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学小时智力并不超常,上学又比一般人晚,初中时他的同班同学都要比他小两三岁,学习成绩却多在他之上。李星学初中时语文基础比较差,上高中时,他便下决心把语文成绩追上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除了课堂的正规学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利用寒暑假大量阅读中外小说、古文,特别注意文章中的章法结构和对问题的分析与论证,他还持之以恒地写日记。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仅用两年时间,他的语文表达能力就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后来居上,名列前茅。
李星学高中毕业之际,正值七七事变。激于爱国热情,他参加了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领导的、以促进全民抗战为宗旨的“湖南省民众训练班”在家乡农村干了半年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民训工作,学业有所荒疏,以至于在1938年参加的全国大学联合招生的统考中名落孙山。他的一位中学老师却开导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勤奋努力,总有成功之日。于是,李星学决定留在长沙叔叔家里继续温习功课。为勉励自己,他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三三斋”,把条幅贴在门后。他所坚守的“三三”,第一个三是“三抓”:即数理化抓基础;语文英语抓训练;其他抓要点。第二个三是“三不”:不逛街、不会友、不贪睡。他就这样闭门苦读数月,后来在同济、金陵等大学招生中,屡试不爽。
在李星学看来,学习和治学光有勤奋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持之以恒才有效益。李星学是在国内完成学业的,他在中学、大学时只学过英语。建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利用上夜校和速成班,在俄语的基本发音和语法上断断续续地学过一年。在平时工作之余,李星学又忙里偷闲地跟留学德国的导师粗学了一些德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研究所为研究生开办了一个法语学习班,他又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了学习班。当时学习班中就数他年岁最大,已经四十多岁了,别人都认为李星学学不长久,但令人吃惊的是他没有丝毫的懈怠。他除了坚持每周三小时听课外,还充分利用早晚空闲时间背单词,记课文,做练习,从未间断过。
四个月后,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七八个人,最后的结业考试中,李星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他持之以恒的结果。现在,他除了熟练掌握英语外,也能阅读俄、德、法语的专业文献资料。
李星学在《自述》中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当年学外语稍有犹豫,或缺乏持之以恒的勤奋精神,就不可能取得这点小小的成绩。”
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有身体上的勤奋,还要有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更是永恒。李星学正是凭这种永恒的毅力,成为我国知名的古植物学家和地层学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