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烦恼自找,人生何必太计较(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然,这里所说的让一步不是说你实力不及人,无可奈何地让一步。真正的让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起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让他一步。当别人与你争执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对方的本性和你是一样的,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才是真正的忍耐。

    虽然世人推崇忍让、谦让、退让的美德,但多是希望别人能够拥有这样的美德,如果放到自己身上,却往往不能遵守。

    两艘正在演习的战舰在阴沉的气候中航行了数日,一天傍晚,雾气越来越重,能见度极差,船长守在船桥上亲自指挥一切。入夜后不久,船桥一侧的暸望员忽然报告:“右舷有灯光。”船长询问光线是正逼近还是远离。暸望员答:“逼近。”这表示对方会撞上我们,后果不堪设想。

    船长命令信号手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二十度。”不料对方打回的信号却是无法让出航道,请快点转向。船长很生气,下令:“告诉他,我是船长,转向二十度。”对方说:“我是二等水手,贵船最好转向。”

    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且恃其船结构坚固,经得起碰撞,坚持不肯让道,大叫:“告诉他,这里是战舰,转向二十度。”对方的信号传来:“这里是灯塔。”

    就如同置身浓雾中的船长,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坚持自己的观念、立场及原则绝不轻易改变,反而造成纷争,结果两败俱伤。输一点,让一些,很多无谓的争执就能消弭。事实上,人生在世,赢的关键不在于你准备争到多少,而在于你准备出让什么。谦让,就是你的付出和所得。

    人生于世,为自己每分必争,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时候后退一步,给对手一个机会,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手之所以成为你的对手,肯定有你无可替代的优势,如果能把这种优势转化为一股对自己有利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利弊的权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考虑得失不能只看眼前,考虑到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除了对手之外,对于身边的人,我们更要懂得退让,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损害彼此的关系。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让至亲的好友远离你;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就忘记了别人的好处。

    当谷子青涩的时候,它们总是昂首挺胸,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可当它们成熟的时候,却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折断的危险,而且还让鸟儿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果实。退让是一种成熟的大胸怀、大境界、大智慧。

    有个人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因此为人十分强硬,得罪了不少人,在单位里长期得不到领导的器重,也不受同事欢迎。每次,升职都与他无缘,提干与他擦肩而过,混了十多年,还是小职员一个。这个人十分纳闷:“我只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已,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的确,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做人的问题。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一个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礼、不可一世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是在现实面前被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就是遭人排挤、孤立无援、郁郁而不得志。只是因为他们争得太厉害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人生退让之道的真义。

    在生活中就是如此,争来争去,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光惹来闲气,反而是那些不做无谓的争斗、谦虚礼让的人能够避免纷争,安下心来,于无声的努力中获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斗。人们总是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你争我夺,为了钱财,为了权势,为了名誉、地位,为了情爱……说到底,世界上的一切争斗都是为了一个“利”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但争来斗去,所得到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与世无争,一切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主观妄为,反而能够获得别人所无法争到的东西,这便是不争之争。正如一位高僧所言:“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很久以前,山东的牟平地区有个道观,观里的老观主收了个年轻人做徒弟。这个年轻人原本是个书生,先入佛门后改道门,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口才极佳。可正是由于他口才好,才惹出来一段是非。

    一天,观里来了两个僧人,堵在观门口,非要与这个年轻人理论理论。原因是他在给信教的居士讲故事时,有些话说得不合适。

    老观主问明事情的原委后,把两位僧人请进客堂,谦虚而诚恳地说:“我徒口恶,干扰了大师的清净,是我的过错。待我教导他之后,再向大师认错,挽回影响可以吗?”两位僧人看老观主说话这么客气,自觉自己的做法有些过分,便告辞离去了。

    等两位僧人走远后,老观主把年轻人叫到面前,问道:“你在道观里做什么?”

    年轻人随口答道:“在修行。”

    老观主加重语气说:“与僧人斗嘴与你修行有关吗?”

    年轻人略微迟疑了一下,说:“与道教的名誉、地位有关。”

    老观主紧逼一句:“道教的名誉、地位是与别人斗嘴争来的吗?”

    年轻人支吾道:“这个……”

    老观主又开口道:“不是道教的名誉、地位有问题,而是你心中有名誉、地位的影子,这是修行人应该抛弃的东西。”

    年轻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佛语有云:“厚己争利是世间人的自私自利,争名夺利。我们在修道时,最重要的是不争。”佛家有首偈语说:“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人生就像一场戏,尽管剧中曾经风光、繁华过,一旦落幕,一切都将归于寂静。”

    事实的确如此,在人生的舞台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争强好胜的,有时候,让人一步就是自己的胜利。为人处世就要有不争的涵养和心量。

    有一个富翁去世了,他生前曾经娶过好几房太太,但是按照富翁的遗愿,他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最小的夫人。

    富翁的其他太太以及他的子女们,在小夫人面前哭哭啼啼、吵吵嚷嚷,都想分得一份遗产。

    但出人意料的是,小夫人却说:“所有的财产你们都拿去分了吧,我什么都不要。”

    此话一出,众人都感到疑惑不解,问及小夫人缘由,她平静地说:“最珍贵的就是我深爱的丈夫,他已经走了,现在对我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好争的了。”

    所有的太太及子女们听了都傻了眼,纷纷羞愧地低下了头。

    不与人争,不与世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其实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里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明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他也争。争到最后,原本辽阔、浩渺的大千世界,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自利的心了。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理得不见了……总而言之,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争到手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其实,只要心胸开阔一点儿,就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点儿,就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点儿,就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点儿,就争不起来……现实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哪怕只是少争一点儿,把看似紧要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就会赫然发现,人心一下子变宽了,世界一下子变大了,笑脸一下子变多了,情浓了,意厚了,爱多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不争,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