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幻游人生,一梦觉醒念真实(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唐朝神秀禅师曾有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人心也如同镜子一样,只有常常清除心灵上的蒙尘,才能具备智慧的灵光,显露出自身的纯真与本性的善良。心灵的蒙尘是使人囤于狭隘无法彻悟的根本,只有常常清理这些心灵的杂垢,才会使人的心灵得到纯净,体会到世间的安详与美。

    有一位高僧与他的弟子在寺院中散步,突然一阵风吹来,吹落了院中树上的叶子,叶子落在地上甚是萧瑟。

    高僧随即弯下腰,一片一片地捡拾那些叶子,并把它们一一放置在口袋中。

    高僧很认真,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他的弟子看在眼里终于忍不住,上前去劝说高僧:“师父!您干吗要亲自去捡它们啊,您没必要这么辛苦,您放心,明日一早,弟子与众师兄弟们自会将它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高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淡然地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明日打扫落叶,难道今日看见它存在就不要捡拾了吗?况且无论何时打扫,都不一定能扫得十分干净,但如果我现在多捡起一片,那地面上就会多干净一分,能使地面多一分干净,这样做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弟子觉得高僧有点顽固,就又说道:“师父,可是地上的落叶那么多,况且它无时无刻不在落,您看现在,您刚捡起一片,后面却又落下这么多,这要到何时,您老才能捡得干净呢?”

    高僧继续一边捡落叶一边说道:“我看到的落叶可不光是落在了地面之上,它也落在了我们心上,此时我是在捡我内心中的落叶,捡一片地面干净一分,心也纯净一分,地面的落叶捡不完,可心上的落叶总会有捡完的时候。”

    那个弟子听后,终于明白了高僧所为之事的禅理,于是也俯下身来捡拾落在心中的落叶,至此之后,他的修为也更精进了。

    《菜根谭》中云:“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还有一则关于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当年佛陀还在世时,这个名叫周利槃陀伽的弟子很愚笨,虽然好学可是忘性极大,怎么教都记不住。有时候很简单的一首佛偈教给他,他也是学会了前一句就忘记了后一句,记得了后一句却又忘记了前一句。这让他自己也苦闷不已。

    终于有一天佛陀问他:“你来修行这么久,学会了什么?”周利槃陀伽听了佛陀的问话后,低下头惭愧地回答:“师父,弟子实在是个愚钝的人,来修行这么久,却连简单的佛偈也记不住,只会扫地而已,我实在是辜负了您的一番教诲啊。”

    佛陀微微一笑,然后拍拍他的肩说:“你不必太在意,其实世间众生都是有佛性的,只要用心,你就一定会有修为。既然其他的偈语你记不住,那我现在再教你一偈,从今日起,你在扫地的时候,就用心去念‘拂尘扫垢’好了。”

    听了佛陀的话,周利槃陀伽连连点头称是。从此以后,每当扫地的时候,周利槃陀伽就很用心地念佛陀教他的“拂尘扫垢”的偈语,天长日久,从不停歇。

    终于有一日,他突然想到:“这外面的尘垢可以用扫把来打扫,那内心的尘垢要怎样去打扫干净呢?”

    因为这刹那所想,愚钝的周利槃陀伽也终于开悟了。

    《菜根谭》中云:“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得道高僧捡拾院中的落叶,依禅理所言是捡去了人心中的痴念与妄想。且不去管世间究竟有多少落叶,但是人心中落叶真的是捡一片则会清净一分。周利槃陀伽顿悟了内心也需要打扫的禅理,因此,他的心灵也终于呈现明镜台一般,从而修为精进。所谓禅者,清理内心的污垢,正是求得当下安心,只有这样,才会用明镜一般的心去关照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常清内心的蒙尘,儒家也有着同样的主张,儒家称“凡事要求诸己,吾日三省悟身”,这与禅者所言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不谋而合。所以,众生都应勤勉地除去落在自己心上的那片落叶,还自己一颗清净的心。

    不要以为自己的内心不去打扫就会明净如常,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梦魇时刻潜藏在我们的周围诱惑着我们,它们会像微小的尘埃一样不知不觉地就侵入了我们的内心。也许最初,它微小得令我们全然不知它们的存在,也许它是细小的一丝贪婪,或者仅仅是一点自私、偶尔的一点懒散、不经意间的一点嫉妒、全然不觉的怨恨……而我们没有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不去反省自己,天长日久,它们自然会在心上积起厚厚的一层,这厚厚的一层物欲尘垢会将我们的灵智蒙蔽,会将我们的纯良遮盖,会使我们的纯真不见,从此以后我们也就真的失去自我了。

    因此,不要忽视落叶之轻与尘埃之微,即使它们再轻微,积聚起来也总会埋没我们心灵的纯净。在人世间行事,没有人可真正地躲避这些无孔不入的微尘,但只要不忘记拂去,那么我们的心灵就还是会如同孩提时那般的纯真、透明!

    能静下心来思考,比浮躁的乱跳要好得多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假如在一件事上,你尝试多种办法,还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此时,不妨什么也不做,试着静下心来等待。

    一对情侣在咖啡厅里发生了口角,两人互不相让,结果男士愤然离席,留下女孩独自垂泪。心烦意乱的女孩无处发泄心中的怒火,于是就不停地搅动桌上那杯清澈的柠檬茶,泄愤似的用匙子搅动带皮的新鲜柠檬片,不一会儿,柠檬片就被捣烂了,一股柠檬皮的清苦味从杯中溢出。

    于是,女孩叫来服务生,要求他重新泡一杯去皮的柠檬茶。一会儿,服务生端来一杯冰冻的柠檬茶,女孩一看,茶里面的柠檬片还是带皮的。心情本就不佳的她对此更为恼火,大声地斥责服务生:“我要的是去皮的柠檬茶,难道你没听清吗?”

    “小姐,请你不要激动。你知道吗,柠檬皮经过充分浸泡之后,溶于茶中的苦味将变成一种清爽甘洌的味道,而这也正是你现在需要的味道。所以,请你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在3分钟之内将柠檬的香甜之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加重柠檬茶的苦味,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服务生看着女孩平和地说。

    女孩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心中突然被触动了一下,她望着服务生问道:“那么,浸泡多长时间才能使柠檬的香味发挥到极致呢?”

    服务生微笑着回答:“12个小时,此时柠檬就会将所有精华全部释放出来,那时,你就会得到一杯美味香甜的柠檬茶,为此,你只需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接着服务生顿了顿又说道:“其实,透过泡茶足见整个人生,生活之中少不了烦恼,然而,你只需要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就会发现,事情比想象中的好,根本就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女孩望着他,问道:“你在暗示我什么吗?”

    服务生只是微笑着回答:“小姐,我只是在告诉你如何泡制柠檬茶,附带着我对人生的态度。”服务生微微鞠躬,便离去了。

    女孩面对眼前的柠檬茶,静静地沉思良久。回家之后,女孩自己实践着柠檬茶的浸泡方法,她先把柠檬切成又圆又薄的小片,然后缓缓地放入茶杯中,再静静地观察它在水中舒展开来的样子,望着晶莹细密的水珠凝结在薄柠檬片上,她被感动了,12小时后,她喝到了平生最好喝的柠檬茶,柠檬的香甜之味缓缓地在她口中释放。当她享受这一切时,门铃响了,开门之后,她看见男友在朝她微笑。

    “可以原谅我吗?”他有些木讷地问。

    女孩笑了,她把男孩拉进来,在他面前放了一杯柠檬茶。女孩说道:“我们做一个约定吧,从现在起,无论我们遇到什么烦恼,都不许发脾气,静下心来想想这杯柠檬茶。”

    “柠檬茶?为什么?”男孩不解地问。

    女孩回答:“因为我们需要等待让头脑冷静下来。”

    后来,女孩把柠檬茶的秘诀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她的生命从此变得更加生动、快乐了。

    所谓的“一帆风顺”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曲曲折折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在生活中,面对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人们总是被弄得焦头烂额,也常常会像女孩那样陷入谜团不能自解。其实,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你也许会发现,现在面对的根本不是难题,只是你走入了一种定式思维中,非要钻牛角尖。

    人生也如这杯柠檬茶一样,慢慢地等,细细地品,才会品出无穷滋味。然而,遗憾的是多数人都不善于等待,焦躁的人们认为等待是浪费时间,等待会错过机遇,其实,有时静静地等待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方法。当然,也不要等得太久,因为茶泡得久了,则无法下咽;人生等得太久,则会淡然无味了。

    不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珍惜眼前的福分

    很久以前,山里住着一个大师和他的两个弟子,大弟子是一个很喜欢抱怨生活的人。

    一天晚上,大师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随后大师和他的两个弟子坐在一起吃饭。

    刚开始吃饭,大弟子就滔滔不绝地抱怨起来,一开始是抱怨下山的那条路太泥泞,然后抱怨因为干旱要走很远的路去挑水,再后来又抱怨化缘的时候常常遭别人的鄙视,最后还抱怨他们庙里的香火不如其他庙里的香火旺盛……

    大师就这样听着,一句话都没有说,等大弟子发完牢骚后,大师就问两个弟子:“今晚的饭菜做得怎么样啊?”

    大弟子这才猛然意识到,紧接着说:“我刚才只顾着说话了,没有留意菜的味道如何。”

    大师又扭过头去问小弟子:“今晚的饭菜味道如何啊?”

    小弟子惭愧地摇摇头,说:“我刚才光顾着听大师兄说话了,也没有注意品尝饭菜的味道。”

    大师无奈地摇摇头,说:“那你们现在好好地品尝一下吧。”

    两位弟子分别夹了大师做的这几个菜,用心地品尝了一番,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师父,您今晚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

    大师微微一笑,说:“当你们一个在不停地抱怨生活,而另一个在专心地听别人抱怨的时候,你们都忘了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这就是抱怨最终带来的“恶果”。生活中,没有多少像这样在抱怨之后还可以“好好品尝”的机会,大多数情况下,错过就错过了,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因为抱怨错过了美好的人生。

    抱怨就像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处处可见,而且一天比一天积累得厚,越压越低。在这样的空气中,难免会灰尘满面、身心俱疲,而净化这种空气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少抱怨,甚至做到不抱怨,这样才可以使每天的空气都是干净的,心情都是舒畅的。

    有一天,一对兄弟出去爬完山后筋疲力尽地回家去了。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里,而当他们一人背着一大包行李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大楼停电了。于是哥哥就对弟弟说,“我们一起爬楼梯上去吧。”

    他们开始一起爬楼梯,到了20层时,哥哥又对弟弟说:“包实在是太重了,要不我们把它先放在20楼,等明天电梯好了再下来拿。”

    弟弟同意了。

    于是,他们就把行李包放到了20楼,两个人继续往上爬,到了40层的时候弟弟开始抱怨,于是和哥哥吵了起来,他们一边吵一边爬楼梯,一直爬到了60层,哥哥对弟弟说:“就剩下20层了,我们不要再吵了,慢慢地爬完吧。”

    于是他们默默地爬完了最后一层,终于到家了,哥哥说:“弟弟赶紧开门。”

    弟弟满脸迷惑地对哥哥说:“别开玩笑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吗?”

    哥哥一拍脑袋,说:“哎呀!我把钥匙留在20层的行李包里了。”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在讲述一个人的人生,很多人在20岁之前活在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大学毕业后脱离了大家的压力,开始满腔热血地闯入社会,抱着很多梦想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但是工作了20年后便开始觉得工作和自己当初的意愿相差太远了,于是就开始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社会。在抱怨声中又度过了20年,等到60岁了,告诉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就默默地走完自己的最后20年吧。到了80岁,生命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原来,他在20岁时信誓旦旦许下的诺言和要追求的梦想还没有完成。

    如果现在的你充满着无限的憧憬、激情和理想,那么就大胆地去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不要在抱怨声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不要在临终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的梦想还停留在60年前。

    只要懂得珍惜,即使是微小之事亦可见福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