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一带有这样的风俗:出嫁的女儿要在一年的端午、中秋、过年三节的前两三天给父母送吃、用的东西,称送节。女儿送节后,一般吃过午饭就走。但女儿送节的东西却摆在厅里的桌子上,等着左邻右舍来看。
水根和月娥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杏花,小女儿叫小珍。杏花是水根亲生的女儿。妻子病逝后,月娥带着3岁的小珍嫁给了水根。杏花嫁出去三年,小珍嫁出去两年,但他们从没给父母送过节。一是因为她们家穷,刚结婚,都勒紧裤带过日子,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也省。但这不是理由,农村谁家不穷?但不至于穷得连斤冰糖也买不起吧?主要还是因为她们生父母的气。杏花同男人是自由恋爱的。男人家穷,月娥一直不同意这门婚事。男人第一次上门喊月娥婶,月娥冷着脸不应。水根劝月娥,杏花喜欢他就行,再说反对也没用,还让他们恨你。月娥说,我不想杏花过一辈子苦日子。她恨我,我也反对。她今后知道我是为她好,就不恨我了。后来杏花的肚子大了,生米煮成了熟饭,月娥再反对也没用。杏花嫁出去了,杏花的男人也没再喊过月娥婶。两人也再没回过家。
小珍也是自由恋爱的,男人家也很穷。月娥在杏花的婚事上吸取了教训,因而同意小珍的选择。只是结婚没多久的小珍开口向月娥和水根借钱,他们想开杂货店。两人一口拒绝了,没点儿商量余地。水根和月娥见别人嫁女儿,男人彩礼钱一给就是一两万。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两个女儿,男方不但没给彩礼,还自己办嫁妆,还倒贴了一万多。难怪村里生了女儿都说生了个赔钱货。小珍说,爸,妈,我只借两千块,一年后就还。水根和月娥都说没钱。其实他们还有3000块钱,存在银行里。但这3000块钱是他们的救命钱。他们若有个三病四痛的,去哪儿弄钱?月娥又有高血压,时不时要钱买降血压的药。小珍也知道他们有3000块钱,她有一回看到了存折。就这样,小珍记恨他们,不但不给父母送节,父母的门都没进过。
水根说,你白把杏花养大了。我对不住你。
你不也白把小珍养大了。该对不住你的是我。你如果没娶我,娶了别人就好,那你就可生个儿子。儿子养父母天经地义。月娥不停地叹气。
一到过节,两人就不开心。看到别人的女儿带着儿女来送节,别人家里欢声笑语的,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
还有一个星期又过中秋节。水根说,我出去转转。水根去了杏花家,水根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说,杏花,你不认我这个父亲可以,但你得认月娥这个妈。她为了养大你,吃尽了苦头。这两百块钱,你拿一百块钱给你妈,另一百块当你的路费。
水根到家了,月娥却不在家。水根前脚一走,月娥后脚出了门。月娥到了小珍家,也从口袋里掏出100块钱,说,小珍,你不认我这个母亲可以,但你得认水根这个爹。如不是他,我们娘俩早就饿死了。这100块钱,你拿50块钱给他买瓶酒买条烟,另50块当你一天的工钱,行吧。
水根对月娥说,听人说,杏花这两天会来给我们送节。
我也听人说小珍给你买了酒和烟,这两天就来。月娥也一脸的笑。
此后,两人天天盼,但天天失望。明天就过节了,今天女儿不来就不来了。送节都是节前送。上午11点钟,小丽同她爱人拎着大包小包进他们家了。小丽是水根堂哥的女儿。小丽喊,叔,婶,我给你们送节来了。水根和月娥的泪水哗地一下淌下来了。水根说,真想不到你们这么看得起我们……水根说不下去了。
前年我念大二,你听说我在大学吃不饱,偷偷地塞给我五百块钱。那时我就想,我今后结了婚,一定要给你送节,要年年给你们送节。
水根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好受,他们在两个女儿身上花了多少个500,可她们却记恨自己一辈子,送节都不愿送,自己只给小丽一个五百,她却要给自己送一辈子节。就因为杏花、小珍是自己的女儿,小丽是自己的堂侄女?
这天,水根和月娥过得极高兴。他们把小丽送节的东西放在桌上,一见人就说,小丽给我们送节来了……
水根去了杏花家,把200块钱要了回来。水根把那200块钱给了小月。父母没钱供小月念书。水根对小月说,好好念书,一定念上大学。
月娥也去了小珍家,也要回了100块钱。月娥把那100块钱给了小英,小英得了骨髓炎,家里四处借钱为小英看病。
……
水根笑着对月娥说,只要我们命长,今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给我们送节。
好,那我们好好活,活到100岁。月娥也开心地笑了。
水根说,你好久没这么笑过了。你笑起来真好看,我想天天看见你笑。
那我就天天笑。月娥说着又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