闲。

    如果,人虽然出家了,心却没有出家,会使我联想到那些在合约上签字,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人。也许你会说,那不过是个玩笑。但是,我相信,一个在修行路上认真的人,不会拿灵魂来开玩笑。

    是的,出家是与佛陀有约,你允诺要追随佛陀走过的足迹,体验佛陀的内心体验,与佛陀同一个鼻孔呼吸……这个约定,神圣、庄严,正是出家人令人尊敬的真正原因。

    或许有人对这首诗的思想不尽赞同,认为这种思想有小乘佛教的独修、隐遁的风格,固然有好的一面,却也少了大乘菩萨那种积极救世的热情,不可以用它来抹黑热心参与社会活动的出家人。

    这个见地高明,一点儿也没错。

    所以,我们还要更深入地说,菩萨虽然在行动上积极救世,他的内心仍然是清闲轻松;菩萨虽然身戴璎珞珠宝,他的内心仍然不为名利动摇。

    让我们再提升到更高的观点,出家人毕竟只是全人类的一小部分人,我们同样关心那些大部分不出家的人,是否也能拥有一颗出家的心?

    当你忙碌之时,要有一颗属于出家人的清闲的心;当你清闲之时,更应该有清闲的心情。

    心的出家,比身体的出家,更珍贵。

    心的清闲,比身体的清闲,更美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