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俭朴的故事-“3个8小时”的奇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60年2月2日,山西平陆县为三门峡工程配套的风南公路张沟段,有61位民工食物中毒。当地医务人员采取了各种解毒措施均无效。县医院断定必须在4日黎明之前注射特效药“二硫基丙醇”,否则民工有生命危险。县医院司药员当夜赶往三门峡市找药,黄河船工不顾危险,打破黄河不夜渡的惯例,送司药员过河。但三门峡及其周围备战均无此药,3日下午,平陆县委向中央卫生部告急,并挂长途电话给北京王府井特种医药商店求援。该店职工立即到15公里外的库房里取来1000支药剂。时间紧迫,卫生部决定空运,因当晚没有班机,遂向空军求助。空军飞机当夜即飞至平陆上空,该地区没有地面指挥和空中联络,山峦重重,地形复杂,机组人员克服困难,将药箱准确投下。医院得到药剂后,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61个阶级弟兄的生命。

    “平陆事件”从民工中毒到脱险,前后仅30个小时,事发当日正是农历正月初六,当时的物质条件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又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药品并空投平陆,在当时的确是奇迹。其中最让人振奋的是“3个8小时”。

    一是8小时送到救命“神药”。事件发生后,开始只是立足当地找药,周边县没有,夜过茅津渡到三门峡市找也没有。与北京一家新特药店及国家卫生部取得联系时,已是初七下午4时。药店备药、有关人员准备夜间空投照明设备,空军飞行员克服重重困难,在尚无航路的万山丛中找到按约定点燃的4堆篝火,准确空投,抢时间注射,其间多少人在为挽救61个阶级兄弟的生命忙碌。这一系列的环节,有任何一处稍有疏忽,就会满盘皆输。但在党、政、军各级的直接关怀下,这一切仅仅用了8小时就顺利完成了。

    二是保持了8小时的电话专线。当时的通信设备很落后,不像现在有直拨电话、有手机。从平陆往北京打长途,要经过县委、县邮局、地区邮局、北京长途局到目的地单位,要转接六七次才能接通。平时要长途得等一两个小时,这次时间就是生命。当时由县邮电局局长负责,每打到接转台便强调一遍民工中毒、找药救人的紧迫性,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先后接通药店、卫生部及空军的电话,使平陆和北京形成一条整整8小时的长途电话专线,这在当时也是奇迹。

    三是8小时破了投毒案。在抢救中毒民工的同时,公检法机关配合行动,深入现场和民工中实地调查,8小时便破了案。混入民工中的两个投毒犯罪分子张德才和回申娃被依法惩办。

    “平陆事件”一发生,从生产队、公社、县、地区、省、首都北京直至党中央,有上百个单位和数千人参加抢救,充分体现了“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和团结的力量。

    “平陆事件”原本应该说是坏事,但事发后,各级党组织积极带领广大军民努力工作,排除各种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使坏事变成了好事。这一幕幕动人的画卷,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互助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优良品德,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