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的气候变化无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早春时节,察尔瓦山冰雪覆盖,空气稀薄,气温在摄氏零下十几度,而跨过察尔瓦山,到达雅砻江河谷,气温已超过摄氏30度,暑气蒸人,一片盛夏景象。行走中的王顺友一时间是凝汗成冰,一时间又是挥汗如雨,体验着横断山那刀锋般的山梁、说变就变的天气。王顺友走到哪里天黑下来,支起一块帆布就是“家”。大部分时间是露宿在山中岩洞或大树之下,如果赶上连夜雨就得裹着雨衣在泥水中躺一夜。
1998年8月,木里遭受百年罕见的暴雨、泥石流袭击,进入倮波乡的所有大路、小路全被冲毁。各条河流上的简易小桥全被洪水卷走,整个倮波乡成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受灾情况只能通过电台向县里汇报。正当大家在咆哮的河水旁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叫了起来:“快看,老王来了!”只见浑身沾满稀泥、满是伤痕的王顺友一步步走来。他的白骡子变成了泥骡子。骡子背上的邮包却是干净的,用塑料布包了好几层。大家围了上去,问他伤得重不重。他说:“没什么,路太滑,摔了几跤,桥都冲断了,我是拉着骡子尾巴一路趟泥过来的。”乡里的同志说:“老王,一连几天雨都没停,你可以避一避、等一等嘛,太危险了。”可王顺友却说:“不敢耽搁,邮包里有报纸,还有两个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而且,我来了,就说明这里与县里的联系没有断。”一席话,让在场所有的人激动不已。
王顺友负责的邮路,除了天灾,也常常有人祸。熟识的村民把王顺友叫“王大胆”,而“王大胆”的胆量被考验了很多次。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六七米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对匪徒说:“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与匪徒对视。两个匪徒见王顺友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在磨子沟边有一个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是一条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拐连拐、弯连弯的羊肠小道。峭壁高上千米,下面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支流,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掉入江中。走在这条邮路上,前面骡子和马的粪便常常可以掉在后面人的身上,在这里,向上看不见路,看不见天,是个想起来都让人心惊肉跳的地方。
1995年11月,王顺友像往常一样通过九十九道拐,驮邮件的骡子吃力地在前面挪动着,他紧跟在骡子的后面。眼看就要走出九十九道拐了,树林中的一只山鸡突然飞起,骡子惊得一个劲儿地乱踢乱跳。如果骡子掉下山崖,损失的不仅是骡子,还有邮件。王顺友急忙上前去拉缰绳,谁知刚一靠近,骡子就抬起两只后蹄朝他蹬过来,正蹬中他的肚子,疼得他一下子倒在地上,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这样的地方绝少有人,叫天天不应,躺了半天,王顺友才站起来,虽然肚子痛如刀绞,但他还得忍着剧痛继续赶路……
王顺友是一名普通乡邮员,然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自然而本色的精神境界,却感动了所有了解他事迹的人。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亲身实践,塑造了忠诚敬业、艰苦奋斗、公而忘私、利民为民、豁达乐观、甘于奉献的“马班邮路”精神。他不愧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