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起点-保持个性,学会顺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没有必要去做超越正常限度,卑躬屈膝的努力。”

    着名艺术家韩美林曾经谈起他的炼狱之苦,因为难以忍受饥饿,为了生存,韩美林在众目睽睽之下吃掉了别人扔掉的、爬满苍蝇的5个包子皮。今天的人根本无法想像在那个年月,韩美林一听到碗响或“米”字就会本能地流口水,浑身发颤。在如此多的炼狱中,韩美林挺了过来。他写道:“20多年后的今天,这5个包子皮在我身上产生了多大能量?它成就了我多少事业?壮了我多大胆?它让我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它练就了我一身铮铮铁骨,它让我悟出了人生最最深邃的活着的真理。我虽然沉入了这无边的人生苦海,我却悟到了做人的真谛。”

    韩美林曾对学生讲:“你们可知道什么是一条汉子吗?一个多么高、多么大的男子汉,就要有多么高、多么大的支撑架。但这个支撑架全部都是由苦难、辛酸、羞辱、失落、空虚和孤独组合起来的……你得忍无可忍地一忍再忍,难舍难分地一舍再舍……”

    保持个性固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但成功者往往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学会适当的顺应,否则容易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唯有能上能下,方能有效地保存实力,寻找机会,再展宏图。

    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挫折而消沉的。他往往能够在失意时迅速调整自己,保持自己的原则,适当去顺应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情场失意、金榜落第、工作棘手、事业无成、天灾人祸,健康不良等都是难免的。这些因素无论是来自主观的,还是来自客观的,都可能成为你成功的障碍。

    有的人遇到这些会愤怒、攻击、茫然失措、忧郁压抑、失去自信,而成功人士遇到这些时,往往是集中精力去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应对这些情况,积极补偿,要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要么发愤图强,矢志不移,在逆境中找到有利条件,转败为胜。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而撰《史记》,左丘失明着《左传》,屈原流放乃赋《离骚》,可谓这方面的范例。古人尚且如此,我们还等什么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